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南沟社区:“明珠”照亮幸福生活

时间:2024-09-03 23:01:11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4年17期作者:本刊记者 李雷

硬化道路平坦整洁,巷道里满眼都是绿色;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站,让地面不见一点污水,家家户户庭院干干净净……走进陕西省合阳县新池镇南沟社区,处处可以感受到村民们满满的幸福感。“串串似明珠,笑酬客五湖”。南沟社区因为发展葡萄产业走上乡村振兴道路,村民表示,现在的日子就像大棚里的葡萄一样甜。

西农教授、西农合阳葡萄实验站站长张宗勤在南沟富源现代农业园区介绍当地葡萄种植情况。 李雷摄.jpg

西农教授、西农合阳葡萄实验站站长张宗勤在南沟富源现代农业园区介绍当地葡萄种植情况。 李雷/摄

集体有方向

“我是社区第一个种葡萄的。”南沟社区村民秦德红说,“2007年村里流转了80亩土地建农业园,我是第一个承包户,种了18亩红提葡萄。”

秦德红所说的农业园是南沟富源现代农业园区,该产业园以“党支部+园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领村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南沟社区党支部书记、富源现代农业园区负责人肖万顺介绍,南沟社区在产业发展中主要采取集体经营、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经营三种模式:

——集体经营以南沟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富源红提葡萄专业合作社等为经营主体,采用“631”模式分配收益,即:60%用于成员分红、30%用于公积金、10%用于公益金。

——股份经营以“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经营,具体又有两种方式:一是股份经济合作社以120万元苏陕协作资金为股本金,按照每亩1万元的标准入股农户搭建的冷棚,农户年还股本金20%,上交年化收益金5%;二是整合附属地330亩,由股份经济合作社承包给种植大户,每亩年收益300元。

——承包经营模式为,股份经济合作社将100亩冷棚设施葡萄承包给农户经营,经营户每年缴纳冷棚总投资(260万元)的10%。

“这样的产业发展模式,村级资源资产得到了充分利用,干部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高涨。”肖万顺说,“村集体收益稳定,村民增收明显。”截至目前,南沟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累计形成公益性资产960万元,经营性资产1200万元。

“我认定在农业园种植葡萄比较可靠,是因为它不是单打独斗而是集团作战。”秦德红说。所谓集团作战,就是由园区统一指导种、收、卖。目前,园区基本实现了“六统一”:统一规划、统一筹措资金、统一苗木采购、统一农资服务、统一技术培训指导管理、统一品牌仓储多渠道销售。

“过去,园区以种植红提葡萄为主,市场单一,增加种植阳光玫瑰后,产业竞争力大大增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干部(以下简称西农)、驻村第一书记谭东明说。目前,南沟社区1500亩葡萄中,1100亩为红提葡萄,400亩为阳光玫瑰葡萄,打出了产品多样化的“组合拳”。

谭东明介绍,以西农合阳葡萄试验示范站为依托,富源现代农业园区通过成立品牌管理技术服务团队、设立直销窗口、举办推介会、对接电商等方式协助园区葡萄销售,效果明显。以品牌管理技术服务团队为例,该团队负责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展示、期货预售、现货销售、在线预订、在线洽谈、产品订单组合管理等,较好地培育了南沟葡萄品牌。

2021年,在南沟社区党支部的带领下,社区建成千吨气调冷库,把葡萄存储时间延长到春节前后,此时葡萄的销售价格可以比平时高一倍;同一年,园区建立起 “京东农场直采基地”,让葡萄从地头直接走向市场,缩短了产业供应链。

葡萄产业发展良好,让南沟社区村民的日子像葡萄一样甜。图为村民在分捡、包装葡萄。 雷现荣摄.jpg

葡萄产业发展良好,让南沟社区村民的日子像葡萄一样甜。图为村民在分捡、包装葡萄。 雷现荣/摄

科技有力量

“我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手机上的智慧大棚小程序,查看葡萄棚内的温度、湿度。”38岁的南沟社区村民、种植户秦高锋说,“科学种植,产出稳定,而且十分方便。”

南沟社区依靠科技力量发展葡萄种植产业,离不开西农的科技帮扶。肖万顺介绍:“10多年来我们村经历了7次大的园区扩建和提升,从2007年的80亩,到现在的1500亩,从露天种植到智慧农业,都得到了西农的支持。”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而产业振兴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西农教授、西农合阳葡萄实验站站长张宗勤介绍,西农先后有30多名农业领域的专家教授到南沟社区指导葡萄种植,张宗勤本人则定期驻村开展技术指导和实地培训,以便及时解决村民遇到的产业问题。张宗勤说:“2023年,西农在南沟一共有13次培训,全部都是关于葡萄种植的,主要是关于病虫害防治的。”

