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兰善清:盛开的日子

时间:2022-08-22 09:37:21来源:人民文学作者:兰善清

盛开的日子(节选)

兰善清

年年巴得年年富,年年穿个叉叉裤,这曾是乡亲们的生活。不承想好运普天降来时,日子鲜花着锦,千年的茅屋柴扉、土灶锅台骤然入梦,风花雪月!

乡土,乡亲,逢着了好时代!

表 姐

两年了,依然不敢当真。

表姐总是默默摸摸墙、摸摸窗、摸摸煤气灶、摸摸水龙头……我家?挑水割柴那才是我的家呀!这洋楼是人家城里人的吧?我咋能住这儿?下辈子的房子?我是山里人,祖祖辈辈山里人,山挡着、路隔着的山里人,土墙黑屋进出的山里人!我是土命,土命的我是曾向往过城里,向往过人家那明亮的屋子、干净的日子、不劳碌于一挑水一担柴的光景,可那是蠢梦,那是我能做的梦吗?

表姐总是这样自言自语,白净净的屋子,明亮亮的阳光照进来,似乎与自己无关,像从前一个农家孩子到了城里亲戚家,做什么都缩手缩脚,怕碰倒啥、踢着啥、弄脏了啥,小心翼翼。跟屋子客气又客气,天天客气着、生疏着,这真是自己的家吗?

外迁那年,前脚走后脚老屋被推倒,她回头跪地磕了几个头,眼酸酸的,心暖暖的,流泪了,有点儿像出嫁那次的泪。之前她已到这个叫龙韵村的城边村看了,工作队领着她和其他几户人家走进一片高楼里,临街一栋楼的第四层左手那间是她的。满屋子转了一遍,客厅、餐厅、厨房、卧室、阳台,几乎看花了眼。看罢走出来,还在跟工作队说:“我要是熬得能住这屋子就不枉活人了!”工作队笑着说:“张大妈,您说啥呀,这就是您的,别再在梦里了!”及至踏踏实实接过钥匙搬进屋,她仍恍恍惚惚,不敢相信是真的。

我们是姑表亲,听说表姐住进了政府专为贫困户建的安居乐业一条街,真为她高兴。一同迁去的乡亲都传她的笑话,说她早早晚晚迷糊着,不相信这是真的,说话都像梦话。

表姐是我印象中不褪色的美人,我还是小屁孩时,她已出落得花枝招展。小时候,我们一群孩子总爱追在她身后,盯着那两条长辫子把她看个够。有人说,这姑娘不嫁到城里,亏了八辈子,可她有娃娃亲,她爱那个只隔一架山的同龄小哥。他们算得上青梅竹马,小时候放牛,大了割柴,都在一起,好得如胶似漆。那年,表姐进了一趟城,城里那个亲戚住的楼房把她艳羡坏了,惊奇世上还有这样的住屋,回来就不住口地说:人家城里人咋就住那么好的房,地板干净得没灰灰儿,能当床睡,满地打滚都行。早上太阳照进屋,晚上月亮照窗台,电灯照到床头上,屋里没一点儿黑影儿……唉,咋就天宫一样呢?

说一遍两遍没事,说多了姑妈听出了话音儿:“天宫再好,那是神仙住的,妈在这山沟住了一辈子,你奶、你老太也在这山沟终老,你生来就是住这山沟的,不要再说这说那!”姑妈一顿拦阻,表姐认命了,没几年就与表姐夫成了亲。山好水好,娃娃亲也很好,土房子布置的婚房一样喜庆!

日子重复着上辈人的路径,吃稠的喝稀的,成家养孩子过日子。然而表姐的妹妹,我叫她小表姐的,却百般想念姐姐嘴里的那城那屋:我就不信命是缰绳,我要到城里,城里应该有我的婆家。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我是山里人,不想还嫁到山里,穿一辈子草鞋,一辈子在这土灶瓦缸边后悔。表妹敢想敢嫁,人托人宝托宝,她真的嫁给了一个城市人,嫁得风光了好一阵子,让村子里人人称说。那年看着花朵一样的小表姐嫁进城,我们一群山里娃儿心里也追慕起来,可是男孩咋嫁?谁要?没想头,但念想却跟着小表姐直线上升。不久就有消息传出,小表姐没户口,一大家子人容不下她,她和丈夫只能住到楼顶自家垒起的棚子里,明亮的套间没她的份儿,天热天寒,忍了咽了。她自尊,以为娘家人都认为她生活在城里那明亮的屋子里,回娘家也是一派城里人的范儿,其实村里人都心知肚明,面上大家一个劲称誉她,背后都叹息不已。

