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看山乡巨变|雪域高原上的中国红——擎起世界屋脊上的时代文明之花
西藏,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地方,被誉为“世界屋脊”,也被称为除南极、北极之外的“遥远地球的第三极”。西藏空气中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60%左右,是不少人眼中的极远、极寒、极苦的“生命禁区”。
2024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璀璨历史中,65年仿如弹指一瞬,眨眼即逝;在中国历尽风雨的近现代,乃至探索成长、崛起复兴的当代,65年又是如此漫长,不可磨灭。
6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西藏各族儿女战天斗地、团结奋斗,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赴西藏考察调研,两次召开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每到重要时刻、关键节点,都为西藏把脉定向、指路引航,推动西藏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
这是一份彪炳史册的脱贫答卷——1951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29亿元;2023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392.67亿元。2023年,西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924元,近5年增速全国第一,西藏人口由民主改革时的122.8万增长到2023年的360多万,人均预期寿命由民主改革时的35.5岁提高到如今的72.19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西藏发展进步、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保证,西藏沧桑巨变的背后,有一抹中国红凝聚的强大力量贯穿始终,它激励着一代代西藏的建设者在雪域高原不断创造一个个人间奇迹,擎起世界屋脊上的时代文明之花。
这是一连串让世界震惊的数据:今天的西藏,“复兴号”开进高原、开到拉萨,国内国际航线达到172条、通航城市74个,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2万公里,先后建成青藏、川藏、藏中、阿里4条“电力天路”,形成覆盖74个县区的统一大电网,农村饮水安全人口普及率达到100%。群众生活实现了从水桶到水管、从油灯到电灯、从土路到油路、从毡房到瓦房的历史巨变。今天的西藏,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的比较完整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已经形成,在校学生总数达到96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6.3%,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3.1年,400多种“大病”不出自治区、2400多种“中病”不出地市、常见“小病”在县级医院就能得到及时治疗,社保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8%以上,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9年位居全国首位。
这是一连串令人动容的故事:1998年,2011年,2021年……习近平同志曾多次赴西藏考察调研。在2021年7月,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雪域高原。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到西藏庆祝西藏和平解放,这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也是这一次,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村庄,进家门、观庭院、看仓库、下厨房、问冷暖、谈收入,他与干部座谈,与村民聊天——“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办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实事,一件一件抓落实”“加快铁路、公路及其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一个个具体而细致的要求,为做好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开启了西藏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桃花源风景。
西藏的春天叫林芝,林芝的春天在桃花。
林芝是西藏海拔最低的地方,雅鲁藏布大峡谷则像一个大“豁口”,将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引入林芝,使林芝年均气温持续在6到17摄氏度,最冷月份的平均气温也有0到4摄氏度,而当暖湿气流沿不同海拔,自上而下铺展开来时,林芝就成为西藏最早迎来桃花的地方。
蓝天映衬着雪山,雪山映衬着桃花,春天的林芝,是青藏高原上最璀璨的风景。
桃花是什么?自古以来,桃花就是中国人心目中美好的象征。说到理想世界,外国称之为乌托邦,中国则叫做桃花源。桃花源,是中国人梦想的代名词。
如今,梦想已经成为现实——被誉为“桃花第一村”的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是藏区乡村旅游中人气最旺的村庄,其村庄之富、之美、邻里之和谐,是当地人心中的“桃花源”。每年3—5月,嘎拉村上百亩桃花如约盛开,一排排盛开的桃花在台阶式绿色麦田的衬托下,像是给山坡披上了一层粉红的婚纱,耀眼夺目。走近一看,每一朵都那么鲜,那么美,像温柔甜美的少女,幽幽地散布着芳香的气息,带来生活的欢乐和幸福。
