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杨俊森:牢记使命 不忘嘱托

时间:2020-07-20 09:51:59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

QQ截图20200720094607.jpg

时光荏苒,初心不改。2008年12月22日,在中南海152大会议室召开的“全国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面向杨俊森提出“志存高远、坚定信念;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勇于开拓、大胆实践;尊重农民、心系群众。”四句嘱托,并指出做大学生村官要长期扎根基层,并非1年、2年的事情,要做5年、10年长期扎根的打算!转眼间12年时间已过,杨俊森谨遵习总书记嘱托,继续扎根农村,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

从学生村官到大学生村官,再到村党支部书记,再到选派村党总支副书记、扶贫工作队副队长,杨俊森很自豪,他有4任大学生村官村官经历!这4任大学生村官的经历,是杨俊森人生中最最宝贵的财富,由学生到农民,由大城市到农村,由田间地头走进中南海……杨俊森经常说有三个家:母亲所在的地方、母校、俺们村。母亲有养育他的恩情,母校给予他知识和人生坐标,在俺们村他获得了事业和难忘的父老乡亲。

由在校大学生到村科技副主任

2001年杨俊森参加了职业高中对口招生考试,考入安徽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校期间,杨俊森表现比较活跃,一直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并兼任生命科学学院团总支委员,平时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拓展自己的阅历与见识。在专业课教学中,老师们都很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经常带领杨俊森们到田间地头搞实践。在老师的指导下,杨俊森亲自动手操作,熟练掌握了园艺方面的专业技能。

2005年,杨俊森报名参加了学校团委与凤阳县委组织联合组织的第八批大学生村官活动,到离县城10公里的大庙镇担任三杨村村科技副主任。在三杨村挂职期间,杨俊森利用寒暑假、双休日和课余时间到村里,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服务村民,向他们传授实用农业技术,为他们解决了一些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使他们尝到了科技种田的甜头,逐渐使科技种田的意识在村民心中生根发芽。通过这次深入农村一线的挂职,使杨俊森了解到农村非常需要杨俊森们这些有知识、有技能的大学生,由此奠定了日后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志向。

由省城编辑部到大学生村官

毕业后,本着先就业再择业的思想,杨俊森经学校推荐来到了省农委《安徽农学通报》编辑部上班,在这里杨俊森接触到一些来自省内外农业一线的理论专家和农技专家,使杨俊森了解到了国家发展农业的大体方针和政策。但身处偌大个城市,杨俊森并没有归属感,杨俊森怀恋大学期间下乡挂职时和村民相处的成就感,这更加触发了杨俊森到农村一线创业的念头。2007年9月,当得知自己被黄山市“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录用后,杨俊森毅然辞去编辑部工作来到了黄山市歙县深渡镇绵潭村担任大学生村官。

在深渡镇绵潭村杨俊森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吃住在村委会。在村里,带领村民组建“歙县绵潭枇杷专业合作社”,改良枇杷树种,拓展枇杷销售渠道,并用自己所学园艺技术指导、帮助村民生产、管理、销售枇杷,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得到群众的认可。

杨俊森为农民兄弟所做的工作虽然不多,但组织上一直很关注关心杨俊森,给予了杨俊森很多很高的荣誉。2008年10月,杨俊森被评为“中国首届十佳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事迹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批示和称赞,并在中南海参加“全国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会”,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由乡干部到村党支部书记

2010年2月杨俊森被歙县县政府破格录用在该县绍濂乡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新的岗位上,杨俊森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发扬创业、创新精神,联合乡里大学生村官成立“大学生村官技术指导团”,在绍濂乡推广种植猴头菇,并取得了成功,增加了农民收入,使猴头菇成为绍濂乡的新名片。

从2011年开始杨俊森兼任歙县绍濂乡团委书记,为了维护农村未成年人权益,杨俊森联合乡里的大学生村官与社会爱心人士共同组建“护苗小分队”,并联系黄山学院志愿者,作农民工子女“代理”爸爸妈妈,为孩子们带来欢声笑语。为了扶持有志青年返乡创业,乡团委还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为了丰富青年活动,经常性开展青年联谊活动。乡团委通过不断努力,工作上得到了团中央认可,2013年绍濂乡团委被团中央评为“全国农村基层团建示范乡镇”。