转眼,大表姐小表姐的儿女也都迎风长大了。那时候娃娃亲仍在流行,娃娃亲背景下的姨娘亲、姑侄亲之类姻亲在我们那里也还存在,更何况两位表姐美人坯子,大表姐的儿子、小表姐的女儿都仪表出众。表兄妹,哥好妹子好,这不成亲哪成亲?大人一琢磨,定了。可她们居然忽略了一个常识,一个城里一个乡里,多不对称啊!小表姐难道就忘记了自己嫁到城里后吞下的风霜?让女儿再回到自己人生起步的地方,她能面对那里的现实吗?大表姐的儿子使劲读书,读书是人生阶梯,中状元都有可能,别说谋城里一席之地。小表姐的女儿当然也读书奋进,不甘落后。现实最终不那么全遂人愿,姑娘考了个中专后到城里就业,男孩高中毕业落榜,回到我们村,这没心思那没心思,学校缺个民办教师他顶上,算是长了脸。

不平衡彰显了,姑娘渐渐不太与男孩联系了,电话里有时爱搭不理。一次她说,给你三年时间,一年转成正式教师,一年调进城,一年在城里买套房,然后我们有缘有分,过时不候。

三年三大台阶,这都不是靠自己努力就可以攀登的事啊,大表姐说。小表姐也帮不上半点儿忙,有时候还觉得女儿的要求也不过分呀,自己现在还没有一套像样的城里人房子,女儿怎能再跟我一样?她连楼顶也没有,难道住到我这顶棚之上?

结果无悬念。

三年能在乡里盖几十间房,能喂几十头猪,养几百只鸡、几头牛,能攒几万块钱,但那三件事天大地大,全村人合力也解决不了。姑娘毫不迟疑地另嫁了,嫁得很体面、很实际,刷新了母亲的命运。大表姐夫妇失落了,儿子更失落,几天不吃不喝,蒙头大睡。那年秋季开学前,他给家里留了个纸条:“爸妈,我走了,不要找我,出门混个人样,千里万里,我心里永远装着你们!”等大表姐发现时,儿子早已坐上远去的班车。那时尚无手机,人一走就掉进了茫茫人海。

五雷轰顶,大表姐夫妇锁上门,沿着儿子可能外出的路线找,找遍了也没找到。表姐夫病倒了,表姐舍下千贯求一贯,只好待在家里照顾病人。表姐夫想儿子念儿子,病倒再没起来,十数年后睁着眼去了。大表姐天昏地暗,自此成为一堵风雨中瑟瑟的墙,前面是行踪不知的儿子,后面是丈夫的青冢。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希望始终是门前一杆旗,表姐巨大的悲伤被消磨成悠悠的祈祷。当进城不再是神话,村里人一家一家进城打工,而后举家住进城里,她感叹:世道咋变得这好,山沟人说进城就进城。也许我的儿子早已成为城里人,有房有儿了。可我还得守在这儿,不然他回来找不到我们会着急。

村里人一年比一年少,“精准扶贫”开始的时候,就只剩七户十来个人,一多半是贫困户。遥远的山路、陡峭的坡地,咋整也扶不起来、富不起来,唯一的出路是外迁。大表姐听说要外迁怎么也不肯,她要在这里等儿子。工作队说迁到龙韵村,那是城一样的村,有楼有街,还会有适合她做的工,每月都能挣到现钱,儿子从哪儿回来都会途经那里,她泪哗哗地流湿了袖头。

去年我随几位作家采访这座全新的亦村亦城的扶贫新村时,在一个专为贫困户办的制袜车间迎面看到大表姐。已是古稀之年的她与我打招呼的那一刻,我发现她满脸皱纹里折叠的都是笑意,状态很让我欣慰。

“累吗?习惯吗?”我问。

“不累,不累,可紧可慢,厂里做、带回家做都行,这日子没说的。”表姐连声说。

“挣钱吗?够生活吗?”我很关切这一点。

“挣钱,挣钱,比养猪养鸡种地强。够生活,还有养老补助。”表姐说得很诚恳,是真心话。

“表姐,住楼房习惯吗?还觉得那房子不是你的吗?”想起风传她的笑话,我想证实一下。

“一时半会儿咋习惯呢?还不是云里雾里,哪会想到突然之间就成了城里人?”她不好意思地笑了。

“有儿子下落了吗?”最后我还是很不忍心地问起了她的伤心事。

“没下落,工作队说中央台有个《等着我》栏目,可以帮忙找失散亲人,他们会帮我联系。到时候我请他们、请电视台告诉我儿子,爸爸已过世,妈妈还在等,在这个崭新的楼房里等他。还没成家的话,妈妈现在这个家够他成家的了。农村人不再是以前的农村人了,我们也是城里人了!”

