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宋文明:脱贫攻坚勤为民

时间:2020-07-25 16:15:17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赵启喜

 “宋大哥,这么早就给我送大米来了,还帮我带来了蚊香,真是考虑的周全啊。”7月19日,阴雨连绵。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桥边镇朱家坪村2组贫困村民张启新,紧紧地拉着一个中年男人的手,连声说:多谢宋大哥。这个“宋大哥”就是点军区城乡统筹精准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宋文明。

宋文明,今年 56 岁,中共党员,是一名转业军人,长期在城管部门工作。2012年,时逢点军区大开发大建设,城市管理力量十分薄弱,缺少专业管理人员。于是,他主动向组织提出申请,从市城管委城市管理执法支队调入点军区城管大队担任教导员,这一干就是8年。2018年,区委为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他服从组织安排,“全脱产”来到区精准扶贫攻坚战工作专班,成为“三大攻坚战”专班之一的牵头负责人。他“转行”后虚心当起“学徒”,认真学习中央扶贫政策,把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当作自己的主要战场,很快就成为扶贫工作中的“内行”。

讲政治,做脱贫攻坚“宣讲员”

他把投身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一种荣幸,作为一次考验,并自觉提高站位,从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的角度出发,注重学习宣传,努力学习各项扶贫惠农政策,迅速转换角色、融入工作。围绕脱贫攻坚的热点、焦点、难点、堵点问题,两年来,他利用下乡调研和入户核查的时机,经常踏上崎岖不平的道路,翻山越岭,走遍了全区的53个村(居)。到村组农户家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把政策解释给贫困户,把扶贫工作的成效宣传给群众,让群众知道自己可以享受、已经享受了哪些政策,遇到村民不识字的,他会蹲下身来,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给他们听。他通过调研宣传时掌握第一手情况、获取第一手信息,并认真分析总结提炼,做到了情况掌握全、问题分析深、对策提得准,提出了一批具有针对性、前瞻性、操作性的意见与建议,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充分发挥了全区脱贫攻坚工作的“参谋员”作用。

两年来,他先后通过区党政群、宜昌点军网、扶贫工作网、短信等网络媒体上编发各类政策信息700余条,指导编发《扶贫应知应会手册》3000多册,印制政策明白卡和健康扶贫等宣传资料14000余份,覆盖全区5个乡镇(街办)44个村(居)3404户,全面提高了脱贫攻坚知晓率、参与率。同时,他在工作中采访宣传了一批扶贫先进典型人物和事迹,多渠道推广了扶贫脱贫的先进经验做法,他与同事撰写的《村里来了好书记》等点军脱贫攻坚典型经验稿件,先后在中国扶贫网、荆楚网、《三峡日报》、宜昌扶贫网等中央、省、市级主流媒体上刊发,唱响“点军扶贫声音”,讲好“点军扶贫故事”,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反响。

讲担当,做脱贫攻坚“协调员”

他充分发挥统筹办的桥梁纽带作用,全力做好全区脱贫攻坚统筹、协调、督办工作,促使全区形成“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脱贫攻坚格局。全区“四大家”领导共联系贫困村44个,建设扶贫项目240多个,做到任务明确、措施到位、责任到人,全区有34个驻村扶贫工作队34个第一书记,均驻村入户开展结对认亲工作,扶真贫,真扶贫,实现了各村(居)有区直部门联系、有驻村工作队、有第一书记、有结对帮扶全覆盖。他定期协调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对全区脱贫攻坚工作问题及时会商、集思广益,构建起横向聚力、纵向联动的扶贫常态化工作机制。他组织对口帮扶驻村第一书记,发挥部门优势、岗位特长,想方设法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等下乡活动,送物资、送政策、送信息、送岗位,引导扶持贫困户发展新型特色产业,拓宽脱贫致富渠道,让贫困户得实惠、受益处。一批涉及行路难、饮水难、住房难、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等突出困难和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针对扶贫档案资料多,内容复杂,缺少固定模板导致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的状况,积极探索改进工作,在保存纸质材料的同时,建议把全区44个村3404户贫困户的一户一档制成电子版,修订完善贫困户的《精准帮扶明白卡》。他并到村一一指导协助。去年12月9日,他远嫁河南南阳市的妹妹患病住院,经医院诊断是尿毒症(肾衰竭),病情严重,危及生命,当晚7点多收到消息时他还在全区最远的高岩村检查易地搬迁拆旧复垦工作,他只给区里主要领导在嘴里念了一句。亲人多次打电话催促见上一面,时逢全区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他一刻也没能抽身,先后三次退订了请假探亲的动车票。区领导得知情况后,数次劝说他放下手中的工作前去探望妹妹一次,都被他一一婉拒了。就是其姐夫今年5月患直肠癌住进离单位最近的点军区人民医院住院动手续,他也是给点军医院的赵永忠副院长打了一个电话,让院方帮忙办理手续,再也没有专门请过一天假去看护,怕影响手中的工作。经过加班加点整理,全区《精准帮扶联系卡》涵盖了贫困户的基本信息、帮扶措施、帮扶干部信息、享受政策情况、政策宣传和满意度调查等内容,内容详实准确,受到了上级部门的一致好评。