肖万顺表示,西农专家在南沟的培训已经常态化,为南沟培养出32名懂技术、敢创新的新型职业农民,将农业技术真正留在田间地头。此外,西农专家带来的知识和技术也在快速扩散,受益群众不只南沟社区,还有周边的村镇农民。

在培养农业技术人才的同时,2022年,西农支持新池镇在南沟社区实施葡萄繁育智慧大棚项目和葡萄提质增效项目。依托西农资源优势,棚内配套了水肥一体化系统、滴灌系统、喷灌系统、补光系统、迷雾系统、雨水综合利用系统、温控和湿控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等八大系统,融合了数字农业物联网和视频监控等先进技术。果农远程咨询、专家远程指导,实现了葡萄的科技化种植和精准化管理,使果农和专家足不出户在手机上就可以实时监测气候、土壤、病虫害等数据,这种精准的种植环境,有效控制了果实的甜度、葡萄的生长速度、病害的发生,确保葡萄的品质和产量。

“从露天种植到智慧农业,葡萄品质和亩产都大大提高。遇有连阴雨,也不怕葡萄烂在藤蔓上了。”肖万顺表示,南沟红提的亩产值从2013年的1万元提高到了现在的2.4万元,阳光玫瑰的亩产值则从2万元提高到4.2万元。

葡萄提质增效项目共改造了212个冷棚,每个冷棚都安装了自动卷膜机和迷雾系统,通过手机自动开关塑料膜、自动调节棚内温度、自动进行打药。园区推行“V”形架、飞鸟架、“T”形架、膜下滴灌、果园生草、水肥一体化、配方施肥、有机肥施用、生物防治、科学疏花疏果、轻简化修剪等标准化栽培技术,有效提升了葡萄的品质和效益。

“以前靠手动卷膜,一次得20多分钟,磨得满手都是泡。现在手机上一点,省时又省力。”谭东明说,“过去打农药靠人工,现在手指一按,迷雾系统只需10分钟就能打完农药。”

硬件建设推动富源现代园区经营理念的转变:建立智慧园、繁育新品种、多渠道宣传等方式形成产业发展组合拳,让园区按照生态化模式发展;通过火焰无核、辰香、超越阳光、巨玫瑰、醉金香、温克等新品种的引进,实现高效生态栽培、优质苗木繁育等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推广新技术——通过调研获取风土、数据、植株、管理等基础信息,采用多遥感、图像处理和物联网等技术快速准确获取葡萄生产全程农艺和农机过程中实时数据,建立葡萄生产全程智能管控服务平台……

今天,科技使南沟葡萄棚内温度和湿度得到有效保证,葡萄“住温棚”“穿防护服”“吃营养套餐”,确保了甜度和口感,也确保了南沟葡萄在市场上的美誉度、畅销度。

南沟社区务工群众在采摘葡萄。.jpg

南沟社区务工群众在采摘葡萄。

农民有希望

秦高锋和妻子都是大专生,两人结婚后在天津市务工,有着不错的收入。2015年,听说家乡的葡萄产业发展良好,两口子就毅然决定返乡。

“最主要的原因是家里老人需要照料。”秦高锋告诉记者,“我们也合计过收入,算来算去,我们在农村的收入不比城市低,我们有信心,而且满怀希望。”秦高锋的选择没有错,返乡后,他很快掌握了葡萄种植技术,收入上也确实不比城市差,2021年,他一年净挣了18万元,远超在城市的收入。

社区村民秦仲根是公认“有想法”的人,常年在外地从事建筑行业,收入相当不错,但村里葡萄产业的蓬勃发展势头,还是让他决心返乡搞种植。当时,和他一起返乡的村民都是种植一亩、两亩试水,他却一口气流转了10亩地。他表示:“有技术指导,又有人帮助我找销路,胆子为啥不能大一点?”