说到这儿,大表姐泪流不止,忽地,她一抹泪,一转身,指着厂外不远处的楼房说:“表弟,去我家坐会儿,那扇开着窗户的楼屋就是我家!”我双手作揖祝福她:“表姐保重,表姐保重,好日子绵长,进城梦都实现了,还有啥遗憾不能弥补的!”

刚 子

村里人都习惯喊他刚子,其实他全名叫明刚。

刚子的幸福感得从端午节说起。

端午的前几日,镇里村里来人说,刚子的儿子不在家,妹妹们不回来,家里就老父老母和刚子,冷清。端午是个亲情节,镇干部们来与他家一起过,酒呀菜呀粽子呀不用准备,届时一一给捎来,还来个做菜师傅。

刚子听说后感动万分。

他得先回老家去看龙舟赛,这活动是镇上专门为他们这些搬迁户安排的,让他们的思乡之情在龙舟赛中得到抚慰。

刚子老家在汉江支流堵河里面的高山峡谷,那里是几块挂坡地,一年收不到几担粮食。

刚子的美好记忆是从故乡的端午节开始的。春节常常大雪封山,窝在屋里,没啥新鲜。端午节可以牵着俩妹妹,跑下山,再走十里长沟到堵河边。那里人挨人、船挨船,水上岸上石头上草地上都是声音,一片花花绿绿。他们挤进人缝再猛一钻,就可以看到河面上的龙船。看到那一舟又一舟追逐成串,宛如游龙,锣鼓喧天,欢声震耳,直兴奋得他脚尖踮了又踮,脖子伸了又伸,心怦怦跳得厉害。这才叫热闹,叫过节,叫快乐,家里那高山上从来没有这样。看过龙舟,他们兄妹仨用自己卖蝎子、蜈蚣攒的钱一人买一把小纸扇、一块小手帕,再摘一片大桐树叶顶在头上,迎着烈烈太阳回山上的家。不爱看热闹的父母早已做好一桌菜在等他们。

这样的快乐到初中毕业出去打工之后,就渐渐成了记忆。

城市里的务工生活千篇一律,几乎没有四季,什么节日不节日的,挣钱是硬道理。有时候看城里人阖家团圆,心里不免酸酸的,想起远在高山上的父母和异地打工的妹妹们。给妹妹们发条微信,发个大大的粽子表情包,算是共度了端午。可老家父母没电话,即便有手机也没信号,更不会用。爸妈,你们舍得煮鸡蛋、包粽子、蒸一笼新麦面馍吗?儿女不在身边,你们也要像模像样把节过好,你们过好了我们心里就快乐幸福了!

城里几年,黑黑瘦瘦的刚子已然成了白白净净的酷哥,脱下工装便是洋气的T恤加牛仔裤,手别到裤兜,很像回事。有时候自问,大山里那个刚子该不该这样穿呢?是守住山里娃那束手束脚的样子好呢,还是这样好呢?他没有答案。那天他正悠然走在路上,陶醉于周围景色,身后轰隆一声,接着是刺耳的刹车声,他顿时天昏地暗、人事不知。醒来已是子夜,肇事司机没跑,把刚子送进医院抢救。最终左腿膝盖以下没了,他成了残疾。他号啕大哭,哭得无休无止。正是十九岁的韶华,毁了,以后该怎么办啊?直到一位打工相识的妹子前来相守,端汤送水,没日没夜,他才从绝望的痛苦中缓过来。他亲切地称她桂妹子,有桂花般甜的心,有桂花样的芳馨,有桂花那等细细碎碎的柔媚;她叫他刚哥,金鸡独立的刚哥,纯纯粹粹的刚哥。不久,他出院了,获得一笔赔偿金。他们相爱并成婚。那天是端午节,小夫妻共同咬着一个大喜粽子走进新房。端午的太阳火热火红,他们脸上幸福的红晕赛过这大太阳。他原本想带她回老家,在父母身边办婚礼,顺便看龙舟,可是又怕一条腿走不上老家那山路,也不想让爱人陪着自己在人前难堪。没回去,只告诉了父母这喜庆的消息。

喜事连着喜事,第二年他们有了小刚,小家充实,幸福加倍。

幸福来得太猛,随而急转,第三年赔偿金用尽,婚姻也走到尽头。桂妹提出分手,他没丝毫思想准备,也没丝毫犹豫就答应了。趁着儿子还在梦里,他目送桂妹走出了租居的小屋,走出了他们生活了一场的窄窄巷子。这天是端午前夕,一起包好的粽子尚未煮,给儿子做的香囊还未佩戴,一钵甜酒仍在咕嘟咕嘟发酵……

桂妹的离去让他再一次遭遇灭顶打击:哭喊着要妈妈的孩子、硬邦邦的房租、每顿必需的吃喝、尚未装义肢的独腿……一切的一切几乎要压倒他。

刚子,父母无意识地赋予了你这个名字,现在你该把这个名字变成现实:刚子,刚强,该刚强啊,你是孩子爸了!

