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汝阳县:创新利益联结机制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时间:2023-12-30 23:35:39来源:《中国乡村振兴》2023年第24期作者:韩莹
春有百花齐放,秋有层林尽染,彩色小火车穿田而过,稻田音乐节旋律动人……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在创新利益联结的基础上,探索三产融合运营发展新思路,坚持运营前置、“引凤筑巢”的理念,以数字化利益联结平台激活各方力量,从而盘活村集体资源,乡村运营实践卓有成效。

盘活闲置资源

拓宽乡村产业
十八盘乡登山村位于汝阳县城西南13公里处的伏牛山深山区,上世纪60年代,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赵春兰带领登山村民用25年改山治土,在荒山石头坡上修建了550多亩梯田,改变了登山村缺粮少地、贫困落后的面貌,创造了与“红旗渠精神”齐名的“登山精神”。
但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走出了登山村,119处自建房处于闲置、半闲置状态,曾经荣获国家级、省级荣誉的登山村,渐渐成了一个“空心村”。
在洛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乡村振兴“151”工作部署后,“三清两建”、返乡创业、乡村运营、集镇建设、“三变”改革等五个抓手,给汝阳县委、县政府盘活闲置资源、让村集体资产增收提供了思路。
“‘登山精神’是具有深厚底蕴的文化资产,曾经一度不为人所知,现在我们通过研学、党建培训等多种方式将乡村资产盘活,不仅为村集体、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还将自强不息的‘登山精神’更好地传承发扬。”登山村党支部书记荆新安向记者介绍。
依托登山展览馆的党建主题教育基地属性,登山村“两委”决定拓展红色文化业态,利用村党支部打造“两基地一课堂”,即: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和乡村振兴课堂。据统计,自今年6月15日正式运行后,基地先后承接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课、基层党员培训、党支部书记论坛共20多期,累计接待中小学师生及各单位参加党建培训人员约 6000 余人次、收入达 73余万元。
“专业的事情还需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干,我们在乡村运营中,坚持运营前置,引进投资团队,丰富乡村业态。”汝阳县乡村振兴局局长张国涛告诉记者。
登山村引进和美乡村运营团队,通过“合作社+公司+农户”合作模式成立了汝阳县登山精神文化交流有限公司,以3A级景区登山展览馆、干部培训基地、登山农场、梯田为核心,开展中小学研学线路,区域化打造红色教育培训研学项目。由村集体提供本地资源及场地,占股39%;运营团队投资200万元对其进行改造、包装、产业规划、市场开发,占股57%;其中预留4%的股份招募村民参与投资,并负责项目的基础服务工作,让村民充分参与到乡村运营及乡村建设中来。自今年10月8日运营以来,为登山村村集体累计创收31万余元,村民股东月收益率达到了8%左右,“两基地一课堂”项目已初见成效。“下一步,登山村将继续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依托研学产业,让游客可以更好地体验乡土特色。”荆新安表示。
共富模式让登山村村民看到了希望,打造集红色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为一体的生态旅游示范村,是登山村村民共同的目标。村“两委”规划设计的乡宿、乡厨、乡学、乡游、乡宅等项目刚启动,就有不少村民报名入股。

