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敢教荒原换新颜 ——我国最大易地生态移民安置区的脱贫路径

时间:2020-10-07 18:20:20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本刊记者 王健任

1.jpg

22年前,红寺堡这片土地上有什么?

风吹石头跑的戈壁滩上看不到一棵树,无尽连绵的沙丘不断“蚕食”着零星的灌木,火炉般的太阳炙烤着干渴的大地,这片土地仿佛是生命的禁区:天上无飞鸟,地上无人烟……

22年后,红寺堡这片土地上有什么?

23万移民让生命的禁区变成了我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安置区;70余万亩耕地渤澥桑田,戈壁滩成为“全国食品安全基地”“中国最具发展潜力葡萄酒产区”“中国富硒黄花菜明星产区”;百万只牛羊在罗山脚下处处演绎着“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场景……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移民开发建设的号角唤醒了红寺堡这片沉睡的土地,改写了23万移民的命运。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红寺堡儿女在脱贫攻坚中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在共和国年轻的县级行政区版图上,绘就了一幅壮美的小康画卷,让亘古荒原从此“换了人间”。

0到23万

红寺堡再高大挺拔的树木,年轮都不会超过22圈。从不见人烟的不毛之地,到23万人安居乐业的人间乐园,红寺堡只用了22年。

红寺堡区永新村党支部书记李文彬说,当时选择来到红寺堡,是在西海固生活走投无路后下的一个赌注,而赌注的“筹码”,就是黄河水。

在李文彬看来,缺水能限制草木的长势,也能制约人的光景。在西海固生活的人就像戈壁滩上的草木一样,在极度干旱的环境里只能苟延残喘。当李文彬听说搬到罗山脚下的戈壁滩上能饮黄河水、能种水浇地后,他立刻报了名。

李文彬的举动,让乡亲们不解:黄河水能让几十万人在高出黄河近300米的戈壁滩上过上好日子吗?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用一项堪称世界奇迹的“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给出了肯定答案。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如果将黄河水引到这里,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将变成数百万亩连片集中、地势平坦的易垦地,当在千古荒原上听到了黄河水的咆哮声后,必能再造一片绿洲,也能为南部山区的西海固儿女再造一个新家园。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大胆设想,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短短几个月时间,经过周密调研论证,这个“大胆设想”被国务院正式批准立项并列入国家“九五”计划。

红寺堡人都不会忘记“5月11日”这个日子,因为这是这片土地的“生日”。1996年5月11日,随着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奠基仪式的开始,一声令下,上百台推土机开足马力,卷起的沙尘如同上百条巨龙在亘古荒原上奔腾起舞。水利、供电、通信、道路、农田建设等数十支建设大军同步浩浩荡荡地开进红寺堡,把汗水流进移民的梦想里,浇灌出一片充满希望的新家园。

1998年9月16日,在红寺堡灌区一泵站周围,没有一桌一椅、没有一花一旗,在场的干部群众对黄河水的期待,只给扶贫扬黄灌溉工程首次试水典礼留了不到10分钟时间。随后黄河水按照人的意志,喷涌而上,冲向了干渴的戈壁滩,也流进了群众的心坎里。

水来了,人也来了。李文彬和海原县、西吉县等地的100多名群众“慕水而来”,在干部带领下,把根扎在了永新村。1998年底,红寺堡开发区工委、管委会挂牌。第二年2月,红寺堡首次春耕生产会议召开,李文彬迫不及待,想看看喝了黄河水的庄稼能打多少粮食。

水浇地怎么种?永新村当时的100多位种惯了旱地的“好把式”都慌了手脚。干部们带着村民浇地、犁地、播种、施肥,永新村当年种了近700亩小麦。5个多月后,村民们又慌了手脚:西海固老家二三十亩旱地的粮仓容量,根本装不下5亩水浇地里的小麦产量。

