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心连心促就业 壮乡日子更甜蜜

时间:2022-02-15 11:50:05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2年3期作者:莫子奕

1.jpg

粤桂协作工作队干部和当地群众共唱壮乡幸福歌。

就业是民生之本,位列“六稳”“六保”之首,既是经济的“晴雨表”,更是社会的“稳定器”。在脱贫攻坚战中,在乡村振兴路上,必须兜牢民生底线,抓紧、抓实、抓好就业,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2022年1月6日至9日,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督导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实地调研了脱贫群众就业增收等情况。

在保民生促就业的道路上,广东、广西紧密协作,扎实推进政策衔接,充分发挥粤桂联动优势,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聚焦就业困难群体,推动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在保民生、稳就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保持了就业形势的长期稳定向好,更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注入了持续内生动力,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粤桂联动,聚焦四项工程建立就业新机制

作为粤桂联动促就业的一张亮眼名片,广东、广西高质量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乡村工匠”四项工程,突出技能培训,建立稳岗就业对接机制,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

2021年11月,来自富川县的彭丹泽参加了2021年第七期贺州市农村已脱贫人口“粤菜师傅”职业技能培训班,成为一名因“粤菜师傅”而走上烹饪之路的从业人员。

在参加培训之前,彭丹泽一直在广东打零工,由于学历低、缺技能,只能在工地做小工,工作不稳定且工资不高。当得知贺州市正在组织开展“粤菜师傅”培训时,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培训。没想到就是这次培训让他从此爱上了烹饪,爱上了美食。经过培训,彭丹泽顺利考取中式烹调师初级证书,进入富川“温氏企业”食堂工作。如今,他已经是一名出色的厨师,月薪3300元以上。他说:“因为‘粤菜师傅’培训,使我掌握了一技之长,在家门口就找到了收入不错的稳定工作,在用工市场上,我也有主动权了。感谢政府给了我一个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希望‘粤菜师傅’培训越办越好。”

彭丹泽借助“粤菜师傅”成功实现高质量就业,和他一样受益于四项工程的郭柳秀则凭借“南粤家政”项目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2.jpg

2021年2月,粤桂协作工作队和隆林各族自治县开展农民工赴广东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保障项目。

2019年8月,在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人社部门及孵化基地、家服协会、培训机构的共同帮助下,来自广西柳州市三江县的贫困户郭柳秀参加了吴川市人社局在三江县举办的家政培训课程。培训结束后,在吴川市人社局的帮助下,作为优秀学员的郭柳秀着手组建了员工制家政服务公司——吴川市江秀家政服务中心。湛江市家庭服务业协会为郭柳秀安排住宿,承租了公司办公场地,提供了为期3个月的公司管理业务培训。

2022年,郭柳秀在接受采访时激动地说:“我家原来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月均收入只有360元。我怎么也想不到,今天我不但在广东成立了自己的家政公司,还带动了几十位乡亲来广东投身家政服务业,人均月收入达到了5000元。”目前,江秀家政服务中心运营良好,20余名来自三江县的已脱贫妇女在广东成为颇受欢迎的育儿嫂,还有50余名脱贫群众正在接受电器清洗课程培训,迈出了通过家政行业就业致富的第一步。

实施“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乡村工匠”四项工程以来,粤桂两地建立起了“输出去”“请进来”“点对点”“一帮一”“多帮一”的劳务协作机制,各类就业创业示范点、就业培训基地广泛建立,广西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水平显著提升。2021年,粤桂协作工作队组织开展专车、专列、专项服务保障,累计输送到广东务工7.3万人,广大群众真正端稳了就业饭碗。

粤桂携手,盘活青春资源创造就业新机遇

雨露滋润禾苗壮。党的教育扶贫政策帮助无数贫困地区、已脱贫地区的孩子改变命运,梦想成真。“深桂雨露直通车”项目是由深圳市政府出资,帮助广西对口帮扶地区困难学子免费到深圳进行职业教育的一项政策。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粤桂协作办和深圳携创高级技工学校,组织巴马当地脱贫户家庭“两后生”到深圳免费就读。仅此一项就累计输送600多人到深圳免费就读,2021年首批毕业的67名学生实现了100%就业。