嘎拉村:桃花源里的幸福生活
嘎拉村位于林芝市巴宜区,距林芝市区约12公里,沿着 318 国道前行,你会看到一片粉红色的花海,那就是嘎拉村的桃花林。桃树高大挺拔,树冠宽广,花朵繁密,有的粉红如霞,有的洁白如雪,有的红艳如火,与蓝天、白云、雪山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2021年7月2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嘎拉村,走进村便民服务中心、“绿色银行”兑换商店、卫生室等处,详细了解有关情况,还去了村民达瓦坚参家中做客。
说起嘎拉村的变化,嘎拉村党支部书记边巴激动地说,他们村成了整个林芝人气最旺的旅游村。
在嘎拉村,边巴回忆说,“我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村党支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等情况。”“总书记问了村里桃花的由来,问了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大学生村官、乡村振兴专干、第一书记‘五支队伍’的情况,表扬我们村很漂亮、发展得很好,叮嘱我们要抓好乡村振兴工作。”
“永远忘不了那一天,总书记看到我们现在的生活这么好,他非常高兴。”回想起一家人热情迎接总书记到家中做客的情景,村民达瓦坚参依然难掩激动。
在达瓦坚参家,习近平总书记仔细察看卧室、厨房、储藏室、卫生间等,并同一家人围坐在客厅里聊家常。达瓦坚参告诉总书记,他们家靠着跑运输、桃花节分红、土地流转、种植养殖,去年全家收入超过30万元。总书记听了十分高兴。他指出,嘎拉村的美好生活是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一个缩影,这里是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盛开的地方。乡亲们的好日子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也是你们自己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的。要落实好党中央支持西藏发展政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边巴介绍,嘎啦村共33户148人,党员19名。村里桃林总面积为270多亩,有野桃树1253棵。2023年,桃花源景区共接待游客1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40余万元,其中门票收入310万元。进驻餐饮、文创、旅拍、民族文化体验等各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28家,创收31万元。
现在,嘎拉村打造了“紧跟总书记足迹、做到‘两个维护’党性教育活动”主题研学线路,包括“探索嘎拉‘致富密码’”“重走‘考察路’”“‘习’语情怀”“牢记嘱托 从‘心’出发”4个部分,村“两委”班子成员担任讲解员。2022年3月,嘎拉村红色研学主题教育展览馆开馆,目前已接待700多个党支部、4万余人次。2023年3月15日,嘎拉村迎来2023年收益分红大会。分红金额达380万余元,受益群众33户,户均增收11.4万元。
在边巴看来,嘎拉村旅游之所以能够发展得如此之好、如此之快,离不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正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嘎拉村通过丰富桃花节内容、拉长桃花效应,走上产业振兴之路。”边巴说。
“临行前,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嘱咐我,要发挥好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边巴坚定地说,“请总书记放心、请党中央放心,我们一定会把国土守好,把家乡建设好,带领村民们勤劳致富,过上更好的日子。”
桃花虽美,但并不是什么稀罕物,为何这么多人为看一眼林芝桃花,不远万里进藏?林芝桃花究竟美在哪里?
林芝市乡村振兴局干部旦增说,长于高原、面积大、纯野生、树龄高、分布范围广是林芝桃花的显著特点。据估算,林芝市作为中国面积最大最集中的连片野生桃树生长地,其境内野生桃树数量在300万株以上,树龄均在百年以上,300余年树龄的桃树随处可见。这些几百年的野生桃树,生长在蓝天白云雪山之间,构成一幅“雪山为景、桃花作伴”的动人图景,也形成了“林芝桃花”让游客魂牵梦绕的独特之美。林芝紧紧抓住了这一独具特色的美丽资源。
林芝桃花的独特之美,正在转化成当地群众的“致富花”。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吃上了“旅游饭”,林芝的美丽经济不断拉长产业链,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成为林芝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2024年1月至3月,林芝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30.5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03亿元。
千年八廓街:总书记讲过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去拉萨,必去八廓街。八廓街,又名八角街,是拉萨最古老的街,是为了建筑大昭寺,并随着大昭寺的发展而建设和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八廓街集宗教街、观光街、民俗街、文化街、商业街和购物街于一身,又是藏族群众心中最重要的一条转经道,在当地被称为“圣路”。
