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运营兴村富民行动 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10-27 23:35:42来源:《中国乡村振兴》2023年第20期作者: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广东省清远市乡村建设正从过去传统的建设时代进入到运营时代。乡村运营就是对乡村进行科学化布局、精细化管理、市场化运营,将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近年来,清远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方针与总要求,围绕“五大振兴”,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以企业管理的理念运营乡村,以工业的思维抓农业,深入实施兴村富民行动,打造“3334”工作模式,走出一条乡村运营的创新之路,有效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0002.jpg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局长李伯伦(左二)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业生产。

落实三项举措
夯实乡村运营基础

针对目前普遍存在设计与建设脱节、建设与运营脱节、运营与分配脱节等现象,清远市注重建设与运营同步推进,开发与利用齐头并抓。将运营前置,用运营的理念和发展的思维把乡村规划好、建设好,夯实运营基础,优化运营环境,为后续推进乡村运营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

一是在乡村建设时融入运营思维。村庄设计时突出特色风貌,避免“千村一面”,如民族特色、民俗特色、客家风貌、尚武元素等,不同的特色风貌更容易吸引不同层面、不同喜好的市民来此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并在村庄规划时预留国土空间,例如游客中心、停车场、民宿、公厕等设施都需要用地指标,在规划时提前预留。近几年来,清远市按照“整洁村、示范村、特色村、生态村、美丽田园”五个梯度的标准,累计创建美丽乡村11536个,占总村数80%。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建立县级党政“一把手”牵头领办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工作机制,累计投入资金23.1亿元,辐射带动农户70.73万人。乡村建设行动有效提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水平,路、电、水、网等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建成全省首个千兆光纤市,已实现市、县主要城区5G网络普遍覆盖,村内道路硬化完成率100%。为便于乡村运营,确保建设与运营无缝衔接,很多村庄的公厕数量配置、停车场面积、路牌标识、网络覆盖等配套设施和餐饮、民宿等服务设施均已完善。

二是在村容整治上优化运营环境。持续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坚持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持续加大精准督查力度,全面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常态化、长效化。落实经费保障,按照政府给一点、村委会出一点、群众自筹一点“三个一点”的办法筹集保洁经费,确保设施管护、村庄保洁均有钱投、有人干,目前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村庄保洁覆盖率和垃圾处理率均达100%,乡村运营环境得以有效优化。

三是在资源整合中夯实运营基础。首先,整合农村承包地。清远市积极引导农村集体通过委托、代理等多种形式整合分散到户的农村承包地。鼓励农村集体领办或创办土地资源股份合作社,引导农户以土地等资源资产入股参与合作,交由村集体统筹管理。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区,以经联社为主体,统筹整合所属各经济社的农村承包地,推动连片开发、集中经营。鼓励镇级以国资公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为主体创办强村公司,负责整合、收储农村土地等资源资产。近年来,清远市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大农村土地整合整治力度,解决土地分散和碎片化问题,由多块变少块、小块变大块,形成“田成方、地成块、路相通、渠相连”的整合整治效果,为农业发展和乡村运营奠定坚实基础。其次,整合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在符合宅基地管理相关政策前提下,推动农村宅基地集约节约使用,提升农村宅基地的利用效率。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宅基地管理上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村集体和农民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农房,采取托管、入股等方式,由农村集体统筹整合、集中收储。鼓励和支持以镇、村为单位,探索集中整合、收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

创建三个“库” 
搭建乡村运营平台

当前,广大乡村在发展中遇到一个共性问题,一方面乡村有资源却没主体、没资本开发利用,另一方面社会有主体、有资本想投入农业农村,却找不到乡村资源,乡村资源与社会资本、专家人才无法实现有效对接。为破解这个难题,清远市创建三个“库”,为乡村资源与社会资本、专家人才无缝对接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创建乡村运营人才库。乡村运营的关键是人才。清远市全面开展镇、村乡村人才梳理,抓好乡村振兴专家、雁归人才、经营人才、种养能人、乡村工匠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纳入运营人才库管理,为乡村运营做好人才储备。支持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企业经营管理者、专家学者、专业人才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干部等人才返乡投身乡村建设,成为乡村运营智囊团成员和经济合作社成员;支持有乡土情怀、有较高威望、有资金技术、有管理经验的人才下乡创业,引导他们创办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开展乡村运营;发动镇村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等积极参与乡村运营项目建设,并结对经济合作社成员共同发展;邀请农业科技特派员、高校志愿者等进驻镇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为乡村运营提供智力支持。