红寺堡的丰收,沸腾了红寺堡这片土地,也震惊了西海固人。当年下半年,大规模移民开始,按照“边移民、边建设、边发挥效益”的原则,红寺堡广大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在沙子里开垦农田,在戈壁滩上修路架桥,推平了数不尽的沙丘,栽下了数不尽的杨柳。

“宁可苦自己,绝不误移民”的创业精神,是流淌在红寺堡广大党员干部血液中最活跃的因子。曾经奋战在红寺堡开发建设一线的现盐池县委书记滑志敏回忆,那段时间干部们白天在风沙里苦干,晚上在沙坑里睡,端起一碗饭来有半碗沙,因此红寺堡的干部都知道沙子是什么味道。

红寺堡美好的发展前景让移民群众深深地扎下了根,还吸引了3万多自发移民。2007年,李奇玲作为自发移民,口袋里总共揣着20元,从老家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贺套村搬迁到红寺堡沙草墩村。

一株野地里长的西瓜藤,让李奇玲相信,这片土地一定能行。在村干部的帮助下,李奇玲开始了“种植试验”,从西瓜到甜瓜,从葡萄到枸杞,倔强的李奇玲在这片倔强的土地上,种出了丰厚的家底:6间砖瓦房、7辆不同用途的车、一家商店外加位于红寺堡城区中心的一套住宅……

红寺堡干部群众的苦干实干,换来的是这片土地的沧桑巨变。2009年,红寺堡经过10年的开发建设,搬迁安置群众近20万人,人工造林130多万亩,治理水土流失近1000平方公里,林木、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了39%和75%。同年9月,国务院批复在红寺堡开发区设立县级行政机构,下辖3个乡、两个镇、一个街道办。

在“十二五”生态移民中,宁夏回族自治区要求红寺堡再接纳3.15万新移民。这次,红寺堡有底气了,迎接这3.15万新移民的,是1.98亿立方米的黄河水引水量,是70多万亩稳产、高产的水浇地,是四通八达的乡村道路,是一个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移民安居的宜居家园。

22年来,鸟择良木而栖,23万移民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活出了新气象,活出了获得感。

从亘古荒原到人间乐园,红寺堡用翻天覆地的变化,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政治情怀。羞于表达的红寺堡人,把“共产党好,黄河水甜”的标语,摆在了红寺堡区最瞩目的位置。

100%到0.75%

红寺堡开发建设之初,移民都是宁夏最贫困地区中的最贫困的群众。

2000年,庞凤英一家响应政策,从老家隆德县高台村与全村40多位穷乡亲一起搬到了红寺堡。庞凤英至今仍清晰地记得,5户人的家当,竟没装满一辆拖拉机。

庞凤英家6口人,只有3床被子、两张羊毛毡垫子、一口铁锅、6个碗……全家人的衣服,装不满一麻袋,最占地的,还是那几把铁锹、锄头。临走,折了几根沙柳条当筷子,庞凤英和老伴开玩笑说,搬新家要有几样新家具,这6双筷子就算是“新家具”了。

一穷二白的群众,来到了这片一穷二白的土地上。红寺堡区当时的贫困发生率为100%!

万事开头难,但有了政府引来的黄河水,移民在这片土地上的开头并没有多难。1998年,于文海从泾源县搬到红寺堡区香园村,种了8亩水浇地,不到3年时间一家人就还清了建房子借下的外债,并解决了温饱。

在搬迁之初,红寺堡区连续5年对移民经济收入情况进行定点跟踪,从调查报告结果上看,于文海家的变化不是个例。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从第三年开始,移民经济收入就明显高于原籍水平。随着迁入时间的推移,移民生产技能逐渐提高,耕地建设逐步成熟化,社会发展步入正轨,移民收入增长明显。

但红寺堡灌区工程建设是在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围绕解决移民温饱的目标而设计的,无法完全承载23万移民的小康梦想。截至2014年,红寺堡仍有贫困群众55879人,贫困发生率为32.98%。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如同黄河水一般,再次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澎湃的发展动力,让移民迎来了跨越式发展。