西藏作家次多曾说,八廓街是一道宗教的江,也是一条生活的河。在这里,精神意义和物质价值并存,古老的传统和现代的时尚交融。是的,八廓街不是宽广的大道,但它却用宽广的胸怀调和着古老的传统与现代的时尚;八廓街也没有如潮的车流,但它却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人来此一睹它的真容。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嘎拉村党员群众自发捐款,全村共捐款37万余元,户均捐款超1万元。
2021年7月22日,八廓街沸腾了,这个千年老街迎来了一位最尊敬的客人——习近平总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步行察看八廓街风貌,走进特色商品店,询问旅游文创产业发展、藏文化传承保护等情况。总书记感慨万千:“我23年前来过一次,现在建得多么好啊!全国各地的人都到这里来,搞事业、转经、旅游。千年八廓街,是我们各民族建起来的八廓街。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流交往交融,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在这里其乐融融。”
随后,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朵究仓藏装店”,并向店主卓玛了解藏装制作和设计。
“我们不知道总书记要来。看到他走进来的时候,真的非常兴奋!”今年46岁的卓玛,回忆起总书记走进店铺的那一刻,至今还有些激动。
“总书记进店就和我们说‘扎西德勒’,特别和蔼,平易近人。”卓玛说,我女儿旦增卓玛当时在前台,她全程接待了总书记,最后总书记和我们合影后,还祝福我们以后的生活越来越好。”
卓玛说,当时,女儿旦增卓玛是在福建省漳州市读高中,假期回家。现在女儿已经在北京语言大学读大二了。
说到藏装,卓玛立即笑容满面。她指着柜台两边码放整齐的、五颜六色的藏装说,“这是拉萨本地的款式,比较简洁;这是偏牧区的款式,因为气候比较冷,所以要厚一点……”
卓玛说,我们见证了八廓街从小摊小铺发展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过程。现在这里街道整洁、游人如织、商业繁华,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完美融合在一起,我们藏装店的生意越来越好了。
“朵究仓藏装店”2005年开始营业,刚开始时,年平均营业额28万余元,年平均净收入8万余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年营业额5万余元,年净收入1万余元;2021年总书记来后,“朵究仓藏装店”开始成为“网红店”,营业额一天比一天多。
“我们这儿的藏装分两种:成衣和定制。游客更喜欢买现成的,因为比较方便。以前都是均码的,现在为满足大家不同的需求,分了大小码。从衬衫到袍子,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本地人的话,一般会在逢年过节时来店里定制,价格相对高一些。”卓玛介绍,“现在每年能有18万—20万元的收入。”
如今,卓玛还在网上介绍藏装。“一般上午没有顾客,我就拍点视频发到网上,想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藏装怎么穿、有哪些种类。我不带货的,店里生意很忙,顾不上。” 卓玛说。
随着拍摄的视频和内容介绍越来越多,卓玛一家赖以为生的藏装店摇身变成了传播民族文化的一个窗口。卓玛说:“总书记的话,我们一家人一直记在心上。弘扬民族文化,是我们的使命。以前,人们来了买完就走。现在大家会问很多问题,我都很耐心地解答。”介绍起自家的藏装、谈起心中的民族文化时,卓玛更从容自信了。
藏族服饰,藏语统称“曲巴”,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展现着藏族人民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既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也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迁、革新。
在热闹的八廓街,各类藏装店林立,从大众化消费到高端定制一应俱全。真丝、绸缎、亚麻等用料愈加常见。古老的藏装也通过款式改良和创新得到更多年轻人的青睐。
今天的嘎拉村,邻里和睦、气氛融洽。传统文化在这个“桃花源”传承交融,装点着各族民众相爱相融、增收共富的美好生活。
西藏民族服饰文化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发展和各民族文化交流加深,藏装也逐渐“出圈”,已不再只是藏族的专属。在拉萨街头,若仅靠人们的衣着来判断民族,往往会出错。而不同地域的藏族服装各有特色,传承着千百年来的礼仪,设计师既要了解藏族文化的底蕴和内涵,也要以国际化的视野、符合现代人审美的设计方案将传统与时尚结合起来,让藏装走进更多人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了解藏文化的窗口。
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处干部周志林说,藏族服饰是青藏高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同的区域的群众在穿着打扮方面各不相同,五彩缤纷,尤其是藏族妇女的着装,色彩丰富,绚丽夺目。
近年来,藏族民族服装服饰产业发展迅速,传统藏服不断吸纳现代时尚元素,经过改良后的“新藏装”,获得了当地群众和外地游客的青睐。而今,在自治区,一些藏服生产企业正依托资源优势,通过技能培训,让当地居民拥有一技之长,在传承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极具高原民族特色的服饰产品让越来越多的当地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嘎拉村人居环境治理前后对比。
嘎拉村村民易地扶贫搬迁前后日常饮水情况对比。
三有村:家乡的故事我来讲
2021年7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布达拉宫广场考察,并同群众亲切交流。拉萨市曲水县达嘎镇三有村驻村第一书记花德玛啦在广场上见证了这一令人激动的时刻。
