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江西武宁:太平山村和美乡村的生动实践

时间:2024-04-10 10:55:36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 文/陶成 图/潘志智


太平山村樱花谷

站在观景台放眼眺望,江西省武宁县甫田乡太平山村樱花谷万亩樱花次第开放,远山含黛,宛如色彩斑斓的繁星铺满着整个山脉,在山野间构成一幅春意盎然的画卷,令人心神舒畅、悠然忘归。

2023年以来,太平山村村“两委”以建设“和美乡村”为抓手,充分发挥绿色、古色、红色资源优势,持续放大原生态乡村魅力,建设了秀美乡村、培育了富民产业、塑造了文明风貌,推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以古色为基,扮靓乡愁记忆

 

中国传统村落太平山合港村

太平山村神奇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颇受历来文人骚客的偏爱,著有游记《太平山杂咏》《太平山记》、诗词歌赋《太平山求雨》《北极山》等,造就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正因物华天宝又兼具人杰地灵的特质,清朝末年潘姓始祖自湖北阳新迁入在此建设了中国传统古村落—合港村。村落内土坯瓦房沿道路与河流分布,错落有致,还保存了2座古民居四合院。四合院内部阁楼、门窗、廊柱均保有精美的木刻,特别是回栏上的人物雕刻以古代戏曲为蓝本,回廊天井以采自天然青石铺就,充满了历史感和年代感。宁静的角落,古老的器具,轻掩的木门,仿佛在诉说着三四百年的“乡愁”。

“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就是我们村的根,是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生动注脚,我们必须保护和利用好。”村支书袁国和说道。

为留住乡愁古韵,村“两委”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依托村干部和党员志愿者积极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按照“微改造、精提升”的思路,在保留传统村落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突出保护历史文化格局、风俗习惯传统、建筑空间尺度等历史文化个性特点,保留原生态的房屋、树木、花草,成功打造出一张张“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村旅游秀美画卷。

此外,村两委十分注重传统文化的活态开发,坚持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以培育文明乡风为契机,组建太平锣鼓表演队,将传统文化太平锣鼓融汇于地域民间音乐之中,以全新的手段演绎经典,博得广大群众喜爱。为进一步丰富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核,积极围绕中国传统村落合港村、万亩野樱花,夏避暑、冬雪景等资源禀赋,擦亮乡村旅游品牌,2023年吸引游客达到3万人次。

以绿色为媒,壮大乡村产业

 

李松林带领村民们制茶

太平山森林覆盖率达96.92%,不仅有奇异风光和名胜古迹,高山野生茶资源也十分丰富,有1万多亩,其中不少都是古茶树,分布在海拔600米至1200米的山上。因生长在青山云雾之间,太平山茶叶肥毫显,条索秀丽,茶入汤杯,上下沉浮,汤明色绿,色、香、味、形独特,深受人民喜爱。因1982年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田地到户,集体茶场相继解散,分别划给农户经营管理,茶叶品牌尚未形成,一度让村民们“守着金饭碗没饭吃”。

“看到太平山茶叶荒芜,年轻人纷纷外出谋生,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想让太平山茶重焕生机,让村民可以靠山吃山,不出远门在家里也能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一心想帮助乡亲们早日脱贫致富的时任太平山村委会主任李松林不远千里一趟趟拜师学艺,在经历一次次挫折和失败后,成功制作出了太平山高山野生茶,并命名为“太平红”。

   学成归来的李松林并没有忘记初心,回到村里后,便与村民们以“支部+企业+农户”的模式建立起清心茶叶专业合作社,通过定期对基地农户开展有机茶实用技术培训,经常聘请专家学者、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技术培训、信息咨询,让村民们掌握了茶叶种植成熟技术和庐山云雾高山茶传统制作工艺。经过7年多的努力,合作社拥有有机茶园2000多亩、400 多平方米加工车间、140平方米成员培训中心、200平方米办公用房,基本形成了有机茶园、鲜茶加工、产品销售全产业链的经营格局。

为努力推进产业和品牌升级战略,合作社在夯实种植基础上向产前和产后延伸,注册了“象牙尖”牌庐山云雾茶和“铁釜太平红”品牌商标,并积极拓展“互联网+”的销售模式,在县城设有中心直销店“山水名茶”“太平红茶庄”,淘宝网店及微信商城,带动了300多户茶农全力发展绿色经济,年均增收1万多元。李松林同志被中国茶业发展研究院确认授予“中国制茶大师”称号,合作社获得“江西脱贫攻坚贡献企业”“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等系列荣誉。

