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河南平桥区: 打造豫南特色的“画中乡村”

时间:2022-11-01 11:53:55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2年第19期作者:原艺鸣

平桥区地处河南省信阳市东北部,总面积1889平方公里,涉农乡镇(街道)19个,村(社区)244个,农村人口56万。近年来,平桥区依托优越的区位条件、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丰富的文旅资源和农业产业基础,系统推进,注重示范引领,选取特色区域,努力打造山水如画、田园如诗、乡村如歌的美丽乡村,走出一条具有豫南特色的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的路子。

14.jpg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五里店街道郝堂村全景图。 张智勇/摄

民居改造 再现村落之美

粉墙黛瓦树掩映,豫南风里乡居静。

豫南民居是豫南地区文化的重要载体,北方建筑与南方建筑在这里交汇。近年来,平桥区以豫楚文化作底蕴,坚持尊重自然规律、尊重乡村肌理、尊重农民意愿的“三尊重”,在不挖山、不填塘、不砍树、不拆房的“四不”前提下,精雕细琢,着力打造望山见水、留住乡愁的豫南特色村落。

郝堂村位于平桥区五里店街道南部,是典型的豫南山村。全村面积20平方公里,耕地1900亩,辖18个村民组,667户2495人。2011年,平桥区委、区政府将郝堂村列为可持续发展实验村,探索新农村建设,开始实施民居改造。

郝堂村坚持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将“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这一理念融入民居改造当中。坚持以改造为主、新建为辅,聘请专家免费为每个农户设计改造方案,综合考虑不同农户的旧房结构布局、家庭经济状况、未来功用等因素,做到“一户一图纸”。同时,将具有豫南民居特色的清水墙、小布瓦、狗头门楼、木格窗等历史建筑元素精心运用到新民居中,做到特色鲜明、风格统一,为村庄增添内涵。

考虑到豫南民居清水墙、狗头门楼等建造工艺成本较高,平桥区委、区政府还出台了奖补政策,旧房按照要求改造的,每平方米补贴130元;按照要求建设新房需贷款的农户,区里为其贴补两年的贷款利息。

但一开始,部分郝堂村村民对在原有旧房的基础上改建新民居的想法并不认同,且对改造效果持怀疑态度。直到村民张厚建家完成改造后,村民们才逐渐改变了看法。

张厚建家是郝堂村第一个申请房屋改造的,房屋被命名为“一号院”。专家入户走访后,根据张厚建家现有房屋结构和下一步经营打算,开始画图纸和设计改造方案。经过改造,房屋外部保留了豫南民居特色,开放式的庭院景观精致,里面建有卫生厕所和沼气池,还配有湿地式生态污水处理池,功能完善适合居住并且可以经营农家乐,既美观又实用。

“一号院”的成功改造吸引了不少村民效仿。目前郝堂村已有100余户村民通过民居改造,办起了农家乐、民宿。后来,由于改造效果较好,与之相邻的佛山村、七桥村也在区政府的推动下开始实施民居改造。

截至2021年,郝堂村、佛山村、七桥村已有300多户按照要求改造了房屋。经过改造的旧房保留了原有的布局,古朴的风貌特色更加突出、结构更加坚固、功能更加实用,整个村庄肌理得到了较好保存。

15.jpg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陆庙街道千亩生态茶园茶文化研学基地。 汤齐胜/摄

环境整治 扮靓乡村底色 

在平桥区彭家湾乡的“阳光菜园”里,乡中心小学的学生们正低头在各自的“责任田”里忙碌着,有的松土翻地,有的播种菜苗,田间地头充满欢声笑语。

近年来,彭家湾乡对一些位置不佳、难以利用的边角地、失管地进行统一规划,并铺设青砖石子小道进行分割,建成“阳光菜园”,分类种植蔬菜。目前,彭家湾乡已流转土地70余亩用于打造“阳光菜园”。

“以前土地抛荒导致杂草丛生,垃圾随处可见,影响了周边环境美观。现在搞成小菜园挺好的,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成为了彭家湾乡中心小学的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们在劳动实践中,学到一些课本外的知识。”彭家湾乡中心小学教师方杰说。

“阳光菜园”的打造让学生们收获颇丰,在耕作中体验到了劳动收获的快乐。学生们种下的蔬菜不仅扮靓了田间风景,还将成为附近独居老人、困难群众的暖心食材。像这样以小切口推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举措在彭家湾乡还有很多。

柴火按需截成小段,规范码放整齐,上面还搭上了防雨布。这样的“柴火垛”既干净整洁又美观,是彭家湾乡家家户户门前的一个小细节。近年来,彭家湾乡以各村“柴火垛”为切入点,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倡导群众积极落实“门前三包”责任,整理自家房前屋后的乱堆乱放问题。

彭家湾乡党委书记和本华表示,通过一系列人居环境整治活动的开展,现在的彭家湾乡村庄环境整洁有序,群众清洁卫生意识普遍提高、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逐步养成,全民参与、共建共享、齐心协力共同绘就彭家湾乡美丽画卷的良好态势已经形成。