随着全区扶贫工作的纵深推进,有一些贫困户缺乏主观能动性,将政府扶持当做一种福利,稍有不满足,便心生怨气;还有一些贫困户既想脱贫,又担心脱贫后享受不到优惠政策,甘愿赖在贫困窝里不退贫。这些现象的出现导致一部分村民生了“红眼病”,认为“扶贫”不“扶众”,心生不满导致不认可扶贫工作、甚至上访上诉。他加强精神扶贫引导,转变贫困户观念,从自己联系村的贫困户开始做思想工作。鼓励发展产业,提供技术帮扶,不断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贫困户基本摒弃了“等、靠、要”思想,彻底拔掉“穷根”、开辟“富路”,呈现出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新气象。

讲纪律,做脱贫攻坚“督办员”

他常说:“我是一名有36年党龄的老党员了,组织上安排我来搞扶贫工作,是对我的一份信任,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怕得罪人是搞不好这分工作的”。他注重扶贫工作促落实,协助制定出台《驻村帮扶贫困村和结对帮扶考核办法》等制度,督促全区党员干部把扶贫责任扛在肩上,把脱贫工作放在心上,对脱贫责任不实、担当不够的,敢于“唱黑脸”“当包公”,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到位,不姑息,不手软。村看村,户看户,党员群众看干部。他针对扶贫工作纪律、扶贫工作作风等突出问题,定期不定期深入一线、走访入户开展明查暗访,对“五天四夜”等扶贫工作纪律执行不到位,扶贫工作不务实、脱贫过程不扎实、脱贫结果不真实的单位和个人,发现一起、督办一起,先后发现扶贫领域作风问题3件,并对帮扶单位责任人进行了问责。实现了贫困村、联系领导、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全覆盖。他加强对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管理,做到有目标责任书、有签到制度,建立了工作责任清单和管理台账、每周汇报一次工作、每月检查一次驻村日志,对发现的档案材料、帮扶手册存在问题一一进行说明,并通知相关责任人按要求整改到位。他针对扶贫易地搬迁中,项目资金多,有时会出现“雷声大、雨点小”,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经常下乡走村串户,深入扶贫对象家中,挨家挨户了解实际情况,及时梳理扶贫对象信息资料,确保扶贫对象精准无错漏,对建档立卡户的确定、搬迁地点选址、规划以及资金拨付使用情况进行全过程、全覆盖精准监督,对获取的信息上报给区20余条,及时交办相关乡镇、村,限期整改落实,有效杜绝了“雁过拔毛”式的腐败,确保全区扶贫资金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

目前,全区已经建成21个易地扶贫安置点,拨付资金7098万元;入住637户,入住率达到100%。

“之前在部队没有真正上过战场,现在可是实打实的打仗”,宋文明说道,“今年是脱贫攻坚验收官年,接下来我会不余遗力为全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出自己的一份力”。(作者系宜昌市点军区人大干部)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扶贫人物    