以红色为魂,提振发展信心

 

朱美厚烈士广场

太平山村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渊源。1925年,朱美厚由邓尚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武宁县支部第三书记,与方谊修等共产党人以安乐为中心在澧溪、甫田、伊山一带开展党的秘密活动,传播马列主义,发展共产党员,成立党的组织,开展减租减息斗争。不幸的是,1927年,为了保护组织和同志,朱美厚、方谊修等四人坚贞不屈,英勇就义。

为缅怀英烈,传承红色基因,村两委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积极向上级资金,深入挖掘朱美厚等重要革命历史人物事迹、事件,收集红色老旧物品,建设朱美厚烈士广场红色地标,以此激发村民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广场中间,矗立着朱美厚烈士雕像,广场周围精心绘画着太平山村的村规民约、家规家训,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责任感。

为进一步凝聚人心,村“两委”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经常性组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等走进田间地头、走入农家小院深入群众了解实际困难,并围绕百姓关切以“板凳会”的形式召开议事会2场,现场答疑解惑、解决难题,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治理,营造和谐氛围。不仅如此,村“两委”积极开展“身边好人”“清洁家庭”“脱贫之星”等各类评选活动,激励村民们争当乡风文明的建设者。

在村“两委”的带动下,太平山村形成了人人讲文明、处处见和谐的良好风尚,涌现了“照顾因公致残丈夫47年不离不弃”的全县道德模范代表马先水、“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优秀生态管护员袁知堂等一批先进典型。“现在,邻里之间更加和谐了,村里环境更好了,我们对美好生活就更有信心了。”村民鄢荷花笑着说道。

太平山村发展的生动实践,为推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提供了有效路径。“我们还将进一步激发群众发自内心的集体意识和乡土情结,让大伙儿拧成一股绳,齐心谋发展,为乡村建设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袁国和坚定地说道。(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甫田乡人民政府  文/陶成  图/潘志智)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乡村名片    

江西武宁:太平山村和美乡村的生动实践

时间:2024-04-10 10:55:36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 文/陶成 图/潘志智


太平山村樱花谷

站在观景台放眼眺望,江西省武宁县甫田乡太平山村樱花谷万亩樱花次第开放,远山含黛,宛如色彩斑斓的繁星铺满着整个山脉,在山野间构成一幅春意盎然的画卷,令人心神舒畅、悠然忘归。

2023年以来,太平山村村“两委”以建设“和美乡村”为抓手,充分发挥绿色、古色、红色资源优势,持续放大原生态乡村魅力,建设了秀美乡村、培育了富民产业、塑造了文明风貌,推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以古色为基,扮靓乡愁记忆

 

中国传统村落太平山合港村

太平山村神奇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颇受历来文人骚客的偏爱,著有游记《太平山杂咏》《太平山记》、诗词歌赋《太平山求雨》《北极山》等,造就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正因物华天宝又兼具人杰地灵的特质,清朝末年潘姓始祖自湖北阳新迁入在此建设了中国传统古村落—合港村。村落内土坯瓦房沿道路与河流分布,错落有致,还保存了2座古民居四合院。四合院内部阁楼、门窗、廊柱均保有精美的木刻,特别是回栏上的人物雕刻以古代戏曲为蓝本,回廊天井以采自天然青石铺就,充满了历史感和年代感。宁静的角落,古老的器具,轻掩的木门,仿佛在诉说着三四百年的“乡愁”。

“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就是我们村的根,是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生动注脚,我们必须保护和利用好。”村支书袁国和说道。

为留住乡愁古韵,村“两委”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依托村干部和党员志愿者积极开展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按照“微改造、精提升”的思路,在保留传统村落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突出保护历史文化格局、风俗习惯传统、建筑空间尺度等历史文化个性特点,保留原生态的房屋、树木、花草,成功打造出一张张“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村旅游秀美画卷。