3.jpg

广西百色市田阳区易地搬迁安置点帮扶车间。

韦国云就是其中的一个幸运儿。当初,在得知自己符合条件,可以前往深圳市携创高级技工学校进行为期3年的免费技能学习后,他立刻跑到村委会报了名,并顺利通过面试,来到深圳就读,“比起打工,学习一门技能更实在,而且还是免费的,真是太好了”。抱着“让远在1000多公里以外的父母放心,让贫困落后的家庭因自己的努力而改变”的信念,韦国云在培训班上潜心学习电子商务,获得2019—2020学年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谈及未来,韦国云坚定地说:“我要回广西去,为建设家乡出一份力。”目前,已经脱贫的韦国云正在京东宿迁总部参加冬令营训练,积累更多实战经验。“以后将我学到的东西带回到家乡,带动我的家乡群众一起共同发展电商行业,把家乡的特色农产品卖到全国各地去!”

和韦国云一样,家住巴马的温小媛同样是“深桂雨露直通车”的受惠者。温小媛全家6口人,父亲脚有残疾行走不便,母亲视力残疾,妹妹和弟弟都在读初中,家里经济收入较低。2020年5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派驻巴马县扶贫协作工作组,把“深桂雨露直通车”政策带到温小媛家。帮扶政策实行后,温小媛不但每年学费全免,寒暑假期还由学校安排车辆往返接送。这些每年可为她的家庭节省几万元开支,她本人的学习、生活状况也明显改善。现在,温小媛的人生“小目标”是学好电子商务专业知识,毕业之后留在深圳,通过勤奋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同时利用所学电商知识直播开课,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带给家乡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小潘,今天又有人通过看我发的抖音视频买了两瓶我家产的土蜂蜜啦!”广西资源县梅溪镇茶坪村创业青年杨玉姣开心地向梅溪镇团委负责人发了一条微信语音。2021年9月,杨玉姣参加了共青团资源县委员会利用粤桂协作资金举办的农村青年创新创业专题培训班,其中《农产品直播带货与短视频营销》一课让她深受启发。回去后,杨玉姣开始在抖音上拍摄短视频宣传销售自家产的蜂蜜。此外,通过学习《农产品的深加工与包装销售》课程,杨玉姣改善了自家蜂蜜的包装,突出了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的优势。通过改善产品包装、转变销售方式,杨玉姣家的土蜂蜜销量有了新增长。截至目前,她已通过抖音平台成功卖出蜂蜜30箱,销售额突破1万元。她表示,自己将在之后的创业路程中努力尝试、学以致用。

乡村要振兴,职业教育须先行,众多青年通过粤桂教育帮扶工程搭上了就业、创业“直通车”,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机遇,让青春焕发出动人光彩。

4.jpg

深百协作“南粤家政”服务培训基地职业技能培训现场。

粤桂协同,关注困难群众打造就业新平台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一个都不能少。乘着粤桂协作的春风,许多原本无劳动能力或劳动能力低的困难群众获得了新的就业机会。三江侗族自治县南站社区在扶残助残、促进就业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就是一个生动注脚。

作为三江县最大、广西第三大规模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南站社区有残疾人口1155人。为了不让残疾人在脱贫奔康到乡村振兴的路上掉队,吴川市和三江县于2019年签订了残联扶贫协作帮扶协议,制定“康复服务”“技能培训”“集中就业”和“居家就业”等多方位的帮扶措施,形成协同互补、融合渗透、有效整合的新布局。

“我以前的轮椅,因为经常下乡去修电视,修修补补用了4年,今天收到吴川市捐赠的新轮椅我非常高兴,这就是帮助我们残疾人自力更生、自主创业的最有力工作,我又可以下乡维修家电了。”受捐赠的残疾人侯保安在现场试用新轮椅时说。