人的坚强就在这一念之间!

他迅速装好义肢,四肢“健全”起来,就近应聘到一家卤菜店帮工,还把母亲接来照护孩子。起早贪黑,他让老板满意;总是带着笑脸进出,让母亲和儿子看到他始终都暖暖的。

不经意间十八年过去,儿子小刚活脱脱当年那个走出大山的刚子,修长挺拔,文静帅气。小刚懂事,疼爸爸。义务教育毕业后就学了一技之长,外出打工,让爸爸的担子减轻一些,有空也能坐下来看看电视。刚子好欣慰!这些年是怎么一转眼过去的?他都迷糊了,好在儿子成人了。父子如弟兄,父子是朋友,他们生活并肩、精神相依,什么都有指望了。

那年端午,儿子发来与女朋友一同问候节日的微信视频,陡然让他意识到一个天大的问题:房子!老家父母那房子对儿子有意义吗?自己租住的小小空间对儿子有用吗?儿子若将女朋友带回来,还能像自己当年与桂妹那样住出租屋?可是,他又能用啥给人家姑娘买新房呢?

帮人做卤菜做不出一套房子。

刚子犯愁,这愁他也决不说给儿子。

苦闷,苦闷了好一阵子。刚子万没想到真有好事从天而降。精准扶贫居然扶给他一套窗明几净的房子,而且在集镇上。老屋推倒,老父老母也搬来这里。这是个专为贫困户创建的亦城亦村的社区,叫龙韵村,走龙运,跳龙门,一步跨进幸福门。这下儿子带女朋友回来,啥也不用着急了。

刚子把多年帮人做卤菜学到的技术带到龙韵村,开了个卤菜店,村里还给他安排了水电工的营生,他又从镇上的袜业生产基地申请了台机器放到家里,有空就做,父母也能帮帮手,收入稳稳妥妥的。

刚子的经历镇里村里都清楚,他们一家生活的跨越式变化是镇里村里帮扶计划的必然结果。

搬离老家,刚子和一同来的老乡们心里有些不舍的是端午龙舟赛,那是祖辈传下来的一个传统,每年不看想得慌。这一点龙韵村也考虑到了,端午这天村里专门安排车送他们回去观看龙舟赛。

刚子回去了,眼前的龙舟赛事仍然是当年和妹妹们一同看过的那情景,仿佛回到了童年,开心极了。

看罢龙舟赛赶紧回家,家里的贵客已经在座了,酒菜都摆好了。

镇书记、镇长、村书记……果然都来了。怎么承受得起这人场?满满一大桌酒菜已摆好,只等他。哪来的这福分?面对这些贵客贵人,他嗫嚅着,木讷着,手足无措着。老父老母也是。他们是主人,倒被这些客人敬为客人,倒了个个儿,说点儿啥好呢?什么也不用说,敬酒吧,啤酒、黄酒、白酒,喝个尽兴。

还有什么没上?对了,蒸的一笼热腾腾的新麦面蒸馍尚未端上!这是刚子老家的习俗,接上新麦,端午一定得吃蒸馍,举世通吃的粽子也屈居其后。还有薄荷、水灯草、狗腥草茶水,清火败毒,每人一碗。中草药袪病香包给每人佩戴一个,这是刚子老家的端午标配,虽然不怎么贵重。书记镇长们给我刚子带来了美好端午,我也把我们祖辈相传的端午记忆敬给你们!

这个端午,刚子铭记了!

祖上多少辈过端午,顶多接姑娘姑爷回来热闹热闹,现在来的是人物呀,为我们谋幸福的人物呀!

…… ……

(本文为节选,完整作品请阅读《人民文学》2022年08期)

微信图片_20220822094000.jpg

兰善清,湖北十堰人,出版有散文集《笔照心海》《我写故我在》《万古一地》等,作品见于《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橄榄绿》《北方作家》《长江文艺》和《人民日报》副刊、《光明日报》副刊、《经济日报》副刊、《中华读书报》、《湖北日报》副刊、《解放日报》等。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琼文
标签文学    

兰善清:盛开的日子

时间:2022-08-22 09:37:21

来源:人民文学

作者:兰善清

盛开的日子(节选)

兰善清

年年巴得年年富,年年穿个叉叉裤,这曾是乡亲们的生活。不承想好运普天降来时,日子鲜花着锦,千年的茅屋柴扉、土灶锅台骤然入梦,风花雪月!

