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河南90位村党支部书记到浙江学习取经

时间:2023-11-07 22:50:59来源:大河财立方作者: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当下的河南乡村服装产业,正走向快车道。

今年9月份,河南省乡村振兴局联合河南省妇女联合会,共同发布了《关于实施乡村服装产业“百镇千村”行动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明确支持发展乡村服装产业发展。

栽下产业树,燃起一批新火种。10月30日—11月2日,由河南省乡村振兴局主办,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浙江省青螺公益服务中心协办,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承办的2023年河南省创业致富带头人示范培训班活动在浙江省举行,围绕乡村服装产业发展展开培训。河南省乡村振兴局、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浙江省青螺公益服务中心、大河财立方等有关负责人,河南省10个省辖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以及有乡村服装产业发展基础的90个村党支部书记参加了此次培训活动。

从多场课堂教学到十几家企业、园区实地调研,再到企业负责人和村支部书记们的对接座谈会,河南作为服装产业的“追赶者”,从浙江的万亿服装产业中学习经验,借他山石,打好乡村振兴牌。

0002.png
恰逢其时,一场培训再燃“百镇千村”行动新火种

开班式上,河南省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孔剑君作开班动员。孔剑君提到,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河南在发展服装产业上,河南有多重优势。“第一,河南产业基础良好。我们的棉纱、化纤产量排名全国靠前。第二,河南有大量的劳动力。我省的劳动力输出全国第一,如果能把劳动力用好,让其就近就地就业,既能发展产业又能照顾家庭,促进社会发展。第三,河南有好的现实基础。此次参与培训的90个村已经具备乡村服装产业发展基础,是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代表。”

此外,孔剑君指出,组织振兴是五大振兴的基础性工程,浙江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服装产业全国有名,各方经验做法值得学习。

资料显示,早在2021年,浙江省纺织和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3亿元、营业收入10716亿元,双双首破万亿大关,规模居全国首位。今年9月份,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当前重点纺织产业集群地区的建设成果。年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中,浙江省桐乡市、杭州萧山区、绍兴柯桥区在列;年度工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名单中,浙江省海宁市等6个县(市/区),湖州织里镇、诸暨大唐街道等15个乡镇(街道)上榜。

三大主题报告,学习“千万工程”,探讨服装产业风向

10月30日,培训班第一课,从“千万工程”开始。

培训班上,浙江省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侣传振,详细分享了“千万工程”的缘起、价值以及浙江的具体做法。侣传振认为,千万工程是乡土中国农耕文明走向现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必然,其背后,是城乡关系的重构问题。他提到,“千万工程”从农村居民最迫切的需求出发,实施以来,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23年的2.43缩小到2022年的1.90。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公共服务改善、推进农村人才建设,“千万工程”为其提供重要经验支撑,值得各地深入学习借鉴。

记者注意到,巧合的是,开班次日,河南省省长王凯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安全生产、推进5G规模化应用等工作。

0003.png

具体到纺织服装产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吕永桂从上游的服装原材料及印染,到中游的服装设计、生产,再到下游的服装销售,从数据、面临挑战、发展趋势等入手,进行了解读。此次到场的90个有乡村服装产业发展基础的村党支部书记,所在乡村服装产业不少处于产业链中游。吕永桂分析建议,服装行业面临四大趋势:一是国潮品牌将继续崛起,成为服装市场的一支新生力量;二是科技创新将成为服装行业的核心驱动力,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三是绿色低碳将成为服装行业的重要责任和使命,促进行业绿色发展;四是数字化转型将成为服装行业的必然选择,激发行业创新活力。

浙江省人民政府特约研究院、浙江省经信厅原一级巡视员凌云从“当前经济发展与政策产业取向”主题入手,进行授课。凌云提到,当下经济运行有五大特点:经济运行缓慢提升,出口需求增速递减,消费需求逐步回升,信贷增幅较大增长,用电需求缓慢回升。“从产业政策取向看,数字化绿色化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取向。在浙江的服装企业中,AI开始应用,助力产品研发。”凌云说道。针对服装企业未来发展,凌云建议,服装企业要走专业化、精品化、特色化、创新型之路。“纺织服装产业面临增量难问题,其背后并非‘有效需求不足’,而是‘有效供给不足’。服装企业要做别人做不出来的产品,做适销对路的产品,是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十几处实地调研,取经百亿产业集群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河南的“百镇千村”行动,是要面向服装产业基础好、配套设施完善、发展潜力大、劳动力资源丰富地区,支持100个以上乡镇、1000个以上行政村,因地制宜培育发展劳动密集型乡村服装产业,打造乡村产业样板,树立乡村工厂标杆。

