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宿松县长铺镇:创新“三个三”工作模式,赋能乡村振兴发展动力

时间:2022-08-02 15:53:21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甘微

近年来,宿松县长铺镇始终坚持因地制宜,找准自身优势,突出党建引领的重点,融生态、产业、文化等要素于一体,积极探索实施“三个三”工作模式,合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努力实现环境优美宜人,产业兴旺发达,生活文明有序的现实图景。

一、紧盯 “三个乱象”,扎实开展环境整治

一是完善市场管理机制,防范违规占道乱象。聘请第三方对集镇进行日常管理,并建立集镇管理办法,负责集镇秩序、道路绿化和路灯亮化以及其它公共服务设施的管护与维修工作。同时,镇执法中队采取日常管理与集中整治相结合的方式,明确店外经营范围,对违规摆放物品的商户采取一次提醒,二次警告,三次清理的管理机制,规范道路两旁占道经营、店外摆放秩序。消费者作为监督人,可通过线上线下公示监督举报电话,共同维护市场秩序,激发乡村治理内生动力。

二是组织集中攻坚行动,整治违建棚亭乱象。针对集镇及交通沿线违规搭建棚亭等行为,首先组织成立专班进行调查摸底,明确拆除范围,建立整治清单;随后制订详细的拆除行动方案,并下发限期拆除通知,动员棚亭业主自行拆除;最后对照整治清单进行逐项销号,并对期限内未完成拆除的违规棚亭实行强制拆除。截止目前,长铺镇共完成247 间违建棚亭的拆除,有效退还了约3000 平方米的公共空间面积,方便了群众生活和出行。

三是完善长效监管机制,遏制垃圾污染乱象。充分利用道路管护和公益性岗位等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人员,对交通沿线、集镇所在地、美丽中心村、自然村庄示范点等进行定期清理,重点针对白色垃圾、建筑垃圾,以及小广告、池塘漂浮物等加大清理整治力度。今年以来,全镇共动员党员群众300余人次,共发放倡议书1200 余份,签订承诺书近500份,布置宣传横幅20余条,拆除空心院墙、乱搭乱建、残垣断壁70余处,清理交通沿线杂草18000余米,清理陈年垃圾、建筑垃圾、杂草树枝近400车。

二、把握“三个关键”,大力推动产业发展

政务服务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长铺镇通过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包保机制,对镇内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安排班子成员联系包保,坚持每月进行走访。针对企业不同情况,开展“私人订制”式政策宣传,对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需求,建立问题清单,实行对账销号,安排专人逐一解决答复,用真心为企业排忧解难,助力企业健康发展。今年以来,全镇上下已深入企业走访31次,帮助企业解决资金、招工等问题10余个。

把准方向是推动村级发展的关键。在听取群众期盼和建议的基础上,利用现有人文资源、产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等优势,社区、铁寨、横山三村联合规划和鸣湖项目,以风景秀美的新河水库为依托,打造集儿童乐园、水上乐园、民宿、垂钓、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于一体的休闲游乐场所。马塘、桃源合力攻克S249征地拆迁难题,改善交通路网,带动经济发展。荆安持续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建设面积达3000余亩,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现老百姓增产增收。

多产融合是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做大做优马塘红心火龙果、铁寨柑橘、荆安豆条、横山油茶、社区采摘园等农业特色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积极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年新增县级家庭农场1家,截至目前全镇县级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1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三、突出“三个重点”,积极弘扬乡风文明

突出党建重点,引领凝聚干群力量。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建立社区爱心超市积分制管理,将居民参与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活动情况转化为积分,用积分兑换米面、洗衣液、洗手液等日用品,调动群众参与村容村貌整治、抵制陈规陋习、参与志愿服务及村级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镇组工办联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团委、妇联的志愿者,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森林防火、疫情防控、环境整治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志愿活动41次,共有294名志愿者和12支志愿服务队伍参与其中,服务群众超过2000人。

突出教育重点,引导把握文明导向。注重文化育人的潜移默化作用,依托村(社区)文化广场、农家书屋、乡村舞台等,组织各村(社区)自主组建农民文艺演出队,每逢春节、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文艺演出。同时,常态化开展“最美庭院”“文明户”“好婆婆”“好儿媳”等评比活动,弘扬正能量,大力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今年以来,累计评选出“美丽庭院”18户,“文明户”10户。有效培育了良好家风,激发了村民文明新风建设争先创优的积极性。

突出宣传重点,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巾帼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党员先锋模范等多方面力量,通过村级广播、微信群、朋友圈、发放倡议书、移风易俗夜校等方式,全面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确保群众对政策知情理解,引导群众改变观念。据统计,全镇共计开展移风易俗夜校宣讲 225场次,悬挂横幅 240条,制作专题宣传视频2个,开展集中宣讲16场,召开集体承诺大会6场次,绘制移风易宣传文化墙4处,制作移风易俗快板节目1次,有效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摒弃封建迷信、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传递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林凡建
标签基层动态    

