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师傅”变身“能工匠” 助力农民就业增收
在黔东南,人们好似天生就有铸银作绣的本领,她们头顶银凤冠,身穿美花衣,既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也是山里人走南闯北的独家技艺;在黔北,人们又有着不同的“功夫”,他们身穿素衣,两指翻飞,采茶、制茶、泡茶,一盏清茗就能述说一场传奇的故事……
从一针一线“绣”幸福的绣娘,到发展传承民族美味的厨娘;从“植保医生”到“乡村主播”,一个个来自贵州大山的乡村工匠和技术能手,以一技之长创业就业,助力一方产业做大做强。
近年来,贵州省围绕“引、育、用、留”四个环节,深入实施乡村工匠培育工程,打造技能人才“孵化器”,培养造就出一批技术强、带动力强、留得住的农村人才,有力促进了乡村产业发展,带动了脱贫人口就业增收,成为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图为黔东南州雷山县首批全国乡村工匠名师张桂英在刺绣。
挖掘人才 小乡村诞生大工匠
在贵阳市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期间,来自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的张谨带来了6件浮雕作品,这些作品生动展示了贵州省安顺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西江千户苗寨、赤水丹霞、兴义万峰林、铜仁梵净山等6个著名旅游景点,引来众多观众驻足观看。
作为家族中的第一名“女银匠”,张谨不仅将银饰锻造的技法练得炉火纯青,还致力于要把这门技艺推广开来,她说:“刚开始创业时,我只埋头于技艺,不懂宣传经营,走了很多弯路,也吃了很多苦,不过好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帮助我度过了艰难的初创时期,才能成为现在的省级乡村工匠名师。”
如今,张谨成立了一家民族工艺品公司,还在贵阳市花溪区龙井村成立了银坊工作室,依托附近大学城的资源,开展了劳模工匠进校园、民族文化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了不少年轻群体加入,让传统手艺传承下来。
为更好地培育像张谨一样的乡村工匠,2023年以来,贵州省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并落实政策支持,率先在全国发布推进乡村工匠培育的实施意见,投入471万元财政资金,已实施乡村工匠培育项目11个。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波介绍:“我们成立了省乡村工匠培育工作推进小组,形成省市县乡四级农业农村部门统筹、多部门协同推进的培育工作机制,在全省大规模进行摸底排查,分类建立省市县乡村工匠目录清单,并对这些工匠进行认定和培养。”
推进小组成立以来,共挖掘全省民间酿造、传统建筑、刺绣印染、民族乐器制作等17类乡村手工业者、传统艺人共1.5万人。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培育认定乡村工匠1万名以上、遴选省级乡村工匠名师1千名以上。从乡村挖掘出更多人才,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乡村工匠品牌,支持、鼓励、引导更多农村实用型人才创新创业就业,提升乡村内生发展动力,助力乡村振兴。”陈波说。
技能培训 帮助工匠增本领
近日,在福泉市免费职业技能(化工总控工)培训课堂上,授课老师通过图文讲解、现场互动的方式,向60余名学员授课,学员可在短时间内掌握化工总控技能,结业后还能拿到上岗证和操作证。
“我参加市里的化工总控技能培训有一段时间了,这段时间基本掌握了化工总控操作的技能,等拿到证后就去工业园区应聘,有了这门技能以后找工作应该会容易得多。”来自福泉市牛场镇的参训学员张贤玉说。
张贤玉所在的福泉市是贵州省内重要的磷化工和新材料产业基地,近年来围绕本地优势产业、重点产业,福泉市对像张贤玉这样的灵活就业人员开展以提升技能水平为目标的技能培训,帮助灵活就业人员在当地就能稳定就业。
“发现人才,抓好培训,提升技艺技能是关键。贵州省顺应乡土人才成长规律,统筹省内技能培训资源和教育资源,传承发展一批,挖掘培养一批,提升壮大一批,分层次、分类别对乡村工匠开展技艺提升、主体创办、品牌打造等能力提升培训。”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帮扶处处长田维秋说。
近年来,贵州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积极打造技能人才“孵化器”,健全人才培养孵化机制,奋力培养造就更多技能人才。2023年以来,依托“贵州技工”“贵州绣娘”等脱贫地区特色乡村工匠品牌,贵州省培训农村劳动力13.52万人。同时,贵州省还实施研培计划,联合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凯里学院、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以传统工艺振兴项目为重点的研修研习培训班32期,并开展定向培训,将乡村工匠列为校企合作优先领域,打造“国春银饰班”等乡村工匠校企合作示范项目。