根据歙县绍濂乡党委安排,杨俊森于2013年7月开始担任绍濂乡古祝村党支部书记一职。为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杨俊森不断创新农村治理模式,推行“邻里互助社”。在开展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杨俊森带领村党支部积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把吃喝风、红包风、*风、走读风等“小四风”整治活动,作为教育实践活动切入点。在日常防汛、防地质灾害等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在农村工作实践中,杨俊森始终保持干事创业优良品格与工作激情,坚定崇高信念,脚踏实地为群众办事,在与村民相处中增进与他们的真挚情感,在农村工作中感悟人生价值。

由城管执法队员到选派村党总支副书记

2015年杨俊森参加黄山市城管执法局遴选考试,被遴选到黄山经开区城管执法大队,在大队直属中队担任指导员。在执法过程中,为了更好服务个体经营户,杨俊森积极为沿街商铺定制“电子名片”,探寻城管执法数字化管理模式。

2016年中旬杨俊森被市局抽调至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项目部,负责项目建设征地、拆迁等工作,杨俊森严格按照项目推进方案顺利完成项目主体工程75亩范围红线征地及附属进场道路征地工作,2018年底黄山市生活垃圾处理厂顺利投入运营。

2018年初,杨俊森怀着对农村的热爱,杨俊森主动报名安徽省第七批选派干部,投身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事业。赴市城管执法局对口帮扶的歙县昌溪乡双源村担任村党总支副书记、扶贫工作队副队长。驻村工作近3年以来,在昌溪乡乡党委政府领导下,在扶贫工作队长带领下,杨俊森服从组织领导,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助力脱贫攻坚。

首先 抓党建,带班子。扶贫先扶志,杨俊森会同驻村扶贫工作队及村两委认真学习习总书记治国理论和脱贫攻坚工作重要论述,并多次带领他村两委出门、出乡、出县,参观考察,开阔视野,寻求合作。同时,杨俊森会同驻村扶贫工作队通过社会资源,对村委会的办公设施和周边环境进行了提升改造。使双源村两委班子从精神面貌、工作态度、团结协作上都有了明显的转变,营造了凝心聚力、奋发向上的良好工作氛围。而这些改变又很快引起了在外务工人员的关注、关心,对此,杨俊森会同驻村扶贫工作队又快速反应,抓住契机,带领村党总支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建立“党旗下的双源村——驻杭流动党支部”学习微信群,成立驻杭流动党支部,激发在外党员的政治责任感,调动了在外务工人员参与支持家乡建设的积极性。脱贫攻坚是一场伟大的战役,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形成合力。杨俊森会同驻村扶贫工作队创新性主办首届双源村返乡人员座谈会等活动,通过交流,了解在外成功人士的想法与实力,倾听他们对家乡建设的意见与建议,努力为他们返乡创业搭建平台。

其次,盘活闲置资产,发展壮大村集体经。经济是基础,是命脉。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杨俊森会同驻村扶贫工作队通过调研和多方协调,再经村两委会决定,将村茶厂改租提高租金、将闲置的280余亩土地流转进行租赁,仅一年就将村的集体收入提高到12.62万元,2020又争取省级专项扶贫资金100万元,实施弥猴桃基地建设,这个项目将为村集体年增收约6万元,预计2020年村集体收入将突破18万元。另外,近两年杨俊森会同驻村扶贫工作队奔走于市、县有关单位,争取的支持累计4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基础提高了,关键还要让村民尤其是贫困户切实增收。杨俊森会同驻村扶贫工作队创新“有机茶基地+村集体茶厂+农户”模式,解决村民卖茶难,提高贫困户收入。

