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云朵上的非遗 绣出幸福新生活

时间:2023-10-23 22:55:42来源:《中国乡村振兴》2023年第20期作者:刘婕 张婷
一根绣针、一团彩线、一块底料、一张绣绷,身着羌袍的绣娘,手捏寸许长的羊毫细针,轻挑慢捻、飞针走线,随着丝线的经纬交错,栩栩如生的小动物、色彩明艳的花朵渐渐显露出来……

羌族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而羌绣贯穿羌族女性一生。在传统的羌族习俗中,羌族女子从10岁左右就开始接受羌绣技艺训练,所谓“一学剪,二学裁,三学挑花绣布鞋”,说的就是羌族女子在出嫁前所要掌握的本领。
在陕西省西南部大巴山区的汉中市宁强县,羌族女子每天都会重复这门传承千年的古老技艺,给孩子缝过年的新衣,给家人纳舒适的鞋垫,给自己绣漂亮的香包,用一双巧手给大山里朴素的生活带来一抹亮色。
宁强是古代氐羌民族聚集地,羌文化在这里绵延千年,留下了灿若星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宁强羌绣就是其中最闪亮的一颗星。心灵手巧的绣娘将日月山川、花鸟虫鱼,通过挑花、挑绣、扎花、扎绣、彩扎、彩挑、素挑、勾花、盘花等繁复的技法,绣入布料之中,做成图腾挂壁、桌布围裙、鞋垫头帕。羌绣成品色彩艳丽明快,图案古朴精美,而且经久耐用,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实用价值,被认为是与蜀绣、湘绣、苏绣齐名的绣中精品。2015年,宁强羌绣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匠心传承“老手艺”
在北京国家奥林匹克中心体育馆里,永久展览着“2008年奥运会”及“2022年冬奥会”会标等7幅羌绣作品,全都是宁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小琴带领5名绣娘制作的。
“用古老的羌绣来绣制充满动感的奥运会会标,用传统技艺去表达现代内容,既为羌绣注入时代气息,也能让非遗传承重放光彩。”王小琴说。
王小琴出生在宁强县禅家岩镇火石子村,她自幼就喜欢羌绣,高中毕业后,便进入服装厂学艺,在掌握了服装设计制作工艺后,她开始自主创业,成立了一家服饰公司。
“2008年回乡过年时,我发现很多绣娘岁数太大了,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扎花锁边绣、缠线扎花绣等许多传统针法濒临失传。我觉得太可惜了,就下定决心,要努力把祖辈传下来的羌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从此,王小琴走上了传承羌绣技艺之路。
为了“抢救”羌绣,王小琴花4年多时间,走访上百名绣娘,学习针法技能、图案特征、色彩运用、传统文化知识,掌握了多种即将失传的针法,还到北京服装学院、苏州工艺美术学院进修,系统学习现代刺绣技术。
0002.jpg