通过集中培训、传技带徒的培养机制,贵州省越来越多的乡村工匠得到了认定,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才拿到了职业证书,实现了稳定就业。
加大扶持 带动农民赚上钱
看着一批批到“小村”游览、体验的游客,45岁的王国春感慨地说:“这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很有看头。”王国春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也是全国首批乡村工匠名师。他口中的“小村”,名叫“银匠村”,是一个由他投资、设计、建造的坐落在黔东南州丹寨县卡拉村东部的“村中之村”。
丹寨县拥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0项,长期以来,这些非遗项目呈现分散发展状态,技艺传承也有待深入开展。“银匠村”依山而建,占地面积50亩,共有房屋30多栋。远远望去,房屋高低起伏,游走其中,亭台楼阁,别样新颖。
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苗族银饰锻制、蜡染、刺绣、古法造纸、鸟笼制作等多种非遗项目的设计、加工过程。
“虽然名叫‘银匠村’,但实际上是集合了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遗村’,再加上离丹寨万达小镇不远,很受前来游玩的省内外游客欢迎,我的目标是实现非遗项目的‘产业集聚’和‘文化融合’,真成形成凝聚力和产业集群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王国春说。目前,王国春创办的丹寨县国春银饰有限责任公司,已累计辐射带动1100余人就业,人均年增收3万余元。
跟王国春一样,张婷婷也是贵州省推荐的全国第一批乡村工匠名师。
走进贵阳市花溪区龙井村,穿过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小路,在一个古朴幽静的百年小院里,有着一口蓝色大染缸,张婷婷平时就在这里制作各种印染作品,她拥有贵州省高级工艺美术师、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豆染”技艺传承人等多重“身份”。在龙井村,张婷婷还是非遗传承的“班主任”,在她的示范带动下,逐渐成立了一支传承民族手工艺的队伍,也让绣娘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村庄变学校、民房变教室、村民变老师,在张婷婷带领下,当地绣娘不仅提升了技艺,也多了一条增收的路子。在多年深耕中,张婷婷在贵州省内已发掘和培训了染娘、绣娘600余名,如今这些绣娘每年人均稳定增收1—2万元。
培养一个带领一群、示范一片。田维秋说:“近年来,像王国春、张婷婷这样的带头人并不鲜见,为了支持这些乡村工匠名师,贵州省出台了不少支持优惠政策,让名师们成为乡村带头人,推动地方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增收。”
为支持乡村工匠发展,贵州省把培育乡村工匠和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统筹利用金融、保险、用地等产业帮扶政策,统筹使用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定点帮扶资金等现有资金支持政策,支持乡村工匠发展特色产业,结合“一乡一特、一村一品”,重点打造了黔东南州丹寨县卡拉银匠村、黔西南州睛隆县阿妹戚托小镇非遗文化一条街、安顺市黄果树镇石头寨蜡染村等独具特色的乡村工匠产业孵化基地。
截至目前,卡拉银匠村入驻企业6家、新孵化企业5家,支持员工创业个体工商户5家,具备年产20万件民族旅游商品生产能力,接待研学体验游客5万余人次。阿妹戚托小镇一条街现有商铺58间,主要生产手工刺绣、民族服装、民族元素时装、民族手工艺品,同步创办民族文化锦绣蜡染刺绣培训坊,抖音店铺账号粉丝数达13.3万。石头寨蜡染村现有20余家蜡染店,蜡染从业人员达500余人,先后开发100余种蜡染产品,远销法国等海内外市场。
至2023年底,贵州省认定乡村工匠3326名,领办创办企业、工作室等1701家,带动脱贫劳动力就业增收11.8万人;遴选省级乡村工匠名师279名,领办创办企业、工作室等300余家,年销售额达19亿元,带动脱贫劳动力就业增收3.86万人。
“下一步,贵州省将紧扣国家‘双百双千’培育工程目标,持续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程,力争做到‘县有工匠、市有名师、省有大师’,着力打造一批技能技艺精湛、产业就业带动明显、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乡村工匠队伍,大力扶持乡村工匠领办创办特色企业,传技艺、兴产业、促就业、富农民,助力贵州乡村全面振兴。”陈波说。(供稿单位:贵州省农村农业厅)
“土师傅”变身“能工匠” 助力农民就业增收