再次 热情关怀贫困户,尽心尽力扶真贫。杨俊森在走访中发现贫困户吴利忠本人患有肝硬化,其妻子为聋哑人,家庭贫困,女儿吴海花2015年做过左胳膊肱骨骨折手术,但钢板一直没有取出,已经影响到小海花的发育和学习。经了解,取出钢板的手术费用需6000多元,又不在“351、180”求助范围,走意外保险,自费部分也不是这个家庭能承担得起的。于是,杨俊森会同驻村扶贫工作队经多方协调,取得黄山市中医医院支持,于2018年7月9日为小海花做了手术,不但全免手术费用,而且连同父女二人陪护及住院期间的伙食费也全免了。除此之外,还有因伤下身瘫痪的吴剑,没有收入,精神萎靡。杨俊森会同驻村扶贫工作队主动关心安抚,为他联系康复治疗,还争取首康医院医疗补助2000元。为了解决就业创收的问题,杨俊森争取帮扶单位市盐业公司赠送了电脑,帮助他开网店。吴剑成了一个生活态度积极,身残志不残的自食其力的典型。

最后,付出总有收获。截止2019年年底,双源村68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杨俊森的付出获得了组织和群众的认可,连续两年考核获得优秀等次,并被评为歙县“最美选派帮扶干部”及昌溪乡“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中组部2008年实行大学生村官工作以来,全国各地有成千上万大学生响应号召,奔赴农村一线,俯下身段,扎根基层,干事创业,有些年轻的大学生村官同志甚至还付出了生命!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学生村官工作十分重视,曾多次同大学生村官亲切交谈,批示大学生村官工作,回复大学生村官来信!截至目前,有些省份将大学生村官与选调生并轨实施,有些省份还在继续实施大学生村官工作。中央也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促进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在转岗大学生村官中有的继续留村任职,有的考录公务员,有的自主创业发展,有的继续学习深造。

如今,杨俊森已在黄山本地娶妻生子,扎根基层。作为转岗大学生村官,他长期在艰苦山区扎根十余年,先后在4个行政村干事创业,他是全国大学生村官的一个缩影。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一代,他们与同龄人一样,憧憬都市生活的繁华与舒适,渴求人生轨迹的前卫和时尚。但是,脱贫攻坚工作的生动实践使他们认识到,牢记使命是他们的忠实信仰,扎根基层是最前卫的选择,担任村官是最热门的职业,乡村振兴是最时尚的生活!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扶贫人物    

杨俊森:牢记使命 不忘嘱托

时间:2020-07-20 09:51:59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

QQ截图20200720094607.jpg

时光荏苒,初心不改。2008年12月22日,在中南海152大会议室召开的“全国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面向杨俊森提出“志存高远、坚定信念;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勇于开拓、大胆实践;尊重农民、心系群众。”四句嘱托,并指出做大学生村官要长期扎根基层,并非1年、2年的事情,要做5年、10年长期扎根的打算!转眼间12年时间已过,杨俊森谨遵习总书记嘱托,继续扎根农村,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

从学生村官到大学生村官,再到村党支部书记,再到选派村党总支副书记、扶贫工作队副队长,杨俊森很自豪,他有4任大学生村官村官经历!这4任大学生村官的经历,是杨俊森人生中最最宝贵的财富,由学生到农民,由大城市到农村,由田间地头走进中南海……杨俊森经常说有三个家:母亲所在的地方、母校、俺们村。母亲有养育他的恩情,母校给予他知识和人生坐标,在俺们村他获得了事业和难忘的父老乡亲。

由在校大学生到村科技副主任

2001年杨俊森参加了职业高中对口招生考试,考入安徽科技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校期间,杨俊森表现比较活跃,一直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并兼任生命科学学院团总支委员,平时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拓展自己的阅历与见识。在专业课教学中,老师们都很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经常带领杨俊森们到田间地头搞实践。在老师的指导下,杨俊森亲自动手操作,熟练掌握了园艺方面的专业技能。

2005年,杨俊森报名参加了学校团委与凤阳县委组织联合组织的第八批大学生村官活动,到离县城10公里的大庙镇担任三杨村村科技副主任。在三杨村挂职期间,杨俊森利用寒暑假、双休日和课余时间到村里,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服务村民,向他们传授实用农业技术,为他们解决了一些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使他们尝到了科技种田的甜头,逐渐使科技种田的意识在村民心中生根发芽。通过这次深入农村一线的挂职,使杨俊森了解到农村非常需要杨俊森们这些有知识、有技能的大学生,由此奠定了日后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志向。