乡土,乡亲,逢着了好时代!

表 姐

两年了,依然不敢当真。

表姐总是默默摸摸墙、摸摸窗、摸摸煤气灶、摸摸水龙头……我家?挑水割柴那才是我的家呀!这洋楼是人家城里人的吧?我咋能住这儿?下辈子的房子?我是山里人,祖祖辈辈山里人,山挡着、路隔着的山里人,土墙黑屋进出的山里人!我是土命,土命的我是曾向往过城里,向往过人家那明亮的屋子、干净的日子、不劳碌于一挑水一担柴的光景,可那是蠢梦,那是我能做的梦吗?

表姐总是这样自言自语,白净净的屋子,明亮亮的阳光照进来,似乎与自己无关,像从前一个农家孩子到了城里亲戚家,做什么都缩手缩脚,怕碰倒啥、踢着啥、弄脏了啥,小心翼翼。跟屋子客气又客气,天天客气着、生疏着,这真是自己的家吗?

外迁那年,前脚走后脚老屋被推倒,她回头跪地磕了几个头,眼酸酸的,心暖暖的,流泪了,有点儿像出嫁那次的泪。之前她已到这个叫龙韵村的城边村看了,工作队领着她和其他几户人家走进一片高楼里,临街一栋楼的第四层左手那间是她的。满屋子转了一遍,客厅、餐厅、厨房、卧室、阳台,几乎看花了眼。看罢走出来,还在跟工作队说:“我要是熬得能住这屋子就不枉活人了!”工作队笑着说:“张大妈,您说啥呀,这就是您的,别再在梦里了!”及至踏踏实实接过钥匙搬进屋,她仍恍恍惚惚,不敢相信是真的。

我们是姑表亲,听说表姐住进了政府专为贫困户建的安居乐业一条街,真为她高兴。一同迁去的乡亲都传她的笑话,说她早早晚晚迷糊着,不相信这是真的,说话都像梦话。

表姐是我印象中不褪色的美人,我还是小屁孩时,她已出落得花枝招展。小时候,我们一群孩子总爱追在她身后,盯着那两条长辫子把她看个够。有人说,这姑娘不嫁到城里,亏了八辈子,可她有娃娃亲,她爱那个只隔一架山的同龄小哥。他们算得上青梅竹马,小时候放牛,大了割柴,都在一起,好得如胶似漆。那年,表姐进了一趟城,城里那个亲戚住的楼房把她艳羡坏了,惊奇世上还有这样的住屋,回来就不住口地说:人家城里人咋就住那么好的房,地板干净得没灰灰儿,能当床睡,满地打滚都行。早上太阳照进屋,晚上月亮照窗台,电灯照到床头上,屋里没一点儿黑影儿……唉,咋就天宫一样呢?

说一遍两遍没事,说多了姑妈听出了话音儿:“天宫再好,那是神仙住的,妈在这山沟住了一辈子,你奶、你老太也在这山沟终老,你生来就是住这山沟的,不要再说这说那!”姑妈一顿拦阻,表姐认命了,没几年就与表姐夫成了亲。山好水好,娃娃亲也很好,土房子布置的婚房一样喜庆!

日子重复着上辈人的路径,吃稠的喝稀的,成家养孩子过日子。然而表姐的妹妹,我叫她小表姐的,却百般想念姐姐嘴里的那城那屋:我就不信命是缰绳,我要到城里,城里应该有我的婆家。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我是山里人,不想还嫁到山里,穿一辈子草鞋,一辈子在这土灶瓦缸边后悔。表妹敢想敢嫁,人托人宝托宝,她真的嫁给了一个城市人,嫁得风光了好一阵子,让村子里人人称说。那年看着花朵一样的小表姐嫁进城,我们一群山里娃儿心里也追慕起来,可是男孩咋嫁?谁要?没想头,但念想却跟着小表姐直线上升。不久就有消息传出,小表姐没户口,一大家子人容不下她,她和丈夫只能住到楼顶自家垒起的棚子里,明亮的套间没她的份儿,天热天寒,忍了咽了。她自尊,以为娘家人都认为她生活在城里那明亮的屋子里,回娘家也是一派城里人的范儿,其实村里人都心知肚明,面上大家一个劲称誉她,背后都叹息不已。