开展残疾人扶贫工作以来,吴川市残联投入29.84万元,向三江县残联捐赠了听力计、声级计、行为测听灯光组合、功放、音频均衡器各1套,残疾人功能坐便轮椅20张,以及为44名听力障碍贫困户适配54台助听器。通过特殊设备捐赠,他们帮助三江县残联提高了服务能力,同时帮助44名听力障碍贫困户恢复部分生活自理和劳动就业能力。

“2019年8月,我从三江县老堡乡漾口村老家搬迁到古宜镇南站社区,到县城后政府安排了很多就业机会,我也到过几家扶贫车间应聘,但因为身有残疾都没被录用。江川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在南站社区挂牌成立后,我就立即去应聘并被录用。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够在家门口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成为一名自食其力的上班族。”江川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员工郭孝强说。

5.jpg

受帮扶的残疾人员工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南站社区江川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编制藤椅。

像郭孝强一样,当地众多残疾人受惠于集中就业基地,实现了就业增收。在2020年和2021年,江川两地分别投入粤桂协作资金14万元和45万元,组织举办残疾人“侗画和竹藤编”就业技能培训班,共培训残疾人300人次。通过聘请非遗专家和农民画传承人,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开展“侗画和竹编”培训,让残疾人熟练掌握了“侗画和竹编”技能。培训结业后,学员进入粤桂协作江川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就业,通过学有所成、惠及大众的方式,向周边乡镇残疾人继续传授手工技能,将效果辐射到整个三江。

如今,江川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依托三江侗族文化产业特色基础,针对三江县残疾人集中就业的岗位需求,为三江县残疾人搭建了集培训、安置、就业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崭新平台,已与56名残疾人签订集中就业协议,并辐射带动100名以上残疾人居家就业,月平均增收800元,实现了残疾人文化创意创业与就近就业的深度融合,真正达到了搬得出、稳得住、有收入的目标。

同饮珠江水,两广一家亲。粤桂协作以来,广东、广西合作不断深化,在提高就业质量和群众收入水平上取得了诸多进展。好政策落地生根,新项目开花结果,就业岗持续推送,收益金进入钱包。老百姓收入稳、生活美,人安乐、家和睦,日子越过越有奔头,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幸福。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本刊特稿    
部委省市

心连心促就业 壮乡日子更甜蜜

时间:2022-02-15 11:50:05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2年3期

作者:莫子奕

1.jpg

粤桂协作工作队干部和当地群众共唱壮乡幸福歌。

就业是民生之本,位列“六稳”“六保”之首,既是经济的“晴雨表”,更是社会的“稳定器”。在脱贫攻坚战中,在乡村振兴路上,必须兜牢民生底线,抓紧、抓实、抓好就业,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2022年1月6日至9日,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督导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实地调研了脱贫群众就业增收等情况。

在保民生促就业的道路上,广东、广西紧密协作,扎实推进政策衔接,充分发挥粤桂联动优势,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聚焦就业困难群体,推动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在保民生、稳就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保持了就业形势的长期稳定向好,更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注入了持续内生动力,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粤桂联动,聚焦四项工程建立就业新机制

作为粤桂联动促就业的一张亮眼名片,广东、广西高质量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乡村工匠”四项工程,突出技能培训,建立稳岗就业对接机制,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

2021年11月,来自富川县的彭丹泽参加了2021年第七期贺州市农村已脱贫人口“粤菜师傅”职业技能培训班,成为一名因“粤菜师傅”而走上烹饪之路的从业人员。

在参加培训之前,彭丹泽一直在广东打零工,由于学历低、缺技能,只能在工地做小工,工作不稳定且工资不高。当得知贺州市正在组织开展“粤菜师傅”培训时,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培训。没想到就是这次培训让他从此爱上了烹饪,爱上了美食。经过培训,彭丹泽顺利考取中式烹调师初级证书,进入富川“温氏企业”食堂工作。如今,他已经是一名出色的厨师,月薪3300元以上。他说:“因为‘粤菜师傅’培训,使我掌握了一技之长,在家门口就找到了收入不错的稳定工作,在用工市场上,我也有主动权了。感谢政府给了我一个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希望‘粤菜师傅’培训越办越好。”

彭丹泽借助“粤菜师傅”成功实现高质量就业,和他一样受益于四项工程的郭柳秀则凭借“南粤家政”项目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2.jpg

