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稳就业促增收 守护生活“小美满”

时间:2024-07-22 23:32:07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4年14期作者:

李窝村帮扶车间内,务工群众正在加班加点赶制国外订单,排列、粘贴、缝合、打包,各项工序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明花村一排排蓝色的光伏板上云影流动,光伏板下产业工人正在进行蔬菜种植的日间管护……行走在广袤的大地上,目之所及生机勃勃,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映照在眼前。

近年来,安徽省聚焦“守底线、增动力、促振兴”,大力推进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通过做好转移就业服务、建设就业帮扶车间、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兑现跨省务工就业交通补贴、实施以工代赈项目等举措,保持了务工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

蚌埠市五河县东刘集镇小吴村党总支书记刘园(左)向脱贫户核实务工就业信息。.jpg

蚌埠市五河县东刘集镇小吴村党总支书记刘园(左)向脱贫户核实务工就业信息。

“春风行动”  搭起稳岗就业“连心桥”

“过去,我们外出务工,不是年纪大了找不到好岗位,就是干完活拿不到工钱,现在有政府给我们出面找工作,心里踏实得很。”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插花镇务工群众说。

今年春节假期后的第三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安徽省阜阳市举办2024年全国“春风行动”现场推进活动。在现场,246家企业提供近2.8万个工作岗位,涉及汽车制造、新材料、信息技术、现代农业等领域。推进活动期间,阜阳共发出30辆返岗专车,“点对点”输送1000余名务工人员奔赴合肥以及长三角地区就业,并同步开展职介咨询指导、劳务品牌现场推介等系列活动。

“政府为用工企业和打工群众搭建连心桥,既为企业招工减少时间,节约成本,又为打工群众拓宽了就业领域增加了就业概率,实现了两者‘双赢’。在今天活动现场,我们区16名脱贫群众与6家企业达成了劳务意向。”阜阳市颍东区副区长梁利说。

近年来,安徽省开展“春暖农民工”“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劳务对接”等系列专项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走访慰问活动和精准帮扶,做到“走访一户、温暖一家、带动一片”,确保全省脱贫劳动力就业有帮扶、留岗有关怀、回皖有服务、用工有支持,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和农民群众心中。

“我家是村里的脱贫户,儿子和儿媳都因为残疾失去了劳动能力,多亏了村里帮助我们联系企业,给我介绍了这份工作。在这边上班离家不远,挣的也不少,真是太感谢了。”马鞍山市和县鸡笼山村村民李茂华说。

和李茂华一样,李加斌也是脱贫户。村里帮他介绍到一家企业务工,每月有2000多元的固定工资,他表示现在很满足,也很珍惜这个就业岗位。

据了解,马鞍山市出台加快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实施意见,聚焦基础设施互通互联、产业协同发展等重点领域,开展跨域协作共建,为跨省“务工族”提供便利,实现全市71%的跨省务工脱贫人口在长三角就业。

据统计,2024年安徽省“春风活动”活动期间共举办招聘会1.2万余场;组织返乡务工人员赴企参观1112次;组织“点对点、一站式”专车输送服务821台次,运送返岗务工人员3.8万多人;走访慰问援助对象9934人次;组织人社部门企业包保人、人社专员入企服务,为有用工需求的企业提供支持,已累计为重点企业解决用工11.7万人。   

摸清底数  下好精准帮扶“先手棋”

“我们村‘两委’人员在端午节期间,对全村102户242名脱贫群众进行了一次大排查,在开展政策宣讲的同时,重点对脱贫户的就业意愿、就业需求、务工就业状态、联系方式进行再核实,切实摸清底数。” 蚌埠市五河县东刘集镇小吴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园介绍。

位于皖北的蚌埠市,是一个脱贫人口基数较大的地区,该市各县区广泛发动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帮扶联系人、基层网格员等人员力量,抓住逢年过节、防止返贫集中排查等有利时机,逐村逐户逐人逐项开展务工就业数据信息调查采集,据此及时录入更新全国防返贫监测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系统内务工就业数据信息,确保源头数据采集精准,做到“账实相符”,严防数据造假、“数字务工”等情况发生。近来,蚌埠市依托全国防止返贫监测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系统,将全市49675名脱贫人口全部纳入“务工监测”模块实行动态管理。