2014年,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的马世山刚搬到马渠生态移民安置区时,是提着半袋子米和面来的。过去移民的经历让他相信,在这里种地不用一年时间,米袋子和面袋子都会装满。

吃饱容易,但脱贫难。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红寺堡区党委政府把培育产业作为增强移民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稳定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产业发展逐步从“温饱型”向“致富型”转变。

本来还想种地当农民的马世山,却靠种地当成了“工人”“股东”。在红寺堡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协调下,辽宁和江苏的两家龙头企业在马渠生态移民安置区种了6800亩萝卜和5754亩枸杞。马世山家的6亩地,全部流转给了两家公司,然后自己变成两家公司争相聘请的“工人”,年底两家公司还都有分红。

庄稼人的作息时间曾经是由庄稼的生长决定的。现如今,马世山一年四季都忙,枸杞的生长期在3月至8月,萝卜的生长期在7月至11月,恰好能够实现务工的季节衔接。光一年的务工收入,马世山就挣了3万多元。

这两年,马世山的老伴顶起了家里收入的“半边天”,她一个人养了6头西门塔尔牛和20多只羊。通过整合项目资金,红寺堡区党委政府通过为移民落实见犊补母、圈棚改造等各类扶持资金等措施,大力扶持贫困群众发展养殖业。目前,马渠生态移民区养殖园区存栏肉牛2364头、肉羊1.2万余只。

如今,不种庄稼的移民不仅面袋子满了,钱袋子也鼓了。2015年,马渠生态移民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300元,在红寺堡区垫底。5年后,移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100元。

如今红寺堡区的移民都很忙,不光没有闲余时间,更没有闲人。全区5.6万亩、年产值逾3.36亿元的枸杞,8.02万亩、综合产值达到4.2亿元的黄花菜,10.6万亩的葡萄,还有11.2万头牛、90.5万只羊,把每一位移民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

房子,是衡量一家人生活水准的标志。移民群众住房的迭代升级,是红寺堡区日新月异发展最好的见证。

22年间,李文彬建了4次新房。22年前,第一批移民住房在岁月的侵蚀中逐渐变成危旧房。红寺堡区通过采取原址翻建、加固改造、补偿退出、扩面安置、周转安置等办法,持续解决移民安全住房。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红寺堡区累计发放农村危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1500万元,让贫困群众居住的危房实现了清零。

随着经济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在政府的帮助下,李文彬通过翻建、扩建、重建等方式,房子面积越来越大、条件越来越好,竟然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2016年,全国航模大赛在永新村附近举行。当时众多游客在经过永新村时,被村民们干净整洁的现代化庭院所吸引,向李文彬提出“花钱借宿”的需求,让头脑灵活的李文彬发现了商机。2016年,他开始带领一些有条件的村民将庭院改造成民宿,为游客提供餐饮及住宿服务,发展起了乡村旅游,每户增收2万元以上。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2016年,福建省德化县与红寺堡区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两地共立“决胜小康”之志,携手共战贫困,打造出脱贫攻坚的“德红共同体”。

“闽宁协作,德化援建”这8个大字醒目地竖立在弘德村扶贫车间外墙上方。弘德村是生态移民村,过去村里的留守妇女和老人既没技术又不能离家,成了脱贫中最薄弱的一环。于是德化县实行“订单化”援建,援建费用168万元,建成占地20亩、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专为留守妇女和老人就近创造就业机会。

2020年6月8日,正在扶贫车间务工的弘德村群众告诉前来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扶贫车间引入企业从事纸箱包装业务,解决了100多人就业问题。

截至目前,德化县共投入红寺堡区的闽宁资金达1.01亿多元,建设项目45个,带动建档立卡户14500多人,帮助销售红寺堡农特产品4490万元,帮助贫困人口实现就业1940人,帮助引进企业14家……

历史照进现实——这片新生的土地,再次迎来了新生。2019年,红寺堡贫困发生率降至0.75%,202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批准红寺堡区退出贫困县序列。

现实辉映历史——22年风雨兼程,22年砥砺前行!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用勤劳和智慧谱写出催人奋进的脱贫赞歌的红寺堡区干部群众,如今正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发挥自身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宁夏扶贫    
聚焦两会

敢教荒原换新颜 ——我国最大易地生态移民安置区的脱贫路径

时间:2020-10-07 18:20:20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本刊记者 王健任

1.jpg

22年前,红寺堡这片土地上有什么?