“有幸能够在布达拉宫广场近距离聆听总书记的讲话,我万分激动。总书记日理万机,还能亲临西藏考察指导工作,这是党中央对西藏人民的特殊关怀,总书记时时刻刻都在关心着我们西藏各族群众,我们一定要更加团结一心,建设好美丽西藏,不辜负总书记的嘱托。”花德玛啦说。
三有村坐落在曲水县达嘎乡,是西藏首个易地扶贫搬迁点。新村里,黑白相间、特色鲜明的藏式楼房错落有致,水泥路铺到家门口,户户房顶上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
三有村自2016年3月破土动工,2016年7月搬迁入住完毕,至今已有9个年头。9年前,这里还只是铁路边的一片乱石滩。一张精准扶贫的蓝图,赋予其新的希望。三有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脱贫攻坚村级交流基地”“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模范村”等荣誉称号。
三有村,是哪三有?有非常良好的住房环境、有非常良好的生产环境、有非常良好的健康环境。简而言之,就是有房子、有产业、有健康。
2016年,短短3个月,一座新村——三有村在拉萨河畔达嘎镇的荒滩上拔地而起,成为西藏建成的首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随后,养鸡场、温室大棚、幸福超市、扶贫商品房、庭院经济等产业相继发展起来,成为搬迁群众脱贫致富的有力支撑。
说起产业,花德玛啦介绍,目前,三有村全村投入资金1886.89万元,打造了奶牛养殖基地、绿化及经济林种植合作社和藏鸡养殖基地三个集体经济产业项目,均实行股份合作制,按照“合作社+搬迁群众”股份合作形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引导搬迁群众顺利走上就业岗位,促进稳定增收。全村712人全部入股并参与分红,年人均分红3500余元。
其中,三有村奶牛养殖合作社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创新管理模式,改善养殖技术、种植优质饲草;绿化及经济林种植合作社专门种植中藏药材等见效快、收益高的特色经济作物;藏鸡养殖基地采用自动化的生产线、先进智能的养殖设备和生产配套设施,实现了饮水、喂料、控温、消毒、集蛋、清粪全过程自动化。目前,藏鸡养殖达到6万羽,日产蛋量1.4万枚,年孵化鸡苗8万羽。
此外,通过实施种养结合,藏鸡养殖基地形成良性生态循环产业链,牧草种植、疫病防治等各个环节都经过严格把关,藏鸡蛋全部通过自然生产,不使用催生剂,力求打造绿色有机生态养殖品牌。为了形成规模效益,提升藏鸡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三有村与中国邮政集团拉萨分公司的网络销售平台合作,将特色藏鸡蛋销往全国,有力推动了三有村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成功带动搬迁群众实现增收。
搬迁至今不到9年时间里,三有村村集体收入已经达到130万元,人均收入近2万元,全面实现了“三有”目标,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产业兴旺塑起了三有村乡村振兴的“形”。
此外,三有村还以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契机,成立了文艺队、志愿服务队,开办了巾帼夜校、养老驿站等,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号召村民树立文明意识,推动乡风文明建设,铸好乡村振兴之“魂”。
“我们每个季度会组织村‘两委’班子检查环境卫生,通过广泛宣讲和村‘两委’的正确引导,群众卫生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三有村环境一天比一天美了。”三有村村委会主任桑珠曲培说。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通过多项措施,三有村积极开展文明村建设工作,帮助村民树立发展信心,改变落后思想观念,主动摒弃陈规陋习,提高思想道德水准和科学文化等各方面素养,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生发激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同时,为解决村内高龄老人的养老问题、消除外出务工村民的后顾之忧,三有村2020年从村集体收入中划拨出1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将村里的两间集体门面房作为场地,开办了拉萨河畔三有村“养老驿站”,为老人提供免费的日间照料服务,让老人“早出晚归”、离家不离村,目前共入住老人26名。养老驿站为每名老人设立专属档案,记录老人的基础信息、家庭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专门聘请2名工作人员,为老人提供照料服务和一日三餐,并提供甜茶、酥油茶等饮品。
三有村除了做好“老有所养”外,还力争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驿站内安装电视等娱乐设施,驿站外有健身器材,可满足老人们基本娱乐和活动需求。有了养老服务的保障,三有村23户家庭,每户至少可以派出1名劳动力外出务工,实现每户增收2.5万元以上。
2023年,在江苏省援藏资金的进一步支持下,当地政府对该村“养老驿站”进行了改扩建,将养老设施与育幼设施紧邻设置,通过开展有组织的或自发性的交流活动,实现老幼共融,逐步形成了如今的集养老和托幼于一体的“幸福驿站”,开启了三有村崭新的养老护幼模式。
记者在幸福驿站内看到,托育游戏活动室、公用无障碍卫生间、亲子活动室、亲子共享餐厅等设施一应俱全。
闲暇之余,幸福驿站的老人们还积极发挥余热,自发当好“宣讲员”,通过新旧西藏对比等,讲好身边人身边事,引导青年人向上向善,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如今,三有村群众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怀下,正用自己的双手绘就欢乐、祥和、恬静的和美乡村画卷。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看山乡巨变|雪域高原上的中国红——擎起世界屋脊上的时代文明之花
