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组团服务 助力乡村振兴提速
——陕西石泉县池河镇扎实推进第一书记组团服务工作
驻村第一书记见识广、思路活、资源广、统筹强,发挥好第一书记的职能和作用,对加快乡村振兴能够产生综合促进效应。石泉县池河镇抢抓驻村第一书记“组团服务”工作契机,积极在“组织共建、产业共兴、产品共销、人才共育、治理共抓、品牌共塑”上为第一书记履职搭建平台,通过组团服务、跨村联动、抱团发展,实现优势互补、联动互助,发展同谋、合作共赢。
搭建平台,促进履职
搭建组团平台。按照“一镇一团”原则,成立了池河镇驻村第一书记镇级服务团,由镇党委书记担任团长,党委副书记担任副团长,8名驻村第一书记、15名村(社区)党(总)支部书记为成员,聚焦第一书记建强村级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四大职责”,打破村与村之间、帮扶单位与帮扶单位之间的界线,变“单兵作战”为“抱团发展”,实行组团管理、整体联动。
搭建供需平台。在镇党建办设立镇级服务团联络办,明确2名干部专职服务,将驻村第一书记作用发挥与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紧密结合起来,定期收集各村的工作情况,以及项目、资金、技术、销售等需求清单,镇级联络办“接单”后,根据各村资源实际以及第一书记的能力特长情况实行“派单”,有效形成了“点单、接单、派单”的闭环联动。
搭建交流平台。坚持镇级服务团每月一次的联席会议,促进第一书记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借鉴。采取第一书记按月轮值主办方式,将联席会议直接开到田间地头,现场交流观摩、总结经验、研判问题、提出方案,同时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和措施,更好促进各村横向联动和村内纵向推动,达到了第一书记紧密交流、比学赶超、共同发力的效果。截至目前,已召开工作联席会7次,开展驻村“第一书记”擂台比武1次,组织现场观摩学习3次,第一书记开展组团服务50余场次。
精准选题,促进有为
第一书记组团服务,如何激发这支队伍活力?发挥更大效应?针对第一书记工作怎么切入,如何实现整体联动?池河镇围绕“六共”目标,开展了精准分析研判,综合分析各村的基础和优势、第一书记的能力和特长,精准确定服务项目和课题,在全镇确立了“一团八组”的工作布局,即一个镇级服务团,分设党建指导、预制菜产业、蚕桑产业、畜牧养殖、产品销售、新民风建设、人才培养、法制宣传8个服务组,形成了一镇一组团、一村一分组、一村一特色的服务格局。
良田村充分利用“万企兴万村帮扶单位”——安康及食雨食品有限公司带动契机,结合自身有预制菜种植成功经验的优势,由第一书记牵头组织及食雨公司技术人员、村上产业种植大户、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成立预制菜产业技术服务组,联动全镇5个村发展预制菜产业,为他们提供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防治、产后销售一条龙指导服务,促进了集体经济壮大和群众增收。
五爱村利用河海大学帮扶优势,在人才培训、产品销售方面着力,第一书记提议建立了电商直播中心,联动村两委成员、本土网红、直播大咖建立直播团,带动产品销售;还联合校友会、终身教育学院、博士服务团和大学生实践团,举办镇村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组织镇村干部进行党建和理论讲授,开展人才培育工作。西苑社区充分利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优势,组建了党建业务指导队,结对帮带4个村开展工作提升,还组织社区文艺骨干组成孝义文化志愿服务队,分赴各村开展孝义文化宣讲活动。
柏安村是全市基层民主示范村,由县法院派驻第一书记,他们结合自身优势,组建了由法官、法律明白人、法律工作者、乡贤能人组成的普法宣传服务队,分赴各村开展法制宣传和咨询服务。合一村是一个高山村,地处偏远、大量人口搬迁、村内青壮年较少,第一书记充分发挥多年驻村工作经验,围绕如何加强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开展研究、提出方案,联动各村破解村后备力量后继无人问题。
合心村由蚕桑发展服务中心包抓帮扶,派驻第一书记和2名工作队员都是经验丰富的养蚕专家,明星村又被称为“西北第一蚕桑大村”,合心村、明星村整合驻村工作队人员成立蚕桑服务队,向辖区养蚕户和小蚕共育点提供标准化养蚕室建设、桑园管护、蚕室消毒、蚕病防治等技术指导,切实提升桑蚕养殖效益,使桑蚕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丝路”。力建村、明星村联合组建畜牧养殖服务队,宣传畜牧养殖相关政策法规,指导疫病防治技术,联系组织畜牧养殖技术培训,深入养殖户家中协助解决疑难问题。