创建乡村运营资源库。依托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服务平台,建立乡村运营资源库。引导和组织各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筹、整合农村各类资源资产以及其他可统筹的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按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有关程序,做好资源资产登记、挂牌,通过“粤农交”微信小程序面向全省乃至全国发布交易信息进行招商,推动农村集体资源资产溢价升值。

创建乡村运营项目库。搭建乡村与市场“双向”对接平台,打通村企合作便捷渠道。市、县、镇、村坚持需求导向,以产业发展为重点,系统谋划发展项目,共同建设项目库、共享项目库信息。对于集体资源,要求镇、村对当地可开发、可利用的资源和项目进行充分发掘梳理,条件成熟的整理成为乡村运营项目,录入项目库清单,并通过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协商交易”的项目遴选功能进行挂牌招商,促进社会资本精准投向、精准落地;对于个人资源,农户根据市、县、镇收集到各级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的项目情况,选择合适的项目纳入项目库,并通过“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实现联农带农。入库项目实行分类管理、动态跟踪、及时更新。

0003.jpg

清远市阳山县七拱镇沙元村新貌。

健全三项机制
规范乡村运营要求

为规范乡村运营,推动运营见效,清远市在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上积极探索,有些乡村由村“两委”干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经济合作社成员等组成乡村运营团队直接运营,有些乡村引进职业经理人和团队进行专业化运营,有些乡村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国有平台公司、社会资本合作运营。无论采取哪一种运营模式,均遵循市场规律、突出联农带农,并通过强化督导和考核的手段来推动乡村运营落地见效。

健全市场运营机制。鼓励以经济联合社或经济合作社(含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或股份合作经济社)作为乡村运营主体,开展整体运营。允许个人、企业作为运营主体开展项目运营。积极推进整体运营规划之下各个子项目单独运营的模式,建立“统分结合”的运营格局。以股份合作开展整体运营的,运营主体应及时制定乡村运营章程、发展规划和项目清单,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运营团队(“乡村CEO”或运营公司)各方职责和关系。

健全利益联结机制。集体经济组织必须充分参与乡村运营全过程,做到“联农带农富农”,建立完善多方参与、多方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坚持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作为乡村运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发展和壮大优势产业、培育和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盘活和撬动社会资源,引导村集体组织农户以土地入股、联户经营、劳务协作等方式参与发展,建立农民和运营人员与村集体经济组织价值共创、利益共享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

健全督导考核机制。建立完善“省指导、市县推动、镇村落实”的乡村运营工作机制,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各县(市、区)全面宣传发动,动员辖区行政村和自然村根据实际采取不同的运营模式开展乡村运营。市乡村运营专班定期收集工作情况,并组织开展分类指导、督查问效。每个季度定期收集乡村运营工作数据,并对各镇党委、政府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进行排名,反映工作成效。每个季度召开工作会议或印发工作通报,分析研判工作推进情况和交流工作经验。建立乡村运营评价体系,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年度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范围。

发展四种业态

选准乡村运营方向

产业振兴是核心,居“五大振兴”之首。乡村运营旨在盘活资源、发展产业,有效壮大村集体经济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清远市以打造五大百亿农业产业为契机,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树强农业品牌,提升农业全产业链生产经营水平,做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探索农户通过委托、代理等形式将土地交由运营主体统一管理、经营,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村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主要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连片流转,发展智慧农业、高效农业,带动壮大村集体经济。鼓励农业龙头企业通过生产合作、吸纳就业等方式,让农民或返乡人员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或创业,促进农民增收。