时间:2024-08-17 23:34:42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4年16期
作者:本刊记者 姚卜成
西藏,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地方,被誉为“世界屋脊”,也被称为除南极、北极之外的“遥远地球的第三极”。西藏空气中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60%左右,是不少人眼中的极远、极寒、极苦的“生命禁区”。
2024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璀璨历史中,65年仿如弹指一瞬,眨眼即逝;在中国历尽风雨的近现代,乃至探索成长、崛起复兴的当代,65年又是如此漫长,不可磨灭。
6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西藏各族儿女战天斗地、团结奋斗,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赴西藏考察调研,两次召开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每到重要时刻、关键节点,都为西藏把脉定向、指路引航,推动西藏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
这是一份彪炳史册的脱贫答卷——1951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29亿元;2023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392.67亿元。2023年,西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924元,近5年增速全国第一,西藏人口由民主改革时的122.8万增长到2023年的360多万,人均预期寿命由民主改革时的35.5岁提高到如今的72.19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西藏发展进步、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保证,西藏沧桑巨变的背后,有一抹中国红凝聚的强大力量贯穿始终,它激励着一代代西藏的建设者在雪域高原不断创造一个个人间奇迹,擎起世界屋脊上的时代文明之花。
这是一连串让世界震惊的数据:今天的西藏,“复兴号”开进高原、开到拉萨,国内国际航线达到172条、通航城市74个,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2万公里,先后建成青藏、川藏、藏中、阿里4条“电力天路”,形成覆盖74个县区的统一大电网,农村饮水安全人口普及率达到100%。群众生活实现了从水桶到水管、从油灯到电灯、从土路到油路、从毡房到瓦房的历史巨变。今天的西藏,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特殊教育的比较完整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已经形成,在校学生总数达到96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6.3%,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3.1年,400多种“大病”不出自治区、2400多种“中病”不出地市、常见“小病”在县级医院就能得到及时治疗,社保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8%以上,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9年位居全国首位。
这是一连串令人动容的故事:1998年,2011年,2021年……习近平同志曾多次赴西藏考察调研。在2021年7月,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雪域高原。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到西藏庆祝西藏和平解放,这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也是这一次,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村庄,进家门、观庭院、看仓库、下厨房、问冷暖、谈收入,他与干部座谈,与村民聊天——“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办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实事,一件一件抓落实”“加快铁路、公路及其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一个个具体而细致的要求,为做好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开启了西藏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桃花源风景。
西藏的春天叫林芝,林芝的春天在桃花。
林芝是西藏海拔最低的地方,雅鲁藏布大峡谷则像一个大“豁口”,将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引入林芝,使林芝年均气温持续在6到17摄氏度,最冷月份的平均气温也有0到4摄氏度,而当暖湿气流沿不同海拔,自上而下铺展开来时,林芝就成为西藏最早迎来桃花的地方。
蓝天映衬着雪山,雪山映衬着桃花,春天的林芝,是青藏高原上最璀璨的风景。
桃花是什么?自古以来,桃花就是中国人心目中美好的象征。说到理想世界,外国称之为乌托邦,中国则叫做桃花源。桃花源,是中国人梦想的代名词。
如今,梦想已经成为现实——被誉为“桃花第一村”的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是藏区乡村旅游中人气最旺的村庄,其村庄之富、之美、邻里之和谐,是当地人心中的“桃花源”。每年3—5月,嘎拉村上百亩桃花如约盛开,一排排盛开的桃花在台阶式绿色麦田的衬托下,像是给山坡披上了一层粉红的婚纱,耀眼夺目。走近一看,每一朵都那么鲜,那么美,像温柔甜美的少女,幽幽地散布着芳香的气息,带来生活的欢乐和幸福。