宋文明:脱贫攻坚勤为民

时间:2020-07-25 16:15:17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赵启喜

 “宋大哥,这么早就给我送大米来了,还帮我带来了蚊香,真是考虑的周全啊。”7月19日,阴雨连绵。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桥边镇朱家坪村2组贫困村民张启新,紧紧地拉着一个中年男人的手,连声说:多谢宋大哥。这个“宋大哥”就是点军区城乡统筹精准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宋文明。

宋文明,今年 56 岁,中共党员,是一名转业军人,长期在城管部门工作。2012年,时逢点军区大开发大建设,城市管理力量十分薄弱,缺少专业管理人员。于是,他主动向组织提出申请,从市城管委城市管理执法支队调入点军区城管大队担任教导员,这一干就是8年。2018年,区委为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他服从组织安排,“全脱产”来到区精准扶贫攻坚战工作专班,成为“三大攻坚战”专班之一的牵头负责人。他“转行”后虚心当起“学徒”,认真学习中央扶贫政策,把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当作自己的主要战场,很快就成为扶贫工作中的“内行”。

讲政治,做脱贫攻坚“宣讲员”

他把投身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一种荣幸,作为一次考验,并自觉提高站位,从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的角度出发,注重学习宣传,努力学习各项扶贫惠农政策,迅速转换角色、融入工作。围绕脱贫攻坚的热点、焦点、难点、堵点问题,两年来,他利用下乡调研和入户核查的时机,经常踏上崎岖不平的道路,翻山越岭,走遍了全区的53个村(居)。到村组农户家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把政策解释给贫困户,把扶贫工作的成效宣传给群众,让群众知道自己可以享受、已经享受了哪些政策,遇到村民不识字的,他会蹲下身来,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给他们听。他通过调研宣传时掌握第一手情况、获取第一手信息,并认真分析总结提炼,做到了情况掌握全、问题分析深、对策提得准,提出了一批具有针对性、前瞻性、操作性的意见与建议,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充分发挥了全区脱贫攻坚工作的“参谋员”作用。

两年来,他先后通过区党政群、宜昌点军网、扶贫工作网、短信等网络媒体上编发各类政策信息700余条,指导编发《扶贫应知应会手册》3000多册,印制政策明白卡和健康扶贫等宣传资料14000余份,覆盖全区5个乡镇(街办)44个村(居)3404户,全面提高了脱贫攻坚知晓率、参与率。同时,他在工作中采访宣传了一批扶贫先进典型人物和事迹,多渠道推广了扶贫脱贫的先进经验做法,他与同事撰写的《村里来了好书记》等点军脱贫攻坚典型经验稿件,先后在中国扶贫网、荆楚网、《三峡日报》、宜昌扶贫网等中央、省、市级主流媒体上刊发,唱响“点军扶贫声音”,讲好“点军扶贫故事”,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反响。

讲担当,做脱贫攻坚“协调员”

