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徐敏:贫困户开工厂,带领乡亲致富忙

时间:2020-08-25 13:33:00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单珊

QQ截图20200825133403.jpg

“你看,左、右前片翻出拉链后的边沿处车明线,完成对拉链的固定,这样压出的门襟才好看、齐整。”8月24日,在宿州市泗县一处儿童服装加工厂内,负责人徐敏正和两个工人讨论压门襟的技术要领。 

和别处的服装厂不同,笔者注意到,在一群忙碌的工人中,还有几个在认真做作业的小朋友。“我曾经是贫困户,深知挣钱养家不容易,现在正是放暑假的时候,所以我就鼓励他们带着孩子来厂里。”徐敏说,工人把孩子带到厂里,家长挣钱挣得放心,带娃也带地踏实。

今年35岁的徐敏是屏山镇徐贺村人,他小时候因为患有小儿麻痹症,导致现在走路都一瘸一拐的,她的妻子毛丽云也是肢体残疾人。作为双残家庭,守在家里又没有什么致富的门路,日子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2014年,村里将徐敏一家纳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到一系列的政策扶持,虽说家庭生活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可是徐敏夫妻觉得特别不好意思。“年纪轻轻的,就靠着国家的政策过日子,面子上也挂不住呀。”

他对妻子说;“我们虽然是残疾人,可是不吃馒头也要争口气,我不信日子就能这样穷下去。”对呀!我就蒸馒头,一句话激发了徐敏做馒头的灵感。有了想法,就开始行动,从面粉的采购到蒸馒头的技术,他遇到难题就向有经验的人请教。起早贪黑加上诚信经营,“夫妻档”的馒头店逐渐步入正轨,平日里妻子毛丽云在家卖馒头,徐敏骑着机动三轮车,不顾严寒酷暑,走村串户地吆喝。如此寒暑往来,生活虽然辛苦,但也渐渐有了起色,2016年徐敏一家成功脱贫,小日子越过越热乎起来。

掘得了“第一桶金”,徐敏对生活有了进一步的打算。“我和妻子就是以前在外地的服装厂打工认识的,我何不在家里开办一个服装加工厂。这样我家就能稳定脱贫了,同时也能给村里不能出去务工的人,提供一个挣钱的门路。”这个想法得到了驻村工队和“村两委”的大力支持,2017年12月,徐敏在村里的帮助下,正式注册了大徐贺服饰加工厂,主要从事各类儿童服饰的代加工业务。现在工厂拥有机器30多台,每年可盈利20万元,扶贫小工厂成了村里人增收致富的“梦工厂”,徐敏本人也实现了从贫困户成脱贫户,到带头人的“三级跳”

身为贫困户的徐敏更加理解贫困户的难处,他时常给身边的人说:“是政府的扶持让我一个残疾人实现致富梦,我有能力也要帮助更多的人。”所以徐敏在用工的时候,会优先考虑家庭生活困难的农户和未脱贫的贫困户。厂里务工的人员最多的时候能达到30人,基本上都是经济上有困难的农户。本着计件多劳多得的报酬模式,工人每人每月工资在2000-3500元不等。

 QQ截图20200825133445.jpg

红红火火的小工厂,让徐敏迈开了大步伐。2020年5月底,徐敏又添置了50台机器,在泗县县城附近开办了一处分厂。眼下,三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厂子已经步入正轨,来自江浙沪等地的订单纷至沓来,厂里的工人也是干劲十足。一边辅导孩子做作业,一边“哒哒哒”踩着电动缝纫机的工人孙小利,满足地说:“我在这里一天平均能收入一百块钱,还不耽误带孩子,这个厂子我是来对啦!”