宿松县长铺镇:创新“三个三”工作模式,赋能乡村振兴发展动力

时间:2022-08-02 15:53:21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甘微

近年来,宿松县长铺镇始终坚持因地制宜,找准自身优势,突出党建引领的重点,融生态、产业、文化等要素于一体,积极探索实施“三个三”工作模式,合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努力实现环境优美宜人,产业兴旺发达,生活文明有序的现实图景。

一、紧盯 “三个乱象”,扎实开展环境整治

一是完善市场管理机制,防范违规占道乱象。聘请第三方对集镇进行日常管理,并建立集镇管理办法,负责集镇秩序、道路绿化和路灯亮化以及其它公共服务设施的管护与维修工作。同时,镇执法中队采取日常管理与集中整治相结合的方式,明确店外经营范围,对违规摆放物品的商户采取一次提醒,二次警告,三次清理的管理机制,规范道路两旁占道经营、店外摆放秩序。消费者作为监督人,可通过线上线下公示监督举报电话,共同维护市场秩序,激发乡村治理内生动力。

二是组织集中攻坚行动,整治违建棚亭乱象。针对集镇及交通沿线违规搭建棚亭等行为,首先组织成立专班进行调查摸底,明确拆除范围,建立整治清单;随后制订详细的拆除行动方案,并下发限期拆除通知,动员棚亭业主自行拆除;最后对照整治清单进行逐项销号,并对期限内未完成拆除的违规棚亭实行强制拆除。截止目前,长铺镇共完成247 间违建棚亭的拆除,有效退还了约3000 平方米的公共空间面积,方便了群众生活和出行。

三是完善长效监管机制,遏制垃圾污染乱象。充分利用道路管护和公益性岗位等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人员,对交通沿线、集镇所在地、美丽中心村、自然村庄示范点等进行定期清理,重点针对白色垃圾、建筑垃圾,以及小广告、池塘漂浮物等加大清理整治力度。今年以来,全镇共动员党员群众300余人次,共发放倡议书1200 余份,签订承诺书近500份,布置宣传横幅20余条,拆除空心院墙、乱搭乱建、残垣断壁70余处,清理交通沿线杂草18000余米,清理陈年垃圾、建筑垃圾、杂草树枝近400车。

二、把握“三个关键”,大力推动产业发展

政务服务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长铺镇通过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包保机制,对镇内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安排班子成员联系包保,坚持每月进行走访。针对企业不同情况,开展“私人订制”式政策宣传,对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需求,建立问题清单,实行对账销号,安排专人逐一解决答复,用真心为企业排忧解难,助力企业健康发展。今年以来,全镇上下已深入企业走访31次,帮助企业解决资金、招工等问题10余个。

把准方向是推动村级发展的关键。在听取群众期盼和建议的基础上,利用现有人文资源、产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等优势,社区、铁寨、横山三村联合规划和鸣湖项目,以风景秀美的新河水库为依托,打造集儿童乐园、水上乐园、民宿、垂钓、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于一体的休闲游乐场所。马塘、桃源合力攻克S249征地拆迁难题,改善交通路网,带动经济发展。荆安持续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建设面积达3000余亩,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现老百姓增产增收。

多产融合是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做大做优马塘红心火龙果、铁寨柑橘、荆安豆条、横山油茶、社区采摘园等农业特色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积极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年新增县级家庭农场1家,截至目前全镇县级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1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三、突出“三个重点”,积极弘扬乡风文明

突出党建重点,引领凝聚干群力量。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建立社区爱心超市积分制管理,将居民参与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活动情况转化为积分,用积分兑换米面、洗衣液、洗手液等日用品,调动群众参与村容村貌整治、抵制陈规陋习、参与志愿服务及村级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镇组工办联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团委、妇联的志愿者,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森林防火、疫情防控、环境整治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志愿活动41次,共有294名志愿者和12支志愿服务队伍参与其中,服务群众超过2000人。

突出教育重点,引导把握文明导向。注重文化育人的潜移默化作用,依托村(社区)文化广场、农家书屋、乡村舞台等,组织各村(社区)自主组建农民文艺演出队,每逢春节、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文艺演出。同时,常态化开展“最美庭院”“文明户”“好婆婆”“好儿媳”等评比活动,弘扬正能量,大力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今年以来,累计评选出“美丽庭院”18户,“文明户”10户。有效培育了良好家风,激发了村民文明新风建设争先创优的积极性。

突出宣传重点,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巾帼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党员先锋模范等多方面力量,通过村级广播、微信群、朋友圈、发放倡议书、移风易俗夜校等方式,全面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确保群众对政策知情理解,引导群众改变观念。据统计,全镇共计开展移风易俗夜校宣讲 225场次,悬挂横幅 240条,制作专题宣传视频2个,开展集中宣讲16场,召开集体承诺大会6场次,绘制移风易宣传文化墙4处,制作移风易俗快板节目1次,有效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摒弃封建迷信、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传递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林凡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