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贵州铜仁:“四个坚持”实施特色小寨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

时间:2023-11-16 17:14:17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何 闯

万山区牙溪村.jpg

近年来,贵州省铜仁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新办法,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大力推进特色小寨“百村行动”,立足铜仁市得天独厚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建设“七种类型”的特色小寨(传统村落型、农耕文明型、产业发展型、红色文化型、乡村旅游型、研学体验型、民族风情型)。目前,累计投入和美乡村建设资金7.74亿元,实施项目761个,完工率为100%,计划用三年时间,着力打造300个以上特色小寨。

坚持因地制宜  做到规划先行

一是出台文件定方向。以市委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名义印发了《铜仁市学习浙江“千万工程”建设“四在农家·和美乡村”特色小寨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四在农家·和美乡村”特色小寨建设,为积极探索具有铜仁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划定路线、指明方向。

二是借鉴经验定规划。借鉴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一图一表一说明”有益经验,充分考虑各地区域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禀赋各具特色的情况,按照“精准定位、驻点规划的实效性,立足实际、满足需求的功能性,回归本真、营造村落的院落感,民族风情、体现诗意栖居的个性化”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注重特色和“按需编制”的原则,优化村庄分类,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

三是内外兼修定目标。着力激活村寨闲置资源、充分挖掘文化内涵、不断彰显村寨特色,不断优化村庄生产生活空间,促进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传统文化、乡风文明相得益彰,既塑乡村之“形”又铸乡村之“魂”,把自然寨建设得富有特色,切实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推动和美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幸福乡村建设。

石阡县神仙庙村(图片作者:青岑).jpg

坚持量力而行  做到久久为功

一是先里后外强基础。从加强村寨建房管理入手,强化特色小寨民居建设面积和风貌管控。与14家单位签订《铜仁市农房设计方案通用图集合作协议》,由住建、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铜仁市农村村民住宅建设通用图集推广运用的通知》,不断提升铜仁农房设计水平和建设质量品质,优化农村群众居住环境,确保新建房屋保持乡土味道,进一步强化特色小寨基础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多规合一”村庄规划161个村庄,其中116个村已全部选派驻村规划师。

二是完善机制提质量。健全完善市、县、乡抓落实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四在农家·和美乡村”特色小寨工作领导机制,成立市级建设特色小寨工作专班,并建立市级领导包保联系特色小寨点机制。市委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指导各地抓好特色小寨建设,并结合职能职责,发挥部门优势,整合政策、资金和项目,重点支持特色小寨建设工作,形成共建合力、提升建设质量。

三是量力而行谋长远。充分考虑财力可持续和地方可承受,坚决不搞大融资、大拆建、大开发,坚决杜绝盲目建牌楼亭廊“堆盆景”,严防因特色小寨建设借债发展,牢牢守住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底线。并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紧盯“特色小寨”目标不动摇、不折腾,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确定推进重点,与时俱进、创新举措,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确保特色小寨建设工程稳步推进。

坚持保护在先  做到分类施策

一是敬畏历史重保护。着眼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传承保护好传统村落民居和优秀乡土文化,突出地域特色和村寨特点。

二是敬畏文化重传承。保留具有本土特色和乡土气息的自然村寨风貌,围绕村寨资源禀赋,打造各具特色的特色小寨,防止机械照搬与本地不相符的建设模式,切实留住乡风乡韵乡愁,努力把农村建设成农民身有所栖、心有所依的美好家园。

三是敬畏生态重乡愁。乡愁的载体在乡村、在小寨,而人居环境的优劣则决定了这个载体是否能够承载一代代人厚重的乡愁。从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村寨环境清洁卫生入手,有序推进厕污垃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近两年,全市围绕特色小寨抓示范试点,共投入资金7.72个亿,逐步完善41个特色小寨示范试点厕、污、垃、产业路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

沿河县思渠古镇(图片作者:青岑).jpg

坚持寨民主体  做到共建共享

一是政府引导尊民意。发挥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组织保障作用,始终从寨民群众角度思考问题,尊重民意、强化民管。形成以“旅游兴村”“农文旅融合”等形式盘活闲置资源、带动特色乡村旅游积极推动乡村振兴全方位振兴格局,为全面推进注入了强劲动力。

二是上下联动强合力。深化基层协商民主,避免“上热下凉”,积极引导寨民树立乡村振兴“自商、自筹、自建、自管”意识,推广培育“寨策民宣、寨务民理、寨事民议、寨业民建”自管机制,确保特色小寨建设有持续的动力和活力,推动形成“要我建设特色小寨”到“我要建设和美乡村”的工作合力。

三是共建共享护民利。按照乡村建设“尊重寨民意愿、为寨民而建、让寨民来建”的原则,建立健全自下而上、寨民参与、全民受益的实施机制。充分激发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坚持以寨民自愿出资出劳为基础,以政府奖补资金为引导,以共建共享为载体确保民众利益实现最大化。(作者单位:贵州省铜仁市乡村振兴局)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乡村建设    