围绕治理“六乱”,开展“六清”工作要求,彭家湾乡组织第三方公司、志愿者、公益岗等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除了广泛宣传、定期清扫、及时清运等常规行动外,还对各村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提升、集中绿化。

截至目前,彭家湾乡投入200万元对集镇道路进行整修,投入100万元对各村陈年垃圾进行清除,年投入30万元建立保洁队伍,与专业保洁公司签约建立了长效机制,在各村组建设垃圾屋、增设垃圾箱;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对潘东组、潘西组进行绿化、硬化、美化,组内道路铺筑条形石,对潘东组80亩养鱼池塘进行塘底清淤和塘埂加固;实施陈寨河沟两期清淤加固工程,让昔日的臭水沟成为了村民的纳凉地、后花园。 

三产融合 激活发展动能

近年来,平桥区坚持以全域旅游为抓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牢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7月,是荷花盛放的好时节。位于平桥区甘岸街道孔庄村、出山店水库北坝头的“大埠口·豫见江南”田园综合体项目园区内300亩荷花争相绽放,散发阵阵清香,吸引着游客纷纷驻足流连。

2019年,出山店水库建成后,平桥区委、区政府经过科学论证,充分利用水库周边自然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在北坝头兴建集农业、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大埠口·豫见江南”田园综合体项目,助力乡村旅游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

走进“大埠口·豫见江南”田园综合体5G智慧温室蔬菜大棚,满目葱茏,绿意盎然,西红柿、黄瓜长势喜人。据了解,大棚面积约20亩,主要分为有机栽培区、苗床育苗区、研学区3个区。有机栽培区种植圣女果和水果黄瓜,已批量出果,亩产达8000斤以上;苗床育苗区种植有碰碰香、四季海棠、长寿花等十几种知名花卉,共计十几万盆。目前,已吸纳当地200余名村民入园从事田间管理,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

不仅如此,平桥区还依托历史悠久的茶文化,推进茶旅融合发展。如,陆庙街道利用现有的1500亩茶园优势,打造“两茶一菜”体验圈,看茶山、品农家菜;以陆庙茶园10公里自行车骑行道和健康步道为线,合理布局景观节点,把茶园、果园、高效农业示范园、植物园及田园综合体等像珍珠一样串联起来,形成了“项链效应”。

“我们要继续保持好的势头,以传统村落保护建设为抓手,全力加快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推动特色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擦亮乡村底色,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平桥区委书记董立淳表示。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本刊特稿    
部委省市

河南平桥区: 打造豫南特色的“画中乡村”

时间:2022-11-01 11:53:55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2年第19期

作者:原艺鸣

平桥区地处河南省信阳市东北部,总面积1889平方公里,涉农乡镇(街道)19个,村(社区)244个,农村人口56万。近年来,平桥区依托优越的区位条件、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丰富的文旅资源和农业产业基础,系统推进,注重示范引领,选取特色区域,努力打造山水如画、田园如诗、乡村如歌的美丽乡村,走出一条具有豫南特色的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的路子。

14.jpg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五里店街道郝堂村全景图。 张智勇/摄

民居改造 再现村落之美

粉墙黛瓦树掩映,豫南风里乡居静。

豫南民居是豫南地区文化的重要载体,北方建筑与南方建筑在这里交汇。近年来,平桥区以豫楚文化作底蕴,坚持尊重自然规律、尊重乡村肌理、尊重农民意愿的“三尊重”,在不挖山、不填塘、不砍树、不拆房的“四不”前提下,精雕细琢,着力打造望山见水、留住乡愁的豫南特色村落。

郝堂村位于平桥区五里店街道南部,是典型的豫南山村。全村面积20平方公里,耕地1900亩,辖18个村民组,667户2495人。2011年,平桥区委、区政府将郝堂村列为可持续发展实验村,探索新农村建设,开始实施民居改造。

郝堂村坚持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将“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这一理念融入民居改造当中。坚持以改造为主、新建为辅,聘请专家免费为每个农户设计改造方案,综合考虑不同农户的旧房结构布局、家庭经济状况、未来功用等因素,做到“一户一图纸”。同时,将具有豫南民居特色的清水墙、小布瓦、狗头门楼、木格窗等历史建筑元素精心运用到新民居中,做到特色鲜明、风格统一,为村庄增添内涵。

考虑到豫南民居清水墙、狗头门楼等建造工艺成本较高,平桥区委、区政府还出台了奖补政策,旧房按照要求改造的,每平方米补贴130元;按照要求建设新房需贷款的农户,区里为其贴补两年的贷款利息。

但一开始,部分郝堂村村民对在原有旧房的基础上改建新民居的想法并不认同,且对改造效果持怀疑态度。直到村民张厚建家完成改造后,村民们才逐渐改变了看法。

张厚建家是郝堂村第一个申请房屋改造的,房屋被命名为“一号院”。专家入户走访后,根据张厚建家现有房屋结构和下一步经营打算,开始画图纸和设计改造方案。经过改造,房屋外部保留了豫南民居特色,开放式的庭院景观精致,里面建有卫生厕所和沼气池,还配有湿地式生态污水处理池,功能完善适合居住并且可以经营农家乐,既美观又实用。

