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黑龙江林口县扶贫创新路:让中药材撑起农民的“钱袋子”

时间:2020-10-12 16:18:10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林倩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结合自身独特优势,因地制宜,积极推进产业扶贫项目,激发贫困户自主脱贫内生动力。该县按照黑龙江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战略部署,紧紧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契机,依托区域内丰富的野生药材资源和适合发展药材人工栽培的林地、耕地空间优势,加强北药基地建设,打造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北药产业链及“黑龙江省中药材基地示范县”,通过发展北药种植产业,撑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林口镇六合村:颠茄草喜获丰收 产业扶贫谋富路

在林口县林口镇六合村,乡亲们的菜园子不种植大葱、茄子、豆角,却种植起了一垄垄道地药材。

“以前,我家里的收入有限,日子过得紧巴巴。自从建起了中药材基地,我在这里有了一份固定的工作,收入稳定,家里一天天好起来,彻底甩掉了‘穷帽子’。”正在劳作的村民表示,现在颠茄苗是紧俏物,家家户户都争着抢。

林口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荣辰介绍说,“颠茄草属于一年生的,春种秋收收益见效快,投资也不是很大,很适合农户种植”。

  20201012160249139310.jpg

自2015年以来,林口县以促进农民增收、生态恢复为目标,以创建省级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为牵动,尊重基层群众首创和实践,及时给予政策扶持,推动了全县中药材这一朝阳产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林口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45万亩,30余种主要中药材作物遍布全县11个镇及林场,预计年销售产值可实现3.5亿元。

不仅如此,还鼓励合作社和致富带头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贫困户参与种植加工,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按照“建设基地、扩大规模、辐射带动”的发展思路,打造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北药产业链,培育一批有市场、有产品、有效益的龙头企业,积极探索中药材产业多方共赢,实现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共赢。

记者了解到,在中药材种植发展上,针对林口县不同乡镇的地域环境,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在种植条件适宜的林口、古城、三道通、奎山等乡镇打造中草药种植基地,并以政策刺激来带动中药材种植,对于一些规模化种植户在金融方面进行了政策扶持,提供了贴息贷款供规模化种植户拓展种植面积使用。

此外,通过“公司+示范基地+农户+科技”的新模式,林口县丰达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还带动了北药育苗基地10处,发展北药专业村14个,种植专业户1500余户。

林口镇兴华村:中药材撑起农民的“钱袋子”

在林口县林口镇中药材育苗基地示范园,山坡上错落有致地种着一颗颗红松苗,仔细一看树下还种满了中草药。

“这是一块退耕还林地,受坡地影响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但是单独种植红松周期长,收益少,为了每年都有收益,就把周围的土地都利用起来。”容辰介绍说,松树与松树的间隔种附近都种满了蒲公英、白鲜皮、赤芍、玉竹等10种中药材,这就是套种。

近年来,黑龙江省林口县紧紧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契机,依托区域内丰富的野生药材资源和适合发展药材人工栽培的林地、耕地空间优势,采用红松套栽仿野生中药材和间作繁育种苗等两种科学种植模式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黄芪、苍术、白鲜皮、龙胆草等30多个品种。因地制宜打造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北药产业链,撑起农民的 “钱袋子”。

据荣辰介绍,中药材育苗基地示范园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完善的中药材初加工生产线,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生产经营模式,并销往全国各地以及出口到韩国、日本等地。

为了推进中药材在林口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林口县还专门成立了中药材种植技术专家小组。为中药材提供全程“保姆式”科技服务。荣辰表示,林口县开展中药材栽培技术培训专班,培训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360人。

 20201012160249141651.jpg 

林口镇中药材育苗基地示范园

不仅如此,林口县还鼓励合作社和致富带头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贫困户参与种植和加工,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培育了一批中药材产业,为群众探索出一种新模式;发挥中药材产业能人带动作用,辐射带动周边乡村开发中药材1.8万亩,创建了省级黄芪、白鲜皮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培育一批有市场、有产品、有效益的龙头企业,积极探索中药材产业多方共赢,实现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共赢。

林口镇党委副书记王金玲说,“我们在疫情期间招引了一个北药种植项目,项目名称为黑龙江道地中药材标准化展示园。镇党委、政府已经为其落实了土地协调、扶持措施。同时,我们继续统筹抓好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为加快林口县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林口镇力量。”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王获羽
标签产业扶贫    