力求成效,促进发展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壮大产业是关键,人才培养是支撑,社会治理是基础。池河镇充分引导第一书记重点在这几方面发挥作用。有效强化人才培养。张维是新棉村村委会副主任,他在参加河海大学“乡村振兴镇村管理人员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时深有感触地说:“在河海大学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与教授的互动和与其他同事的交流,我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需要多元化的思路和合作。特别是实地参观的智慧农业和我们村的产业发展息息相关,我看到了成功的实践案例,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将帮助我以后更好地规划和实施我村的发展项目”。这是五爱村第一书记汤茂买发起的人才共育培训项目。据统计,人才共育服务组聚焦“乡村振兴”主题,围绕农旅融合发展、城乡一体化开展专题辅导,通过“专题辅导+现场教学+交流研讨”方式,先后举办了5期培训项目,对80余名镇村干部、工作队员进行培训,让镇村干部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拓宽了思路、增强了干劲。
有效扩大产业发展。“桑畜菜”是池河的优势产业,由于受传统思维、市场价格、劳动力短缺等多种因素影响,部分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有所降低。今年,预制菜产业、蚕桑产业、畜牧养殖3个技术服务小组,入户走访宣传200余户、召开院落会20余场次、带领大户外出考察学习5次、组织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18场,动员全镇采取“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龙头企业+大户模式”新发展了1000亩预制菜基地,带动全镇200余户群众种植预制菜、300余群众就业增收;春季养蚕发种4080张,同比增加了5%,还策划实施了集约化智能养蚕共育室项目,推动数智赋能蚕桑产业;全镇畜牧养殖达到了5万头,不断培育壮大“桑畜菜、药果游”产业体系。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是保障群众增收致富的关键环节。五爱村产品促销服务小组,发动联系龙头企业收购群众生产的羊肚菌、七彩发生、土豆、腊肉等农产品80余万元,通过网络直播和网络销售,有效解决群众农产品“销售难”问题。
有效推动社会和谐。普法宣传服务小组提议大力推进普法阵地建设,目前建成“共享法庭”15处、法治文化长廊3处、法治文化广场3个、法律图书角15处,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40余场次,培育法律明白人180人,走访协调化解矛盾纠纷51个。孝义文化服务小组广泛创编舞蹈、小品、快板、三句半等文艺节目15个,邀请理论宣讲员、文化特派员开展“孝义新风进万家”宣讲活动4场次,教育引导群众向榜样看齐,让遵纪守法和孝义新风在全镇蔚然成风,今年全镇信访矛盾总量下降了20%。(作者单位:陕西省石泉县池河镇人民政府)
第一书记组团服务 助力乡村振兴提速
时间:2024-07-25 09:43:41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王超 杜小莹
——陕西石泉县池河镇扎实推进第一书记组团服务工作
驻村第一书记见识广、思路活、资源广、统筹强,发挥好第一书记的职能和作用,对加快乡村振兴能够产生综合促进效应。石泉县池河镇抢抓驻村第一书记“组团服务”工作契机,积极在“组织共建、产业共兴、产品共销、人才共育、治理共抓、品牌共塑”上为第一书记履职搭建平台,通过组团服务、跨村联动、抱团发展,实现优势互补、联动互助,发展同谋、合作共赢。
搭建平台,促进履职
搭建组团平台。按照“一镇一团”原则,成立了池河镇驻村第一书记镇级服务团,由镇党委书记担任团长,党委副书记担任副团长,8名驻村第一书记、15名村(社区)党(总)支部书记为成员,聚焦第一书记建强村级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四大职责”,打破村与村之间、帮扶单位与帮扶单位之间的界线,变“单兵作战”为“抱团发展”,实行组团管理、整体联动。
搭建供需平台。在镇党建办设立镇级服务团联络办,明确2名干部专职服务,将驻村第一书记作用发挥与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紧密结合起来,定期收集各村的工作情况,以及项目、资金、技术、销售等需求清单,镇级联络办“接单”后,根据各村资源实际以及第一书记的能力特长情况实行“派单”,有效形成了“点单、接单、派单”的闭环联动。
搭建交流平台。坚持镇级服务团每月一次的联席会议,促进第一书记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借鉴。采取第一书记按月轮值主办方式,将联席会议直接开到田间地头,现场交流观摩、总结经验、研判问题、提出方案,同时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和措施,更好促进各村横向联动和村内纵向推动,达到了第一书记紧密交流、比学赶超、共同发力的效果。截至目前,已召开工作联席会7次,开展驻村“第一书记”擂台比武1次,组织现场观摩学习3次,第一书记开展组团服务50余场次。
精准选题,促进有为
第一书记组团服务,如何激发这支队伍活力?发挥更大效应?针对第一书记工作怎么切入,如何实现整体联动?池河镇围绕“六共”目标,开展了精准分析研判,综合分析各村的基础和优势、第一书记的能力和特长,精准确定服务项目和课题,在全镇确立了“一团八组”的工作布局,即一个镇级服务团,分设党建指导、预制菜产业、蚕桑产业、畜牧养殖、产品销售、新民风建设、人才培养、法制宣传8个服务组,形成了一镇一组团、一村一分组、一村一特色的服务格局。
