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我为何如此深爱《草河湾扶贫纪事》

时间:2024-09-03 08:57:47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蒋 鹏

在我驻村帮扶最关键处,一本《草河湾扶贫纪事》让我三年第一书记如鱼得水,胸有成竹!——作者题记

草河湾里的阜阳市大许村被评为“安徽省民主法制示范村”“115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因大许村就业基地和党建工作独树一帜,近期阜阳市颍州区、颍泉区、颍东区的驻村干部培训班学员及各地镇村干部、大学生看家乡团队纷纷前往草河湾。很多人知道这里是长篇纪实《草河湾扶贫纪事》的诞生地,但所有参观取经者均不知我们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工作队把可读性、实用性、指导性较强的《草河湾扶贫纪事》,当成了驻村三年的案头书,这本书让我找准了第一书记的着力点,让我对党建工作在草河湾出招布局胸有成竹!可以说我们在草河湾最大化吸收了这本书营养,今日草河湾之所以比书上写得更好,与我们认真研读这本书密不可分! 图片1.png

共青团安徽省委第九批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章力向参观团介绍大许村产业发展情况。

2017年4月,共青团安徽省委第七批工作队进驻草河湾,四年之后的2021年6月,我作为共青团安徽省委第八批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接任第七批工作队第一书记开赴草河湾。

在奔赴草河湾的路上,我就开始思考:第七批工作队作为安徽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群众编成顺口溜称赞他们“好事干了一箩框”,草河湾该干的好事他们都干了。作为第八批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这三年驻村岁月,我要在草河湾留下什么?在第七批工作队这个先进集体的基础上,我如何出招才能不负重托在草河湾弹奏出美妙的音符?

来到草河湾的当天,我就开始进庄入户,想在最短时间尽快掌握村情民意。恰在这时得知:安徽青年报社编委会副主任、第七批驻村工作队副队长杨益军,根据四年多扶贫亲历在千余篇《扶贫日志》基础上,出手的20多万字纪实作品《草河湾扶贫纪事》即将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我急切地要来书稿电子版,像得到宝贝一样,从头至尾认真研读。

这本书让我在草河湾的着力点找得更准

书稿中一批五彩缤纷的草河湾小人物向我迎面走来:到草河湾刚下车就遇见的智障老人陈朝阳,原来还有那么辛酸而又复杂的经历,他富有戏剧色彩的悲喜人生读后让我心潮难平,由此悟出对村里的任何一个人工作队都肩负着让他过上好日子的责任;每天在村头见了我满面春风打招呼的老朱,未想到这个曾让镇村干部见了就绕着走的“难缠户”,居然是一个重情厚义的大孝子,并且转身走上了“颍州好人”的领奖台,成了村里的正能量人物,他华丽转身的来龙去脉,伴随书稿开篇万言跌宕起伏的情节,读来引人入胜;在外打工失去一条胳膊的明恒星,因无法找到工作,回家后长期走不出失去工作的阴霾,从此以酒解愁,在村头的牌场上一只手比正常人两只手玩牌都利索,村人称其“一把手”,没想到这个时而在村头遇见的“一把手”,居然还有一段被第七批工作队培养为颍州区劳动模范、入党积极分子的佳话;大许村西南角最偏僻的那个脱贫户,三间瓦房及被砖墙和厢房围成的农家小院,如今看上去宁静祥和,你能想象到第七批工作队当初为其加固危房时,母子俩会拎着菜刀、半截铁棍追赶工作队?发生在这个特殊家庭的故事一波三折,再现了驻村工作队难以想象的艰难……

书稿中这些原汁原味的讲述,让我认识到只要和群众心贴心,只要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再硬的坚冰都会融化,再乱的麻绳最终都能找到解开的办法。