再看浙江的万亿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多个产业集群,是由乡村开始发展、沉淀。目前,浙江年工业总产值超百亿产业集群的乡镇/街道共有15个,其中包括湖州市织里镇、诸暨市大唐街道、桐乡市濮院镇、杭州市新塘街道等,其中,尤以织里镇、大唐街道出名。河南仅有邓州市穰东镇一个。

同样是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乡镇/街道,浙江为何能领跑全国?培训班先后走进织里镇中国童装城的6家企业,诸暨市大堂街道袜艺小镇的综合市场和3家企业,以及嘉兴市万事利集团、五德服饰有限公司、百益园区等各处深入调研学习。

0004.png

乡镇/街道的乡村服装产业,多是以家庭为单位,逐步发展起来。织里童装的起步,也是从家庭绣品作坊和自发集市开始的。

在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原轧村乡增圩村、抗三圩村等是家庭作坊式的绣品产销的滥觞地,原始形态为“在家一台‘洋机’绣产品,在外一人肩背手提跑单帮”。这一模式很快蔓延至原织里、太湖等乡镇,至80年代初经营户即达数千户。与此同时,绣品即原辅料交易市场形成。1983年~1993年,市场不断迭代,童装产业逐渐取代初代绣品。到现在,织里镇聚集着万余家童装企业,织里童装占据国内童装市场的三分之一,产品辐射国内98%的区域。

龙头企业与织里童装产业同步壮大,走向全国市场。起步于1999年的万顺服饰,品牌销售网络现已覆盖全国所有省级分公司20家,超1680家加盟专卖店。在万顺的生产车间里,一改人们对服装产业“劳动密集型”的认知,员工反倒不多。其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行业的数字化应用能力不断提升,公司的智能数字化标准生产车间,年产超800万件生产能力。

在服装产业里,细分品类也能做出大产业。诸暨的大唐街道袜业,就是其代表。“大唐袜机响,天下袜一双”是袜子产业真实写照。大唐袜业同样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家庭作坊,从只有一户人家的手摇袜机生产到如今的“全员皆主演”,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大唐袜业产业集群实现的产值、利润分别为48.9亿元和1.3亿元。

0005.png

对比河南,从区域来看,目前河南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特色也初步形成。郑州女裤,安阳、睢阳婴幼儿针织童装,新乡、项城医护服,长垣职业装,光山羽绒服,镇平毛衫,穰东裤装等传统特色服装产业集群,逐步叫响全国。周口、商丘、信阳、西平等转移集聚式品牌服装加工产业集群,影响力日盛。

但大唐袜业的全产业链发展特征,却更加明显。浙江海润精工机械有限公司的袜机新智造走在行业前列,其总经理顾伯生介绍,海润牌智能袜机拥有30多个发明专利,40多个实用新型专利,公司生产的织、检、缝、翻一体智能电脑袜机,其自动缝头工艺与众不同,技术处在全国乃至世界先进行列。产品创新上,诸暨的袜业新材料和新产品层出不穷,东方缘的功能袜、卡拉美拉的儿童时尚袜等产品,让人耳目一新,也为90位村支部书记提供了新的经验参考。


一场对接会,多个合作意向现场达成

11月2日上午,在杭州花开岭公益基地,举办了一场业务洽谈会,来自浙江本地的20余家服装产业链企业到场参与,在双方推介中,河南乡村服装产业基础被深入了解,多个合作意向达成。

0006.png

杭州锦兴服装有限公司看中安阳市柏庄镇的面料供应能力。服装产业是安阳柏庄镇的主导产业,柏庄镇韩庄村支部书记杜银顺告诉记者,目前全镇共有纺织服装各类市场主体10000余家,其中服装加工企业6000余家、批发零售经营户4000余家。全镇年生产服装面料4万吨,加工服装12亿件(套),全年产值150亿元左右,从业人员6万余人,婴幼童装占全国市场的70%左右。