2021年2月,粤桂协作工作队和隆林各族自治县开展农民工赴广东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保障项目。

2019年8月,在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人社部门及孵化基地、家服协会、培训机构的共同帮助下,来自广西柳州市三江县的贫困户郭柳秀参加了吴川市人社局在三江县举办的家政培训课程。培训结束后,在吴川市人社局的帮助下,作为优秀学员的郭柳秀着手组建了员工制家政服务公司——吴川市江秀家政服务中心。湛江市家庭服务业协会为郭柳秀安排住宿,承租了公司办公场地,提供了为期3个月的公司管理业务培训。

2022年,郭柳秀在接受采访时激动地说:“我家原来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月均收入只有360元。我怎么也想不到,今天我不但在广东成立了自己的家政公司,还带动了几十位乡亲来广东投身家政服务业,人均月收入达到了5000元。”目前,江秀家政服务中心运营良好,20余名来自三江县的已脱贫妇女在广东成为颇受欢迎的育儿嫂,还有50余名脱贫群众正在接受电器清洗课程培训,迈出了通过家政行业就业致富的第一步。

实施“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广东技工”“乡村工匠”四项工程以来,粤桂两地建立起了“输出去”“请进来”“点对点”“一帮一”“多帮一”的劳务协作机制,各类就业创业示范点、就业培训基地广泛建立,广西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水平显著提升。2021年,粤桂协作工作队组织开展专车、专列、专项服务保障,累计输送到广东务工7.3万人,广大群众真正端稳了就业饭碗。

粤桂携手,盘活青春资源创造就业新机遇

雨露滋润禾苗壮。党的教育扶贫政策帮助无数贫困地区、已脱贫地区的孩子改变命运,梦想成真。“深桂雨露直通车”项目是由深圳市政府出资,帮助广西对口帮扶地区困难学子免费到深圳进行职业教育的一项政策。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粤桂协作办和深圳携创高级技工学校,组织巴马当地脱贫户家庭“两后生”到深圳免费就读。仅此一项就累计输送600多人到深圳免费就读,2021年首批毕业的67名学生实现了100%就业。

3.jpg

广西百色市田阳区易地搬迁安置点帮扶车间。

韦国云就是其中的一个幸运儿。当初,在得知自己符合条件,可以前往深圳市携创高级技工学校进行为期3年的免费技能学习后,他立刻跑到村委会报了名,并顺利通过面试,来到深圳就读,“比起打工,学习一门技能更实在,而且还是免费的,真是太好了”。抱着“让远在1000多公里以外的父母放心,让贫困落后的家庭因自己的努力而改变”的信念,韦国云在培训班上潜心学习电子商务,获得2019—2020学年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谈及未来,韦国云坚定地说:“我要回广西去,为建设家乡出一份力。”目前,已经脱贫的韦国云正在京东宿迁总部参加冬令营训练,积累更多实战经验。“以后将我学到的东西带回到家乡,带动我的家乡群众一起共同发展电商行业,把家乡的特色农产品卖到全国各地去!”

和韦国云一样,家住巴马的温小媛同样是“深桂雨露直通车”的受惠者。温小媛全家6口人,父亲脚有残疾行走不便,母亲视力残疾,妹妹和弟弟都在读初中,家里经济收入较低。2020年5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派驻巴马县扶贫协作工作组,把“深桂雨露直通车”政策带到温小媛家。帮扶政策实行后,温小媛不但每年学费全免,寒暑假期还由学校安排车辆往返接送。这些每年可为她的家庭节省几万元开支,她本人的学习、生活状况也明显改善。现在,温小媛的人生“小目标”是学好电子商务专业知识,毕业之后留在深圳,通过勤奋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同时利用所学电商知识直播开课,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带给家乡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小潘,今天又有人通过看我发的抖音视频买了两瓶我家产的土蜂蜜啦!”广西资源县梅溪镇茶坪村创业青年杨玉姣开心地向梅溪镇团委负责人发了一条微信语音。2021年9月,杨玉姣参加了共青团资源县委员会利用粤桂协作资金举办的农村青年创新创业专题培训班,其中《农产品直播带货与短视频营销》一课让她深受启发。回去后,杨玉姣开始在抖音上拍摄短视频宣传销售自家产的蜂蜜。此外,通过学习《农产品的深加工与包装销售》课程,杨玉姣改善了自家蜂蜜的包装,突出了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的优势。通过改善产品包装、转变销售方式,杨玉姣家的土蜂蜜销量有了新增长。截至目前,她已通过抖音平台成功卖出蜂蜜30箱,销售额突破1万元。她表示,自己将在之后的创业路程中努力尝试、学以致用。