诚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在书稿序言中评价的那样:“这是一份鲜活的贫困村脱贫档案”,我从书稿中清晰看到了上一任工作队在草河湾开展脱贫攻坚的全方位场景:一盘散沙软弱涣散的党组织是如何蝶变为市五星级党支部的?第七批工作队曾经解决了哪些最受群众欢迎的问题,还有哪些难题需要我们乡村振兴工作队出手解决?村里一批长期患精神病的弱势群体曾经是一种什么样的艰难状态?在几年扶贫进程中他们的状况发生了哪些改变?还有哪些问题继续需要解决?村里一批富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在第七批工作队影响下如何迎来人生拐点的?下一步如何让他们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面对村里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第七批工作队是如何有效化解的?村里169个脱贫户家家挂着的明白卡为什么都写上第一书记的手机号?围绕这些明白卡曾经发生过哪些难忘的故事?村里一位日子过得不错的老人为什么要向市里的督查干部违心说儿子不给钱,让儿子无辜背上不孝的黑锅?村里“四大能人”之一的许国友,作为产业扶贫的功勋人物为何最终无缘脱贫攻坚贡献奖?如何凝聚共识让这里的百姓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呈现出饱满的精神状态?所有这些,在书稿中都有鲜活的解读,那些天我和工作队副队长李泾阳每天最多的话题就是《草河湾扶贫纪事》,我们越读越感觉这本书写得过瘾,我们边读边思考,在草河湾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开展工作的着力点因此找得更准!

尤其书稿中讲述的佳豪旗帜厂,是第七批工作队花心血引进并着力扶植的企业,因解决大批贫困户就业脱贫,《人民日报》海外版在题为“保居民就业 中国出实招”的整版报道中,曾列举大许村扶贫车间复工复产促就业的案例,大许村扶贫车间成为该文纵观全国各类企业复工复产促就业的案例中,唯一提及的贫困村扶贫车间。我刚到草河湾,老板就因扩建征地无法解决提出要搬离大许村,我通过书中讲述的佳豪旗帜厂故事,弄清症结,理清思路,很快下定决心解决这个“燃眉之急”,经过持续的努力,佳豪旗帜厂扩建项目的核心问题在驻村的半年后终于解决了,很快接纳了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成为阜阳市乡村振兴的一大亮点。

读过这部书稿,看上去平静如水的草河湾,在我眼里一下子变得灵动多姿。书稿为我在草河湾对症下药出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参考,让我在草河湾的着力点找得更准!让我对党建工作如何在市五星级党支部基础上出彩出新信心十足!

几篇深度评论升华了我对这本书的感悟

2022年4月,书稿正式出版,手捧散发着墨香的《草河湾扶贫纪事》,我爱不释手。

不出所料,这部作品刚刚面世就引发关注,我持续留意媒体对《草河湾扶贫纪事》的诸多报道。尤其以下几篇深度评论文章让我对《草河湾扶贫纪事》的感悟不断升华:2022年6月22日颍州晚报整版转载新华网客户端的长篇推介“《草河湾扶贫纪事》为何感人至深”,打动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读者,随着多家媒体的转载,这部作品迅速成为网上热卖读物,正是这篇文章让我当天又重读了一遍《草河湾扶贫纪事》,并产生了与此前阅读时不同的感悟;安徽省委党校教育长邵明在2022年6月22日安徽青年报整版发表的“《升华了一方水土精气神》——《草河湾扶贫纪事》的文化阐释”,让我对这部作品蕴含的特定文化意义有了深层次思考;曾多次到草河湾调研并指导党建工作的知名理论工作者燕少红,“满含泪花一口气读完这本书”,他在2022年第15期《农村工作通讯》发表的“《一本生动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活教材》——荐读杨益军长篇报告文学《草河湾扶贫纪事》”,由2022年8月4日阜阳日报全文转载后,在当地引发一定的反响,他在评论中坦言:“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中,面对新情况新问题,镇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如何避免‘干部累了一身汗,群众就是不点赞’的尴尬,安徽省优秀选派干部标兵杨益军的《草河湾扶贫纪事》值得一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魏荣在2023年12月26日中国国史网发表的“《草河湾扶贫纪事》——新时代调查研究报告的成功之作”,通过列举书中鲜活的案例,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作出了生动的注解。让我对李忠杰在序言中的那段话产生强烈共鸣:“大实践是由小细节构成的。认识中国,需要总览整体面貌,但也需要深入解剖,探寻细节。毛泽东的《兴国调查》《寻乌调查》之所以一直为我们所称道,就是因为他们都深入解剖了一只麻雀,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典型。记录和反映中国扶贫脱贫的伟大事业,既需要有史诗般的宏大叙事,也需要有鲜活的具体案例。《草河湾扶贫纪事》正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时值中共中央在全党号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这篇被广为转载的文章让我对如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写出更有价值的调查研究报告有了更深的思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琦在2023年12月28日中国农村网、中国乡村振兴网及官微同时发表的“一个加强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样本——向全国乡村振兴工作队和乡村干部推荐《草河湾扶贫纪事》”,我看到相关媒体转载的这篇文章后,第一书记的责任感、使命感油然而生!张琦站在更高的时代层面,道出了《草河湾扶贫纪事》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他在文中强调的那段话说到了我的心坎上:“目前,全国数以万计的乡村振兴工作队仍战斗在乡村振兴第一线,乡村振兴工作队和广大乡村干部在新时代开展群众工作无疑面临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新困惑,《草河湾扶贫纪事》虽然讲述的是脱贫攻坚往事,但在他们的那些鲜活故事中,善于察民情、解民忧、归民心,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对如今的乡村振兴工作队和乡村干部仍有可贵的参考和借鉴价值,正因如此,我郑重向全国乡村振兴工作队和乡村干部推荐20多万字长篇纪实《草河湾扶贫纪事》一书。”