开发乡村休闲旅游。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积极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鼓励具有壮瑶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和生态自然景观资源优势的乡村,大力发展农家乐、乡村民宿、研学基地、农事体验、生态康养、休闲观光等乡村旅游项目,提升经济效益。

培育乡村网络经济。加快打造数字乡村,围绕打造“清远好风土”农产品区域品牌,引导农产品企业和农户入驻抖音、快手、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平台,开展直播带货、短视频宣传推广等网络营销,鼓励具有电子商务运营能力的优秀青年返乡创业,带动农产品销售,增加村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

发展乡村服务产业。着力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推行“村集体+服务组织+农户”等服务形式,开展统一服务或合作服务,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生产、加工、流通、仓储等有偿服务。鼓励村集体通过人力开发、劳务派遣等形式参与乡村管家、水电、泥瓦匠、清洁等项目,有效带动农民增收。

乡村运营的启示

近年来,清远市以村集体和群众增收为核心,以兴村富民行动为抓手,以乡村运营为路径,通过“3334”模式的机制创新与实践探索,不仅取得显著的运营成效,还在实践探索中得到一些启示,形成若干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党建引领是基础。“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乡村运营,基层党组织就是火车头。要把党组织打造成一座战斗堡垒,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乡村发展才有活力和生命力。英德市连樟村以党建为引领、以实干为支撑,在产业链上锤炼基层党员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开办连樟乡村小课堂,线下线上同时开课,围绕基层党建、农业技术、农产品销售和品牌建设、农村自媒体运营、经济金融等主题,每周利用半小时带动干部群众进行一次学习,富了脑袋、强了党建。

群众参与是根本。在乡村运营中,群众永远都是主体,清远市注重组织发动广大群众参与其中,让他们真正成为乡村运营和发展的“主人”。清新区下迳村村民通过“以资入股、以物入股、以劳入股”三种方式参与,自筹资金900多万元,开展汤泉旅游综合度假项目经营,在运营中所有决策均经集体成员大会决定通过。目前经营项目已从汤泉逐步发展到民宿、农家乐、“蛙稻共生”种养、生态观光、拓展基地、露营基地等,景区年接待游客约30万人次,提供岗位150个。正是因为有群众的广泛参与,下迳村实现由典型“空心村”到远近闻名“明星村”的蜕变。

产业支撑是核心。产业振兴居“五大振兴”之首,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乡村运营必须有产业支撑。有了产业,才能留住人才;有了产业,才能辐射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有了产业,才能壮大村集体经济,才能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清远市正在运营的乡村均有产业支撑,有的以发展特色种养业为主,有的以发展乡村旅游为主,有的以发展电商产业为主,有的以发展乡村服务业为主,这些产业,既带旺了人气,又带旺了经济,有效地推动乡村振兴。

人才引进是关键。在“五大振兴”中,人才振兴是关键。人才引进和培育在乡村运营中尤为重要。由于近几年乡村建设换新貌、乡村治理聚民心、乡村产业有发展,清远市各地均涌现出青年人才“返乡创业潮”,再引进一些专业团队加强指导和服务,乡村运营如鱼得水。清新区突出从精准识才到系统育才中的党组织主体作用,推动554名乡村振兴人才进入“两委”班子。重点聚焦农村实用人才、清新籍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建立乡村振兴人才智库,入库人才达6221人;成立区乡村振兴人才学院、镇人才驿站,实施“乡土人才开发”等七大工程,持续激发乡村振兴“人才动能”,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77人,共有102人获得2020年省乡土专家称号,为乡村运营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利益共享是前提。在乡村运营中,清远市倡导共筹共建、共管共享,无论是本土的,还是引进的,都与乡村发展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佛冈县水头镇王田村探索建立以“共商筹智、共建筹资、共管筹治、共富筹心”为核心的“四建四筹”新模式,极大激发村民建设家乡、管理家乡、发展家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供稿单位:清远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本刊特稿    
部委省市

