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广西隆林:苗寨唱响移风易俗新风尚

时间:2022-06-26 16:23:33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林斌

龙洞大寨的群众在移风易俗宣传中表演广场舞_proc.jpg

龙洞大寨的群众在移风易俗宣传中表演广场舞

“移风易俗好,观念更新了,苗家笑开颜,文明步步高……”伴随悦耳的月琴声,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苗学会的志愿者在用苗歌开展移风易俗宣传。

6月15日,在德峨镇德峨村,一场以“移风易俗树新风”为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活动正在龙洞大寨举行,来自德峨镇、隆林苗学会、地方志编纂中心的志愿者通过文艺演出、政策宣讲、发放宣传品等形式,向当地群众进行移风易俗宣传。

苗学会的志愿者在开展移风易俗宣传。 (2)_proc.jpg

苗学会的志愿者在开展移风易俗宣传

月琴弹唱、苗族山歌、芦笙舞……苗学会的志愿者带来的苗族歌舞赢得现场群众的热烈掌声。

一阵欢快的音乐响起,十几名苗族大妈跳起广场舞,大妈们洋溢着幸福的笑脸。“我们也像县城一样,晚上大家跳广场舞,身体好心情好!今天镇里来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我们也要支持。”龙洞大寨广场舞领队杨指奶乐呵呵地告诉笔者。

活动现场,八十岁的苗族阿婆杨横奶来到台上,和大家讲诉传统陋习给家庭带来的沉重负担。“过去家里老人过世,多的要杀三十多头牛,少的也有十几头,死一个人还债要还十几年。杀牛多我们也懂不好,就是面子过不去,自己苦自己。”

龙洞大寨社长杨彪说:“自从县里开展移风易俗以来,一些不好的传统陋习已经得到纠正,群众的负担得到减轻,工作得到群众的支持。”

德峨镇居住着苗、彝、仡佬、壮、汉五个民族。全镇总人口4.47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镇总人口96.50%,是典型的少数民族镇。由于传统不良习俗影响,该镇红白喜事铺张攀比等现象突出,给群众带来沉重的人情负担。

近年来,该镇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发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加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的行列,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树新风宣传,引导各族群众摒弃陈规陋习,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让文明新风融入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帮助群众甩掉人情包袱,减轻生活负担,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林凡建
标签基层动态    

广西隆林:苗寨唱响移风易俗新风尚

时间:2022-06-26 16:23:33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林斌

龙洞大寨的群众在移风易俗宣传中表演广场舞_proc.jpg

龙洞大寨的群众在移风易俗宣传中表演广场舞

“移风易俗好,观念更新了,苗家笑开颜,文明步步高……”伴随悦耳的月琴声,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苗学会的志愿者在用苗歌开展移风易俗宣传。

6月15日,在德峨镇德峨村,一场以“移风易俗树新风”为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活动正在龙洞大寨举行,来自德峨镇、隆林苗学会、地方志编纂中心的志愿者通过文艺演出、政策宣讲、发放宣传品等形式,向当地群众进行移风易俗宣传。

苗学会的志愿者在开展移风易俗宣传。 (2)_proc.jpg

苗学会的志愿者在开展移风易俗宣传

月琴弹唱、苗族山歌、芦笙舞……苗学会的志愿者带来的苗族歌舞赢得现场群众的热烈掌声。

一阵欢快的音乐响起,十几名苗族大妈跳起广场舞,大妈们洋溢着幸福的笑脸。“我们也像县城一样,晚上大家跳广场舞,身体好心情好!今天镇里来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我们也要支持。”龙洞大寨广场舞领队杨指奶乐呵呵地告诉笔者。

活动现场,八十岁的苗族阿婆杨横奶来到台上,和大家讲诉传统陋习给家庭带来的沉重负担。“过去家里老人过世,多的要杀三十多头牛,少的也有十几头,死一个人还债要还十几年。杀牛多我们也懂不好,就是面子过不去,自己苦自己。”

龙洞大寨社长杨彪说:“自从县里开展移风易俗以来,一些不好的传统陋习已经得到纠正,群众的负担得到减轻,工作得到群众的支持。”

德峨镇居住着苗、彝、仡佬、壮、汉五个民族。全镇总人口4.47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镇总人口96.50%,是典型的少数民族镇。由于传统不良习俗影响,该镇红白喜事铺张攀比等现象突出,给群众带来沉重的人情负担。

近年来,该镇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发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加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的行列,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树新风宣传,引导各族群众摒弃陈规陋习,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让文明新风融入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帮助群众甩掉人情包袱,减轻生活负担,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林凡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