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线传真

新晃县中寨镇:奋进正当时,构建新时代宜居、宜业和美侗寨

时间:2024-09-30 12:41:28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吴兆贤 吴晓琳

新晃县中寨镇始终以系统思维谋划发展,以实现乡村“富”“美”“暖”为目标,着力打造产业兴旺、环境优美、邻里和谐的新时代宜居、宜业和美侗寨。

产业赋能,让乡村“富”起来

金秋九月,丰收的秋风,带来了稻谷的芬芳。“今年我们村集体种的30多亩优质稻、猫牙米迎来了大丰收,稻子还没收完,米早早就被预订完了。看着那一粒粒金黄的水稻,无论我们如何辛苦,我们的心里都是充满干劲的,看着村里的志愿者、党员、人大代表们在忙完自家田里的活,又投入村集体产业的抢收,我深受鼓舞。明年我们还要继续扩大生产,争取更多的群众将土地流转进入村集体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耕种,同时引进机械化设备,全力将头家村水稻种植基地打造成为全镇水稻种植示范点。”正带领着村支两委、党员、妇女代表、人大代表在稻田里开展水稻抢收工作的头家村书记杨绍灵高兴地说到。今年以来,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头家村充分发挥自身地域优势,大力发展高品质水稻、小叶黄精种植,促进村集体增收。

近年来,中寨镇各村通过产业整合、产业升级、产业重组等方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在降溪村、头家村开展水稻种植与农机合作,着力打造高效水稻种植业;在比足村、上公道村、地堡村采取农副产品统一销购、管理的模式,在保障产品成效的同时合力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产业品牌……头家村优质稻、猫牙米供不应求;比足村、地堡村玉米种植收获颇丰,品质优且产量高;计寨村黄精种植示范基地初见成效;降溪村农机转不停,折耳根大获丰收……中寨产业呈现出多点开花的态势。

同时在招商引资方面,中寨镇也是持续发力,充分挖掘当地乡贤资源,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注重本土人才培养,积极引进各类项目落地,切实做到让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凝心聚力,让乡村“美”起来

扮美集镇,让群众留下来。每当夜幕降临,中寨镇集镇广场、河畔便变得异常热闹,球场上矫健的身姿、广场一角律动的舞姿、林荫小道下相依而行的伴侣、悠闲散步的人们、在沿河风光带上嬉闹的孩童……一幅和谐安定的画面每天都在中寨上演。“回顾过去,这些场景在以前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近年来,中寨镇积极争取项目,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实施河道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工程,将集镇、安置区的河堤路硬化了,护栏、路灯装起来了,河道变干净了、河水变清澈了,沿河的河堤变成了人人向往的观光带,现在吃完晚饭我和家里人也会经常去河堤边散步。”中寨搬迁户杨先学感慨到。从“脏”“乱”“差”的代名词到如今的干净整洁;从以往的避之不及到如今火热的“网红”河畔;从人烟稀少的老镇到烟火气息浓郁的北侗中心集镇,中寨镇通过引导群众参与集镇管理,开展集镇污水处理、环境卫生整治、安置区设立党支部等举措来补齐短板,实现了将群众引下来到留下来的目标。

扮美乡村,让群众干起来。中寨镇采用“三步走”策略,构建完善的人居环境整治体系。第一步,建立镇、村、组三级微信矩阵,打造全民监督整改机制,即群众随手拍,镇、村干部即时反应、管理人员到场整改后反馈的环境整治处置工作机制。第二步,构建台账制管理机制,以村为单位,划分人居环境保持巩固区域、集中攻坚区域、提档升级区域等明确专人管理,集中资金、人员等资源,攻重点、破难点,分等级、批次提升人居环境水平。第三步,全面实行村级保洁员考核管理、农户“门前三包”管理、网格化管理、垃圾收集清运、巡查监督、微信群督办等工作制度,推动形成民建、民管、民享的长效机制。在此过程中,中寨镇充分整合了人居环境治理资源,在共商、共治中形成了人居环境治理的合力。

党建引领,让乡村“暖”起来

中寨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齐抓共管,推动全镇人居环境大变样。以“党建红”守护“生态绿”的理念,坚持“书记引领,班子靠前,群众协力”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原则,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支部冲锋在一线,不断推动基层党建与环境整治同频共振、同步发力。

广泛吸纳党员群众意见,深入推动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召开党员大会及群众代表大会开门纳谏、汇智聚力。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卫生公约和乡风民约来规范群众言行举止,同时积极开展以“美家美妇”、“文明家庭”、“最美庭院”、人居环境“红黑榜”等为代表的选优评先活动;并且巧用积分激励机制,对于环境卫生先进的家庭、个人授予可换物的积分奖励,较大程度激发了群众参与人居环境卫生的积极性;公开表彰,激励群众创先争优,通过群众代表大会、院坝会、村民小组会、村村响等平台,广泛宣传人居环境先进个人及家庭,形成“户看户,户比户”的良好氛围。

大力开展“党员+网格员”人居环境治理行动。将党员嵌入人居环境整治网格,推动全体党员走在先、作表率,引导网格群众践承诺、树形象,发动群众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形成“党员带头群众赞,群众跟着党员干”的良好局面。

“常学常新,常思常进”,下一步中寨镇将在这场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中持续发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持,推动全镇人居环境提质;大力宣传全民都是人居环境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引导全镇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新时代宜居、宜业和美侗寨。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俞得顺
标签一线传真    
基层动态