风吹石头跑的戈壁滩上看不到一棵树,无尽连绵的沙丘不断“蚕食”着零星的灌木,火炉般的太阳炙烤着干渴的大地,这片土地仿佛是生命的禁区:天上无飞鸟,地上无人烟……

22年后,红寺堡这片土地上有什么?

23万移民让生命的禁区变成了我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安置区;70余万亩耕地渤澥桑田,戈壁滩成为“全国食品安全基地”“中国最具发展潜力葡萄酒产区”“中国富硒黄花菜明星产区”;百万只牛羊在罗山脚下处处演绎着“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场景……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移民开发建设的号角唤醒了红寺堡这片沉睡的土地,改写了23万移民的命运。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红寺堡儿女在脱贫攻坚中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在共和国年轻的县级行政区版图上,绘就了一幅壮美的小康画卷,让亘古荒原从此“换了人间”。

0到23万

红寺堡再高大挺拔的树木,年轮都不会超过22圈。从不见人烟的不毛之地,到23万人安居乐业的人间乐园,红寺堡只用了22年。

红寺堡区永新村党支部书记李文彬说,当时选择来到红寺堡,是在西海固生活走投无路后下的一个赌注,而赌注的“筹码”,就是黄河水。

在李文彬看来,缺水能限制草木的长势,也能制约人的光景。在西海固生活的人就像戈壁滩上的草木一样,在极度干旱的环境里只能苟延残喘。当李文彬听说搬到罗山脚下的戈壁滩上能饮黄河水、能种水浇地后,他立刻报了名。

李文彬的举动,让乡亲们不解:黄河水能让几十万人在高出黄河近300米的戈壁滩上过上好日子吗?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用一项堪称世界奇迹的“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给出了肯定答案。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如果将黄河水引到这里,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将变成数百万亩连片集中、地势平坦的易垦地,当在千古荒原上听到了黄河水的咆哮声后,必能再造一片绿洲,也能为南部山区的西海固儿女再造一个新家园。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大胆设想,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短短几个月时间,经过周密调研论证,这个“大胆设想”被国务院正式批准立项并列入国家“九五”计划。

红寺堡人都不会忘记“5月11日”这个日子,因为这是这片土地的“生日”。1996年5月11日,随着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奠基仪式的开始,一声令下,上百台推土机开足马力,卷起的沙尘如同上百条巨龙在亘古荒原上奔腾起舞。水利、供电、通信、道路、农田建设等数十支建设大军同步浩浩荡荡地开进红寺堡,把汗水流进移民的梦想里,浇灌出一片充满希望的新家园。

1998年9月16日,在红寺堡灌区一泵站周围,没有一桌一椅、没有一花一旗,在场的干部群众对黄河水的期待,只给扶贫扬黄灌溉工程首次试水典礼留了不到10分钟时间。随后黄河水按照人的意志,喷涌而上,冲向了干渴的戈壁滩,也流进了群众的心坎里。

水来了,人也来了。李文彬和海原县、西吉县等地的100多名群众“慕水而来”,在干部带领下,把根扎在了永新村。1998年底,红寺堡开发区工委、管委会挂牌。第二年2月,红寺堡首次春耕生产会议召开,李文彬迫不及待,想看看喝了黄河水的庄稼能打多少粮食。