与蚌埠市一样,淮北市萧县也在组织开展对脱贫人口务工就业数据信息进行核查,以此了解脱贫人口就业现状、跨省务工就业交通补贴兑现、工资收入和就业帮扶需求等情况。

“喂,老乡您好,我是镇乡村振兴工作站的工作人员,请问您近期在外打工顺利吗?交通补贴收到了吗?”……萧县在外务工人员几乎都接到过这样的信息摸排电话。

脱贫人口务工就业数据质量是掌握脱贫人口就业状况、确保就业帮扶政策落实的重要基础。为此,萧县强化精准摸排,把好“采集关”,组织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基层网格员和帮扶联系人“四级联动”,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调查、微信联系等多种形式,对全县脱贫人口、监测对象的务工就业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核实,动态更新务工就业数据信息,确保就业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我们加强与人社、民政、医保、卫健等部门定期会商、数据共享,综合分析研判脱贫人口务工收入、家庭开支、政策落实情况,防范失业返贫风险。”萧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性臣介绍。

该县通过部门联动,把好“防范关”,对脱贫人口零就业家庭、就业不稳定、务工收入下降等情况,及时筛查预警,针对性落实岗位推荐、政策宣传、技能培训、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帮扶措施,拓宽脱贫人口就业渠道,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目前,该县脱贫人口务工就业4.8万人,落实跨省务工就业交通补贴8800人、407.09万元,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9900名脱贫人口就地就近就业。

近年来,安徽省着力夯实脱贫人口务工就业数据质量,坚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紧盯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年度目标任务,多渠道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增收,夯实务工就业数据质量,确保全省脱贫人口高质量稳岗就业。2023年度,全省发放跨省务工就业交通补贴70.39万人、占比90.15%,发放补贴资金2.57亿元,人均补助365元。

亳州市谯城区观堂镇康达村脱贫户陈淑兰夫妇正在清洗光伏发电板。.jpg

亳州市谯城区观堂镇康达村脱贫户陈淑兰夫妇正在清洗光伏发电板。

公益岗位  兜牢民生“大底线”

“我每天的工作就是负责村集体的光伏电站看管,清理光伏板、维护养护正常发电。每月固定收入500元,闲时还能打打零工,日子越来越好。”亳州市谯城区大杨镇聂关村脱贫户王森说。

乡村公益性岗位为脱贫劳动力提供了更多、更稳定的家门口就业机会,在促进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就业增收及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社会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亳州市2024年以来使用光伏电站发电收益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3.66万个(含临时岗位),今年1—5月发放岗位人员工资7356万元,人均约2000余元。

截至2023年12月底,亳州市光伏累计发电量约40亿千瓦时,累计发电收益约39亿元,2023年度全市光伏电站累计发电6.47亿千瓦时,约占全省27%,在增加脱贫群众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筑牢防返贫底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根本上是要解决‘钱’的问题,安徽省着重在光伏电站发电收益分配上下功夫,开发保洁、护林、护水、护路等固定性公益岗位;结合防汛抗旱、秸秆禁烧等重点工作,各地有针对性地开发了卡点值守、防疫消杀、宣传引导、巡堤查险、转移安置等临时性公益岗位,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省农业农村厅帮扶处处长孟守东说。

2021年以来,安徽省按照“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就地就近就业增收。今年以来,安徽省已开发各类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24.8万名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其中使用光伏扶贫电站发电收益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达11.3万人,占比45.6%。

“下一步,安徽省将紧紧围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持续深化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有针对性开展务工就业技能培训,加强省际市际县际间劳务协作对接,落实好跨省务工就业交通补贴兑现、就业帮扶车间‘双向奖补’等扶持举措,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促进脱贫人口外出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千方百计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不断增强脱贫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孟守东介绍。(供稿单位: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本刊特稿    
部委省市