稻田为景

探索农旅融合之路
9月29日,汝阳县第三届“独稻三屯”稻田音乐节在东保村举办,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打卡,感受农旅融合的新乡村风貌。
“我就住在附近,听说这里开音乐节就带孩子来看看,稻田小镇的田园风光很有特色,音乐节现场氛围很好,小吃集市也是热闹非凡,音乐、美食、美景,这不就是我们向往的田园生活嘛。”游客李女士说。据悉,这场为期8天的音乐节,吸引了周边游客5万人次。
0002.jpg
9月29日,汝阳县三屯镇东保村举办稻田音乐节。
眼前这幅“一瞥皆风景”的田园画卷,就是以岘山为背景、以稻田为蓝图、以乡村振兴为着力点建设的三屯镇农旅融合项目——东保稻田小镇。
东保稻田小镇是三屯镇党委、镇政府依托稻田空间环境资源特色,以“重塑一产,接二连三”的产业发展理念,融合农耕体验、休闲娱乐、特色小吃、研学文化为一体的农旅融合综合项目。如今,这里已成为“春赏油菜花,秋观稻田节”的网红打卡点。
传统农业生产价值低,农田原本只能通过耕作生产粮食创造价值,东保村引入运营团队进行设计,把村中闲置的土地统一流转到村集体,整合千亩稻田作为背景,打造具有田园特色的农旅小镇。村民的流转土地除了每亩发放200元土地流转金以外,还每年给村民发放700斤小麦。
为了调动村民深度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稻田小镇通过“股份经济合作社+乡村合伙人+乡村振兴理事会”模式,发动村民以股东或乡村合伙人身份参与项目运营。
稻田观光小火车是东保村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启动的农旅项目,由村集体提供观光小火车产业运行场地(即稻田小镇),占股20%;村中有想法、有干劲的4名村民作为乡村合伙人并负责项目运营,占股60%;另有24名村民作为村民股东占股20%。自今年10月运行以来,仅观光小火车一项累计创收33840元,并按比例实时分红。
美食小吃车生意火爆,园区提供小吃餐车、人流量,摊主带着食材、技术就做能生意,每单收益的15%分给村集体,这种共赢的模式是园区和摊主的双向赋能。
目前,稻田小镇内共有8个项目,4个乡村合伙人参与、47位村民入股,入股总金额达到43.6万元,仅1个月就实现营收24.5万余元。
据了解,此次稻田音乐节村歌曲目创作均由本地村民采取集体创作的形式,邀请东保村的老校长、退休教师、大学生、群众代表、返乡创业者等共同参与。村歌通过音乐节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增强了群众的凝聚力。
“我们不搞乡村城市化,我们要把农村建设得更有农村特色,村舍是景点、农田是公园、生产路是旅游线,村集体和村民变成增收的主体,让村民充分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激发群众共创美好家园的内生动力。”汝阳县委副书记、县长姬素娟说。

数字赋能

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早上7点,登山村村民李新平收到了56.98元的项目分红,看着手机里的收益统计小程序,李新平算了一笔账,自10月份入股登山劳动实践教育项目以来,累计分红700多元。对这一收益结果,李新平露出满意的笑容。

0003.jpg

图为登山村数字乡村运营大数据平台,通过平台可以实时统计每日消费情况及分红情况。

基于登山村、东保村在乡村运营的实践与探索,汝阳县引进了一套“整村运营、即时分账”的数字乡村运营系统,将乡村产业与村集体、村民进行深度绑定,实现利益分配实时到账、清晰可查。
李新平所使用的小程序就是这个系统的终端之一。登山村劳动实践教育项目中,他入股了4000元,在股东客户端,他每日打开手机小程序,便可以看到当日的收益分红情况。从运营端,村“两委”可以实时看到村内每个项目的收入情况、销售类目排名情况、分红比例及分红记录。
“数字乡村运营系统就像一个万能插座,对内连接了村集体和村民,实时、直观的分账系统让村民明明白白、让干部清清白白,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对外连接了资本和资源,让环境资源资本化、经营风险市场化,为资本下乡、人才引进提供了一个真实可靠、可视化的评估系统。”系统运营方负责人路国庆说。
一股投资热潮正在汝阳县兴起。“村里的产业知根知底,把钱投进去我们放心,县里政策好,给村民的分红比例高,比存在银行理财收益高多了,分红每天实时到账,用钱还灵活,村里再开展新产业我第一个报名参加。”村民吴药枝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引入乡村合伙人运营项目,股份即时分红,村民的投资意识被激发,一说起村里上新项目,大家都争相报名入股。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激活农村闲置和低效使用的资源资产,优化使用农村的生产和生活要素,充分激发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成为乡村建设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这套“即时分账”的数字乡村运营系统,可以更好地简化流程,增加利益相关方的信任度,把更多精力放在产业开发及经营上。
今年11月,洛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韩治群在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分享了数字化整村运营(汝阳模式)的实践探索,为数字赋能乡村建设,充分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积极性和社会资本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参考的案例。
目前,汝阳县已将这套“整村运营、即时分账”的数字乡村运营系统上升为县域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并将其与城乡融合发展。
“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以数字化平台赋能乡村运营,对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汝阳县委书记赵振峰说。(本刊记者 韩莹)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本刊特稿    
部委省市