嘎拉村:桃花源里的幸福生活
嘎拉村位于林芝市巴宜区,距林芝市区约12公里,沿着 318 国道前行,你会看到一片粉红色的花海,那就是嘎拉村的桃花林。桃树高大挺拔,树冠宽广,花朵繁密,有的粉红如霞,有的洁白如雪,有的红艳如火,与蓝天、白云、雪山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2021年7月2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嘎拉村,走进村便民服务中心、“绿色银行”兑换商店、卫生室等处,详细了解有关情况,还去了村民达瓦坚参家中做客。
说起嘎拉村的变化,嘎拉村党支部书记边巴激动地说,他们村成了整个林芝人气最旺的旅游村。
在嘎拉村,边巴回忆说,“我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村党支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等情况。”“总书记问了村里桃花的由来,问了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大学生村官、乡村振兴专干、第一书记‘五支队伍’的情况,表扬我们村很漂亮、发展得很好,叮嘱我们要抓好乡村振兴工作。”
“永远忘不了那一天,总书记看到我们现在的生活这么好,他非常高兴。”回想起一家人热情迎接总书记到家中做客的情景,村民达瓦坚参依然难掩激动。
在达瓦坚参家,习近平总书记仔细察看卧室、厨房、储藏室、卫生间等,并同一家人围坐在客厅里聊家常。达瓦坚参告诉总书记,他们家靠着跑运输、桃花节分红、土地流转、种植养殖,去年全家收入超过30万元。总书记听了十分高兴。他指出,嘎拉村的美好生活是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一个缩影,这里是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盛开的地方。乡亲们的好日子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也是你们自己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的。要落实好党中央支持西藏发展政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边巴介绍,嘎啦村共33户148人,党员19名。村里桃林总面积为270多亩,有野桃树1253棵。2023年,桃花源景区共接待游客1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40余万元,其中门票收入310万元。进驻餐饮、文创、旅拍、民族文化体验等各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28家,创收31万元。
现在,嘎拉村打造了“紧跟总书记足迹、做到‘两个维护’党性教育活动”主题研学线路,包括“探索嘎拉‘致富密码’”“重走‘考察路’”“‘习’语情怀”“牢记嘱托 从‘心’出发”4个部分,村“两委”班子成员担任讲解员。2022年3月,嘎拉村红色研学主题教育展览馆开馆,目前已接待700多个党支部、4万余人次。2023年3月15日,嘎拉村迎来2023年收益分红大会。分红金额达380万余元,受益群众33户,户均增收11.4万元。
在边巴看来,嘎拉村旅游之所以能够发展得如此之好、如此之快,离不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正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嘎拉村通过丰富桃花节内容、拉长桃花效应,走上产业振兴之路。”边巴说。
“临行前,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嘱咐我,要发挥好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边巴坚定地说,“请总书记放心、请党中央放心,我们一定会把国土守好,把家乡建设好,带领村民们勤劳致富,过上更好的日子。”
桃花虽美,但并不是什么稀罕物,为何这么多人为看一眼林芝桃花,不远万里进藏?林芝桃花究竟美在哪里?
林芝市乡村振兴局干部旦增说,长于高原、面积大、纯野生、树龄高、分布范围广是林芝桃花的显著特点。据估算,林芝市作为中国面积最大最集中的连片野生桃树生长地,其境内野生桃树数量在300万株以上,树龄均在百年以上,300余年树龄的桃树随处可见。这些几百年的野生桃树,生长在蓝天白云雪山之间,构成一幅“雪山为景、桃花作伴”的动人图景,也形成了“林芝桃花”让游客魂牵梦绕的独特之美。林芝紧紧抓住了这一独具特色的美丽资源。
林芝桃花的独特之美,正在转化成当地群众的“致富花”。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吃上了“旅游饭”,林芝的美丽经济不断拉长产业链,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成为林芝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2024年1月至3月,林芝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30.5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03亿元。
千年八廓街:总书记讲过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去拉萨,必去八廓街。八廓街,又名八角街,是拉萨最古老的街,是为了建筑大昭寺,并随着大昭寺的发展而建设和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八廓街集宗教街、观光街、民俗街、文化街、商业街和购物街于一身,又是藏族群众心中最重要的一条转经道,在当地被称为“圣路”。