他充分发挥统筹办的桥梁纽带作用,全力做好全区脱贫攻坚统筹、协调、督办工作,促使全区形成“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脱贫攻坚格局。全区“四大家”领导共联系贫困村44个,建设扶贫项目240多个,做到任务明确、措施到位、责任到人,全区有34个驻村扶贫工作队34个第一书记,均驻村入户开展结对认亲工作,扶真贫,真扶贫,实现了各村(居)有区直部门联系、有驻村工作队、有第一书记、有结对帮扶全覆盖。他定期协调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对全区脱贫攻坚工作问题及时会商、集思广益,构建起横向聚力、纵向联动的扶贫常态化工作机制。他组织对口帮扶驻村第一书记,发挥部门优势、岗位特长,想方设法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等下乡活动,送物资、送政策、送信息、送岗位,引导扶持贫困户发展新型特色产业,拓宽脱贫致富渠道,让贫困户得实惠、受益处。一批涉及行路难、饮水难、住房难、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等突出困难和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针对扶贫档案资料多,内容复杂,缺少固定模板导致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的状况,积极探索改进工作,在保存纸质材料的同时,建议把全区44个村3404户贫困户的一户一档制成电子版,修订完善贫困户的《精准帮扶明白卡》。他并到村一一指导协助。去年12月9日,他远嫁河南南阳市的妹妹患病住院,经医院诊断是尿毒症(肾衰竭),病情严重,危及生命,当晚7点多收到消息时他还在全区最远的高岩村检查易地搬迁拆旧复垦工作,他只给区里主要领导在嘴里念了一句。亲人多次打电话催促见上一面,时逢全区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他一刻也没能抽身,先后三次退订了请假探亲的动车票。区领导得知情况后,数次劝说他放下手中的工作前去探望妹妹一次,都被他一一婉拒了。就是其姐夫今年5月患直肠癌住进离单位最近的点军区人民医院住院动手续,他也是给点军医院的赵永忠副院长打了一个电话,让院方帮忙办理手续,再也没有专门请过一天假去看护,怕影响手中的工作。经过加班加点整理,全区《精准帮扶联系卡》涵盖了贫困户的基本信息、帮扶措施、帮扶干部信息、享受政策情况、政策宣传和满意度调查等内容,内容详实准确,受到了上级部门的一致好评。

随着全区扶贫工作的纵深推进,有一些贫困户缺乏主观能动性,将政府扶持当做一种福利,稍有不满足,便心生怨气;还有一些贫困户既想脱贫,又担心脱贫后享受不到优惠政策,甘愿赖在贫困窝里不退贫。这些现象的出现导致一部分村民生了“红眼病”,认为“扶贫”不“扶众”,心生不满导致不认可扶贫工作、甚至上访上诉。他加强精神扶贫引导,转变贫困户观念,从自己联系村的贫困户开始做思想工作。鼓励发展产业,提供技术帮扶,不断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贫困户基本摒弃了“等、靠、要”思想,彻底拔掉“穷根”、开辟“富路”,呈现出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新气象。

讲纪律,做脱贫攻坚“督办员”

他常说:“我是一名有36年党龄的老党员了,组织上安排我来搞扶贫工作,是对我的一份信任,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怕得罪人是搞不好这分工作的”。他注重扶贫工作促落实,协助制定出台《驻村帮扶贫困村和结对帮扶考核办法》等制度,督促全区党员干部把扶贫责任扛在肩上,把脱贫工作放在心上,对脱贫责任不实、担当不够的,敢于“唱黑脸”“当包公”,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到位,不姑息,不手软。村看村,户看户,党员群众看干部。他针对扶贫工作纪律、扶贫工作作风等突出问题,定期不定期深入一线、走访入户开展明查暗访,对“五天四夜”等扶贫工作纪律执行不到位,扶贫工作不务实、脱贫过程不扎实、脱贫结果不真实的单位和个人,发现一起、督办一起,先后发现扶贫领域作风问题3件,并对帮扶单位责任人进行了问责。实现了贫困村、联系领导、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全覆盖。他加强对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管理,做到有目标责任书、有签到制度,建立了工作责任清单和管理台账、每周汇报一次工作、每月检查一次驻村日志,对发现的档案材料、帮扶手册存在问题一一进行说明,并通知相关责任人按要求整改到位。他针对扶贫易地搬迁中,项目资金多,有时会出现“雷声大、雨点小”,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经常下乡走村串户,深入扶贫对象家中,挨家挨户了解实际情况,及时梳理扶贫对象信息资料,确保扶贫对象精准无错漏,对建档立卡户的确定、搬迁地点选址、规划以及资金拨付使用情况进行全过程、全覆盖精准监督,对获取的信息上报给区20余条,及时交办相关乡镇、村,限期整改落实,有效杜绝了“雁过拔毛”式的腐败,确保全区扶贫资金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

目前,全区已经建成21个易地扶贫安置点,拨付资金7098万元;入住637户,入住率达到100%。

“之前在部队没有真正上过战场,现在可是实打实的打仗”,宋文明说道,“今年是脱贫攻坚验收官年,接下来我会不余遗力为全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出自己的一份力”。(作者系宜昌市点军区人大干部)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