2022年2月19日,宁强县羌绣传承人王小琴(右一)正在汉源街道办二道河羌绣基地指导绣娘生产羌绣绣品。

“看,我们在羌绣原有的十字挑、串挑、编挑、架花、纳花等工艺上,又引进了撇花、柳针、盘花、掏花、纤针绣等工艺,保留了羌绣苍劲简约、粗犷豪放的民族特色,还加入了不少细腻美观的特点,颜色呈现也更有层次感了。”拿着一幅绣品,王小琴介绍起了宁强羌绣的传承和创新。
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探索实践,王小琴的羌绣技艺越来越娴熟,她注册了“羌州绣娘”商标,将自己的制衣厂转型升级为宁强县羌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从事绣件绣品的设计、加工和销售。
为了带动更多人学习刺绣技术,王小琴走遍了全县每一处村落,挖掘动员刺绣爱好者,无偿教授她们刺绣技术,鼓励她们在闲暇时制作绣品,并签订产品回收协议书,定期上门收购,每件绣品收购价格也高于市场价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
有了领头人,村民参与刺绣的热情日渐高涨。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王小琴建立了10个羌绣传习基地,成立了6个羌绣专业合作社,开办了3个社区工厂,研发了300余种羌绣产品,开办羌绣技能培训班100余期,培训绣娘6000余人。随着越来越多绣娘的加入,古老的宁强羌绣换发了新活力。
在王小琴的悉心传授下,绣娘们的刺绣技术日趋精湛,绣品绣工细致、图案秀美、色泽艳丽,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
“这些是宝马集团订制的羌绣车挂香囊、伴手礼,这些是上合组织会议用过的公文包,现在咱们的羌绣走得更远了。”王小琴用手摩挲着出口国外的产品,眼神满是自豪。
巧手绣出“致富路”
在宁强县大安镇金牛社区多功能会议室里,50多名“准绣娘”正接受羌绣培训。宁强县羌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的羌绣老师刁小艳,从羌绣的起源、绣片选择、图案设计以及针线搭配、针法技巧等方面进行讲解,学员们听得津津有味。
“听说社区举办羌绣技能培训班,我以前绣过鞋垫,有点基础,想再提高一下手艺,就过来报名了……”40多岁的王丽萍说。几年前,王丽萍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到金牛社区,丈夫外出打工,她在家通过羌绣手艺,月均收入1000多元。
在振兴羌绣的道路上,宁强县坚持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并重,按照“非遗+就业+产业”的方式,推动羌绣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为脱贫地区家庭妇女提供了新的增收渠道。
为推动羌绣发展,宁强县实施“千名绣娘”培训计划,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进社区、进院落、到地头的方式,开办130余期羌绣技能培训班,累计培训绣娘8000余人。当地政府给予参加培训的脱贫户绣娘每人每天50元的生活补助,让这些绣娘示范带动更多农村妇女学技艺、绣美图,推动羌绣走进千家万户。
“我是铁锁关镇周家坎村的一名留守妇女。2018年,我参加了羌绣技能培训班,从此喜欢上了羌绣。每天只要有空,就会拿起针绣几下。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刺绣技艺不断提高,不仅使我有了稳定的收入,还能照顾到家庭,真是两全其美。”宁强县铁锁关羌绣传习基地负责人王娟说,“目前,我们这个羌绣基地已带动50多名留守妇女利用空闲时间从事羌绣生产。只要心细、手巧、勤快,就能挣些零花钱。”
宁强县把羌绣作为农村脱贫妇女灵活就业的主渠道,全县3家以羌绣为主的社区工厂解决300余户脱贫妇女就业。对生活困难家庭妇女制作的羌绣作品,企业以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价格回收。
同时,当地还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带动照顾老幼、无法外出或进厂务工的留守妇女就业。对居家刺绣的绣娘,组建技术团队随时指导,免费发放原材料,定期上门回收绣品。1500余名留守妇女通过羌绣实现灵活就业,人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
在宁强县,羌绣为更多农村妇女打开了通往幸福生活的通道。舒家坝镇郑家坝村聋哑人郑娥原本在家务农,通过羌绣技能培训,她成为一名专职绣娘,月收入3000元。不光脱了贫,还住上了小洋楼。
绣娘李晓丽因为小时候被火烧伤,只能在家干一些家务,一家五口人全靠丈夫打零工维持生活。参加羌绣培训后,她找到了人生方向,苦练刺绣技艺,短短5个月,就成长为一名中级绣娘,还成为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
据了解,宁强县羌绣产业累计吸纳23名残疾人、300余名弱劳动力就业,人均年收入超2万元。如今,“背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养活家”成为宁强县农村妇女追求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
打造羌绣“新名片”
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宁强县旅游名镇青木川游人如织。在该镇青木川村羌绣合作社,各色羌绣制品琳琅满目,几名绣娘聚精会神地挑针刺绣,绣娘们娴熟的技艺和富含羌族风格的绣品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围观。合作社负责人何艳萍说:“羌绣合作社已经成为镇上的网红打卡点,通过向游客售卖绣品,合作社每年能收入40万—50万元。”
为让羌绣这一传统技艺焕发新的光彩,宁强县在羌绣传承保护、创新发展上不断探索。为加大羌绣人才储备力度,当地政府全面开展羌文化进校园工作,为小学编写《羌文化简明读本》,组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到县城北关小学、南街小学、职业中学对学生进行培训指导,已经有3000余名学生加入羌绣社团。
为丰富羌绣产品种类,当地政府组织羌绣企业与中央民族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六所高校合作建立科研工作站,挂牌成立中央民族大学羌绣研发基地等。经过持续研发,宁强羌绣品种从最初的18种,发展到现在的300多种,涵盖服饰、手包、饰品、床品等多个种类,产品远销美日韩等国家和北上港澳等16个省市地区。
目前,集加工销售、研学教育、民俗体验、培训交流、展览收藏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宁强羌绣非遗文化产业园已成为当地展示羌绣文化的一个窗口,产业园涵盖 “开发—加工—生产”“参观—展览—体验”“培训—交流—传承”三条产业链,不仅实现了从“家庭式作坊”向“产业园区”的跨跃发展,每年更可直接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
如今,宁强羌绣“活”起来了,也“火”起来了。不光登上了中国西部农业高新产业博览会、丝博会、农高会等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展示平台,还走进了荧屏。今年2月,以宁强羌绣非遗传承人王小琴和绣娘郑娥为原型改编的羌文化非遗题材电影《云朵上的绣娘》在西安首映,讲述了残疾绣娘金凤在亲情和友情的关爱下、社会的帮扶下,完成传统非遗羌族刺绣作品《景星麟凤》并推动文化遗产转变成文化财产的故事。
据统计,宁强羌绣年产值由2015年的200万元快速增长到2022年的2000余万元。
“历经千年传承和发展,宁强羌绣以其独特的风格被世人喜爱。今后,我们将持续做好宁强羌绣的传承与发展,做好做大做强羌绣产业,推动乡村民宿、特色旅游发展,让羌绣成为更多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金钥匙’。”王小琴说。