在城里有了新厂子,家里的小工厂徐敏也不舍得放下,虽然和妻子做好了分工:妻子在家里带着工人干活,自己在城里负责新厂子的业务,可是徐敏每天还是每天都会回到村里看一眼。“我在这里得到好政策的支持,现在我也会用感恩的心,把村里的工厂一如既往的做下去。”说这话时,徐敏眼神中充满坚定。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脱贫榜样    

徐敏:贫困户开工厂,带领乡亲致富忙

时间:2020-08-25 13:33:00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单珊

QQ截图20200825133403.jpg

“你看,左、右前片翻出拉链后的边沿处车明线,完成对拉链的固定,这样压出的门襟才好看、齐整。”8月24日,在宿州市泗县一处儿童服装加工厂内,负责人徐敏正和两个工人讨论压门襟的技术要领。 

和别处的服装厂不同,笔者注意到,在一群忙碌的工人中,还有几个在认真做作业的小朋友。“我曾经是贫困户,深知挣钱养家不容易,现在正是放暑假的时候,所以我就鼓励他们带着孩子来厂里。”徐敏说,工人把孩子带到厂里,家长挣钱挣得放心,带娃也带地踏实。

今年35岁的徐敏是屏山镇徐贺村人,他小时候因为患有小儿麻痹症,导致现在走路都一瘸一拐的,她的妻子毛丽云也是肢体残疾人。作为双残家庭,守在家里又没有什么致富的门路,日子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2014年,村里将徐敏一家纳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到一系列的政策扶持,虽说家庭生活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可是徐敏夫妻觉得特别不好意思。“年纪轻轻的,就靠着国家的政策过日子,面子上也挂不住呀。”

他对妻子说;“我们虽然是残疾人,可是不吃馒头也要争口气,我不信日子就能这样穷下去。”对呀!我就蒸馒头,一句话激发了徐敏做馒头的灵感。有了想法,就开始行动,从面粉的采购到蒸馒头的技术,他遇到难题就向有经验的人请教。起早贪黑加上诚信经营,“夫妻档”的馒头店逐渐步入正轨,平日里妻子毛丽云在家卖馒头,徐敏骑着机动三轮车,不顾严寒酷暑,走村串户地吆喝。如此寒暑往来,生活虽然辛苦,但也渐渐有了起色,2016年徐敏一家成功脱贫,小日子越过越热乎起来。

掘得了“第一桶金”,徐敏对生活有了进一步的打算。“我和妻子就是以前在外地的服装厂打工认识的,我何不在家里开办一个服装加工厂。这样我家就能稳定脱贫了,同时也能给村里不能出去务工的人,提供一个挣钱的门路。”这个想法得到了驻村工队和“村两委”的大力支持,2017年12月,徐敏在村里的帮助下,正式注册了大徐贺服饰加工厂,主要从事各类儿童服饰的代加工业务。现在工厂拥有机器30多台,每年可盈利20万元,扶贫小工厂成了村里人增收致富的“梦工厂”,徐敏本人也实现了从贫困户成脱贫户,到带头人的“三级跳”

身为贫困户的徐敏更加理解贫困户的难处,他时常给身边的人说:“是政府的扶持让我一个残疾人实现致富梦,我有能力也要帮助更多的人。”所以徐敏在用工的时候,会优先考虑家庭生活困难的农户和未脱贫的贫困户。厂里务工的人员最多的时候能达到30人,基本上都是经济上有困难的农户。本着计件多劳多得的报酬模式,工人每人每月工资在2000-3500元不等。

 QQ截图20200825133445.jpg

红红火火的小工厂,让徐敏迈开了大步伐。2020年5月底,徐敏又添置了50台机器,在泗县县城附近开办了一处分厂。眼下,三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厂子已经步入正轨,来自江浙沪等地的订单纷至沓来,厂里的工人也是干劲十足。一边辅导孩子做作业,一边“哒哒哒”踩着电动缝纫机的工人孙小利,满足地说:“我在这里一天平均能收入一百块钱,还不耽误带孩子,这个厂子我是来对啦!”

在城里有了新厂子,家里的小工厂徐敏也不舍得放下,虽然和妻子做好了分工:妻子在家里带着工人干活,自己在城里负责新厂子的业务,可是徐敏每天还是每天都会回到村里看一眼。“我在这里得到好政策的支持,现在我也会用感恩的心,把村里的工厂一如既往的做下去。”说这话时,徐敏眼神中充满坚定。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