时间:2024-07-22 23:37:42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4年14期
作者:
在黔东南,人们好似天生就有铸银作绣的本领,她们头顶银凤冠,身穿美花衣,既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也是山里人走南闯北的独家技艺;在黔北,人们又有着不同的“功夫”,他们身穿素衣,两指翻飞,采茶、制茶、泡茶,一盏清茗就能述说一场传奇的故事……
从一针一线“绣”幸福的绣娘,到发展传承民族美味的厨娘;从“植保医生”到“乡村主播”,一个个来自贵州大山的乡村工匠和技术能手,以一技之长创业就业,助力一方产业做大做强。
近年来,贵州省围绕“引、育、用、留”四个环节,深入实施乡村工匠培育工程,打造技能人才“孵化器”,培养造就出一批技术强、带动力强、留得住的农村人才,有力促进了乡村产业发展,带动了脱贫人口就业增收,成为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图为黔东南州雷山县首批全国乡村工匠名师张桂英在刺绣。
挖掘人才 小乡村诞生大工匠
在贵阳市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期间,来自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的张谨带来了6件浮雕作品,这些作品生动展示了贵州省安顺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西江千户苗寨、赤水丹霞、兴义万峰林、铜仁梵净山等6个著名旅游景点,引来众多观众驻足观看。
作为家族中的第一名“女银匠”,张谨不仅将银饰锻造的技法练得炉火纯青,还致力于要把这门技艺推广开来,她说:“刚开始创业时,我只埋头于技艺,不懂宣传经营,走了很多弯路,也吃了很多苦,不过好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帮助我度过了艰难的初创时期,才能成为现在的省级乡村工匠名师。”
如今,张谨成立了一家民族工艺品公司,还在贵阳市花溪区龙井村成立了银坊工作室,依托附近大学城的资源,开展了劳模工匠进校园、民族文化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了不少年轻群体加入,让传统手艺传承下来。
为更好地培育像张谨一样的乡村工匠,2023年以来,贵州省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并落实政策支持,率先在全国发布推进乡村工匠培育的实施意见,投入471万元财政资金,已实施乡村工匠培育项目11个。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波介绍:“我们成立了省乡村工匠培育工作推进小组,形成省市县乡四级农业农村部门统筹、多部门协同推进的培育工作机制,在全省大规模进行摸底排查,分类建立省市县乡村工匠目录清单,并对这些工匠进行认定和培养。”
推进小组成立以来,共挖掘全省民间酿造、传统建筑、刺绣印染、民族乐器制作等17类乡村手工业者、传统艺人共1.5万人。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培育认定乡村工匠1万名以上、遴选省级乡村工匠名师1千名以上。从乡村挖掘出更多人才,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乡村工匠品牌,支持、鼓励、引导更多农村实用型人才创新创业就业,提升乡村内生发展动力,助力乡村振兴。”陈波说。
技能培训 帮助工匠增本领
近日,在福泉市免费职业技能(化工总控工)培训课堂上,授课老师通过图文讲解、现场互动的方式,向60余名学员授课,学员可在短时间内掌握化工总控技能,结业后还能拿到上岗证和操作证。
“我参加市里的化工总控技能培训有一段时间了,这段时间基本掌握了化工总控操作的技能,等拿到证后就去工业园区应聘,有了这门技能以后找工作应该会容易得多。”来自福泉市牛场镇的参训学员张贤玉说。
张贤玉所在的福泉市是贵州省内重要的磷化工和新材料产业基地,近年来围绕本地优势产业、重点产业,福泉市对像张贤玉这样的灵活就业人员开展以提升技能水平为目标的技能培训,帮助灵活就业人员在当地就能稳定就业。
“发现人才,抓好培训,提升技艺技能是关键。贵州省顺应乡土人才成长规律,统筹省内技能培训资源和教育资源,传承发展一批,挖掘培养一批,提升壮大一批,分层次、分类别对乡村工匠开展技艺提升、主体创办、品牌打造等能力提升培训。”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帮扶处处长田维秋说。
近年来,贵州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积极打造技能人才“孵化器”,健全人才培养孵化机制,奋力培养造就更多技能人才。2023年以来,依托“贵州技工”“贵州绣娘”等脱贫地区特色乡村工匠品牌,贵州省培训农村劳动力13.52万人。同时,贵州省还实施研培计划,联合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凯里学院、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以传统工艺振兴项目为重点的研修研习培训班32期,并开展定向培训,将乡村工匠列为校企合作优先领域,打造“国春银饰班”等乡村工匠校企合作示范项目。