(作者单位分别为:汉中市乡村振兴局、宁强县乡村振兴局)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本刊特稿    
部委省市

云朵上的非遗 绣出幸福新生活

时间:2023-10-23 22:55:42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2023年第20期

作者:刘婕 张婷

一根绣针、一团彩线、一块底料、一张绣绷,身着羌袍的绣娘,手捏寸许长的羊毫细针,轻挑慢捻、飞针走线,随着丝线的经纬交错,栩栩如生的小动物、色彩明艳的花朵渐渐显露出来……

羌族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而羌绣贯穿羌族女性一生。在传统的羌族习俗中,羌族女子从10岁左右就开始接受羌绣技艺训练,所谓“一学剪,二学裁,三学挑花绣布鞋”,说的就是羌族女子在出嫁前所要掌握的本领。
在陕西省西南部大巴山区的汉中市宁强县,羌族女子每天都会重复这门传承千年的古老技艺,给孩子缝过年的新衣,给家人纳舒适的鞋垫,给自己绣漂亮的香包,用一双巧手给大山里朴素的生活带来一抹亮色。
宁强是古代氐羌民族聚集地,羌文化在这里绵延千年,留下了灿若星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宁强羌绣就是其中最闪亮的一颗星。心灵手巧的绣娘将日月山川、花鸟虫鱼,通过挑花、挑绣、扎花、扎绣、彩扎、彩挑、素挑、勾花、盘花等繁复的技法,绣入布料之中,做成图腾挂壁、桌布围裙、鞋垫头帕。羌绣成品色彩艳丽明快,图案古朴精美,而且经久耐用,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实用价值,被认为是与蜀绣、湘绣、苏绣齐名的绣中精品。2015年,宁强羌绣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匠心传承“老手艺”
在北京国家奥林匹克中心体育馆里,永久展览着“2008年奥运会”及“2022年冬奥会”会标等7幅羌绣作品,全都是宁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小琴带领5名绣娘制作的。
“用古老的羌绣来绣制充满动感的奥运会会标,用传统技艺去表达现代内容,既为羌绣注入时代气息,也能让非遗传承重放光彩。”王小琴说。
王小琴出生在宁强县禅家岩镇火石子村,她自幼就喜欢羌绣,高中毕业后,便进入服装厂学艺,在掌握了服装设计制作工艺后,她开始自主创业,成立了一家服饰公司。
“2008年回乡过年时,我发现很多绣娘岁数太大了,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扎花锁边绣、缠线扎花绣等许多传统针法濒临失传。我觉得太可惜了,就下定决心,要努力把祖辈传下来的羌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从此,王小琴走上了传承羌绣技艺之路。
为了“抢救”羌绣,王小琴花4年多时间,走访上百名绣娘,学习针法技能、图案特征、色彩运用、传统文化知识,掌握了多种即将失传的针法,还到北京服装学院、苏州工艺美术学院进修,系统学习现代刺绣技术。
0002.jpg

