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带动村民富 ——陕西石泉两河镇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纪实
近年来,两河镇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一把手”工程持之以恒、紧抓不放,制定了一系列考核、激励措施,各村(社区)“比学赶超”竞相发展,全镇12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益突破50万元以上村2个、20万元以上村4个。
云南永平:“六大体系”高效办成“黄焖鸡产加销一件事”
云南省永平县运用“高效办成一件事”思维,全面推进黄焖鸡生产、加工、销售等“六大体系”,让“中华(黄焖鸡)美食之乡”的品牌成色更足、效益更高。3月20日,来自永平县黄焖鸡产业发展专班的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期间,全县黄焖鸡销量约7万市斤,销售额329.1万元,同比增长15%。
指尖争春 茶山生金——花垣县石栏镇观 “茶”手记
活动以“技能 提升促增收匠心采茶助振兴”为主题,通过技能培训与竞技评选相结合的形式,提升采茶专业化水平。技能培训特别准备理论授课与专家示范环节强化茶叶标准化采摘技术,同时引入职业技能认证政策,为茶农职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湖南泸溪:万亩茶园织就“绿叶金网” 四大茶产业带逆势突围
泸溪县紧扣“做大白茶、做优黄金茶、做特桑叶茶、做精林下茶”的发展思路,扎实推进茶产业稳面提质工程,构建了以兴隆场镇、小章乡、白羊溪乡为核心的白茶产业带,以洗溪镇、武溪镇为核心的黄金茶产业带,以浦市镇、合水镇为核心的桑叶茶产业带,以及以洗溪镇八什坪为核心的林下茶产业带。
湖南吉首:全力推进茶产业链建设 助力“千亿湘茶”战略落地
吉首市将继续聚焦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品牌建设,拓宽市场渠道。同时,以今年春茶采收为契机,推动茶产业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
湖南永顺:春茶采收准备就绪,莓茶产业链建设成效显著
春茶采收正当时,莓茶飘香满山间。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永顺县的茶产业正以蓬勃的姿态,迎接丰收的希望,为湘西茶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湖南龙山:春茶采收及茶产业链建设稳步推进
龙山县将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强化科技支撑,强化品牌运用推广,延伸产业链条,充分利用里耶八面山、乌龙山大峡谷和惹巴拉等旅游资源,开发茶旅融合发展项目,实现茶叶产业增值增效。
海南屯昌:特色产业共绘振兴路
近年来,海南省屯昌县立足当地特色资源,发展“香”主题旅游、金椰种植、湖羊养殖等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海南保亭:政校联手 为红毛丹等重点产业链质量赋能
我们联合了海南大学保亭研究院共同构建了保亭红毛丹全产业标准体系架构,通过加强标准的研制、更新,推动产业标准化建设,将为红毛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标准支撑。
山东莱西:七星河鹅产业奔大市场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通过注入资金、注册商标等方式助力农民把一些小项目做大做强。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还为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山东平度:崔家集西红柿成为乡村振兴致富果
平度市结合当地实际,精准定位,找到推动崔家集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作为全国釜山88单一品种规模最大的种植基地,依托“政府引导、资源聚合、发展共享”的发展模式,探索走出了一条从扶贫、脱贫到振兴、共富的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向阳之路。
云南永平:两万羽跑山鸡上山提质
永平县是“云南省永平黄焖鸡之乡”“中华(黄焖鸡)美食之乡”,“永平黄焖鸡”享有“鸡中第一味”“滇西一只鸡”“滇西名菜头牌”等美誉,入选大理州第三批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五批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录。
陕西千阳县:“全链条”发展矮砧苹果 “嵌入式”联农带农增收
近年来,陕西省千阳县把矮砧苹果作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把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作为关键举措聚力突破,实现科技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升。2023年实现全产业链产值25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矮化自根砧苹果生产基地和苗木繁育基地、国家矮砧苹果综合标准化示范区。
“咸阳马栏红苹果”“咸阳茯茶”闪耀第二十一届农交会
咸阳市农业农村局推介了“咸阳马栏红”苹果及咸阳茯茶区域公用品牌。旬邑、长武、武功、泾阳推介了苹果、猕猴桃、茯茶等农产品。销地代表、产地代表进行发言。现场签约特色农产品购销合同(协议)22个,签约总额11.07亿元
湖南道县:“统战+”工作助推特色蔬菜“供港”货畅其流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统战部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和法宝作用,坚持统一战线“所能”与特色蔬菜“所需”相结合,全面组织引导统战成员集成资源、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优势,在服务发展中贡献强大的统战力量,全力助推蔬菜产业发展壮大
云南昭阳区:打造经久不衰的“家门口务工车间”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青岗岭回族彝族乡金瓜村在推进党参种植业发展过程中,坚持把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确保村民就业和持续增收作为最大民生,将发展产业、促进就业、稳定增收有机融合,把种植党参的“务工车间”建在百姓家门口,打造经久不衰的“家门口务工车间”,推进党参种植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东方“三联共建”聚合力 走出乡村产业发展新路径
近年来,东方市坚持党建引领,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工作作为基层党建重点任务推进落实,采取“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校联建”等多种模式发展壮大集体产业,持续推进村集体经济工作成效不断提升。
广西阳朔:一颗颗酸枣让村民走上致富路
目前,全乡制作酸枣糕的企业发展到了十多家,年加工、销售酸枣超过400吨,产品远销到江西、福建、广东、湖南等地。下一步,金宝乡计划培育更多规模化企业,带动更多村民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古镇新生
白墙黛瓦错落有致,青石街巷蜿蜒盘旋,小桥流水、古树黄葛、盐马古道、渔樵码头,共同构成了重庆市綦江区东溪镇这个千年古镇的文化底色。为进一步推动古镇高质量发展,东溪镇深度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贯通“产加销”链条,持续激活乡村振兴“造血功能”,实现“以文兴旅、以旅强农、以农助旅”的发展新路径。
金融活水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进入10月,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的蜜桔陆续成熟进入采摘季,各大种植基地内一派繁忙的景象。被誉为“中国蜜桔之乡”的南丰县自然资源丰富,雨量充沛、气候适宜,不仅培育了蜜桔产业,也为蔬菜、蓝莓等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近年来,在南丰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的引领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充分发挥对口支援南丰县的优势和作用,立足当地丰富的自然条件,为县域特色产业注入金融活水,积极助力南丰乡村全面振兴。
湖南道县:湘商回归“小工厂” 化解乡村就业“大民生”
湖北宣恩县:“邮快合作”富乡亲
河北徐水:党建引领拓富路 大棚樱桃分外红
湖南芷江冷水溪村: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共绘美丽宜居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