转眼,大表姐小表姐的儿女也都迎风长大了。那时候娃娃亲仍在流行,娃娃亲背景下的姨娘亲、姑侄亲之类姻亲在我们那里也还存在,更何况两位表姐美人坯子,大表姐的儿子、小表姐的女儿都仪表出众。表兄妹,哥好妹子好,这不成亲哪成亲?大人一琢磨,定了。可她们居然忽略了一个常识,一个城里一个乡里,多不对称啊!小表姐难道就忘记了自己嫁到城里后吞下的风霜?让女儿再回到自己人生起步的地方,她能面对那里的现实吗?大表姐的儿子使劲读书,读书是人生阶梯,中状元都有可能,别说谋城里一席之地。小表姐的女儿当然也读书奋进,不甘落后。现实最终不那么全遂人愿,姑娘考了个中专后到城里就业,男孩高中毕业落榜,回到我们村,这没心思那没心思,学校缺个民办教师他顶上,算是长了脸。

不平衡彰显了,姑娘渐渐不太与男孩联系了,电话里有时爱搭不理。一次她说,给你三年时间,一年转成正式教师,一年调进城,一年在城里买套房,然后我们有缘有分,过时不候。

三年三大台阶,这都不是靠自己努力就可以攀登的事啊,大表姐说。小表姐也帮不上半点儿忙,有时候还觉得女儿的要求也不过分呀,自己现在还没有一套像样的城里人房子,女儿怎能再跟我一样?她连楼顶也没有,难道住到我这顶棚之上?

结果无悬念。

三年能在乡里盖几十间房,能喂几十头猪,养几百只鸡、几头牛,能攒几万块钱,但那三件事天大地大,全村人合力也解决不了。姑娘毫不迟疑地另嫁了,嫁得很体面、很实际,刷新了母亲的命运。大表姐夫妇失落了,儿子更失落,几天不吃不喝,蒙头大睡。那年秋季开学前,他给家里留了个纸条:“爸妈,我走了,不要找我,出门混个人样,千里万里,我心里永远装着你们!”等大表姐发现时,儿子早已坐上远去的班车。那时尚无手机,人一走就掉进了茫茫人海。

五雷轰顶,大表姐夫妇锁上门,沿着儿子可能外出的路线找,找遍了也没找到。表姐夫病倒了,表姐舍下千贯求一贯,只好待在家里照顾病人。表姐夫想儿子念儿子,病倒再没起来,十数年后睁着眼去了。大表姐天昏地暗,自此成为一堵风雨中瑟瑟的墙,前面是行踪不知的儿子,后面是丈夫的青冢。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希望始终是门前一杆旗,表姐巨大的悲伤被消磨成悠悠的祈祷。当进城不再是神话,村里人一家一家进城打工,而后举家住进城里,她感叹:世道咋变得这好,山沟人说进城就进城。也许我的儿子早已成为城里人,有房有儿了。可我还得守在这儿,不然他回来找不到我们会着急。

村里人一年比一年少,“精准扶贫”开始的时候,就只剩七户十来个人,一多半是贫困户。遥远的山路、陡峭的坡地,咋整也扶不起来、富不起来,唯一的出路是外迁。大表姐听说要外迁怎么也不肯,她要在这里等儿子。工作队说迁到龙韵村,那是城一样的村,有楼有街,还会有适合她做的工,每月都能挣到现钱,儿子从哪儿回来都会途经那里,她泪哗哗地流湿了袖头。

去年我随几位作家采访这座全新的亦村亦城的扶贫新村时,在一个专为贫困户办的制袜车间迎面看到大表姐。已是古稀之年的她与我打招呼的那一刻,我发现她满脸皱纹里折叠的都是笑意,状态很让我欣慰。

“累吗?习惯吗?”我问。

“不累,不累,可紧可慢,厂里做、带回家做都行,这日子没说的。”表姐连声说。

“挣钱吗?够生活吗?”我很关切这一点。

“挣钱,挣钱,比养猪养鸡种地强。够生活,还有养老补助。”表姐说得很诚恳,是真心话。

“表姐,住楼房习惯吗?还觉得那房子不是你的吗?”想起风传她的笑话,我想证实一下。

“一时半会儿咋习惯呢?还不是云里雾里,哪会想到突然之间就成了城里人?”她不好意思地笑了。

“有儿子下落了吗?”最后我还是很不忍心地问起了她的伤心事。

“没下落,工作队说中央台有个《等着我》栏目,可以帮忙找失散亲人,他们会帮我联系。到时候我请他们、请电视台告诉我儿子,爸爸已过世,妈妈还在等,在这个崭新的楼房里等他。还没成家的话,妈妈现在这个家够他成家的了。农村人不再是以前的农村人了,我们也是城里人了!”