运营抖音男装品牌的尚广超,希望与许昌市灵井镇霍庄村的汉服产业达成合作。霍庄村支部书记霍军政介绍,霍庄村是以社火戏剧道具生产起步,生产的服装主要有戏曲舞台服装、秧歌舞蹈服装、影视服装道具等,全村村民的年产量达到50万件以上,年销售额达到3000万元以上。在传承戏靴、戏服等传统产品加工的同时,霍庄发展汉服产业,打造出“汉服主题庭院+农产品+文化旅游”三联动形式,许昌历尚华霆服装有限责任公司将戏服加工制作转型创新成汉服制作,集汉服设计、生产、品牌营销为一体,创建“历裳衣华”汉服自有品牌,年销售额达到500万元以上。

还有南阳邓州市穰东镇的服装产业园、信阳淮滨县桂花街道立城社区的羽绒服产业、新乡封丘县城关乡中孟村的飞地园区等,吸引了多家企业咨询合作。

还有一部分浙江的企业,要计划加大在河南的投资。杭州伊袖防服饰负责人曾凡昌告诉记者,2019年公司生产环节转移至信阳商城县,当地的营商环境、人力优势明显,解决了生产供应链问题,2022年生产产值达3000多万元。“今年我们计划在商城加大投入,扩大规模,争取产能提升50%以上。”

湖州澜洋服饰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提到,目前公司已在商丘柘城、周口鹿邑投资建设了服装生产基地。“随着本地用工成本和土地、房租成本越来越高,生产供应链已经成了企业发展痛点,未来我们会持续加大在河南的生产投入。”


“追赶者”河南,来浙江学什么?

相比浙江的服装产业规模,河南是个“追赶者”,此次培训,从课堂授课到实地调研,再到业务洽谈会,河南省乡村振兴局为何要带着90位村支部书记,奔赴千里来浙江?要学什么?

河南省乡村振兴局宣教处处长曹路提到,目前乡村服装产业“百镇千村”行动正在有序推进,参与培训的村支部书记们所在村的服装企业,年产值和带动群众就业人数属于河南省乡村服装行业的领头羊和领跑者。“这些村就是我们开展‘百镇千村’行动的第一批革命火种。”曹路说,“作为乡村产业发展的组织者和带头人,要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真正把浙江发展服装产业的经验做法与各自实际相结合,推动村里服装产业再上一个新台阶,推动我省乡村服装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真正成为强村富民的支柱产业。”

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李刚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在培训班开班前,河南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保仓到浙江把关,对培训课程和调研点进行了拟定和实地走访。“此次选择的点位十分具有代表性,织里镇的产业集聚和人才集聚、诸暨的‘极致单品’打造、海宁百益园区的集体经济壮大等,都是河南发展乡村服装产业过程中可借鉴的宝贵经验。”李刚说,“让村支部书记们开视野、长见识、交朋友、提信心,这是此次培训的主要目的。”

公益志愿者、乡村振兴组织者邓飞建议,村支部书记们要学浙江的乡村运营。邓飞提到,浙江在发展乡村产业、集体经济过程中,请职业经理人、乡村运营师等做法,把美丽乡村变成经济成果,从而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河南发展乡村服装产业,邓飞建议,河南组建一个“河南乡村纺织代工集群”,继续展示、吸引纺织相关资源进入河南乡村,强大乡村代工品牌。

“百镇千村”第一枪的打响,更与河南发展乡村服装产业优势相关。

此次调研中,不少浙江当地企业提到,越来越多的生产产业链在向河南转移。其背后是河南的区位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在支撑。区位优势方面,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配发地,市场容量大,随着扩大内需、乡村振兴、郑州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等国家战略和政策的实施,市场优势更加凸显。人力资源优势方面,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劳动力特别是县域劳动力资源富足,人力资源红利尚有挖掘。服装行业是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逐年增高,企业竞争力降低,服装产业必然向中西部转移,这给河南带来了重大机会。

除此之外,河南产业基础优势明显。一组数据显示,河南省位居服装产业前端的棉纺、化纤、纺织机行业优势明显,纯棉纱产量居全国第二,化纤行业的粘胶纤维长丝、氨纶、尼龙工业丝产能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三、第一。多年来,通过大力推进“巧媳妇”工程,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河南省服装产业在国内的位次有了较大提升,2022年服装产业总营业收入居全国第10位。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媒体关注    
部委省市

