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湖北秭归:80后夫妇返乡创业植锦绣

时间:2024-09-02 09:39:16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赵铃一

微信截图_20240902093718.png

时至初秋,在秭归县郭家坝镇西坡村的高山之上,王坤夫妇的锦绣黄桃又迎来了收获的时节——五年来,他们夫妇携手并肩,用勤劳和智慧,在这片并不丰沃的土地上,织就了一副返乡创业共富“锦绣”图。

出山进城,初尝创业“苦”与“甜”

1984年,王坤出生于西坡村冠垭村落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母亲因病早逝,父亲独自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家庭的贫困,让王坤16岁便辍学跟着父亲种地。彼时,在山区农村特别是高山地区,贫困是一种常态,但对于年轻的王坤来说,贫困也是促使他走出大山的“动力”。

18岁的王坤,开始跟着做百货生意的大伯到浙江谋生。从自学英语干外贸到跟着同行学炒股,再到没日没夜跑车送货,义乌的大街小巷对于王坤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那时工资不高,只能抢时间多跑几趟货,从早忙到黑,常常累得饭也吃不下。”

生活固然辛苦,机遇不期而至。每天起早贪黑的王坤,在紧张工作之余接触到了电商,对“淘宝”产生了兴趣,敏锐的头脑加上与生俱来的勤奋,让他很快掌握了电商经营的门道。找到创业之门钥匙的同时,他也遇到了人生的另一半——2010年,他与大学毕业放弃考公同在浙江打拼的四川姑娘陈霞相遇、相爱。从此,这对80后夫妇开启了携手创业的新赛道。

“我们看准了当时爆火的‘十字绣’产业,便尝试与浙江那边的老板、朋友合作开网店。王坤出去拉货,我负责做网店推广、美工客服,白天黑夜颠倒,我们就像是同一屋檐下不同时区的两个人。”忆起创业之初的艰辛,陈霞不禁自嘲。

五年电商创业,让王坤夫妇赚到了第一桶金。但好景不长,风靡一时的新“绣”热潮逐渐褪去,网店的销量利润也不复往日,只能另谋他路。

就在王坤夫妇一筹莫展之时,家乡的脱贫攻坚吹响了集结号。于是,二人迅速收拾行装,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返乡路。

微信截图_20240902093637.png

回归大山,甜蜜事业再出发

“2018年夏天,一个微商朋友邀请我们去湖南旅游,在那里,我第一次品尝了锦绣黄桃,我从没吃过那么好吃的黄桃。”王坤回忆道。这一意外之喜也让他“吃”出了新的商机——他准备在家乡西坡村发展黄桃种植。说干就干,次年春天,夫妻俩在西坡村海拔1000多米的一块4亩多的荒地上开始试种锦绣黄桃。

从“门外汉”到“‘桃’金人”,夫妻俩也经历了一番探索。

为选出最优的品种,他们试种了所有‘锦’字系列的黄桃品种,随着“锦香”、“锦花”等品种纷纷早熟、萎蔫、淘汰,最好的“锦绣黄桃”成为了不二之选。2021年“锦绣黄桃”开始挂果,更加坚定了两人发展黄桃产业的信心。他们注册成立了家庭农场,流转了邻近农户的低产农田,种植规模从4亩发展到90余亩。为提高科学种管水平,王坤多次外出考察学习经验,经常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向有经验的种植大户“取经”,修枝、配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几乎从不假手他人。

“种”的问题解决了,如何把好果子卖出去,王坤心里早已“打好了算盘”——他瞅准高山晚熟桃类水果错峰上市的“空窗期”,凭着多年经营电商的经验,在农村寄递物流快速发展的加持下,让自家的锦绣黄桃“云”销全国各地,2023年收获黄桃7万多斤,夫妻俩净赚10多万元。

“桃树长势很好,今年产量预计有14万斤,目前通过直播带货和快递已卖出5000多单,加上线下卖的,已经卖了将近10万斤。”王坤一边满脸堆笑算着收成,一边熟练地将黄桃套袋、装箱、称重。一旁的妻子陈霞正在马不停蹄地核对、打印快递单,“今天的主播又卖出了850单,不能再增加了,真是忙不过来哒”。这样甜蜜的“负担”对夫妻俩来说已是常态,自今年8月中旬开卖以来,平均每天仅直播带货发快递就达1500多单。