实施乡村运营兴村富民行动 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10-27 23:35:42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2023年第20期

作者: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广东省清远市乡村建设正从过去传统的建设时代进入到运营时代。乡村运营就是对乡村进行科学化布局、精细化管理、市场化运营,将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近年来,清远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方针与总要求,围绕“五大振兴”,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以企业管理的理念运营乡村,以工业的思维抓农业,深入实施兴村富民行动,打造“3334”工作模式,走出一条乡村运营的创新之路,有效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0002.jpg

清远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局长李伯伦(左二)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业生产。

落实三项举措
夯实乡村运营基础

针对目前普遍存在设计与建设脱节、建设与运营脱节、运营与分配脱节等现象,清远市注重建设与运营同步推进,开发与利用齐头并抓。将运营前置,用运营的理念和发展的思维把乡村规划好、建设好,夯实运营基础,优化运营环境,为后续推进乡村运营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

一是在乡村建设时融入运营思维。村庄设计时突出特色风貌,避免“千村一面”,如民族特色、民俗特色、客家风貌、尚武元素等,不同的特色风貌更容易吸引不同层面、不同喜好的市民来此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并在村庄规划时预留国土空间,例如游客中心、停车场、民宿、公厕等设施都需要用地指标,在规划时提前预留。近几年来,清远市按照“整洁村、示范村、特色村、生态村、美丽田园”五个梯度的标准,累计创建美丽乡村11536个,占总村数80%。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建立县级党政“一把手”牵头领办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工作机制,累计投入资金23.1亿元,辐射带动农户70.73万人。乡村建设行动有效提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水平,路、电、水、网等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建成全省首个千兆光纤市,已实现市、县主要城区5G网络普遍覆盖,村内道路硬化完成率100%。为便于乡村运营,确保建设与运营无缝衔接,很多村庄的公厕数量配置、停车场面积、路牌标识、网络覆盖等配套设施和餐饮、民宿等服务设施均已完善。

二是在村容整治上优化运营环境。持续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坚持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持续加大精准督查力度,全面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常态化、长效化。落实经费保障,按照政府给一点、村委会出一点、群众自筹一点“三个一点”的办法筹集保洁经费,确保设施管护、村庄保洁均有钱投、有人干,目前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村庄保洁覆盖率和垃圾处理率均达100%,乡村运营环境得以有效优化。

三是在资源整合中夯实运营基础。首先,整合农村承包地。清远市积极引导农村集体通过委托、代理等多种形式整合分散到户的农村承包地。鼓励农村集体领办或创办土地资源股份合作社,引导农户以土地等资源资产入股参与合作,交由村集体统筹管理。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区,以经联社为主体,统筹整合所属各经济社的农村承包地,推动连片开发、集中经营。鼓励镇级以国资公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为主体创办强村公司,负责整合、收储农村土地等资源资产。近年来,清远市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大农村土地整合整治力度,解决土地分散和碎片化问题,由多块变少块、小块变大块,形成“田成方、地成块、路相通、渠相连”的整合整治效果,为农业发展和乡村运营奠定坚实基础。其次,整合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在符合宅基地管理相关政策前提下,推动农村宅基地集约节约使用,提升农村宅基地的利用效率。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宅基地管理上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村集体和农民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农房,采取托管、入股等方式,由农村集体统筹整合、集中收储。鼓励和支持以镇、村为单位,探索集中整合、收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

创建三个“库” 
搭建乡村运营平台

当前,广大乡村在发展中遇到一个共性问题,一方面乡村有资源却没主体、没资本开发利用,另一方面社会有主体、有资本想投入农业农村,却找不到乡村资源,乡村资源与社会资本、专家人才无法实现有效对接。为破解这个难题,清远市创建三个“库”,为乡村资源与社会资本、专家人才无缝对接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创建乡村运营人才库。乡村运营的关键是人才。清远市全面开展镇、村乡村人才梳理,抓好乡村振兴专家、雁归人才、经营人才、种养能人、乡村工匠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纳入运营人才库管理,为乡村运营做好人才储备。支持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企业经营管理者、专家学者、专业人才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干部等人才返乡投身乡村建设,成为乡村运营智囊团成员和经济合作社成员;支持有乡土情怀、有较高威望、有资金技术、有管理经验的人才下乡创业,引导他们创办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开展乡村运营;发动镇村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等积极参与乡村运营项目建设,并结对经济合作社成员共同发展;邀请农业科技特派员、高校志愿者等进驻镇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为乡村运营提供智力支持。