河南90位村党支部书记到浙江学习取经

时间:2023-11-07 22:50:59

来源:大河财立方

作者: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当下的河南乡村服装产业,正走向快车道。

今年9月份,河南省乡村振兴局联合河南省妇女联合会,共同发布了《关于实施乡村服装产业“百镇千村”行动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明确支持发展乡村服装产业发展。

栽下产业树,燃起一批新火种。10月30日—11月2日,由河南省乡村振兴局主办,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浙江省青螺公益服务中心协办,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承办的2023年河南省创业致富带头人示范培训班活动在浙江省举行,围绕乡村服装产业发展展开培训。河南省乡村振兴局、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浙江省青螺公益服务中心、大河财立方等有关负责人,河南省10个省辖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以及有乡村服装产业发展基础的90个村党支部书记参加了此次培训活动。

从多场课堂教学到十几家企业、园区实地调研,再到企业负责人和村支部书记们的对接座谈会,河南作为服装产业的“追赶者”,从浙江的万亿服装产业中学习经验,借他山石,打好乡村振兴牌。

0002.png
恰逢其时,一场培训再燃“百镇千村”行动新火种

开班式上,河南省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孔剑君作开班动员。孔剑君提到,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河南在发展服装产业上,河南有多重优势。“第一,河南产业基础良好。我们的棉纱、化纤产量排名全国靠前。第二,河南有大量的劳动力。我省的劳动力输出全国第一,如果能把劳动力用好,让其就近就地就业,既能发展产业又能照顾家庭,促进社会发展。第三,河南有好的现实基础。此次参与培训的90个村已经具备乡村服装产业发展基础,是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代表。”

此外,孔剑君指出,组织振兴是五大振兴的基础性工程,浙江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服装产业全国有名,各方经验做法值得学习。

资料显示,早在2021年,浙江省纺织和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3亿元、营业收入10716亿元,双双首破万亿大关,规模居全国首位。今年9月份,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当前重点纺织产业集群地区的建设成果。年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中,浙江省桐乡市、杭州萧山区、绍兴柯桥区在列;年度工业总产值超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名单中,浙江省海宁市等6个县(市/区),湖州织里镇、诸暨大唐街道等15个乡镇(街道)上榜。

三大主题报告,学习“千万工程”,探讨服装产业风向

10月30日,培训班第一课,从“千万工程”开始。

培训班上,浙江省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侣传振,详细分享了“千万工程”的缘起、价值以及浙江的具体做法。侣传振认为,千万工程是乡土中国农耕文明走向现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必然,其背后,是城乡关系的重构问题。他提到,“千万工程”从农村居民最迫切的需求出发,实施以来,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23年的2.43缩小到2022年的1.90。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公共服务改善、推进农村人才建设,“千万工程”为其提供重要经验支撑,值得各地深入学习借鉴。

记者注意到,巧合的是,开班次日,河南省省长王凯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安全生产、推进5G规模化应用等工作。

0003.png

具体到纺织服装产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吕永桂从上游的服装原材料及印染,到中游的服装设计、生产,再到下游的服装销售,从数据、面临挑战、发展趋势等入手,进行了解读。此次到场的90个有乡村服装产业发展基础的村党支部书记,所在乡村服装产业不少处于产业链中游。吕永桂分析建议,服装行业面临四大趋势:一是国潮品牌将继续崛起,成为服装市场的一支新生力量;二是科技创新将成为服装行业的核心驱动力,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三是绿色低碳将成为服装行业的重要责任和使命,促进行业绿色发展;四是数字化转型将成为服装行业的必然选择,激发行业创新活力。

浙江省人民政府特约研究院、浙江省经信厅原一级巡视员凌云从“当前经济发展与政策产业取向”主题入手,进行授课。凌云提到,当下经济运行有五大特点:经济运行缓慢提升,出口需求增速递减,消费需求逐步回升,信贷增幅较大增长,用电需求缓慢回升。“从产业政策取向看,数字化绿色化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取向。在浙江的服装企业中,AI开始应用,助力产品研发。”凌云说道。针对服装企业未来发展,凌云建议,服装企业要走专业化、精品化、特色化、创新型之路。“纺织服装产业面临增量难问题,其背后并非‘有效需求不足’,而是‘有效供给不足’。服装企业要做别人做不出来的产品,做适销对路的产品,是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十几处实地调研,取经百亿产业集群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河南的“百镇千村”行动,是要面向服装产业基础好、配套设施完善、发展潜力大、劳动力资源丰富地区,支持100个以上乡镇、1000个以上行政村,因地制宜培育发展劳动密集型乡村服装产业,打造乡村产业样板,树立乡村工厂标杆。