西藏作家次多曾说,八廓街是一道宗教的江,也是一条生活的河。在这里,精神意义和物质价值并存,古老的传统和现代的时尚交融。是的,八廓街不是宽广的大道,但它却用宽广的胸怀调和着古老的传统与现代的时尚;八廓街也没有如潮的车流,但它却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人来此一睹它的真容。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嘎拉村党员群众自发捐款,全村共捐款37万余元,户均捐款超1万元。
2021年7月22日,八廓街沸腾了,这个千年老街迎来了一位最尊敬的客人——习近平总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步行察看八廓街风貌,走进特色商品店,询问旅游文创产业发展、藏文化传承保护等情况。总书记感慨万千:“我23年前来过一次,现在建得多么好啊!全国各地的人都到这里来,搞事业、转经、旅游。千年八廓街,是我们各民族建起来的八廓街。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流交往交融,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在这里其乐融融。”
随后,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朵究仓藏装店”,并向店主卓玛了解藏装制作和设计。
“我们不知道总书记要来。看到他走进来的时候,真的非常兴奋!”今年46岁的卓玛,回忆起总书记走进店铺的那一刻,至今还有些激动。
“总书记进店就和我们说‘扎西德勒’,特别和蔼,平易近人。”卓玛说,我女儿旦增卓玛当时在前台,她全程接待了总书记,最后总书记和我们合影后,还祝福我们以后的生活越来越好。”
卓玛说,当时,女儿旦增卓玛是在福建省漳州市读高中,假期回家。现在女儿已经在北京语言大学读大二了。
说到藏装,卓玛立即笑容满面。她指着柜台两边码放整齐的、五颜六色的藏装说,“这是拉萨本地的款式,比较简洁;这是偏牧区的款式,因为气候比较冷,所以要厚一点……”
卓玛说,我们见证了八廓街从小摊小铺发展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过程。现在这里街道整洁、游人如织、商业繁华,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完美融合在一起,我们藏装店的生意越来越好了。
“朵究仓藏装店”2005年开始营业,刚开始时,年平均营业额28万余元,年平均净收入8万余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年营业额5万余元,年净收入1万余元;2021年总书记来后,“朵究仓藏装店”开始成为“网红店”,营业额一天比一天多。
“我们这儿的藏装分两种:成衣和定制。游客更喜欢买现成的,因为比较方便。以前都是均码的,现在为满足大家不同的需求,分了大小码。从衬衫到袍子,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本地人的话,一般会在逢年过节时来店里定制,价格相对高一些。”卓玛介绍,“现在每年能有18万—20万元的收入。”
如今,卓玛还在网上介绍藏装。“一般上午没有顾客,我就拍点视频发到网上,想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藏装怎么穿、有哪些种类。我不带货的,店里生意很忙,顾不上。” 卓玛说。
随着拍摄的视频和内容介绍越来越多,卓玛一家赖以为生的藏装店摇身变成了传播民族文化的一个窗口。卓玛说:“总书记的话,我们一家人一直记在心上。弘扬民族文化,是我们的使命。以前,人们来了买完就走。现在大家会问很多问题,我都很耐心地解答。”介绍起自家的藏装、谈起心中的民族文化时,卓玛更从容自信了。
藏族服饰,藏语统称“曲巴”,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展现着藏族人民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既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也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迁、革新。
在热闹的八廓街,各类藏装店林立,从大众化消费到高端定制一应俱全。真丝、绸缎、亚麻等用料愈加常见。古老的藏装也通过款式改良和创新得到更多年轻人的青睐。
今天的嘎拉村,邻里和睦、气氛融洽。传统文化在这个“桃花源”传承交融,装点着各族民众相爱相融、增收共富的美好生活。
西藏民族服饰文化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发展和各民族文化交流加深,藏装也逐渐“出圈”,已不再只是藏族的专属。在拉萨街头,若仅靠人们的衣着来判断民族,往往会出错。而不同地域的藏族服装各有特色,传承着千百年来的礼仪,设计师既要了解藏族文化的底蕴和内涵,也要以国际化的视野、符合现代人审美的设计方案将传统与时尚结合起来,让藏装走进更多人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了解藏文化的窗口。
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综合处干部周志林说,藏族服饰是青藏高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同的区域的群众在穿着打扮方面各不相同,五彩缤纷,尤其是藏族妇女的着装,色彩丰富,绚丽夺目。
近年来,藏族民族服装服饰产业发展迅速,传统藏服不断吸纳现代时尚元素,经过改良后的“新藏装”,获得了当地群众和外地游客的青睐。而今,在自治区,一些藏服生产企业正依托资源优势,通过技能培训,让当地居民拥有一技之长,在传承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极具高原民族特色的服饰产品让越来越多的当地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嘎拉村人居环境治理前后对比。
嘎拉村村民易地扶贫搬迁前后日常饮水情况对比。
三有村:家乡的故事我来讲
2021年7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布达拉宫广场考察,并同群众亲切交流。拉萨市曲水县达嘎镇三有村驻村第一书记花德玛啦在广场上见证了这一令人激动的时刻。