此外,村两委十分注重传统文化的活态开发,坚持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以培育文明乡风为契机,组建太平锣鼓表演队,将传统文化太平锣鼓融汇于地域民间音乐之中,以全新的手段演绎经典,博得广大群众喜爱。为进一步丰富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核,积极围绕中国传统村落合港村、万亩野樱花,夏避暑、冬雪景等资源禀赋,擦亮乡村旅游品牌,2023年吸引游客达到3万人次。

以绿色为媒,壮大乡村产业

 

李松林带领村民们制茶

太平山森林覆盖率达96.92%,不仅有奇异风光和名胜古迹,高山野生茶资源也十分丰富,有1万多亩,其中不少都是古茶树,分布在海拔600米至1200米的山上。因生长在青山云雾之间,太平山茶叶肥毫显,条索秀丽,茶入汤杯,上下沉浮,汤明色绿,色、香、味、形独特,深受人民喜爱。因1982年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田地到户,集体茶场相继解散,分别划给农户经营管理,茶叶品牌尚未形成,一度让村民们“守着金饭碗没饭吃”。

“看到太平山茶叶荒芜,年轻人纷纷外出谋生,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想让太平山茶重焕生机,让村民可以靠山吃山,不出远门在家里也能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一心想帮助乡亲们早日脱贫致富的时任太平山村委会主任李松林不远千里一趟趟拜师学艺,在经历一次次挫折和失败后,成功制作出了太平山高山野生茶,并命名为“太平红”。

   学成归来的李松林并没有忘记初心,回到村里后,便与村民们以“支部+企业+农户”的模式建立起清心茶叶专业合作社,通过定期对基地农户开展有机茶实用技术培训,经常聘请专家学者、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技术培训、信息咨询,让村民们掌握了茶叶种植成熟技术和庐山云雾高山茶传统制作工艺。经过7年多的努力,合作社拥有有机茶园2000多亩、400 多平方米加工车间、140平方米成员培训中心、200平方米办公用房,基本形成了有机茶园、鲜茶加工、产品销售全产业链的经营格局。

为努力推进产业和品牌升级战略,合作社在夯实种植基础上向产前和产后延伸,注册了“象牙尖”牌庐山云雾茶和“铁釜太平红”品牌商标,并积极拓展“互联网+”的销售模式,在县城设有中心直销店“山水名茶”“太平红茶庄”,淘宝网店及微信商城,带动了300多户茶农全力发展绿色经济,年均增收1万多元。李松林同志被中国茶业发展研究院确认授予“中国制茶大师”称号,合作社获得“江西脱贫攻坚贡献企业”“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等系列荣誉。

以红色为魂,提振发展信心

 

朱美厚烈士广场

太平山村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渊源。1925年,朱美厚由邓尚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武宁县支部第三书记,与方谊修等共产党人以安乐为中心在澧溪、甫田、伊山一带开展党的秘密活动,传播马列主义,发展共产党员,成立党的组织,开展减租减息斗争。不幸的是,1927年,为了保护组织和同志,朱美厚、方谊修等四人坚贞不屈,英勇就义。

为缅怀英烈,传承红色基因,村两委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积极向上级资金,深入挖掘朱美厚等重要革命历史人物事迹、事件,收集红色老旧物品,建设朱美厚烈士广场红色地标,以此激发村民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广场中间,矗立着朱美厚烈士雕像,广场周围精心绘画着太平山村的村规民约、家规家训,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责任感。

为进一步凝聚人心,村“两委”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经常性组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等走进田间地头、走入农家小院深入群众了解实际困难,并围绕百姓关切以“板凳会”的形式召开议事会2场,现场答疑解惑、解决难题,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治理,营造和谐氛围。不仅如此,村“两委”积极开展“身边好人”“清洁家庭”“脱贫之星”等各类评选活动,激励村民们争当乡风文明的建设者。

在村“两委”的带动下,太平山村形成了人人讲文明、处处见和谐的良好风尚,涌现了“照顾因公致残丈夫47年不离不弃”的全县道德模范代表马先水、“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优秀生态管护员袁知堂等一批先进典型。“现在,邻里之间更加和谐了,村里环境更好了,我们对美好生活就更有信心了。”村民鄢荷花笑着说道。

太平山村发展的生动实践,为推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提供了有效路径。“我们还将进一步激发群众发自内心的集体意识和乡土情结,让大伙儿拧成一股绳,齐心谋发展,为乡村建设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袁国和坚定地说道。(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甫田乡人民政府  文/陶成  图/潘志智)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