近年来,秦仲根共种植了30亩葡萄,并丰富了种植的品种,每年的收入都在25万元以上。

做好分配机制,做好科技牵引和各种服务保障,南沟社区“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坚信“只要收入上去了,不愁没人跟着干”。近年来,南沟社区外出人口不断回流,肖万顺说:“眼看着家乡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大批年轻人纷纷回乡种葡萄。10年前,我一个人管300亩地,现在我手里只有60亩了,剩下的都被回乡的年轻人要走了。”

现在,南沟社区500多户村民中,葡萄种植户已超过30%。2023年,红提葡萄亩均收入1.8万元,阳光玫瑰亩均收入4.2万元。2023年,社区种植户年收入全都在10万元以上,其中有6户在3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秦德红、秦勃、秦艺刚、秦宏康、申万仓5户收入超50万元。2023年,社区集体收入93.8万元,为成员分红56.28万元,公积金28.14万元主要用于发展生产、转增资本,9.38万元公益金用于集体公益事业。

村集体有了公益金,就能做更多的集体公益事业。近年来,南沟社区利用集体收益及上级资金,先后改造了便民服务室、退役军人事务室、乡村振兴工作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卫生室、互助幸福院等,村民学习、就医、娱乐等方面的保障大大提高。这也促使社区干群关系更加融洽,更加团结。“以前开会没人来,现在一下通知,人就早早地都到了。”肖万顺说。

产业兴更要事业兴,事业兴才能确保产业兴。在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西农国际学院成立了留学生助力乡村振兴支教团,由留学生为南沟小学的孩子们开办外语口语课,线上线下同时授课,保证每班、每周至少一节外教课。2017年开始,西农每年选派两名研究生到南沟村小学支教,除了教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还承担音乐、美术、体育、科学等课程。谭东明介绍,留学生支教的模式得到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高度关注和认可,他们把支教故事排成话剧于2023年3月29日在深圳进行汇演。

高质量的教育,成为南沟社区持续走好乡村振兴路的长远保障。秦高锋的两个儿子都在南沟小学上学,他说:“一些地方,农村人有了钱,就把孩子送到县里、市里上学,前些年我们这里也一样。这几年南沟小学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很多人又把孩子从县里、市里接了回来。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孩子成长更健康,家长不再担心,经营葡萄园也更专心。”

如今的南沟社区是一个产业社区,高大明亮的冷棚给予人们希望;更是一个持续振兴的社区,宽敞的教室是社区明亮的未来……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乡村发展    

南沟社区:“明珠”照亮幸福生活

时间:2024-09-03 23:01:11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4年17期

作者:本刊记者 李雷

硬化道路平坦整洁,巷道里满眼都是绿色;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站,让地面不见一点污水,家家户户庭院干干净净……走进陕西省合阳县新池镇南沟社区,处处可以感受到村民们满满的幸福感。“串串似明珠,笑酬客五湖”。南沟社区因为发展葡萄产业走上乡村振兴道路,村民表示,现在的日子就像大棚里的葡萄一样甜。

西农教授、西农合阳葡萄实验站站长张宗勤在南沟富源现代农业园区介绍当地葡萄种植情况。 李雷摄.jpg

西农教授、西农合阳葡萄实验站站长张宗勤在南沟富源现代农业园区介绍当地葡萄种植情况。 李雷/摄

集体有方向

“我是社区第一个种葡萄的。”南沟社区村民秦德红说,“2007年村里流转了80亩土地建农业园,我是第一个承包户,种了18亩红提葡萄。”

秦德红所说的农业园是南沟富源现代农业园区,该产业园以“党支部+园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领村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南沟社区党支部书记、富源现代农业园区负责人肖万顺介绍,南沟社区在产业发展中主要采取集体经营、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经营三种模式:

——集体经营以南沟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富源红提葡萄专业合作社等为经营主体,采用“631”模式分配收益,即:60%用于成员分红、30%用于公积金、10%用于公益金。

——股份经营以“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经营,具体又有两种方式:一是股份经济合作社以120万元苏陕协作资金为股本金,按照每亩1万元的标准入股农户搭建的冷棚,农户年还股本金20%,上交年化收益金5%;二是整合附属地330亩,由股份经济合作社承包给种植大户,每亩年收益300元。

——承包经营模式为,股份经济合作社将100亩冷棚设施葡萄承包给农户经营,经营户每年缴纳冷棚总投资(260万元)的10%。

“这样的产业发展模式,村级资源资产得到了充分利用,干部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高涨。”肖万顺说,“村集体收益稳定,村民增收明显。”截至目前,南沟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累计形成公益性资产960万元,经营性资产1200万元。