创建乡村运营资源库。依托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服务平台,建立乡村运营资源库。引导和组织各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筹、整合农村各类资源资产以及其他可统筹的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按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有关程序,做好资源资产登记、挂牌,通过“粤农交”微信小程序面向全省乃至全国发布交易信息进行招商,推动农村集体资源资产溢价升值。

创建乡村运营项目库。搭建乡村与市场“双向”对接平台,打通村企合作便捷渠道。市、县、镇、村坚持需求导向,以产业发展为重点,系统谋划发展项目,共同建设项目库、共享项目库信息。对于集体资源,要求镇、村对当地可开发、可利用的资源和项目进行充分发掘梳理,条件成熟的整理成为乡村运营项目,录入项目库清单,并通过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协商交易”的项目遴选功能进行挂牌招商,促进社会资本精准投向、精准落地;对于个人资源,农户根据市、县、镇收集到各级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的项目情况,选择合适的项目纳入项目库,并通过“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实现联农带农。入库项目实行分类管理、动态跟踪、及时更新。

0003.jpg

清远市阳山县七拱镇沙元村新貌。

健全三项机制
规范乡村运营要求

为规范乡村运营,推动运营见效,清远市在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上积极探索,有些乡村由村“两委”干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经济合作社成员等组成乡村运营团队直接运营,有些乡村引进职业经理人和团队进行专业化运营,有些乡村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国有平台公司、社会资本合作运营。无论采取哪一种运营模式,均遵循市场规律、突出联农带农,并通过强化督导和考核的手段来推动乡村运营落地见效。

健全市场运营机制。鼓励以经济联合社或经济合作社(含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或股份合作经济社)作为乡村运营主体,开展整体运营。允许个人、企业作为运营主体开展项目运营。积极推进整体运营规划之下各个子项目单独运营的模式,建立“统分结合”的运营格局。以股份合作开展整体运营的,运营主体应及时制定乡村运营章程、发展规划和项目清单,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运营团队(“乡村CEO”或运营公司)各方职责和关系。

健全利益联结机制。集体经济组织必须充分参与乡村运营全过程,做到“联农带农富农”,建立完善多方参与、多方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坚持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作为乡村运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发展和壮大优势产业、培育和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盘活和撬动社会资源,引导村集体组织农户以土地入股、联户经营、劳务协作等方式参与发展,建立农民和运营人员与村集体经济组织价值共创、利益共享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

健全督导考核机制。建立完善“省指导、市县推动、镇村落实”的乡村运营工作机制,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各县(市、区)全面宣传发动,动员辖区行政村和自然村根据实际采取不同的运营模式开展乡村运营。市乡村运营专班定期收集工作情况,并组织开展分类指导、督查问效。每个季度定期收集乡村运营工作数据,并对各镇党委、政府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进行排名,反映工作成效。每个季度召开工作会议或印发工作通报,分析研判工作推进情况和交流工作经验。建立乡村运营评价体系,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年度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范围。

发展四种业态

选准乡村运营方向

产业振兴是核心,居“五大振兴”之首。乡村运营旨在盘活资源、发展产业,有效壮大村集体经济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清远市以打造五大百亿农业产业为契机,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树强农业品牌,提升农业全产业链生产经营水平,做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探索农户通过委托、代理等形式将土地交由运营主体统一管理、经营,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村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主要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连片流转,发展智慧农业、高效农业,带动壮大村集体经济。鼓励农业龙头企业通过生产合作、吸纳就业等方式,让农民或返乡人员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或创业,促进农民增收。