良田村充分利用“万企兴万村帮扶单位”——安康及食雨食品有限公司带动契机,结合自身有预制菜种植成功经验的优势,由第一书记牵头组织及食雨公司技术人员、村上产业种植大户、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成立预制菜产业技术服务组,联动全镇5个村发展预制菜产业,为他们提供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防治、产后销售一条龙指导服务,促进了集体经济壮大和群众增收。
五爱村利用河海大学帮扶优势,在人才培训、产品销售方面着力,第一书记提议建立了电商直播中心,联动村两委成员、本土网红、直播大咖建立直播团,带动产品销售;还联合校友会、终身教育学院、博士服务团和大学生实践团,举办镇村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组织镇村干部进行党建和理论讲授,开展人才培育工作。西苑社区充分利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优势,组建了党建业务指导队,结对帮带4个村开展工作提升,还组织社区文艺骨干组成孝义文化志愿服务队,分赴各村开展孝义文化宣讲活动。
柏安村是全市基层民主示范村,由县法院派驻第一书记,他们结合自身优势,组建了由法官、法律明白人、法律工作者、乡贤能人组成的普法宣传服务队,分赴各村开展法制宣传和咨询服务。合一村是一个高山村,地处偏远、大量人口搬迁、村内青壮年较少,第一书记充分发挥多年驻村工作经验,围绕如何加强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开展研究、提出方案,联动各村破解村后备力量后继无人问题。
合心村由蚕桑发展服务中心包抓帮扶,派驻第一书记和2名工作队员都是经验丰富的养蚕专家,明星村又被称为“西北第一蚕桑大村”,合心村、明星村整合驻村工作队人员成立蚕桑服务队,向辖区养蚕户和小蚕共育点提供标准化养蚕室建设、桑园管护、蚕室消毒、蚕病防治等技术指导,切实提升桑蚕养殖效益,使桑蚕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丝路”。力建村、明星村联合组建畜牧养殖服务队,宣传畜牧养殖相关政策法规,指导疫病防治技术,联系组织畜牧养殖技术培训,深入养殖户家中协助解决疑难问题。
力求成效,促进发展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壮大产业是关键,人才培养是支撑,社会治理是基础。池河镇充分引导第一书记重点在这几方面发挥作用。有效强化人才培养。张维是新棉村村委会副主任,他在参加河海大学“乡村振兴镇村管理人员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时深有感触地说:“在河海大学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与教授的互动和与其他同事的交流,我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需要多元化的思路和合作。特别是实地参观的智慧农业和我们村的产业发展息息相关,我看到了成功的实践案例,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将帮助我以后更好地规划和实施我村的发展项目”。这是五爱村第一书记汤茂买发起的人才共育培训项目。据统计,人才共育服务组聚焦“乡村振兴”主题,围绕农旅融合发展、城乡一体化开展专题辅导,通过“专题辅导+现场教学+交流研讨”方式,先后举办了5期培训项目,对80余名镇村干部、工作队员进行培训,让镇村干部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拓宽了思路、增强了干劲。
有效扩大产业发展。“桑畜菜”是池河的优势产业,由于受传统思维、市场价格、劳动力短缺等多种因素影响,部分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有所降低。今年,预制菜产业、蚕桑产业、畜牧养殖3个技术服务小组,入户走访宣传200余户、召开院落会20余场次、带领大户外出考察学习5次、组织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18场,动员全镇采取“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龙头企业+大户模式”新发展了1000亩预制菜基地,带动全镇200余户群众种植预制菜、300余群众就业增收;春季养蚕发种4080张,同比增加了5%,还策划实施了集约化智能养蚕共育室项目,推动数智赋能蚕桑产业;全镇畜牧养殖达到了5万头,不断培育壮大“桑畜菜、药果游”产业体系。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是保障群众增收致富的关键环节。五爱村产品促销服务小组,发动联系龙头企业收购群众生产的羊肚菌、七彩发生、土豆、腊肉等农产品80余万元,通过网络直播和网络销售,有效解决群众农产品“销售难”问题。
有效推动社会和谐。普法宣传服务小组提议大力推进普法阵地建设,目前建成“共享法庭”15处、法治文化长廊3处、法治文化广场3个、法律图书角15处,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40余场次,培育法律明白人180人,走访协调化解矛盾纠纷51个。孝义文化服务小组广泛创编舞蹈、小品、快板、三句半等文艺节目15个,邀请理论宣讲员、文化特派员开展“孝义新风进万家”宣讲活动4场次,教育引导群众向榜样看齐,让遵纪守法和孝义新风在全镇蔚然成风,今年全镇信访矛盾总量下降了20%。(作者单位:陕西省石泉县池河镇人民政府)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