由省城编辑部到大学生村官

毕业后,本着先就业再择业的思想,杨俊森经学校推荐来到了省农委《安徽农学通报》编辑部上班,在这里杨俊森接触到一些来自省内外农业一线的理论专家和农技专家,使杨俊森了解到了国家发展农业的大体方针和政策。但身处偌大个城市,杨俊森并没有归属感,杨俊森怀恋大学期间下乡挂职时和村民相处的成就感,这更加触发了杨俊森到农村一线创业的念头。2007年9月,当得知自己被黄山市“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录用后,杨俊森毅然辞去编辑部工作来到了黄山市歙县深渡镇绵潭村担任大学生村官。

在深渡镇绵潭村杨俊森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吃住在村委会。在村里,带领村民组建“歙县绵潭枇杷专业合作社”,改良枇杷树种,拓展枇杷销售渠道,并用自己所学园艺技术指导、帮助村民生产、管理、销售枇杷,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得到群众的认可。

杨俊森为农民兄弟所做的工作虽然不多,但组织上一直很关注关心杨俊森,给予了杨俊森很多很高的荣誉。2008年10月,杨俊森被评为“中国首届十佳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事迹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批示和称赞,并在中南海参加“全国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会”,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由乡干部到村党支部书记

2010年2月杨俊森被歙县县政府破格录用在该县绍濂乡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新的岗位上,杨俊森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发扬创业、创新精神,联合乡里大学生村官成立“大学生村官技术指导团”,在绍濂乡推广种植猴头菇,并取得了成功,增加了农民收入,使猴头菇成为绍濂乡的新名片。

从2011年开始杨俊森兼任歙县绍濂乡团委书记,为了维护农村未成年人权益,杨俊森联合乡里的大学生村官与社会爱心人士共同组建“护苗小分队”,并联系黄山学院志愿者,作农民工子女“代理”爸爸妈妈,为孩子们带来欢声笑语。为了扶持有志青年返乡创业,乡团委还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为了丰富青年活动,经常性开展青年联谊活动。乡团委通过不断努力,工作上得到了团中央认可,2013年绍濂乡团委被团中央评为“全国农村基层团建示范乡镇”。

根据歙县绍濂乡党委安排,杨俊森于2013年7月开始担任绍濂乡古祝村党支部书记一职。为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杨俊森不断创新农村治理模式,推行“邻里互助社”。在开展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杨俊森带领村党支部积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把吃喝风、红包风、*风、走读风等“小四风”整治活动,作为教育实践活动切入点。在日常防汛、防地质灾害等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在农村工作实践中,杨俊森始终保持干事创业优良品格与工作激情,坚定崇高信念,脚踏实地为群众办事,在与村民相处中增进与他们的真挚情感,在农村工作中感悟人生价值。

由城管执法队员到选派村党总支副书记

2015年杨俊森参加黄山市城管执法局遴选考试,被遴选到黄山经开区城管执法大队,在大队直属中队担任指导员。在执法过程中,为了更好服务个体经营户,杨俊森积极为沿街商铺定制“电子名片”,探寻城管执法数字化管理模式。

2016年中旬杨俊森被市局抽调至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项目部,负责项目建设征地、拆迁等工作,杨俊森严格按照项目推进方案顺利完成项目主体工程75亩范围红线征地及附属进场道路征地工作,2018年底黄山市生活垃圾处理厂顺利投入运营。

2018年初,杨俊森怀着对农村的热爱,杨俊森主动报名安徽省第七批选派干部,投身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事业。赴市城管执法局对口帮扶的歙县昌溪乡双源村担任村党总支副书记、扶贫工作队副队长。驻村工作近3年以来,在昌溪乡乡党委政府领导下,在扶贫工作队长带领下,杨俊森服从组织领导,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助力脱贫攻坚。