乡村要振兴,职业教育须先行,众多青年通过粤桂教育帮扶工程搭上了就业、创业“直通车”,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机遇,让青春焕发出动人光彩。

4.jpg

深百协作“南粤家政”服务培训基地职业技能培训现场。

粤桂协同,关注困难群众打造就业新平台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一个都不能少。乘着粤桂协作的春风,许多原本无劳动能力或劳动能力低的困难群众获得了新的就业机会。三江侗族自治县南站社区在扶残助残、促进就业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就是一个生动注脚。

作为三江县最大、广西第三大规模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南站社区有残疾人口1155人。为了不让残疾人在脱贫奔康到乡村振兴的路上掉队,吴川市和三江县于2019年签订了残联扶贫协作帮扶协议,制定“康复服务”“技能培训”“集中就业”和“居家就业”等多方位的帮扶措施,形成协同互补、融合渗透、有效整合的新布局。

“我以前的轮椅,因为经常下乡去修电视,修修补补用了4年,今天收到吴川市捐赠的新轮椅我非常高兴,这就是帮助我们残疾人自力更生、自主创业的最有力工作,我又可以下乡维修家电了。”受捐赠的残疾人侯保安在现场试用新轮椅时说。

开展残疾人扶贫工作以来,吴川市残联投入29.84万元,向三江县残联捐赠了听力计、声级计、行为测听灯光组合、功放、音频均衡器各1套,残疾人功能坐便轮椅20张,以及为44名听力障碍贫困户适配54台助听器。通过特殊设备捐赠,他们帮助三江县残联提高了服务能力,同时帮助44名听力障碍贫困户恢复部分生活自理和劳动就业能力。

“2019年8月,我从三江县老堡乡漾口村老家搬迁到古宜镇南站社区,到县城后政府安排了很多就业机会,我也到过几家扶贫车间应聘,但因为身有残疾都没被录用。江川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在南站社区挂牌成立后,我就立即去应聘并被录用。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够在家门口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成为一名自食其力的上班族。”江川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员工郭孝强说。

5.jpg

受帮扶的残疾人员工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南站社区江川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编制藤椅。

像郭孝强一样,当地众多残疾人受惠于集中就业基地,实现了就业增收。在2020年和2021年,江川两地分别投入粤桂协作资金14万元和45万元,组织举办残疾人“侗画和竹藤编”就业技能培训班,共培训残疾人300人次。通过聘请非遗专家和农民画传承人,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开展“侗画和竹编”培训,让残疾人熟练掌握了“侗画和竹编”技能。培训结业后,学员进入粤桂协作江川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就业,通过学有所成、惠及大众的方式,向周边乡镇残疾人继续传授手工技能,将效果辐射到整个三江。

如今,江川残疾人集中就业基地依托三江侗族文化产业特色基础,针对三江县残疾人集中就业的岗位需求,为三江县残疾人搭建了集培训、安置、就业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崭新平台,已与56名残疾人签订集中就业协议,并辐射带动100名以上残疾人居家就业,月平均增收800元,实现了残疾人文化创意创业与就近就业的深度融合,真正达到了搬得出、稳得住、有收入的目标。

同饮珠江水,两广一家亲。粤桂协作以来,广东、广西合作不断深化,在提高就业质量和群众收入水平上取得了诸多进展。好政策落地生根,新项目开花结果,就业岗持续推送,收益金进入钱包。老百姓收入稳、生活美,人安乐、家和睦,日子越过越有奔头,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幸福。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