“一直很感谢我妻子,为了我放弃城市生活和体面工作,回到我们这个山旮旯陪我一起吃苦创业。”说起妻子陈霞,王坤充满了感激。

微信截图_20240902093731.png

先富带后富,共绘山乡“锦绣”画卷

“哥哥姐姐们,欢迎来到直播间,来看看咱们秭归高山特有的黄桃,皮薄汁多……抓紧下单哟!”抖音主播“采姑娘的小蘑菇”又一次在王坤的桃园里开始了现场直播带货,小黄车里不断刷新的订单成交量印证了那句“好果子不愁卖”。

如今,夫妻俩的锦绣黄桃已远销北上广、江浙沪等地,“有过亲身经历,更深切体会到山区产业发展的不容易,现在自己成功了,也想努力带动周边乡亲一起致富!”王坤的这番话,亦是他的肺腑之言。

“以前我不信种桃子能成气候,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种了200多棵,没想到今年就挣了7万多块钱,但愿明年会更好!”“我把田租给王坤,每年不用操心就可以收4000多块钱租金,比我自己种田强多哒!”……在王坤夫妇的带动下,附近20余户村民通过出租土地、自主种植等方式,也加入了“植”锦绣队伍,王坤还主动为他们调运种苗,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并代为销售和寄递。

一人富带动他人富,一片小小的桃园,让产业相对薄弱的高山村落焕发了新的生机。黄桃采摘储存周期短,加上源源不断的订单,用工需求较大。在王坤的家庭农场内,每天都有10多名附近的村民,前来采摘、分选、打包、装箱。“我60多岁了,在家带孙子,顺便来这里打零工,每天可以挣200块钱。”村民王大姐心满意足地说道。据王坤介绍,一季黄桃从除草施肥到采收,累计要请约200个零工,支付报酬近4万元。

谈到未来发展规划,王坤夫妇心照不宣:“一是搭上村里项目建设的‘便车’,进一步完善桃园基础设施。二是壮大自己的团队,接更多订单,更好带动乡亲们致富。”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振兴人物    

湖北秭归:80后夫妇返乡创业植锦绣

时间:2024-09-02 09:39:16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赵铃一

微信截图_20240902093718.png

时至初秋,在秭归县郭家坝镇西坡村的高山之上,王坤夫妇的锦绣黄桃又迎来了收获的时节——五年来,他们夫妇携手并肩,用勤劳和智慧,在这片并不丰沃的土地上,织就了一副返乡创业共富“锦绣”图。

出山进城,初尝创业“苦”与“甜”

1984年,王坤出生于西坡村冠垭村落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母亲因病早逝,父亲独自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家庭的贫困,让王坤16岁便辍学跟着父亲种地。彼时,在山区农村特别是高山地区,贫困是一种常态,但对于年轻的王坤来说,贫困也是促使他走出大山的“动力”。

18岁的王坤,开始跟着做百货生意的大伯到浙江谋生。从自学英语干外贸到跟着同行学炒股,再到没日没夜跑车送货,义乌的大街小巷对于王坤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那时工资不高,只能抢时间多跑几趟货,从早忙到黑,常常累得饭也吃不下。”

生活固然辛苦,机遇不期而至。每天起早贪黑的王坤,在紧张工作之余接触到了电商,对“淘宝”产生了兴趣,敏锐的头脑加上与生俱来的勤奋,让他很快掌握了电商经营的门道。找到创业之门钥匙的同时,他也遇到了人生的另一半——2010年,他与大学毕业放弃考公同在浙江打拼的四川姑娘陈霞相遇、相爱。从此,这对80后夫妇开启了携手创业的新赛道。

“我们看准了当时爆火的‘十字绣’产业,便尝试与浙江那边的老板、朋友合作开网店。王坤出去拉货,我负责做网店推广、美工客服,白天黑夜颠倒,我们就像是同一屋檐下不同时区的两个人。”忆起创业之初的艰辛,陈霞不禁自嘲。

五年电商创业,让王坤夫妇赚到了第一桶金。但好景不长,风靡一时的新“绣”热潮逐渐褪去,网店的销量利润也不复往日,只能另谋他路。

就在王坤夫妇一筹莫展之时,家乡的脱贫攻坚吹响了集结号。于是,二人迅速收拾行装,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返乡路。