贵州铜仁:“四个坚持”实施特色小寨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

时间:2023-11-16 17:14:17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何 闯

万山区牙溪村.jpg

近年来,贵州省铜仁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新办法,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大力推进特色小寨“百村行动”,立足铜仁市得天独厚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建设“七种类型”的特色小寨(传统村落型、农耕文明型、产业发展型、红色文化型、乡村旅游型、研学体验型、民族风情型)。目前,累计投入和美乡村建设资金7.74亿元,实施项目761个,完工率为100%,计划用三年时间,着力打造300个以上特色小寨。

坚持因地制宜  做到规划先行

一是出台文件定方向。以市委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名义印发了《铜仁市学习浙江“千万工程”建设“四在农家·和美乡村”特色小寨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四在农家·和美乡村”特色小寨建设,为积极探索具有铜仁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划定路线、指明方向。

二是借鉴经验定规划。借鉴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一图一表一说明”有益经验,充分考虑各地区域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禀赋各具特色的情况,按照“精准定位、驻点规划的实效性,立足实际、满足需求的功能性,回归本真、营造村落的院落感,民族风情、体现诗意栖居的个性化”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注重特色和“按需编制”的原则,优化村庄分类,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

三是内外兼修定目标。着力激活村寨闲置资源、充分挖掘文化内涵、不断彰显村寨特色,不断优化村庄生产生活空间,促进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传统文化、乡风文明相得益彰,既塑乡村之“形”又铸乡村之“魂”,把自然寨建设得富有特色,切实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推动和美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幸福乡村建设。

石阡县神仙庙村(图片作者:青岑).jpg

坚持量力而行  做到久久为功

一是先里后外强基础。从加强村寨建房管理入手,强化特色小寨民居建设面积和风貌管控。与14家单位签订《铜仁市农房设计方案通用图集合作协议》,由住建、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铜仁市农村村民住宅建设通用图集推广运用的通知》,不断提升铜仁农房设计水平和建设质量品质,优化农村群众居住环境,确保新建房屋保持乡土味道,进一步强化特色小寨基础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多规合一”村庄规划161个村庄,其中116个村已全部选派驻村规划师。

二是完善机制提质量。健全完善市、县、乡抓落实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四在农家·和美乡村”特色小寨工作领导机制,成立市级建设特色小寨工作专班,并建立市级领导包保联系特色小寨点机制。市委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指导各地抓好特色小寨建设,并结合职能职责,发挥部门优势,整合政策、资金和项目,重点支持特色小寨建设工作,形成共建合力、提升建设质量。

三是量力而行谋长远。充分考虑财力可持续和地方可承受,坚决不搞大融资、大拆建、大开发,坚决杜绝盲目建牌楼亭廊“堆盆景”,严防因特色小寨建设借债发展,牢牢守住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底线。并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紧盯“特色小寨”目标不动摇、不折腾,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确定推进重点,与时俱进、创新举措,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确保特色小寨建设工程稳步推进。

坚持保护在先  做到分类施策

一是敬畏历史重保护。着眼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传承保护好传统村落民居和优秀乡土文化,突出地域特色和村寨特点。

二是敬畏文化重传承。保留具有本土特色和乡土气息的自然村寨风貌,围绕村寨资源禀赋,打造各具特色的特色小寨,防止机械照搬与本地不相符的建设模式,切实留住乡风乡韵乡愁,努力把农村建设成农民身有所栖、心有所依的美好家园。

三是敬畏生态重乡愁。乡愁的载体在乡村、在小寨,而人居环境的优劣则决定了这个载体是否能够承载一代代人厚重的乡愁。从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村寨环境清洁卫生入手,有序推进厕污垃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近两年,全市围绕特色小寨抓示范试点,共投入资金7.72个亿,逐步完善41个特色小寨示范试点厕、污、垃、产业路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

沿河县思渠古镇(图片作者:青岑).jpg

坚持寨民主体  做到共建共享

一是政府引导尊民意。发挥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组织保障作用,始终从寨民群众角度思考问题,尊重民意、强化民管。形成以“旅游兴村”“农文旅融合”等形式盘活闲置资源、带动特色乡村旅游积极推动乡村振兴全方位振兴格局,为全面推进注入了强劲动力。

二是上下联动强合力。深化基层协商民主,避免“上热下凉”,积极引导寨民树立乡村振兴“自商、自筹、自建、自管”意识,推广培育“寨策民宣、寨务民理、寨事民议、寨业民建”自管机制,确保特色小寨建设有持续的动力和活力,推动形成“要我建设特色小寨”到“我要建设和美乡村”的工作合力。

三是共建共享护民利。按照乡村建设“尊重寨民意愿、为寨民而建、让寨民来建”的原则,建立健全自下而上、寨民参与、全民受益的实施机制。充分激发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坚持以寨民自愿出资出劳为基础,以政府奖补资金为引导,以共建共享为载体确保民众利益实现最大化。(作者单位:贵州省铜仁市乡村振兴局)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