稳就业促增收 守护生活“小美满”

时间:2024-07-22 23:32:07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4年14期

作者:

李窝村帮扶车间内,务工群众正在加班加点赶制国外订单,排列、粘贴、缝合、打包,各项工序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明花村一排排蓝色的光伏板上云影流动,光伏板下产业工人正在进行蔬菜种植的日间管护……行走在广袤的大地上,目之所及生机勃勃,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映照在眼前。

近年来,安徽省聚焦“守底线、增动力、促振兴”,大力推进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通过做好转移就业服务、建设就业帮扶车间、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兑现跨省务工就业交通补贴、实施以工代赈项目等举措,保持了务工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

蚌埠市五河县东刘集镇小吴村党总支书记刘园(左)向脱贫户核实务工就业信息。.jpg

蚌埠市五河县东刘集镇小吴村党总支书记刘园(左)向脱贫户核实务工就业信息。

“春风行动”  搭起稳岗就业“连心桥”

“过去,我们外出务工,不是年纪大了找不到好岗位,就是干完活拿不到工钱,现在有政府给我们出面找工作,心里踏实得很。”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插花镇务工群众说。

今年春节假期后的第三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安徽省阜阳市举办2024年全国“春风行动”现场推进活动。在现场,246家企业提供近2.8万个工作岗位,涉及汽车制造、新材料、信息技术、现代农业等领域。推进活动期间,阜阳共发出30辆返岗专车,“点对点”输送1000余名务工人员奔赴合肥以及长三角地区就业,并同步开展职介咨询指导、劳务品牌现场推介等系列活动。

“政府为用工企业和打工群众搭建连心桥,既为企业招工减少时间,节约成本,又为打工群众拓宽了就业领域增加了就业概率,实现了两者‘双赢’。在今天活动现场,我们区16名脱贫群众与6家企业达成了劳务意向。”阜阳市颍东区副区长梁利说。

近年来,安徽省开展“春暖农民工”“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劳务对接”等系列专项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走访慰问活动和精准帮扶,做到“走访一户、温暖一家、带动一片”,确保全省脱贫劳动力就业有帮扶、留岗有关怀、回皖有服务、用工有支持,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和农民群众心中。

“我家是村里的脱贫户,儿子和儿媳都因为残疾失去了劳动能力,多亏了村里帮助我们联系企业,给我介绍了这份工作。在这边上班离家不远,挣的也不少,真是太感谢了。”马鞍山市和县鸡笼山村村民李茂华说。

和李茂华一样,李加斌也是脱贫户。村里帮他介绍到一家企业务工,每月有2000多元的固定工资,他表示现在很满足,也很珍惜这个就业岗位。

据了解,马鞍山市出台加快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实施意见,聚焦基础设施互通互联、产业协同发展等重点领域,开展跨域协作共建,为跨省“务工族”提供便利,实现全市71%的跨省务工脱贫人口在长三角就业。

据统计,2024年安徽省“春风活动”活动期间共举办招聘会1.2万余场;组织返乡务工人员赴企参观1112次;组织“点对点、一站式”专车输送服务821台次,运送返岗务工人员3.8万多人;走访慰问援助对象9934人次;组织人社部门企业包保人、人社专员入企服务,为有用工需求的企业提供支持,已累计为重点企业解决用工11.7万人。   

摸清底数  下好精准帮扶“先手棋”

“我们村‘两委’人员在端午节期间,对全村102户242名脱贫群众进行了一次大排查,在开展政策宣讲的同时,重点对脱贫户的就业意愿、就业需求、务工就业状态、联系方式进行再核实,切实摸清底数。” 蚌埠市五河县东刘集镇小吴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园介绍。

位于皖北的蚌埠市,是一个脱贫人口基数较大的地区,该市各县区广泛发动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帮扶联系人、基层网格员等人员力量,抓住逢年过节、防止返贫集中排查等有利时机,逐村逐户逐人逐项开展务工就业数据信息调查采集,据此及时录入更新全国防返贫监测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系统内务工就业数据信息,确保源头数据采集精准,做到“账实相符”,严防数据造假、“数字务工”等情况发生。近来,蚌埠市依托全国防止返贫监测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系统,将全市49675名脱贫人口全部纳入“务工监测”模块实行动态管理。