微信截图_20240902093637.png

回归大山,甜蜜事业再出发

“2018年夏天,一个微商朋友邀请我们去湖南旅游,在那里,我第一次品尝了锦绣黄桃,我从没吃过那么好吃的黄桃。”王坤回忆道。这一意外之喜也让他“吃”出了新的商机——他准备在家乡西坡村发展黄桃种植。说干就干,次年春天,夫妻俩在西坡村海拔1000多米的一块4亩多的荒地上开始试种锦绣黄桃。

从“门外汉”到“‘桃’金人”,夫妻俩也经历了一番探索。

为选出最优的品种,他们试种了所有‘锦’字系列的黄桃品种,随着“锦香”、“锦花”等品种纷纷早熟、萎蔫、淘汰,最好的“锦绣黄桃”成为了不二之选。2021年“锦绣黄桃”开始挂果,更加坚定了两人发展黄桃产业的信心。他们注册成立了家庭农场,流转了邻近农户的低产农田,种植规模从4亩发展到90余亩。为提高科学种管水平,王坤多次外出考察学习经验,经常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向有经验的种植大户“取经”,修枝、配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几乎从不假手他人。

“种”的问题解决了,如何把好果子卖出去,王坤心里早已“打好了算盘”——他瞅准高山晚熟桃类水果错峰上市的“空窗期”,凭着多年经营电商的经验,在农村寄递物流快速发展的加持下,让自家的锦绣黄桃“云”销全国各地,2023年收获黄桃7万多斤,夫妻俩净赚10多万元。

“桃树长势很好,今年产量预计有14万斤,目前通过直播带货和快递已卖出5000多单,加上线下卖的,已经卖了将近10万斤。”王坤一边满脸堆笑算着收成,一边熟练地将黄桃套袋、装箱、称重。一旁的妻子陈霞正在马不停蹄地核对、打印快递单,“今天的主播又卖出了850单,不能再增加了,真是忙不过来哒”。这样甜蜜的“负担”对夫妻俩来说已是常态,自今年8月中旬开卖以来,平均每天仅直播带货发快递就达1500多单。

“一直很感谢我妻子,为了我放弃城市生活和体面工作,回到我们这个山旮旯陪我一起吃苦创业。”说起妻子陈霞,王坤充满了感激。

微信截图_20240902093731.png

先富带后富,共绘山乡“锦绣”画卷

“哥哥姐姐们,欢迎来到直播间,来看看咱们秭归高山特有的黄桃,皮薄汁多……抓紧下单哟!”抖音主播“采姑娘的小蘑菇”又一次在王坤的桃园里开始了现场直播带货,小黄车里不断刷新的订单成交量印证了那句“好果子不愁卖”。

如今,夫妻俩的锦绣黄桃已远销北上广、江浙沪等地,“有过亲身经历,更深切体会到山区产业发展的不容易,现在自己成功了,也想努力带动周边乡亲一起致富!”王坤的这番话,亦是他的肺腑之言。

“以前我不信种桃子能成气候,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种了200多棵,没想到今年就挣了7万多块钱,但愿明年会更好!”“我把田租给王坤,每年不用操心就可以收4000多块钱租金,比我自己种田强多哒!”……在王坤夫妇的带动下,附近20余户村民通过出租土地、自主种植等方式,也加入了“植”锦绣队伍,王坤还主动为他们调运种苗,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并代为销售和寄递。

一人富带动他人富,一片小小的桃园,让产业相对薄弱的高山村落焕发了新的生机。黄桃采摘储存周期短,加上源源不断的订单,用工需求较大。在王坤的家庭农场内,每天都有10多名附近的村民,前来采摘、分选、打包、装箱。“我60多岁了,在家带孙子,顺便来这里打零工,每天可以挣200块钱。”村民王大姐心满意足地说道。据王坤介绍,一季黄桃从除草施肥到采收,累计要请约200个零工,支付报酬近4万元。

谈到未来发展规划,王坤夫妇心照不宣:“一是搭上村里项目建设的‘便车’,进一步完善桃园基础设施。二是壮大自己的团队,接更多订单,更好带动乡亲们致富。”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