“有幸能够在布达拉宫广场近距离聆听总书记的讲话,我万分激动。总书记日理万机,还能亲临西藏考察指导工作,这是党中央对西藏人民的特殊关怀,总书记时时刻刻都在关心着我们西藏各族群众,我们一定要更加团结一心,建设好美丽西藏,不辜负总书记的嘱托。”花德玛啦说。
三有村坐落在曲水县达嘎乡,是西藏首个易地扶贫搬迁点。新村里,黑白相间、特色鲜明的藏式楼房错落有致,水泥路铺到家门口,户户房顶上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
三有村自2016年3月破土动工,2016年7月搬迁入住完毕,至今已有9个年头。9年前,这里还只是铁路边的一片乱石滩。一张精准扶贫的蓝图,赋予其新的希望。三有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脱贫攻坚村级交流基地”“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模范村”等荣誉称号。
三有村,是哪三有?有非常良好的住房环境、有非常良好的生产环境、有非常良好的健康环境。简而言之,就是有房子、有产业、有健康。
2016年,短短3个月,一座新村——三有村在拉萨河畔达嘎镇的荒滩上拔地而起,成为西藏建成的首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随后,养鸡场、温室大棚、幸福超市、扶贫商品房、庭院经济等产业相继发展起来,成为搬迁群众脱贫致富的有力支撑。
说起产业,花德玛啦介绍,目前,三有村全村投入资金1886.89万元,打造了奶牛养殖基地、绿化及经济林种植合作社和藏鸡养殖基地三个集体经济产业项目,均实行股份合作制,按照“合作社+搬迁群众”股份合作形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引导搬迁群众顺利走上就业岗位,促进稳定增收。全村712人全部入股并参与分红,年人均分红3500余元。
其中,三有村奶牛养殖合作社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创新管理模式,改善养殖技术、种植优质饲草;绿化及经济林种植合作社专门种植中藏药材等见效快、收益高的特色经济作物;藏鸡养殖基地采用自动化的生产线、先进智能的养殖设备和生产配套设施,实现了饮水、喂料、控温、消毒、集蛋、清粪全过程自动化。目前,藏鸡养殖达到6万羽,日产蛋量1.4万枚,年孵化鸡苗8万羽。
此外,通过实施种养结合,藏鸡养殖基地形成良性生态循环产业链,牧草种植、疫病防治等各个环节都经过严格把关,藏鸡蛋全部通过自然生产,不使用催生剂,力求打造绿色有机生态养殖品牌。为了形成规模效益,提升藏鸡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三有村与中国邮政集团拉萨分公司的网络销售平台合作,将特色藏鸡蛋销往全国,有力推动了三有村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成功带动搬迁群众实现增收。
搬迁至今不到9年时间里,三有村村集体收入已经达到130万元,人均收入近2万元,全面实现了“三有”目标,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产业兴旺塑起了三有村乡村振兴的“形”。
此外,三有村还以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契机,成立了文艺队、志愿服务队,开办了巾帼夜校、养老驿站等,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号召村民树立文明意识,推动乡风文明建设,铸好乡村振兴之“魂”。
“我们每个季度会组织村‘两委’班子检查环境卫生,通过广泛宣讲和村‘两委’的正确引导,群众卫生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三有村环境一天比一天美了。”三有村村委会主任桑珠曲培说。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通过多项措施,三有村积极开展文明村建设工作,帮助村民树立发展信心,改变落后思想观念,主动摒弃陈规陋习,提高思想道德水准和科学文化等各方面素养,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生发激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同时,为解决村内高龄老人的养老问题、消除外出务工村民的后顾之忧,三有村2020年从村集体收入中划拨出1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将村里的两间集体门面房作为场地,开办了拉萨河畔三有村“养老驿站”,为老人提供免费的日间照料服务,让老人“早出晚归”、离家不离村,目前共入住老人26名。养老驿站为每名老人设立专属档案,记录老人的基础信息、家庭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专门聘请2名工作人员,为老人提供照料服务和一日三餐,并提供甜茶、酥油茶等饮品。
三有村除了做好“老有所养”外,还力争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驿站内安装电视等娱乐设施,驿站外有健身器材,可满足老人们基本娱乐和活动需求。有了养老服务的保障,三有村23户家庭,每户至少可以派出1名劳动力外出务工,实现每户增收2.5万元以上。
2023年,在江苏省援藏资金的进一步支持下,当地政府对该村“养老驿站”进行了改扩建,将养老设施与育幼设施紧邻设置,通过开展有组织的或自发性的交流活动,实现老幼共融,逐步形成了如今的集养老和托幼于一体的“幸福驿站”,开启了三有村崭新的养老护幼模式。
记者在幸福驿站内看到,托育游戏活动室、公用无障碍卫生间、亲子活动室、亲子共享餐厅等设施一应俱全。
闲暇之余,幸福驿站的老人们还积极发挥余热,自发当好“宣讲员”,通过新旧西藏对比等,讲好身边人身边事,引导青年人向上向善,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如今,三有村群众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怀下,正用自己的双手绘就欢乐、祥和、恬静的和美乡村画卷。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