图片3.png

多次前来调研并指导工作的阜阳党建理论工作者燕少红(中)听取第一书记蒋鹏(左二)工作介绍。

上述几篇评论我读过之后,触动了我的思想深处,我一遍又一遍研读《草河湾扶贫纪事》,越读越觉得这本书有味道,越读越觉得这本书有较强的可读性、实用性、指导性!

“草河湾比那本书更美”与我们认真研读这本书密不可分 

我对《草河湾扶贫纪事》之所以有特殊的感情,是因为我三年吃住在草河湾,和书中写到的那一个又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朝夕相处,也产生了很深的感情,并从中悟到了《草河湾扶贫纪事》对乡村振兴工作队和乡村干部来说确实是一本不可不读的好作品。驻守草河湾第三年,我和村支书许晓明分别被评为“阜阳十佳第一书记”“阜阳市十佳村支书”,一个村两个“十佳”,在阜阳市是唯一的。村集体经济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目前一个投资两千多万的食品深加工项目正在草河湾落地生根。 

因《草河湾扶贫纪事》的出版,全国各地不时有专家学者前来考察。2023年3月,河南《周口师范学院学报》主编贾滕等一批专家学者,作为这本书读者慕名前来调研时感叹:“在草河湾所见所闻深感不虚此行!共青团派驻到草河湾的工作队确实名不虚传!如果说共青团派驻的第七批工作队在草河湾演绎了一场精彩的脱贫攻坚时代大戏,那么当下共青团派驻的第八批工作队在草河湾谱写的乡村振兴时代新篇,更是异彩纷呈,可歌可书!” 图片4.png

2023年3月,河南《周口师范学院学报》主编贾滕(左一)和阜阳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梁家贵(左一)在大许村周研时和村民交谈。

近期草河湾成为诸多媒体关注的地方,安徽青年报以《今日草河湾比书上的写得更美》为题,大篇幅报道了共青团安徽省委驻村工作队的精彩看点,取得这些成绩固然有方方面面的因素,但与我们认真研读《草河湾扶贫纪事》密不可分,书中无处不在的接地气案例,给人启发、引人思考,对工作队在草河湾开展各项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启迪。

对驻村工作队和乡村干部来说,只要打开这本书就会从中受益,书中的鲜活故事和精彩案例无处不在,阅读时稍作思考就会发现,里面的很多故事都是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经典教材。