与蚌埠市一样,淮北市萧县也在组织开展对脱贫人口务工就业数据信息进行核查,以此了解脱贫人口就业现状、跨省务工就业交通补贴兑现、工资收入和就业帮扶需求等情况。

“喂,老乡您好,我是镇乡村振兴工作站的工作人员,请问您近期在外打工顺利吗?交通补贴收到了吗?”……萧县在外务工人员几乎都接到过这样的信息摸排电话。

脱贫人口务工就业数据质量是掌握脱贫人口就业状况、确保就业帮扶政策落实的重要基础。为此,萧县强化精准摸排,把好“采集关”,组织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基层网格员和帮扶联系人“四级联动”,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调查、微信联系等多种形式,对全县脱贫人口、监测对象的务工就业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核实,动态更新务工就业数据信息,确保就业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我们加强与人社、民政、医保、卫健等部门定期会商、数据共享,综合分析研判脱贫人口务工收入、家庭开支、政策落实情况,防范失业返贫风险。”萧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性臣介绍。

该县通过部门联动,把好“防范关”,对脱贫人口零就业家庭、就业不稳定、务工收入下降等情况,及时筛查预警,针对性落实岗位推荐、政策宣传、技能培训、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帮扶措施,拓宽脱贫人口就业渠道,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目前,该县脱贫人口务工就业4.8万人,落实跨省务工就业交通补贴8800人、407.09万元,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9900名脱贫人口就地就近就业。

近年来,安徽省着力夯实脱贫人口务工就业数据质量,坚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紧盯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年度目标任务,多渠道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增收,夯实务工就业数据质量,确保全省脱贫人口高质量稳岗就业。2023年度,全省发放跨省务工就业交通补贴70.39万人、占比90.15%,发放补贴资金2.57亿元,人均补助365元。

亳州市谯城区观堂镇康达村脱贫户陈淑兰夫妇正在清洗光伏发电板。.jpg

亳州市谯城区观堂镇康达村脱贫户陈淑兰夫妇正在清洗光伏发电板。

公益岗位  兜牢民生“大底线”

“我每天的工作就是负责村集体的光伏电站看管,清理光伏板、维护养护正常发电。每月固定收入500元,闲时还能打打零工,日子越来越好。”亳州市谯城区大杨镇聂关村脱贫户王森说。

乡村公益性岗位为脱贫劳动力提供了更多、更稳定的家门口就业机会,在促进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就业增收及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社会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亳州市2024年以来使用光伏电站发电收益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3.66万个(含临时岗位),今年1—5月发放岗位人员工资7356万元,人均约2000余元。

截至2023年12月底,亳州市光伏累计发电量约40亿千瓦时,累计发电收益约39亿元,2023年度全市光伏电站累计发电6.47亿千瓦时,约占全省27%,在增加脱贫群众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筑牢防返贫底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根本上是要解决‘钱’的问题,安徽省着重在光伏电站发电收益分配上下功夫,开发保洁、护林、护水、护路等固定性公益岗位;结合防汛抗旱、秸秆禁烧等重点工作,各地有针对性地开发了卡点值守、防疫消杀、宣传引导、巡堤查险、转移安置等临时性公益岗位,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省农业农村厅帮扶处处长孟守东说。

2021年以来,安徽省按照“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就地就近就业增收。今年以来,安徽省已开发各类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24.8万名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其中使用光伏扶贫电站发电收益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达11.3万人,占比45.6%。

“下一步,安徽省将紧紧围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持续深化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有针对性开展务工就业技能培训,加强省际市际县际间劳务协作对接,落实好跨省务工就业交通补贴兑现、就业帮扶车间‘双向奖补’等扶持举措,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促进脱贫人口外出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千方百计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不断增强脱贫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孟守东介绍。(供稿单位: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