“一号院”的成功改造吸引了不少村民效仿。目前郝堂村已有100余户村民通过民居改造,办起了农家乐、民宿。后来,由于改造效果较好,与之相邻的佛山村、七桥村也在区政府的推动下开始实施民居改造。

截至2021年,郝堂村、佛山村、七桥村已有300多户按照要求改造了房屋。经过改造的旧房保留了原有的布局,古朴的风貌特色更加突出、结构更加坚固、功能更加实用,整个村庄肌理得到了较好保存。

15.jpg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陆庙街道千亩生态茶园茶文化研学基地。 汤齐胜/摄

环境整治 扮靓乡村底色 

在平桥区彭家湾乡的“阳光菜园”里,乡中心小学的学生们正低头在各自的“责任田”里忙碌着,有的松土翻地,有的播种菜苗,田间地头充满欢声笑语。

近年来,彭家湾乡对一些位置不佳、难以利用的边角地、失管地进行统一规划,并铺设青砖石子小道进行分割,建成“阳光菜园”,分类种植蔬菜。目前,彭家湾乡已流转土地70余亩用于打造“阳光菜园”。

“以前土地抛荒导致杂草丛生,垃圾随处可见,影响了周边环境美观。现在搞成小菜园挺好的,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成为了彭家湾乡中心小学的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们在劳动实践中,学到一些课本外的知识。”彭家湾乡中心小学教师方杰说。

“阳光菜园”的打造让学生们收获颇丰,在耕作中体验到了劳动收获的快乐。学生们种下的蔬菜不仅扮靓了田间风景,还将成为附近独居老人、困难群众的暖心食材。像这样以小切口推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举措在彭家湾乡还有很多。

柴火按需截成小段,规范码放整齐,上面还搭上了防雨布。这样的“柴火垛”既干净整洁又美观,是彭家湾乡家家户户门前的一个小细节。近年来,彭家湾乡以各村“柴火垛”为切入点,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倡导群众积极落实“门前三包”责任,整理自家房前屋后的乱堆乱放问题。

彭家湾乡党委书记和本华表示,通过一系列人居环境整治活动的开展,现在的彭家湾乡村庄环境整洁有序,群众清洁卫生意识普遍提高、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逐步养成,全民参与、共建共享、齐心协力共同绘就彭家湾乡美丽画卷的良好态势已经形成。

围绕治理“六乱”,开展“六清”工作要求,彭家湾乡组织第三方公司、志愿者、公益岗等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除了广泛宣传、定期清扫、及时清运等常规行动外,还对各村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提升、集中绿化。

截至目前,彭家湾乡投入200万元对集镇道路进行整修,投入100万元对各村陈年垃圾进行清除,年投入30万元建立保洁队伍,与专业保洁公司签约建立了长效机制,在各村组建设垃圾屋、增设垃圾箱;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对潘东组、潘西组进行绿化、硬化、美化,组内道路铺筑条形石,对潘东组80亩养鱼池塘进行塘底清淤和塘埂加固;实施陈寨河沟两期清淤加固工程,让昔日的臭水沟成为了村民的纳凉地、后花园。 

三产融合 激活发展动能

近年来,平桥区坚持以全域旅游为抓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牢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7月,是荷花盛放的好时节。位于平桥区甘岸街道孔庄村、出山店水库北坝头的“大埠口·豫见江南”田园综合体项目园区内300亩荷花争相绽放,散发阵阵清香,吸引着游客纷纷驻足流连。

2019年,出山店水库建成后,平桥区委、区政府经过科学论证,充分利用水库周边自然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在北坝头兴建集农业、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大埠口·豫见江南”田园综合体项目,助力乡村旅游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

走进“大埠口·豫见江南”田园综合体5G智慧温室蔬菜大棚,满目葱茏,绿意盎然,西红柿、黄瓜长势喜人。据了解,大棚面积约20亩,主要分为有机栽培区、苗床育苗区、研学区3个区。有机栽培区种植圣女果和水果黄瓜,已批量出果,亩产达8000斤以上;苗床育苗区种植有碰碰香、四季海棠、长寿花等十几种知名花卉,共计十几万盆。目前,已吸纳当地200余名村民入园从事田间管理,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

不仅如此,平桥区还依托历史悠久的茶文化,推进茶旅融合发展。如,陆庙街道利用现有的1500亩茶园优势,打造“两茶一菜”体验圈,看茶山、品农家菜;以陆庙茶园10公里自行车骑行道和健康步道为线,合理布局景观节点,把茶园、果园、高效农业示范园、植物园及田园综合体等像珍珠一样串联起来,形成了“项链效应”。

“我们要继续保持好的势头,以传统村落保护建设为抓手,全力加快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推动特色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擦亮乡村底色,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平桥区委书记董立淳表示。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