诸如,书中《老枣树下拉筋提神》把大许村那场规模空前的表彰大会生动地还原在读者面前。伴随喧天的锣鼓,全村二十多个自然庄村民如潮水般涌向大许村群众文化广场的老枣树下,共有50多个“自主脱贫标兵”“脱贫攻坚贡献奖”“孝老爱亲榜样”“最美脱贫户”披红戴花,分批走上领奖台,无论是受表彰的还是没受表彰的村民都受到极大的震动,受表彰的村民说,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戴上大红花上台领奖,以后说话做事得有个先进的样子了,没受表彰的村民说,受表彰也不是遥不可及,下把劲争取下次俺也走上领奖台,少数对老人不孝的子女一时感觉抬不起头。第七批工作队四年时间,在大许村培养和树立了7位分别受到省、市、区表彰的先进人物,他们在不同时期根据出现的不同问题有针性用典型引路,产生了十分突出的效果。这让我充分认识到树立群众身边的典型对引领村风民意作用太大了。我受此启发,驻村之后,持续表彰了一批又一批“优秀青年”“清洁文明户”“优秀共产党员”,同时为了优化村庄治理,结合“板凳会”的探索,从2022年开始,持续表彰“四事四权”工作先进工作者,很多村民对村里每年召开的表彰大会都充满期待,有时走在村头会有村民拉着我们到他家看看,看看他家卫生好不好,大家都争先恐后向受到表彰的村民看齐,村里的风气也越来越正、民风越来越纯朴。

前不久,我完成第一书记的使命,离开了草河湾,兼任一个乡镇的党委书记,到基层工作不是在办公室的激扬文字,而是在阡陌田野的默默耕耘,是触摸现实的肌理,将群众的冷暖记挂于心,将社会的真实承载于肩,会面对很多的困难和挑战。上任后不久,喜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如何学深悟透全会精神,特别是《决定》中提到的关于“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强农惠农支持制度”等内容,我想从实践出发的学习和基于理论指导的实践是重要的方法,我就向镇、村干部推荐《草河湾扶贫纪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以求悟出全会精神在基层工作的生动实践。(作者系共青团安徽省委第八批工作队驻阜阳市颍州区西湖镇大许村第一书记)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驻村帮扶    
基层动态

我为何如此深爱《草河湾扶贫纪事》

时间:2024-09-03 08:57:47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蒋 鹏

在我驻村帮扶最关键处,一本《草河湾扶贫纪事》让我三年第一书记如鱼得水,胸有成竹!——作者题记

草河湾里的阜阳市大许村被评为“安徽省民主法制示范村”“115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因大许村就业基地和党建工作独树一帜,近期阜阳市颍州区、颍泉区、颍东区的驻村干部培训班学员及各地镇村干部、大学生看家乡团队纷纷前往草河湾。很多人知道这里是长篇纪实《草河湾扶贫纪事》的诞生地,但所有参观取经者均不知我们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工作队把可读性、实用性、指导性较强的《草河湾扶贫纪事》,当成了驻村三年的案头书,这本书让我找准了第一书记的着力点,让我对党建工作在草河湾出招布局胸有成竹!可以说我们在草河湾最大化吸收了这本书营养,今日草河湾之所以比书上写得更好,与我们认真研读这本书密不可分! 图片1.png

共青团安徽省委第九批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章力向参观团介绍大许村产业发展情况。

2017年4月,共青团安徽省委第七批工作队进驻草河湾,四年之后的2021年6月,我作为共青团安徽省委第八批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接任第七批工作队第一书记开赴草河湾。

在奔赴草河湾的路上,我就开始思考:第七批工作队作为安徽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群众编成顺口溜称赞他们“好事干了一箩框”,草河湾该干的好事他们都干了。作为第八批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这三年驻村岁月,我要在草河湾留下什么?在第七批工作队这个先进集体的基础上,我如何出招才能不负重托在草河湾弹奏出美妙的音符?