“我认定在农业园种植葡萄比较可靠,是因为它不是单打独斗而是集团作战。”秦德红说。所谓集团作战,就是由园区统一指导种、收、卖。目前,园区基本实现了“六统一”:统一规划、统一筹措资金、统一苗木采购、统一农资服务、统一技术培训指导管理、统一品牌仓储多渠道销售。

“过去,园区以种植红提葡萄为主,市场单一,增加种植阳光玫瑰后,产业竞争力大大增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干部(以下简称西农)、驻村第一书记谭东明说。目前,南沟社区1500亩葡萄中,1100亩为红提葡萄,400亩为阳光玫瑰葡萄,打出了产品多样化的“组合拳”。

谭东明介绍,以西农合阳葡萄试验示范站为依托,富源现代农业园区通过成立品牌管理技术服务团队、设立直销窗口、举办推介会、对接电商等方式协助园区葡萄销售,效果明显。以品牌管理技术服务团队为例,该团队负责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展示、期货预售、现货销售、在线预订、在线洽谈、产品订单组合管理等,较好地培育了南沟葡萄品牌。

2021年,在南沟社区党支部的带领下,社区建成千吨气调冷库,把葡萄存储时间延长到春节前后,此时葡萄的销售价格可以比平时高一倍;同一年,园区建立起 “京东农场直采基地”,让葡萄从地头直接走向市场,缩短了产业供应链。

葡萄产业发展良好,让南沟社区村民的日子像葡萄一样甜。图为村民在分捡、包装葡萄。 雷现荣摄.jpg

葡萄产业发展良好,让南沟社区村民的日子像葡萄一样甜。图为村民在分捡、包装葡萄。 雷现荣/摄

科技有力量

“我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手机上的智慧大棚小程序,查看葡萄棚内的温度、湿度。”38岁的南沟社区村民、种植户秦高锋说,“科学种植,产出稳定,而且十分方便。”

南沟社区依靠科技力量发展葡萄种植产业,离不开西农的科技帮扶。肖万顺介绍:“10多年来我们村经历了7次大的园区扩建和提升,从2007年的80亩,到现在的1500亩,从露天种植到智慧农业,都得到了西农的支持。”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而产业振兴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西农教授、西农合阳葡萄实验站站长张宗勤介绍,西农先后有30多名农业领域的专家教授到南沟社区指导葡萄种植,张宗勤本人则定期驻村开展技术指导和实地培训,以便及时解决村民遇到的产业问题。张宗勤说:“2023年,西农在南沟一共有13次培训,全部都是关于葡萄种植的,主要是关于病虫害防治的。”

肖万顺表示,西农专家在南沟的培训已经常态化,为南沟培养出32名懂技术、敢创新的新型职业农民,将农业技术真正留在田间地头。此外,西农专家带来的知识和技术也在快速扩散,受益群众不只南沟社区,还有周边的村镇农民。

在培养农业技术人才的同时,2022年,西农支持新池镇在南沟社区实施葡萄繁育智慧大棚项目和葡萄提质增效项目。依托西农资源优势,棚内配套了水肥一体化系统、滴灌系统、喷灌系统、补光系统、迷雾系统、雨水综合利用系统、温控和湿控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等八大系统,融合了数字农业物联网和视频监控等先进技术。果农远程咨询、专家远程指导,实现了葡萄的科技化种植和精准化管理,使果农和专家足不出户在手机上就可以实时监测气候、土壤、病虫害等数据,这种精准的种植环境,有效控制了果实的甜度、葡萄的生长速度、病害的发生,确保葡萄的品质和产量。

“从露天种植到智慧农业,葡萄品质和亩产都大大提高。遇有连阴雨,也不怕葡萄烂在藤蔓上了。”肖万顺表示,南沟红提的亩产值从2013年的1万元提高到了现在的2.4万元,阳光玫瑰的亩产值则从2万元提高到4.2万元。

葡萄提质增效项目共改造了212个冷棚,每个冷棚都安装了自动卷膜机和迷雾系统,通过手机自动开关塑料膜、自动调节棚内温度、自动进行打药。园区推行“V”形架、飞鸟架、“T”形架、膜下滴灌、果园生草、水肥一体化、配方施肥、有机肥施用、生物防治、科学疏花疏果、轻简化修剪等标准化栽培技术,有效提升了葡萄的品质和效益。

“以前靠手动卷膜,一次得20多分钟,磨得满手都是泡。现在手机上一点,省时又省力。”谭东明说,“过去打农药靠人工,现在手指一按,迷雾系统只需10分钟就能打完农药。”