汝阳县:创新利益联结机制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时间:2023-12-30 23:35:39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2023年第24期

作者:韩莹

春有百花齐放,秋有层林尽染,彩色小火车穿田而过,稻田音乐节旋律动人……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在创新利益联结的基础上,探索三产融合运营发展新思路,坚持运营前置、“引凤筑巢”的理念,以数字化利益联结平台激活各方力量,从而盘活村集体资源,乡村运营实践卓有成效。

盘活闲置资源

拓宽乡村产业
十八盘乡登山村位于汝阳县城西南13公里处的伏牛山深山区,上世纪60年代,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赵春兰带领登山村民用25年改山治土,在荒山石头坡上修建了550多亩梯田,改变了登山村缺粮少地、贫困落后的面貌,创造了与“红旗渠精神”齐名的“登山精神”。
但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走出了登山村,119处自建房处于闲置、半闲置状态,曾经荣获国家级、省级荣誉的登山村,渐渐成了一个“空心村”。
在洛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乡村振兴“151”工作部署后,“三清两建”、返乡创业、乡村运营、集镇建设、“三变”改革等五个抓手,给汝阳县委、县政府盘活闲置资源、让村集体资产增收提供了思路。
“‘登山精神’是具有深厚底蕴的文化资产,曾经一度不为人所知,现在我们通过研学、党建培训等多种方式将乡村资产盘活,不仅为村集体、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还将自强不息的‘登山精神’更好地传承发扬。”登山村党支部书记荆新安向记者介绍。
依托登山展览馆的党建主题教育基地属性,登山村“两委”决定拓展红色文化业态,利用村党支部打造“两基地一课堂”,即: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和乡村振兴课堂。据统计,自今年6月15日正式运行后,基地先后承接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课、基层党员培训、党支部书记论坛共20多期,累计接待中小学师生及各单位参加党建培训人员约 6000 余人次、收入达 73余万元。
“专业的事情还需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干,我们在乡村运营中,坚持运营前置,引进投资团队,丰富乡村业态。”汝阳县乡村振兴局局长张国涛告诉记者。
登山村引进和美乡村运营团队,通过“合作社+公司+农户”合作模式成立了汝阳县登山精神文化交流有限公司,以3A级景区登山展览馆、干部培训基地、登山农场、梯田为核心,开展中小学研学线路,区域化打造红色教育培训研学项目。由村集体提供本地资源及场地,占股39%;运营团队投资200万元对其进行改造、包装、产业规划、市场开发,占股57%;其中预留4%的股份招募村民参与投资,并负责项目的基础服务工作,让村民充分参与到乡村运营及乡村建设中来。自今年10月8日运营以来,为登山村村集体累计创收31万余元,村民股东月收益率达到了8%左右,“两基地一课堂”项目已初见成效。“下一步,登山村将继续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依托研学产业,让游客可以更好地体验乡土特色。”荆新安表示。
共富模式让登山村村民看到了希望,打造集红色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为一体的生态旅游示范村,是登山村村民共同的目标。村“两委”规划设计的乡宿、乡厨、乡学、乡游、乡宅等项目刚启动,就有不少村民报名入股。