来到草河湾的当天,我就开始进庄入户,想在最短时间尽快掌握村情民意。恰在这时得知:安徽青年报社编委会副主任、第七批驻村工作队副队长杨益军,根据四年多扶贫亲历在千余篇《扶贫日志》基础上,出手的20多万字纪实作品《草河湾扶贫纪事》即将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我急切地要来书稿电子版,像得到宝贝一样,从头至尾认真研读。

这本书让我在草河湾的着力点找得更准

书稿中一批五彩缤纷的草河湾小人物向我迎面走来:到草河湾刚下车就遇见的智障老人陈朝阳,原来还有那么辛酸而又复杂的经历,他富有戏剧色彩的悲喜人生读后让我心潮难平,由此悟出对村里的任何一个人工作队都肩负着让他过上好日子的责任;每天在村头见了我满面春风打招呼的老朱,未想到这个曾让镇村干部见了就绕着走的“难缠户”,居然是一个重情厚义的大孝子,并且转身走上了“颍州好人”的领奖台,成了村里的正能量人物,他华丽转身的来龙去脉,伴随书稿开篇万言跌宕起伏的情节,读来引人入胜;在外打工失去一条胳膊的明恒星,因无法找到工作,回家后长期走不出失去工作的阴霾,从此以酒解愁,在村头的牌场上一只手比正常人两只手玩牌都利索,村人称其“一把手”,没想到这个时而在村头遇见的“一把手”,居然还有一段被第七批工作队培养为颍州区劳动模范、入党积极分子的佳话;大许村西南角最偏僻的那个脱贫户,三间瓦房及被砖墙和厢房围成的农家小院,如今看上去宁静祥和,你能想象到第七批工作队当初为其加固危房时,母子俩会拎着菜刀、半截铁棍追赶工作队?发生在这个特殊家庭的故事一波三折,再现了驻村工作队难以想象的艰难……

书稿中这些原汁原味的讲述,让我认识到只要和群众心贴心,只要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再硬的坚冰都会融化,再乱的麻绳最终都能找到解开的办法。

诚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在书稿序言中评价的那样:“这是一份鲜活的贫困村脱贫档案”,我从书稿中清晰看到了上一任工作队在草河湾开展脱贫攻坚的全方位场景:一盘散沙软弱涣散的党组织是如何蝶变为市五星级党支部的?第七批工作队曾经解决了哪些最受群众欢迎的问题,还有哪些难题需要我们乡村振兴工作队出手解决?村里一批长期患精神病的弱势群体曾经是一种什么样的艰难状态?在几年扶贫进程中他们的状况发生了哪些改变?还有哪些问题继续需要解决?村里一批富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在第七批工作队影响下如何迎来人生拐点的?下一步如何让他们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面对村里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第七批工作队是如何有效化解的?村里169个脱贫户家家挂着的明白卡为什么都写上第一书记的手机号?围绕这些明白卡曾经发生过哪些难忘的故事?村里一位日子过得不错的老人为什么要向市里的督查干部违心说儿子不给钱,让儿子无辜背上不孝的黑锅?村里“四大能人”之一的许国友,作为产业扶贫的功勋人物为何最终无缘脱贫攻坚贡献奖?如何凝聚共识让这里的百姓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呈现出饱满的精神状态?所有这些,在书稿中都有鲜活的解读,那些天我和工作队副队长李泾阳每天最多的话题就是《草河湾扶贫纪事》,我们越读越感觉这本书写得过瘾,我们边读边思考,在草河湾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开展工作的着力点因此找得更准!

尤其书稿中讲述的佳豪旗帜厂,是第七批工作队花心血引进并着力扶植的企业,因解决大批贫困户就业脱贫,《人民日报》海外版在题为“保居民就业 中国出实招”的整版报道中,曾列举大许村扶贫车间复工复产促就业的案例,大许村扶贫车间成为该文纵观全国各类企业复工复产促就业的案例中,唯一提及的贫困村扶贫车间。我刚到草河湾,老板就因扩建征地无法解决提出要搬离大许村,我通过书中讲述的佳豪旗帜厂故事,弄清症结,理清思路,很快下定决心解决这个“燃眉之急”,经过持续的努力,佳豪旗帜厂扩建项目的核心问题在驻村的半年后终于解决了,很快接纳了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成为阜阳市乡村振兴的一大亮点。

读过这部书稿,看上去平静如水的草河湾,在我眼里一下子变得灵动多姿。书稿为我在草河湾对症下药出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参考,让我在草河湾的着力点找得更准!让我对党建工作如何在市五星级党支部基础上出彩出新信心十足!