2022年2月19日,宁强县羌绣传承人王小琴(右一)正在汉源街道办二道河羌绣基地指导绣娘生产羌绣绣品。

“看,我们在羌绣原有的十字挑、串挑、编挑、架花、纳花等工艺上,又引进了撇花、柳针、盘花、掏花、纤针绣等工艺,保留了羌绣苍劲简约、粗犷豪放的民族特色,还加入了不少细腻美观的特点,颜色呈现也更有层次感了。”拿着一幅绣品,王小琴介绍起了宁强羌绣的传承和创新。
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探索实践,王小琴的羌绣技艺越来越娴熟,她注册了“羌州绣娘”商标,将自己的制衣厂转型升级为宁强县羌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从事绣件绣品的设计、加工和销售。
为了带动更多人学习刺绣技术,王小琴走遍了全县每一处村落,挖掘动员刺绣爱好者,无偿教授她们刺绣技术,鼓励她们在闲暇时制作绣品,并签订产品回收协议书,定期上门收购,每件绣品收购价格也高于市场价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
有了领头人,村民参与刺绣的热情日渐高涨。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王小琴建立了10个羌绣传习基地,成立了6个羌绣专业合作社,开办了3个社区工厂,研发了300余种羌绣产品,开办羌绣技能培训班100余期,培训绣娘6000余人。随着越来越多绣娘的加入,古老的宁强羌绣换发了新活力。
在王小琴的悉心传授下,绣娘们的刺绣技术日趋精湛,绣品绣工细致、图案秀美、色泽艳丽,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
“这些是宝马集团订制的羌绣车挂香囊、伴手礼,这些是上合组织会议用过的公文包,现在咱们的羌绣走得更远了。”王小琴用手摩挲着出口国外的产品,眼神满是自豪。
巧手绣出“致富路”
在宁强县大安镇金牛社区多功能会议室里,50多名“准绣娘”正接受羌绣培训。宁强县羌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的羌绣老师刁小艳,从羌绣的起源、绣片选择、图案设计以及针线搭配、针法技巧等方面进行讲解,学员们听得津津有味。
“听说社区举办羌绣技能培训班,我以前绣过鞋垫,有点基础,想再提高一下手艺,就过来报名了……”40多岁的王丽萍说。几年前,王丽萍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到金牛社区,丈夫外出打工,她在家通过羌绣手艺,月均收入1000多元。
在振兴羌绣的道路上,宁强县坚持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并重,按照“非遗+就业+产业”的方式,推动羌绣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为脱贫地区家庭妇女提供了新的增收渠道。
为推动羌绣发展,宁强县实施“千名绣娘”培训计划,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进社区、进院落、到地头的方式,开办130余期羌绣技能培训班,累计培训绣娘8000余人。当地政府给予参加培训的脱贫户绣娘每人每天50元的生活补助,让这些绣娘示范带动更多农村妇女学技艺、绣美图,推动羌绣走进千家万户。
“我是铁锁关镇周家坎村的一名留守妇女。2018年,我参加了羌绣技能培训班,从此喜欢上了羌绣。每天只要有空,就会拿起针绣几下。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刺绣技艺不断提高,不仅使我有了稳定的收入,还能照顾到家庭,真是两全其美。”宁强县铁锁关羌绣传习基地负责人王娟说,“目前,我们这个羌绣基地已带动50多名留守妇女利用空闲时间从事羌绣生产。只要心细、手巧、勤快,就能挣些零花钱。”
宁强县把羌绣作为农村脱贫妇女灵活就业的主渠道,全县3家以羌绣为主的社区工厂解决300余户脱贫妇女就业。对生活困难家庭妇女制作的羌绣作品,企业以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价格回收。