新晃县中寨镇:奋进正当时,构建新时代宜居、宜业和美侗寨

时间:2024-09-30 12:41:28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吴兆贤 吴晓琳

新晃县中寨镇始终以系统思维谋划发展,以实现乡村“富”“美”“暖”为目标,着力打造产业兴旺、环境优美、邻里和谐的新时代宜居、宜业和美侗寨。

产业赋能,让乡村“富”起来

金秋九月,丰收的秋风,带来了稻谷的芬芳。“今年我们村集体种的30多亩优质稻、猫牙米迎来了大丰收,稻子还没收完,米早早就被预订完了。看着那一粒粒金黄的水稻,无论我们如何辛苦,我们的心里都是充满干劲的,看着村里的志愿者、党员、人大代表们在忙完自家田里的活,又投入村集体产业的抢收,我深受鼓舞。明年我们还要继续扩大生产,争取更多的群众将土地流转进入村集体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耕种,同时引进机械化设备,全力将头家村水稻种植基地打造成为全镇水稻种植示范点。”正带领着村支两委、党员、妇女代表、人大代表在稻田里开展水稻抢收工作的头家村书记杨绍灵高兴地说到。今年以来,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头家村充分发挥自身地域优势,大力发展高品质水稻、小叶黄精种植,促进村集体增收。

近年来,中寨镇各村通过产业整合、产业升级、产业重组等方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在降溪村、头家村开展水稻种植与农机合作,着力打造高效水稻种植业;在比足村、上公道村、地堡村采取农副产品统一销购、管理的模式,在保障产品成效的同时合力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产业品牌……头家村优质稻、猫牙米供不应求;比足村、地堡村玉米种植收获颇丰,品质优且产量高;计寨村黄精种植示范基地初见成效;降溪村农机转不停,折耳根大获丰收……中寨产业呈现出多点开花的态势。

同时在招商引资方面,中寨镇也是持续发力,充分挖掘当地乡贤资源,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注重本土人才培养,积极引进各类项目落地,切实做到让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凝心聚力,让乡村“美”起来

扮美集镇,让群众留下来。每当夜幕降临,中寨镇集镇广场、河畔便变得异常热闹,球场上矫健的身姿、广场一角律动的舞姿、林荫小道下相依而行的伴侣、悠闲散步的人们、在沿河风光带上嬉闹的孩童……一幅和谐安定的画面每天都在中寨上演。“回顾过去,这些场景在以前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近年来,中寨镇积极争取项目,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实施河道升级改造、污水处理工程,将集镇、安置区的河堤路硬化了,护栏、路灯装起来了,河道变干净了、河水变清澈了,沿河的河堤变成了人人向往的观光带,现在吃完晚饭我和家里人也会经常去河堤边散步。”中寨搬迁户杨先学感慨到。从“脏”“乱”“差”的代名词到如今的干净整洁;从以往的避之不及到如今火热的“网红”河畔;从人烟稀少的老镇到烟火气息浓郁的北侗中心集镇,中寨镇通过引导群众参与集镇管理,开展集镇污水处理、环境卫生整治、安置区设立党支部等举措来补齐短板,实现了将群众引下来到留下来的目标。

扮美乡村,让群众干起来。中寨镇采用“三步走”策略,构建完善的人居环境整治体系。第一步,建立镇、村、组三级微信矩阵,打造全民监督整改机制,即群众随手拍,镇、村干部即时反应、管理人员到场整改后反馈的环境整治处置工作机制。第二步,构建台账制管理机制,以村为单位,划分人居环境保持巩固区域、集中攻坚区域、提档升级区域等明确专人管理,集中资金、人员等资源,攻重点、破难点,分等级、批次提升人居环境水平。第三步,全面实行村级保洁员考核管理、农户“门前三包”管理、网格化管理、垃圾收集清运、巡查监督、微信群督办等工作制度,推动形成民建、民管、民享的长效机制。在此过程中,中寨镇充分整合了人居环境治理资源,在共商、共治中形成了人居环境治理的合力。

党建引领,让乡村“暖”起来

中寨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齐抓共管,推动全镇人居环境大变样。以“党建红”守护“生态绿”的理念,坚持“书记引领,班子靠前,群众协力”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原则,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支部冲锋在一线,不断推动基层党建与环境整治同频共振、同步发力。

广泛吸纳党员群众意见,深入推动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召开党员大会及群众代表大会开门纳谏、汇智聚力。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卫生公约和乡风民约来规范群众言行举止,同时积极开展以“美家美妇”、“文明家庭”、“最美庭院”、人居环境“红黑榜”等为代表的选优评先活动;并且巧用积分激励机制,对于环境卫生先进的家庭、个人授予可换物的积分奖励,较大程度激发了群众参与人居环境卫生的积极性;公开表彰,激励群众创先争优,通过群众代表大会、院坝会、村民小组会、村村响等平台,广泛宣传人居环境先进个人及家庭,形成“户看户,户比户”的良好氛围。

大力开展“党员+网格员”人居环境治理行动。将党员嵌入人居环境整治网格,推动全体党员走在先、作表率,引导网格群众践承诺、树形象,发动群众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形成“党员带头群众赞,群众跟着党员干”的良好局面。

“常学常新,常思常进”,下一步中寨镇将在这场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中持续发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持,推动全镇人居环境提质;大力宣传全民都是人居环境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引导全镇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新时代宜居、宜业和美侗寨。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俞得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