硬件建设推动富源现代园区经营理念的转变:建立智慧园、繁育新品种、多渠道宣传等方式形成产业发展组合拳,让园区按照生态化模式发展;通过火焰无核、辰香、超越阳光、巨玫瑰、醉金香、温克等新品种的引进,实现高效生态栽培、优质苗木繁育等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推广新技术——通过调研获取风土、数据、植株、管理等基础信息,采用多遥感、图像处理和物联网等技术快速准确获取葡萄生产全程农艺和农机过程中实时数据,建立葡萄生产全程智能管控服务平台……

今天,科技使南沟葡萄棚内温度和湿度得到有效保证,葡萄“住温棚”“穿防护服”“吃营养套餐”,确保了甜度和口感,也确保了南沟葡萄在市场上的美誉度、畅销度。

南沟社区务工群众在采摘葡萄。.jpg

南沟社区务工群众在采摘葡萄。

农民有希望

秦高锋和妻子都是大专生,两人结婚后在天津市务工,有着不错的收入。2015年,听说家乡的葡萄产业发展良好,两口子就毅然决定返乡。

“最主要的原因是家里老人需要照料。”秦高锋告诉记者,“我们也合计过收入,算来算去,我们在农村的收入不比城市低,我们有信心,而且满怀希望。”秦高锋的选择没有错,返乡后,他很快掌握了葡萄种植技术,收入上也确实不比城市差,2021年,他一年净挣了18万元,远超在城市的收入。

社区村民秦仲根是公认“有想法”的人,常年在外地从事建筑行业,收入相当不错,但村里葡萄产业的蓬勃发展势头,还是让他决心返乡搞种植。当时,和他一起返乡的村民都是种植一亩、两亩试水,他却一口气流转了10亩地。他表示:“有技术指导,又有人帮助我找销路,胆子为啥不能大一点?”

近年来,秦仲根共种植了30亩葡萄,并丰富了种植的品种,每年的收入都在25万元以上。

做好分配机制,做好科技牵引和各种服务保障,南沟社区“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坚信“只要收入上去了,不愁没人跟着干”。近年来,南沟社区外出人口不断回流,肖万顺说:“眼看着家乡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大批年轻人纷纷回乡种葡萄。10年前,我一个人管300亩地,现在我手里只有60亩了,剩下的都被回乡的年轻人要走了。”

现在,南沟社区500多户村民中,葡萄种植户已超过30%。2023年,红提葡萄亩均收入1.8万元,阳光玫瑰亩均收入4.2万元。2023年,社区种植户年收入全都在10万元以上,其中有6户在3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秦德红、秦勃、秦艺刚、秦宏康、申万仓5户收入超50万元。2023年,社区集体收入93.8万元,为成员分红56.28万元,公积金28.14万元主要用于发展生产、转增资本,9.38万元公益金用于集体公益事业。

村集体有了公益金,就能做更多的集体公益事业。近年来,南沟社区利用集体收益及上级资金,先后改造了便民服务室、退役军人事务室、乡村振兴工作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卫生室、互助幸福院等,村民学习、就医、娱乐等方面的保障大大提高。这也促使社区干群关系更加融洽,更加团结。“以前开会没人来,现在一下通知,人就早早地都到了。”肖万顺说。

产业兴更要事业兴,事业兴才能确保产业兴。在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西农国际学院成立了留学生助力乡村振兴支教团,由留学生为南沟小学的孩子们开办外语口语课,线上线下同时授课,保证每班、每周至少一节外教课。2017年开始,西农每年选派两名研究生到南沟村小学支教,除了教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还承担音乐、美术、体育、科学等课程。谭东明介绍,留学生支教的模式得到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高度关注和认可,他们把支教故事排成话剧于2023年3月29日在深圳进行汇演。

高质量的教育,成为南沟社区持续走好乡村振兴路的长远保障。秦高锋的两个儿子都在南沟小学上学,他说:“一些地方,农村人有了钱,就把孩子送到县里、市里上学,前些年我们这里也一样。这几年南沟小学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很多人又把孩子从县里、市里接了回来。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孩子成长更健康,家长不再担心,经营葡萄园也更专心。”

如今的南沟社区是一个产业社区,高大明亮的冷棚给予人们希望;更是一个持续振兴的社区,宽敞的教室是社区明亮的未来……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