通过集中培训、传技带徒的培养机制,贵州省越来越多的乡村工匠得到了认定,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才拿到了职业证书,实现了稳定就业。
加大扶持 带动农民赚上钱
看着一批批到“小村”游览、体验的游客,45岁的王国春感慨地说:“这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很有看头。”王国春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也是全国首批乡村工匠名师。他口中的“小村”,名叫“银匠村”,是一个由他投资、设计、建造的坐落在黔东南州丹寨县卡拉村东部的“村中之村”。
丹寨县拥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0项,长期以来,这些非遗项目呈现分散发展状态,技艺传承也有待深入开展。“银匠村”依山而建,占地面积50亩,共有房屋30多栋。远远望去,房屋高低起伏,游走其中,亭台楼阁,别样新颖。
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苗族银饰锻制、蜡染、刺绣、古法造纸、鸟笼制作等多种非遗项目的设计、加工过程。
“虽然名叫‘银匠村’,但实际上是集合了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遗村’,再加上离丹寨万达小镇不远,很受前来游玩的省内外游客欢迎,我的目标是实现非遗项目的‘产业集聚’和‘文化融合’,真成形成凝聚力和产业集群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王国春说。目前,王国春创办的丹寨县国春银饰有限责任公司,已累计辐射带动1100余人就业,人均年增收3万余元。
跟王国春一样,张婷婷也是贵州省推荐的全国第一批乡村工匠名师。
走进贵阳市花溪区龙井村,穿过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小路,在一个古朴幽静的百年小院里,有着一口蓝色大染缸,张婷婷平时就在这里制作各种印染作品,她拥有贵州省高级工艺美术师、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豆染”技艺传承人等多重“身份”。在龙井村,张婷婷还是非遗传承的“班主任”,在她的示范带动下,逐渐成立了一支传承民族手工艺的队伍,也让绣娘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村庄变学校、民房变教室、村民变老师,在张婷婷带领下,当地绣娘不仅提升了技艺,也多了一条增收的路子。在多年深耕中,张婷婷在贵州省内已发掘和培训了染娘、绣娘600余名,如今这些绣娘每年人均稳定增收1—2万元。
培养一个带领一群、示范一片。田维秋说:“近年来,像王国春、张婷婷这样的带头人并不鲜见,为了支持这些乡村工匠名师,贵州省出台了不少支持优惠政策,让名师们成为乡村带头人,推动地方产业发展、带动就业增收。”
为支持乡村工匠发展,贵州省把培育乡村工匠和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统筹利用金融、保险、用地等产业帮扶政策,统筹使用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定点帮扶资金等现有资金支持政策,支持乡村工匠发展特色产业,结合“一乡一特、一村一品”,重点打造了黔东南州丹寨县卡拉银匠村、黔西南州睛隆县阿妹戚托小镇非遗文化一条街、安顺市黄果树镇石头寨蜡染村等独具特色的乡村工匠产业孵化基地。
截至目前,卡拉银匠村入驻企业6家、新孵化企业5家,支持员工创业个体工商户5家,具备年产20万件民族旅游商品生产能力,接待研学体验游客5万余人次。阿妹戚托小镇一条街现有商铺58间,主要生产手工刺绣、民族服装、民族元素时装、民族手工艺品,同步创办民族文化锦绣蜡染刺绣培训坊,抖音店铺账号粉丝数达13.3万。石头寨蜡染村现有20余家蜡染店,蜡染从业人员达500余人,先后开发100余种蜡染产品,远销法国等海内外市场。
至2023年底,贵州省认定乡村工匠3326名,领办创办企业、工作室等1701家,带动脱贫劳动力就业增收11.8万人;遴选省级乡村工匠名师279名,领办创办企业、工作室等300余家,年销售额达19亿元,带动脱贫劳动力就业增收3.86万人。
“下一步,贵州省将紧扣国家‘双百双千’培育工程目标,持续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程,力争做到‘县有工匠、市有名师、省有大师’,着力打造一批技能技艺精湛、产业就业带动明显、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乡村工匠队伍,大力扶持乡村工匠领办创办特色企业,传技艺、兴产业、促就业、富农民,助力贵州乡村全面振兴。”陈波说。(供稿单位:贵州省农村农业厅)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