开发乡村休闲旅游。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积极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鼓励具有壮瑶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和生态自然景观资源优势的乡村,大力发展农家乐、乡村民宿、研学基地、农事体验、生态康养、休闲观光等乡村旅游项目,提升经济效益。

培育乡村网络经济。加快打造数字乡村,围绕打造“清远好风土”农产品区域品牌,引导农产品企业和农户入驻抖音、快手、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平台,开展直播带货、短视频宣传推广等网络营销,鼓励具有电子商务运营能力的优秀青年返乡创业,带动农产品销售,增加村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

发展乡村服务产业。着力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推行“村集体+服务组织+农户”等服务形式,开展统一服务或合作服务,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生产、加工、流通、仓储等有偿服务。鼓励村集体通过人力开发、劳务派遣等形式参与乡村管家、水电、泥瓦匠、清洁等项目,有效带动农民增收。

乡村运营的启示

近年来,清远市以村集体和群众增收为核心,以兴村富民行动为抓手,以乡村运营为路径,通过“3334”模式的机制创新与实践探索,不仅取得显著的运营成效,还在实践探索中得到一些启示,形成若干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党建引领是基础。“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乡村运营,基层党组织就是火车头。要把党组织打造成一座战斗堡垒,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乡村发展才有活力和生命力。英德市连樟村以党建为引领、以实干为支撑,在产业链上锤炼基层党员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开办连樟乡村小课堂,线下线上同时开课,围绕基层党建、农业技术、农产品销售和品牌建设、农村自媒体运营、经济金融等主题,每周利用半小时带动干部群众进行一次学习,富了脑袋、强了党建。

群众参与是根本。在乡村运营中,群众永远都是主体,清远市注重组织发动广大群众参与其中,让他们真正成为乡村运营和发展的“主人”。清新区下迳村村民通过“以资入股、以物入股、以劳入股”三种方式参与,自筹资金900多万元,开展汤泉旅游综合度假项目经营,在运营中所有决策均经集体成员大会决定通过。目前经营项目已从汤泉逐步发展到民宿、农家乐、“蛙稻共生”种养、生态观光、拓展基地、露营基地等,景区年接待游客约30万人次,提供岗位150个。正是因为有群众的广泛参与,下迳村实现由典型“空心村”到远近闻名“明星村”的蜕变。

产业支撑是核心。产业振兴居“五大振兴”之首,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乡村运营必须有产业支撑。有了产业,才能留住人才;有了产业,才能辐射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有了产业,才能壮大村集体经济,才能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清远市正在运营的乡村均有产业支撑,有的以发展特色种养业为主,有的以发展乡村旅游为主,有的以发展电商产业为主,有的以发展乡村服务业为主,这些产业,既带旺了人气,又带旺了经济,有效地推动乡村振兴。

人才引进是关键。在“五大振兴”中,人才振兴是关键。人才引进和培育在乡村运营中尤为重要。由于近几年乡村建设换新貌、乡村治理聚民心、乡村产业有发展,清远市各地均涌现出青年人才“返乡创业潮”,再引进一些专业团队加强指导和服务,乡村运营如鱼得水。清新区突出从精准识才到系统育才中的党组织主体作用,推动554名乡村振兴人才进入“两委”班子。重点聚焦农村实用人才、清新籍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建立乡村振兴人才智库,入库人才达6221人;成立区乡村振兴人才学院、镇人才驿站,实施“乡土人才开发”等七大工程,持续激发乡村振兴“人才动能”,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77人,共有102人获得2020年省乡土专家称号,为乡村运营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利益共享是前提。在乡村运营中,清远市倡导共筹共建、共管共享,无论是本土的,还是引进的,都与乡村发展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佛冈县水头镇王田村探索建立以“共商筹智、共建筹资、共管筹治、共富筹心”为核心的“四建四筹”新模式,极大激发村民建设家乡、管理家乡、发展家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供稿单位:清远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