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水镇西沟村第一书记变身微商记
河南省孟津县西沟村是深度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05户243人,脱贫致富的任务很艰巨。
2016年5月,神华国电孟津分公司的张战军到该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不认识张战军的人,看到他的朋友圈,一定认为他是一名农产品微商。菜籽油、蜂蜜、养心茶等各种各样的销售信息是他的朋友圈的日常。
由于西沟村缺水干旱,家家户户都种了红薯。每年收货的除了做红薯粉和少量的粉条外,大部分红薯都会下窖自己吃。能不能通过微信、网络把农户的红薯卖出去,就像以往蜂蜜、土鸡、笨鸡蛋一样?他在心里琢磨着。
说干就干。为了让购买者放心,他全程录制红薯粉条的制作流程进行,并对原材料进行了拍照,一幅幅蜜糖红薯的图片和红薯粉条的制作流程在朋友圈转发,一张张订单也随即而来。如果附近有人“订货”,他就骑着电动车去送,去集市上买东西时,也顺便帮村民带点儿红薯销售,外地朋友或同事购买粉条,他就自己倒贴邮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成了名副其实的“红薯书记”。
近三个月以来,他协商帮扶单位员工餐厅一次性购买300斤红薯粉条,每周协调车辆定期到村收购贫困户红薯,销售蜜糖红薯4000余斤,红薯粉条3000斤,为农户创收近十万余元。“要脱贫,老百姓必须要有收入,发展产业是重中之重,但是除了中长期的发展规划,扶贫工作还应着眼当下,让老百姓通过短期的收入看到产业的效果,增强摆脱贫困的信心。只要俺们村的红薯能卖出去,一切都值了!” 他这样说道。
张战军是2016年5月进入西沟村担任驻村扶贫第一书记的,本来任期两年,因为做得好,村里舍不得,也为了精准扶贫的事有个连续性,帮扶单位里就让他连任了。村里每个贫困户家里他都去过,每家的情况他也清清楚楚,连哪家人的脾气秉性都知道。张战军说,“既然厂里把我派到村里干扶贫工作,我就要扎扎实实把事情办好。贫困群众不脱贫,我就不撤离。”他结合西沟村脱贫攻坚工作,在“农产品”销售上动起了歪脑经。西沟村为山区丘陵地带,种植红薯较多,部分贫困户把自家多余红薯制作成红薯淀粉、红薯粉条,由于西沟村处于山区、贫困户没有较好的销路,观察到西沟村贫困群众有滞销农副产品现象,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琢磨着,怎么才能把西沟这些优质的农产品销售出去,增加群众的收入,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帮助西沟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对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因村民的挽留而连任的他信心满满。西沟村又购买了三艘鱼船用于发展集体经济,可解决西沟集体经济发展和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增产,让这个深度贫困村早日脱贫!(作者单位河南省孟津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