同时,当地还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带动照顾老幼、无法外出或进厂务工的留守妇女就业。对居家刺绣的绣娘,组建技术团队随时指导,免费发放原材料,定期上门回收绣品。1500余名留守妇女通过羌绣实现灵活就业,人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
在宁强县,羌绣为更多农村妇女打开了通往幸福生活的通道。舒家坝镇郑家坝村聋哑人郑娥原本在家务农,通过羌绣技能培训,她成为一名专职绣娘,月收入3000元。不光脱了贫,还住上了小洋楼。
绣娘李晓丽因为小时候被火烧伤,只能在家干一些家务,一家五口人全靠丈夫打零工维持生活。参加羌绣培训后,她找到了人生方向,苦练刺绣技艺,短短5个月,就成长为一名中级绣娘,还成为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
据了解,宁强县羌绣产业累计吸纳23名残疾人、300余名弱劳动力就业,人均年收入超2万元。如今,“背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养活家”成为宁强县农村妇女追求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
打造羌绣“新名片”
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宁强县旅游名镇青木川游人如织。在该镇青木川村羌绣合作社,各色羌绣制品琳琅满目,几名绣娘聚精会神地挑针刺绣,绣娘们娴熟的技艺和富含羌族风格的绣品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围观。合作社负责人何艳萍说:“羌绣合作社已经成为镇上的网红打卡点,通过向游客售卖绣品,合作社每年能收入40万—50万元。”
为让羌绣这一传统技艺焕发新的光彩,宁强县在羌绣传承保护、创新发展上不断探索。为加大羌绣人才储备力度,当地政府全面开展羌文化进校园工作,为小学编写《羌文化简明读本》,组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到县城北关小学、南街小学、职业中学对学生进行培训指导,已经有3000余名学生加入羌绣社团。
为丰富羌绣产品种类,当地政府组织羌绣企业与中央民族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六所高校合作建立科研工作站,挂牌成立中央民族大学羌绣研发基地等。经过持续研发,宁强羌绣品种从最初的18种,发展到现在的300多种,涵盖服饰、手包、饰品、床品等多个种类,产品远销美日韩等国家和北上港澳等16个省市地区。
目前,集加工销售、研学教育、民俗体验、培训交流、展览收藏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宁强羌绣非遗文化产业园已成为当地展示羌绣文化的一个窗口,产业园涵盖 “开发—加工—生产”“参观—展览—体验”“培训—交流—传承”三条产业链,不仅实现了从“家庭式作坊”向“产业园区”的跨跃发展,每年更可直接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
如今,宁强羌绣“活”起来了,也“火”起来了。不光登上了中国西部农业高新产业博览会、丝博会、农高会等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展示平台,还走进了荧屏。今年2月,以宁强羌绣非遗传承人王小琴和绣娘郑娥为原型改编的羌文化非遗题材电影《云朵上的绣娘》在西安首映,讲述了残疾绣娘金凤在亲情和友情的关爱下、社会的帮扶下,完成传统非遗羌族刺绣作品《景星麟凤》并推动文化遗产转变成文化财产的故事。
据统计,宁强羌绣年产值由2015年的200万元快速增长到2022年的2000余万元。
“历经千年传承和发展,宁强羌绣以其独特的风格被世人喜爱。今后,我们将持续做好宁强羌绣的传承与发展,做好做大做强羌绣产业,推动乡村民宿、特色旅游发展,让羌绣成为更多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金钥匙’。”王小琴说。

(作者单位分别为:汉中市乡村振兴局、宁强县乡村振兴局)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