再看浙江的万亿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多个产业集群,是由乡村开始发展、沉淀。目前,浙江年工业总产值超百亿产业集群的乡镇/街道共有15个,其中包括湖州市织里镇、诸暨市大唐街道、桐乡市濮院镇、杭州市新塘街道等,其中,尤以织里镇、大唐街道出名。河南仅有邓州市穰东镇一个。

同样是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乡镇/街道,浙江为何能领跑全国?培训班先后走进织里镇中国童装城的6家企业,诸暨市大堂街道袜艺小镇的综合市场和3家企业,以及嘉兴市万事利集团、五德服饰有限公司、百益园区等各处深入调研学习。

0004.png

乡镇/街道的乡村服装产业,多是以家庭为单位,逐步发展起来。织里童装的起步,也是从家庭绣品作坊和自发集市开始的。

在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原轧村乡增圩村、抗三圩村等是家庭作坊式的绣品产销的滥觞地,原始形态为“在家一台‘洋机’绣产品,在外一人肩背手提跑单帮”。这一模式很快蔓延至原织里、太湖等乡镇,至80年代初经营户即达数千户。与此同时,绣品即原辅料交易市场形成。1983年~1993年,市场不断迭代,童装产业逐渐取代初代绣品。到现在,织里镇聚集着万余家童装企业,织里童装占据国内童装市场的三分之一,产品辐射国内98%的区域。

龙头企业与织里童装产业同步壮大,走向全国市场。起步于1999年的万顺服饰,品牌销售网络现已覆盖全国所有省级分公司20家,超1680家加盟专卖店。在万顺的生产车间里,一改人们对服装产业“劳动密集型”的认知,员工反倒不多。其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行业的数字化应用能力不断提升,公司的智能数字化标准生产车间,年产超800万件生产能力。

在服装产业里,细分品类也能做出大产业。诸暨的大唐街道袜业,就是其代表。“大唐袜机响,天下袜一双”是袜子产业真实写照。大唐袜业同样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家庭作坊,从只有一户人家的手摇袜机生产到如今的“全员皆主演”,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大唐袜业产业集群实现的产值、利润分别为48.9亿元和1.3亿元。

0005.png

对比河南,从区域来看,目前河南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特色也初步形成。郑州女裤,安阳、睢阳婴幼儿针织童装,新乡、项城医护服,长垣职业装,光山羽绒服,镇平毛衫,穰东裤装等传统特色服装产业集群,逐步叫响全国。周口、商丘、信阳、西平等转移集聚式品牌服装加工产业集群,影响力日盛。

但大唐袜业的全产业链发展特征,却更加明显。浙江海润精工机械有限公司的袜机新智造走在行业前列,其总经理顾伯生介绍,海润牌智能袜机拥有30多个发明专利,40多个实用新型专利,公司生产的织、检、缝、翻一体智能电脑袜机,其自动缝头工艺与众不同,技术处在全国乃至世界先进行列。产品创新上,诸暨的袜业新材料和新产品层出不穷,东方缘的功能袜、卡拉美拉的儿童时尚袜等产品,让人耳目一新,也为90位村支部书记提供了新的经验参考。


一场对接会,多个合作意向现场达成

11月2日上午,在杭州花开岭公益基地,举办了一场业务洽谈会,来自浙江本地的20余家服装产业链企业到场参与,在双方推介中,河南乡村服装产业基础被深入了解,多个合作意向达成。

0006.png

杭州锦兴服装有限公司看中安阳市柏庄镇的面料供应能力。服装产业是安阳柏庄镇的主导产业,柏庄镇韩庄村支部书记杜银顺告诉记者,目前全镇共有纺织服装各类市场主体10000余家,其中服装加工企业6000余家、批发零售经营户4000余家。全镇年生产服装面料4万吨,加工服装12亿件(套),全年产值150亿元左右,从业人员6万余人,婴幼童装占全国市场的70%左右。