首先 抓党建,带班子。扶贫先扶志,杨俊森会同驻村扶贫工作队及村两委认真学习习总书记治国理论和脱贫攻坚工作重要论述,并多次带领他村两委出门、出乡、出县,参观考察,开阔视野,寻求合作。同时,杨俊森会同驻村扶贫工作队通过社会资源,对村委会的办公设施和周边环境进行了提升改造。使双源村两委班子从精神面貌、工作态度、团结协作上都有了明显的转变,营造了凝心聚力、奋发向上的良好工作氛围。而这些改变又很快引起了在外务工人员的关注、关心,对此,杨俊森会同驻村扶贫工作队又快速反应,抓住契机,带领村党总支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建立“党旗下的双源村——驻杭流动党支部”学习微信群,成立驻杭流动党支部,激发在外党员的政治责任感,调动了在外务工人员参与支持家乡建设的积极性。脱贫攻坚是一场伟大的战役,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形成合力。杨俊森会同驻村扶贫工作队创新性主办首届双源村返乡人员座谈会等活动,通过交流,了解在外成功人士的想法与实力,倾听他们对家乡建设的意见与建议,努力为他们返乡创业搭建平台。

其次,盘活闲置资产,发展壮大村集体经。经济是基础,是命脉。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杨俊森会同驻村扶贫工作队通过调研和多方协调,再经村两委会决定,将村茶厂改租提高租金、将闲置的280余亩土地流转进行租赁,仅一年就将村的集体收入提高到12.62万元,2020又争取省级专项扶贫资金100万元,实施弥猴桃基地建设,这个项目将为村集体年增收约6万元,预计2020年村集体收入将突破18万元。另外,近两年杨俊森会同驻村扶贫工作队奔走于市、县有关单位,争取的支持累计4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基础提高了,关键还要让村民尤其是贫困户切实增收。杨俊森会同驻村扶贫工作队创新“有机茶基地+村集体茶厂+农户”模式,解决村民卖茶难,提高贫困户收入。

再次 热情关怀贫困户,尽心尽力扶真贫。杨俊森在走访中发现贫困户吴利忠本人患有肝硬化,其妻子为聋哑人,家庭贫困,女儿吴海花2015年做过左胳膊肱骨骨折手术,但钢板一直没有取出,已经影响到小海花的发育和学习。经了解,取出钢板的手术费用需6000多元,又不在“351、180”求助范围,走意外保险,自费部分也不是这个家庭能承担得起的。于是,杨俊森会同驻村扶贫工作队经多方协调,取得黄山市中医医院支持,于2018年7月9日为小海花做了手术,不但全免手术费用,而且连同父女二人陪护及住院期间的伙食费也全免了。除此之外,还有因伤下身瘫痪的吴剑,没有收入,精神萎靡。杨俊森会同驻村扶贫工作队主动关心安抚,为他联系康复治疗,还争取首康医院医疗补助2000元。为了解决就业创收的问题,杨俊森争取帮扶单位市盐业公司赠送了电脑,帮助他开网店。吴剑成了一个生活态度积极,身残志不残的自食其力的典型。

最后,付出总有收获。截止2019年年底,双源村68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杨俊森的付出获得了组织和群众的认可,连续两年考核获得优秀等次,并被评为歙县“最美选派帮扶干部”及昌溪乡“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中组部2008年实行大学生村官工作以来,全国各地有成千上万大学生响应号召,奔赴农村一线,俯下身段,扎根基层,干事创业,有些年轻的大学生村官同志甚至还付出了生命!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学生村官工作十分重视,曾多次同大学生村官亲切交谈,批示大学生村官工作,回复大学生村官来信!截至目前,有些省份将大学生村官与选调生并轨实施,有些省份还在继续实施大学生村官工作。中央也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促进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在转岗大学生村官中有的继续留村任职,有的考录公务员,有的自主创业发展,有的继续学习深造。

如今,杨俊森已在黄山本地娶妻生子,扎根基层。作为转岗大学生村官,他长期在艰苦山区扎根十余年,先后在4个行政村干事创业,他是全国大学生村官的一个缩影。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一代,他们与同龄人一样,憧憬都市生活的繁华与舒适,渴求人生轨迹的前卫和时尚。但是,脱贫攻坚工作的生动实践使他们认识到,牢记使命是他们的忠实信仰,扎根基层是最前卫的选择,担任村官是最热门的职业,乡村振兴是最时尚的生活!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