黑龙江林口县扶贫创新路:让中药材撑起农民的“钱袋子”

时间:2020-10-12 16:18:10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林倩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结合自身独特优势,因地制宜,积极推进产业扶贫项目,激发贫困户自主脱贫内生动力。该县按照黑龙江省“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战略部署,紧紧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契机,依托区域内丰富的野生药材资源和适合发展药材人工栽培的林地、耕地空间优势,加强北药基地建设,打造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北药产业链及“黑龙江省中药材基地示范县”,通过发展北药种植产业,撑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林口镇六合村:颠茄草喜获丰收 产业扶贫谋富路

在林口县林口镇六合村,乡亲们的菜园子不种植大葱、茄子、豆角,却种植起了一垄垄道地药材。

“以前,我家里的收入有限,日子过得紧巴巴。自从建起了中药材基地,我在这里有了一份固定的工作,收入稳定,家里一天天好起来,彻底甩掉了‘穷帽子’。”正在劳作的村民表示,现在颠茄苗是紧俏物,家家户户都争着抢。

林口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荣辰介绍说,“颠茄草属于一年生的,春种秋收收益见效快,投资也不是很大,很适合农户种植”。

  20201012160249139310.jpg

自2015年以来,林口县以促进农民增收、生态恢复为目标,以创建省级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为牵动,尊重基层群众首创和实践,及时给予政策扶持,推动了全县中药材这一朝阳产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林口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45万亩,30余种主要中药材作物遍布全县11个镇及林场,预计年销售产值可实现3.5亿元。

不仅如此,还鼓励合作社和致富带头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贫困户参与种植加工,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按照“建设基地、扩大规模、辐射带动”的发展思路,打造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北药产业链,培育一批有市场、有产品、有效益的龙头企业,积极探索中药材产业多方共赢,实现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共赢。

记者了解到,在中药材种植发展上,针对林口县不同乡镇的地域环境,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在种植条件适宜的林口、古城、三道通、奎山等乡镇打造中草药种植基地,并以政策刺激来带动中药材种植,对于一些规模化种植户在金融方面进行了政策扶持,提供了贴息贷款供规模化种植户拓展种植面积使用。

此外,通过“公司+示范基地+农户+科技”的新模式,林口县丰达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还带动了北药育苗基地10处,发展北药专业村14个,种植专业户1500余户。

林口镇兴华村:中药材撑起农民的“钱袋子”

在林口县林口镇中药材育苗基地示范园,山坡上错落有致地种着一颗颗红松苗,仔细一看树下还种满了中草药。

“这是一块退耕还林地,受坡地影响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但是单独种植红松周期长,收益少,为了每年都有收益,就把周围的土地都利用起来。”容辰介绍说,松树与松树的间隔种附近都种满了蒲公英、白鲜皮、赤芍、玉竹等10种中药材,这就是套种。

近年来,黑龙江省林口县紧紧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契机,依托区域内丰富的野生药材资源和适合发展药材人工栽培的林地、耕地空间优势,采用红松套栽仿野生中药材和间作繁育种苗等两种科学种植模式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黄芪、苍术、白鲜皮、龙胆草等30多个品种。因地制宜打造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北药产业链,撑起农民的 “钱袋子”。

据荣辰介绍,中药材育苗基地示范园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完善的中药材初加工生产线,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生产经营模式,并销往全国各地以及出口到韩国、日本等地。

为了推进中药材在林口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林口县还专门成立了中药材种植技术专家小组。为中药材提供全程“保姆式”科技服务。荣辰表示,林口县开展中药材栽培技术培训专班,培训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360人。

 20201012160249141651.jpg 

林口镇中药材育苗基地示范园

不仅如此,林口县还鼓励合作社和致富带头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贫困户参与种植和加工,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培育了一批中药材产业,为群众探索出一种新模式;发挥中药材产业能人带动作用,辐射带动周边乡村开发中药材1.8万亩,创建了省级黄芪、白鲜皮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培育一批有市场、有产品、有效益的龙头企业,积极探索中药材产业多方共赢,实现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共赢。

林口镇党委副书记王金玲说,“我们在疫情期间招引了一个北药种植项目,项目名称为黑龙江道地中药材标准化展示园。镇党委、政府已经为其落实了土地协调、扶持措施。同时,我们继续统筹抓好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为加快林口县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林口镇力量。”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王获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