运营抖音男装品牌的尚广超,希望与许昌市灵井镇霍庄村的汉服产业达成合作。霍庄村支部书记霍军政介绍,霍庄村是以社火戏剧道具生产起步,生产的服装主要有戏曲舞台服装、秧歌舞蹈服装、影视服装道具等,全村村民的年产量达到50万件以上,年销售额达到3000万元以上。在传承戏靴、戏服等传统产品加工的同时,霍庄发展汉服产业,打造出“汉服主题庭院+农产品+文化旅游”三联动形式,许昌历尚华霆服装有限责任公司将戏服加工制作转型创新成汉服制作,集汉服设计、生产、品牌营销为一体,创建“历裳衣华”汉服自有品牌,年销售额达到500万元以上。

还有南阳邓州市穰东镇的服装产业园、信阳淮滨县桂花街道立城社区的羽绒服产业、新乡封丘县城关乡中孟村的飞地园区等,吸引了多家企业咨询合作。

还有一部分浙江的企业,要计划加大在河南的投资。杭州伊袖防服饰负责人曾凡昌告诉记者,2019年公司生产环节转移至信阳商城县,当地的营商环境、人力优势明显,解决了生产供应链问题,2022年生产产值达3000多万元。“今年我们计划在商城加大投入,扩大规模,争取产能提升50%以上。”

湖州澜洋服饰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提到,目前公司已在商丘柘城、周口鹿邑投资建设了服装生产基地。“随着本地用工成本和土地、房租成本越来越高,生产供应链已经成了企业发展痛点,未来我们会持续加大在河南的生产投入。”


“追赶者”河南,来浙江学什么?

相比浙江的服装产业规模,河南是个“追赶者”,此次培训,从课堂授课到实地调研,再到业务洽谈会,河南省乡村振兴局为何要带着90位村支部书记,奔赴千里来浙江?要学什么?

河南省乡村振兴局宣教处处长曹路提到,目前乡村服装产业“百镇千村”行动正在有序推进,参与培训的村支部书记们所在村的服装企业,年产值和带动群众就业人数属于河南省乡村服装行业的领头羊和领跑者。“这些村就是我们开展‘百镇千村’行动的第一批革命火种。”曹路说,“作为乡村产业发展的组织者和带头人,要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真正把浙江发展服装产业的经验做法与各自实际相结合,推动村里服装产业再上一个新台阶,推动我省乡村服装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真正成为强村富民的支柱产业。”

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李刚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在培训班开班前,河南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保仓到浙江把关,对培训课程和调研点进行了拟定和实地走访。“此次选择的点位十分具有代表性,织里镇的产业集聚和人才集聚、诸暨的‘极致单品’打造、海宁百益园区的集体经济壮大等,都是河南发展乡村服装产业过程中可借鉴的宝贵经验。”李刚说,“让村支部书记们开视野、长见识、交朋友、提信心,这是此次培训的主要目的。”

公益志愿者、乡村振兴组织者邓飞建议,村支部书记们要学浙江的乡村运营。邓飞提到,浙江在发展乡村产业、集体经济过程中,请职业经理人、乡村运营师等做法,把美丽乡村变成经济成果,从而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河南发展乡村服装产业,邓飞建议,河南组建一个“河南乡村纺织代工集群”,继续展示、吸引纺织相关资源进入河南乡村,强大乡村代工品牌。

“百镇千村”第一枪的打响,更与河南发展乡村服装产业优势相关。

此次调研中,不少浙江当地企业提到,越来越多的生产产业链在向河南转移。其背后是河南的区位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在支撑。区位优势方面,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配发地,市场容量大,随着扩大内需、乡村振兴、郑州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等国家战略和政策的实施,市场优势更加凸显。人力资源优势方面,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劳动力特别是县域劳动力资源富足,人力资源红利尚有挖掘。服装行业是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逐年增高,企业竞争力降低,服装产业必然向中西部转移,这给河南带来了重大机会。

除此之外,河南产业基础优势明显。一组数据显示,河南省位居服装产业前端的棉纺、化纤、纺织机行业优势明显,纯棉纱产量居全国第二,化纤行业的粘胶纤维长丝、氨纶、尼龙工业丝产能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三、第一。多年来,通过大力推进“巧媳妇”工程,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河南省服装产业在国内的位次有了较大提升,2022年服装产业总营业收入居全国第10位。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