说到这儿,大表姐泪流不止,忽地,她一抹泪,一转身,指着厂外不远处的楼房说:“表弟,去我家坐会儿,那扇开着窗户的楼屋就是我家!”我双手作揖祝福她:“表姐保重,表姐保重,好日子绵长,进城梦都实现了,还有啥遗憾不能弥补的!”

刚 子

村里人都习惯喊他刚子,其实他全名叫明刚。

刚子的幸福感得从端午节说起。

端午的前几日,镇里村里来人说,刚子的儿子不在家,妹妹们不回来,家里就老父老母和刚子,冷清。端午是个亲情节,镇干部们来与他家一起过,酒呀菜呀粽子呀不用准备,届时一一给捎来,还来个做菜师傅。

刚子听说后感动万分。

他得先回老家去看龙舟赛,这活动是镇上专门为他们这些搬迁户安排的,让他们的思乡之情在龙舟赛中得到抚慰。

刚子老家在汉江支流堵河里面的高山峡谷,那里是几块挂坡地,一年收不到几担粮食。

刚子的美好记忆是从故乡的端午节开始的。春节常常大雪封山,窝在屋里,没啥新鲜。端午节可以牵着俩妹妹,跑下山,再走十里长沟到堵河边。那里人挨人、船挨船,水上岸上石头上草地上都是声音,一片花花绿绿。他们挤进人缝再猛一钻,就可以看到河面上的龙船。看到那一舟又一舟追逐成串,宛如游龙,锣鼓喧天,欢声震耳,直兴奋得他脚尖踮了又踮,脖子伸了又伸,心怦怦跳得厉害。这才叫热闹,叫过节,叫快乐,家里那高山上从来没有这样。看过龙舟,他们兄妹仨用自己卖蝎子、蜈蚣攒的钱一人买一把小纸扇、一块小手帕,再摘一片大桐树叶顶在头上,迎着烈烈太阳回山上的家。不爱看热闹的父母早已做好一桌菜在等他们。

这样的快乐到初中毕业出去打工之后,就渐渐成了记忆。

城市里的务工生活千篇一律,几乎没有四季,什么节日不节日的,挣钱是硬道理。有时候看城里人阖家团圆,心里不免酸酸的,想起远在高山上的父母和异地打工的妹妹们。给妹妹们发条微信,发个大大的粽子表情包,算是共度了端午。可老家父母没电话,即便有手机也没信号,更不会用。爸妈,你们舍得煮鸡蛋、包粽子、蒸一笼新麦面馍吗?儿女不在身边,你们也要像模像样把节过好,你们过好了我们心里就快乐幸福了!

城里几年,黑黑瘦瘦的刚子已然成了白白净净的酷哥,脱下工装便是洋气的T恤加牛仔裤,手别到裤兜,很像回事。有时候自问,大山里那个刚子该不该这样穿呢?是守住山里娃那束手束脚的样子好呢,还是这样好呢?他没有答案。那天他正悠然走在路上,陶醉于周围景色,身后轰隆一声,接着是刺耳的刹车声,他顿时天昏地暗、人事不知。醒来已是子夜,肇事司机没跑,把刚子送进医院抢救。最终左腿膝盖以下没了,他成了残疾。他号啕大哭,哭得无休无止。正是十九岁的韶华,毁了,以后该怎么办啊?直到一位打工相识的妹子前来相守,端汤送水,没日没夜,他才从绝望的痛苦中缓过来。他亲切地称她桂妹子,有桂花般甜的心,有桂花样的芳馨,有桂花那等细细碎碎的柔媚;她叫他刚哥,金鸡独立的刚哥,纯纯粹粹的刚哥。不久,他出院了,获得一笔赔偿金。他们相爱并成婚。那天是端午节,小夫妻共同咬着一个大喜粽子走进新房。端午的太阳火热火红,他们脸上幸福的红晕赛过这大太阳。他原本想带她回老家,在父母身边办婚礼,顺便看龙舟,可是又怕一条腿走不上老家那山路,也不想让爱人陪着自己在人前难堪。没回去,只告诉了父母这喜庆的消息。

喜事连着喜事,第二年他们有了小刚,小家充实,幸福加倍。

幸福来得太猛,随而急转,第三年赔偿金用尽,婚姻也走到尽头。桂妹提出分手,他没丝毫思想准备,也没丝毫犹豫就答应了。趁着儿子还在梦里,他目送桂妹走出了租居的小屋,走出了他们生活了一场的窄窄巷子。这天是端午前夕,一起包好的粽子尚未煮,给儿子做的香囊还未佩戴,一钵甜酒仍在咕嘟咕嘟发酵……

桂妹的离去让他再一次遭遇灭顶打击:哭喊着要妈妈的孩子、硬邦邦的房租、每顿必需的吃喝、尚未装义肢的独腿……一切的一切几乎要压倒他。

刚子,父母无意识地赋予了你这个名字,现在你该把这个名字变成现实:刚子,刚强,该刚强啊,你是孩子爸了!