几篇深度评论升华了我对这本书的感悟

2022年4月,书稿正式出版,手捧散发着墨香的《草河湾扶贫纪事》,我爱不释手。

不出所料,这部作品刚刚面世就引发关注,我持续留意媒体对《草河湾扶贫纪事》的诸多报道。尤其以下几篇深度评论文章让我对《草河湾扶贫纪事》的感悟不断升华:2022年6月22日颍州晚报整版转载新华网客户端的长篇推介“《草河湾扶贫纪事》为何感人至深”,打动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读者,随着多家媒体的转载,这部作品迅速成为网上热卖读物,正是这篇文章让我当天又重读了一遍《草河湾扶贫纪事》,并产生了与此前阅读时不同的感悟;安徽省委党校教育长邵明在2022年6月22日安徽青年报整版发表的“《升华了一方水土精气神》——《草河湾扶贫纪事》的文化阐释”,让我对这部作品蕴含的特定文化意义有了深层次思考;曾多次到草河湾调研并指导党建工作的知名理论工作者燕少红,“满含泪花一口气读完这本书”,他在2022年第15期《农村工作通讯》发表的“《一本生动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活教材》——荐读杨益军长篇报告文学《草河湾扶贫纪事》”,由2022年8月4日阜阳日报全文转载后,在当地引发一定的反响,他在评论中坦言:“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中,面对新情况新问题,镇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如何避免‘干部累了一身汗,群众就是不点赞’的尴尬,安徽省优秀选派干部标兵杨益军的《草河湾扶贫纪事》值得一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魏荣在2023年12月26日中国国史网发表的“《草河湾扶贫纪事》——新时代调查研究报告的成功之作”,通过列举书中鲜活的案例,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作出了生动的注解。让我对李忠杰在序言中的那段话产生强烈共鸣:“大实践是由小细节构成的。认识中国,需要总览整体面貌,但也需要深入解剖,探寻细节。毛泽东的《兴国调查》《寻乌调查》之所以一直为我们所称道,就是因为他们都深入解剖了一只麻雀,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典型。记录和反映中国扶贫脱贫的伟大事业,既需要有史诗般的宏大叙事,也需要有鲜活的具体案例。《草河湾扶贫纪事》正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时值中共中央在全党号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这篇被广为转载的文章让我对如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写出更有价值的调查研究报告有了更深的思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琦在2023年12月28日中国农村网、中国乡村振兴网及官微同时发表的“一个加强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样本——向全国乡村振兴工作队和乡村干部推荐《草河湾扶贫纪事》”,我看到相关媒体转载的这篇文章后,第一书记的责任感、使命感油然而生!张琦站在更高的时代层面,道出了《草河湾扶贫纪事》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他在文中强调的那段话说到了我的心坎上:“目前,全国数以万计的乡村振兴工作队仍战斗在乡村振兴第一线,乡村振兴工作队和广大乡村干部在新时代开展群众工作无疑面临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新困惑,《草河湾扶贫纪事》虽然讲述的是脱贫攻坚往事,但在他们的那些鲜活故事中,善于察民情、解民忧、归民心,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对如今的乡村振兴工作队和乡村干部仍有可贵的参考和借鉴价值,正因如此,我郑重向全国乡村振兴工作队和乡村干部推荐20多万字长篇纪实《草河湾扶贫纪事》一书。”

图片3.png

多次前来调研并指导工作的阜阳党建理论工作者燕少红(中)听取第一书记蒋鹏(左二)工作介绍。

上述几篇评论我读过之后,触动了我的思想深处,我一遍又一遍研读《草河湾扶贫纪事》,越读越觉得这本书有味道,越读越觉得这本书有较强的可读性、实用性、指导性!