稻田为景

探索农旅融合之路
9月29日,汝阳县第三届“独稻三屯”稻田音乐节在东保村举办,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打卡,感受农旅融合的新乡村风貌。
“我就住在附近,听说这里开音乐节就带孩子来看看,稻田小镇的田园风光很有特色,音乐节现场氛围很好,小吃集市也是热闹非凡,音乐、美食、美景,这不就是我们向往的田园生活嘛。”游客李女士说。据悉,这场为期8天的音乐节,吸引了周边游客5万人次。
0002.jpg
9月29日,汝阳县三屯镇东保村举办稻田音乐节。
眼前这幅“一瞥皆风景”的田园画卷,就是以岘山为背景、以稻田为蓝图、以乡村振兴为着力点建设的三屯镇农旅融合项目——东保稻田小镇。
东保稻田小镇是三屯镇党委、镇政府依托稻田空间环境资源特色,以“重塑一产,接二连三”的产业发展理念,融合农耕体验、休闲娱乐、特色小吃、研学文化为一体的农旅融合综合项目。如今,这里已成为“春赏油菜花,秋观稻田节”的网红打卡点。
传统农业生产价值低,农田原本只能通过耕作生产粮食创造价值,东保村引入运营团队进行设计,把村中闲置的土地统一流转到村集体,整合千亩稻田作为背景,打造具有田园特色的农旅小镇。村民的流转土地除了每亩发放200元土地流转金以外,还每年给村民发放700斤小麦。
为了调动村民深度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稻田小镇通过“股份经济合作社+乡村合伙人+乡村振兴理事会”模式,发动村民以股东或乡村合伙人身份参与项目运营。
稻田观光小火车是东保村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启动的农旅项目,由村集体提供观光小火车产业运行场地(即稻田小镇),占股20%;村中有想法、有干劲的4名村民作为乡村合伙人并负责项目运营,占股60%;另有24名村民作为村民股东占股20%。自今年10月运行以来,仅观光小火车一项累计创收33840元,并按比例实时分红。
美食小吃车生意火爆,园区提供小吃餐车、人流量,摊主带着食材、技术就做能生意,每单收益的15%分给村集体,这种共赢的模式是园区和摊主的双向赋能。
目前,稻田小镇内共有8个项目,4个乡村合伙人参与、47位村民入股,入股总金额达到43.6万元,仅1个月就实现营收24.5万余元。
据了解,此次稻田音乐节村歌曲目创作均由本地村民采取集体创作的形式,邀请东保村的老校长、退休教师、大学生、群众代表、返乡创业者等共同参与。村歌通过音乐节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增强了群众的凝聚力。
“我们不搞乡村城市化,我们要把农村建设得更有农村特色,村舍是景点、农田是公园、生产路是旅游线,村集体和村民变成增收的主体,让村民充分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激发群众共创美好家园的内生动力。”汝阳县委副书记、县长姬素娟说。

数字赋能

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早上7点,登山村村民李新平收到了56.98元的项目分红,看着手机里的收益统计小程序,李新平算了一笔账,自10月份入股登山劳动实践教育项目以来,累计分红700多元。对这一收益结果,李新平露出满意的笑容。

0003.jpg

图为登山村数字乡村运营大数据平台,通过平台可以实时统计每日消费情况及分红情况。

基于登山村、东保村在乡村运营的实践与探索,汝阳县引进了一套“整村运营、即时分账”的数字乡村运营系统,将乡村产业与村集体、村民进行深度绑定,实现利益分配实时到账、清晰可查。
李新平所使用的小程序就是这个系统的终端之一。登山村劳动实践教育项目中,他入股了4000元,在股东客户端,他每日打开手机小程序,便可以看到当日的收益分红情况。从运营端,村“两委”可以实时看到村内每个项目的收入情况、销售类目排名情况、分红比例及分红记录。
“数字乡村运营系统就像一个万能插座,对内连接了村集体和村民,实时、直观的分账系统让村民明明白白、让干部清清白白,充分调动了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对外连接了资本和资源,让环境资源资本化、经营风险市场化,为资本下乡、人才引进提供了一个真实可靠、可视化的评估系统。”系统运营方负责人路国庆说。
一股投资热潮正在汝阳县兴起。“村里的产业知根知底,把钱投进去我们放心,县里政策好,给村民的分红比例高,比存在银行理财收益高多了,分红每天实时到账,用钱还灵活,村里再开展新产业我第一个报名参加。”村民吴药枝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引入乡村合伙人运营项目,股份即时分红,村民的投资意识被激发,一说起村里上新项目,大家都争相报名入股。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激活农村闲置和低效使用的资源资产,优化使用农村的生产和生活要素,充分激发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成为乡村建设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这套“即时分账”的数字乡村运营系统,可以更好地简化流程,增加利益相关方的信任度,把更多精力放在产业开发及经营上。
今年11月,洛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韩治群在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分享了数字化整村运营(汝阳模式)的实践探索,为数字赋能乡村建设,充分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积极性和社会资本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参考的案例。
目前,汝阳县已将这套“整村运营、即时分账”的数字乡村运营系统上升为县域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并将其与城乡融合发展。
“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以数字化平台赋能乡村运营,对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汝阳县委书记赵振峰说。(本刊记者 韩莹)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