人的坚强就在这一念之间!

他迅速装好义肢,四肢“健全”起来,就近应聘到一家卤菜店帮工,还把母亲接来照护孩子。起早贪黑,他让老板满意;总是带着笑脸进出,让母亲和儿子看到他始终都暖暖的。

不经意间十八年过去,儿子小刚活脱脱当年那个走出大山的刚子,修长挺拔,文静帅气。小刚懂事,疼爸爸。义务教育毕业后就学了一技之长,外出打工,让爸爸的担子减轻一些,有空也能坐下来看看电视。刚子好欣慰!这些年是怎么一转眼过去的?他都迷糊了,好在儿子成人了。父子如弟兄,父子是朋友,他们生活并肩、精神相依,什么都有指望了。

那年端午,儿子发来与女朋友一同问候节日的微信视频,陡然让他意识到一个天大的问题:房子!老家父母那房子对儿子有意义吗?自己租住的小小空间对儿子有用吗?儿子若将女朋友带回来,还能像自己当年与桂妹那样住出租屋?可是,他又能用啥给人家姑娘买新房呢?

帮人做卤菜做不出一套房子。

刚子犯愁,这愁他也决不说给儿子。

苦闷,苦闷了好一阵子。刚子万没想到真有好事从天而降。精准扶贫居然扶给他一套窗明几净的房子,而且在集镇上。老屋推倒,老父老母也搬来这里。这是个专为贫困户创建的亦城亦村的社区,叫龙韵村,走龙运,跳龙门,一步跨进幸福门。这下儿子带女朋友回来,啥也不用着急了。

刚子把多年帮人做卤菜学到的技术带到龙韵村,开了个卤菜店,村里还给他安排了水电工的营生,他又从镇上的袜业生产基地申请了台机器放到家里,有空就做,父母也能帮帮手,收入稳稳妥妥的。

刚子的经历镇里村里都清楚,他们一家生活的跨越式变化是镇里村里帮扶计划的必然结果。

搬离老家,刚子和一同来的老乡们心里有些不舍的是端午龙舟赛,那是祖辈传下来的一个传统,每年不看想得慌。这一点龙韵村也考虑到了,端午这天村里专门安排车送他们回去观看龙舟赛。

刚子回去了,眼前的龙舟赛事仍然是当年和妹妹们一同看过的那情景,仿佛回到了童年,开心极了。

看罢龙舟赛赶紧回家,家里的贵客已经在座了,酒菜都摆好了。

镇书记、镇长、村书记……果然都来了。怎么承受得起这人场?满满一大桌酒菜已摆好,只等他。哪来的这福分?面对这些贵客贵人,他嗫嚅着,木讷着,手足无措着。老父老母也是。他们是主人,倒被这些客人敬为客人,倒了个个儿,说点儿啥好呢?什么也不用说,敬酒吧,啤酒、黄酒、白酒,喝个尽兴。

还有什么没上?对了,蒸的一笼热腾腾的新麦面蒸馍尚未端上!这是刚子老家的习俗,接上新麦,端午一定得吃蒸馍,举世通吃的粽子也屈居其后。还有薄荷、水灯草、狗腥草茶水,清火败毒,每人一碗。中草药袪病香包给每人佩戴一个,这是刚子老家的端午标配,虽然不怎么贵重。书记镇长们给我刚子带来了美好端午,我也把我们祖辈相传的端午记忆敬给你们!

这个端午,刚子铭记了!

祖上多少辈过端午,顶多接姑娘姑爷回来热闹热闹,现在来的是人物呀,为我们谋幸福的人物呀!

…… ……

(本文为节选,完整作品请阅读《人民文学》2022年08期)

微信图片_20220822094000.jpg

兰善清,湖北十堰人,出版有散文集《笔照心海》《我写故我在》《万古一地》等,作品见于《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橄榄绿》《北方作家》《长江文艺》和《人民日报》副刊、《光明日报》副刊、《经济日报》副刊、《中华读书报》、《湖北日报》副刊、《解放日报》等。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琼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