“草河湾比那本书更美”与我们认真研读这本书密不可分 

我对《草河湾扶贫纪事》之所以有特殊的感情,是因为我三年吃住在草河湾,和书中写到的那一个又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朝夕相处,也产生了很深的感情,并从中悟到了《草河湾扶贫纪事》对乡村振兴工作队和乡村干部来说确实是一本不可不读的好作品。驻守草河湾第三年,我和村支书许晓明分别被评为“阜阳十佳第一书记”“阜阳市十佳村支书”,一个村两个“十佳”,在阜阳市是唯一的。村集体经济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目前一个投资两千多万的食品深加工项目正在草河湾落地生根。 

因《草河湾扶贫纪事》的出版,全国各地不时有专家学者前来考察。2023年3月,河南《周口师范学院学报》主编贾滕等一批专家学者,作为这本书读者慕名前来调研时感叹:“在草河湾所见所闻深感不虚此行!共青团派驻到草河湾的工作队确实名不虚传!如果说共青团派驻的第七批工作队在草河湾演绎了一场精彩的脱贫攻坚时代大戏,那么当下共青团派驻的第八批工作队在草河湾谱写的乡村振兴时代新篇,更是异彩纷呈,可歌可书!” 图片4.png

2023年3月,河南《周口师范学院学报》主编贾滕(左一)和阜阳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梁家贵(左一)在大许村周研时和村民交谈。

近期草河湾成为诸多媒体关注的地方,安徽青年报以《今日草河湾比书上的写得更美》为题,大篇幅报道了共青团安徽省委驻村工作队的精彩看点,取得这些成绩固然有方方面面的因素,但与我们认真研读《草河湾扶贫纪事》密不可分,书中无处不在的接地气案例,给人启发、引人思考,对工作队在草河湾开展各项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启迪。

对驻村工作队和乡村干部来说,只要打开这本书就会从中受益,书中的鲜活故事和精彩案例无处不在,阅读时稍作思考就会发现,里面的很多故事都是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经典教材。

诸如,书中《老枣树下拉筋提神》把大许村那场规模空前的表彰大会生动地还原在读者面前。伴随喧天的锣鼓,全村二十多个自然庄村民如潮水般涌向大许村群众文化广场的老枣树下,共有50多个“自主脱贫标兵”“脱贫攻坚贡献奖”“孝老爱亲榜样”“最美脱贫户”披红戴花,分批走上领奖台,无论是受表彰的还是没受表彰的村民都受到极大的震动,受表彰的村民说,做梦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戴上大红花上台领奖,以后说话做事得有个先进的样子了,没受表彰的村民说,受表彰也不是遥不可及,下把劲争取下次俺也走上领奖台,少数对老人不孝的子女一时感觉抬不起头。第七批工作队四年时间,在大许村培养和树立了7位分别受到省、市、区表彰的先进人物,他们在不同时期根据出现的不同问题有针性用典型引路,产生了十分突出的效果。这让我充分认识到树立群众身边的典型对引领村风民意作用太大了。我受此启发,驻村之后,持续表彰了一批又一批“优秀青年”“清洁文明户”“优秀共产党员”,同时为了优化村庄治理,结合“板凳会”的探索,从2022年开始,持续表彰“四事四权”工作先进工作者,很多村民对村里每年召开的表彰大会都充满期待,有时走在村头会有村民拉着我们到他家看看,看看他家卫生好不好,大家都争先恐后向受到表彰的村民看齐,村里的风气也越来越正、民风越来越纯朴。

前不久,我完成第一书记的使命,离开了草河湾,兼任一个乡镇的党委书记,到基层工作不是在办公室的激扬文字,而是在阡陌田野的默默耕耘,是触摸现实的肌理,将群众的冷暖记挂于心,将社会的真实承载于肩,会面对很多的困难和挑战。上任后不久,喜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如何学深悟透全会精神,特别是《决定》中提到的关于“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强农惠农支持制度”等内容,我想从实践出发的学习和基于理论指导的实践是重要的方法,我就向镇、村干部推荐《草河湾扶贫纪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以求悟出全会精神在基层工作的生动实践。(作者系共青团安徽省委第八批工作队驻阜阳市颍州区西湖镇大许村第一书记)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