水浇地怎么种?永新村当时的100多位种惯了旱地的“好把式”都慌了手脚。干部们带着村民浇地、犁地、播种、施肥,永新村当年种了近700亩小麦。5个多月后,村民们又慌了手脚:西海固老家二三十亩旱地的粮仓容量,根本装不下5亩水浇地里的小麦产量。

红寺堡的丰收,沸腾了红寺堡这片土地,也震惊了西海固人。当年下半年,大规模移民开始,按照“边移民、边建设、边发挥效益”的原则,红寺堡广大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在沙子里开垦农田,在戈壁滩上修路架桥,推平了数不尽的沙丘,栽下了数不尽的杨柳。

“宁可苦自己,绝不误移民”的创业精神,是流淌在红寺堡广大党员干部血液中最活跃的因子。曾经奋战在红寺堡开发建设一线的现盐池县委书记滑志敏回忆,那段时间干部们白天在风沙里苦干,晚上在沙坑里睡,端起一碗饭来有半碗沙,因此红寺堡的干部都知道沙子是什么味道。

红寺堡美好的发展前景让移民群众深深地扎下了根,还吸引了3万多自发移民。2007年,李奇玲作为自发移民,口袋里总共揣着20元,从老家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贺套村搬迁到红寺堡沙草墩村。

一株野地里长的西瓜藤,让李奇玲相信,这片土地一定能行。在村干部的帮助下,李奇玲开始了“种植试验”,从西瓜到甜瓜,从葡萄到枸杞,倔强的李奇玲在这片倔强的土地上,种出了丰厚的家底:6间砖瓦房、7辆不同用途的车、一家商店外加位于红寺堡城区中心的一套住宅……

红寺堡干部群众的苦干实干,换来的是这片土地的沧桑巨变。2009年,红寺堡经过10年的开发建设,搬迁安置群众近20万人,人工造林130多万亩,治理水土流失近1000平方公里,林木、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了39%和75%。同年9月,国务院批复在红寺堡开发区设立县级行政机构,下辖3个乡、两个镇、一个街道办。

在“十二五”生态移民中,宁夏回族自治区要求红寺堡再接纳3.15万新移民。这次,红寺堡有底气了,迎接这3.15万新移民的,是1.98亿立方米的黄河水引水量,是70多万亩稳产、高产的水浇地,是四通八达的乡村道路,是一个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移民安居的宜居家园。

22年来,鸟择良木而栖,23万移民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活出了新气象,活出了获得感。

从亘古荒原到人间乐园,红寺堡用翻天覆地的变化,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政治情怀。羞于表达的红寺堡人,把“共产党好,黄河水甜”的标语,摆在了红寺堡区最瞩目的位置。

100%到0.75%

红寺堡开发建设之初,移民都是宁夏最贫困地区中的最贫困的群众。

2000年,庞凤英一家响应政策,从老家隆德县高台村与全村40多位穷乡亲一起搬到了红寺堡。庞凤英至今仍清晰地记得,5户人的家当,竟没装满一辆拖拉机。

庞凤英家6口人,只有3床被子、两张羊毛毡垫子、一口铁锅、6个碗……全家人的衣服,装不满一麻袋,最占地的,还是那几把铁锹、锄头。临走,折了几根沙柳条当筷子,庞凤英和老伴开玩笑说,搬新家要有几样新家具,这6双筷子就算是“新家具”了。

一穷二白的群众,来到了这片一穷二白的土地上。红寺堡区当时的贫困发生率为100%!

万事开头难,但有了政府引来的黄河水,移民在这片土地上的开头并没有多难。1998年,于文海从泾源县搬到红寺堡区香园村,种了8亩水浇地,不到3年时间一家人就还清了建房子借下的外债,并解决了温饱。

在搬迁之初,红寺堡区连续5年对移民经济收入情况进行定点跟踪,从调查报告结果上看,于文海家的变化不是个例。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从第三年开始,移民经济收入就明显高于原籍水平。随着迁入时间的推移,移民生产技能逐渐提高,耕地建设逐步成熟化,社会发展步入正轨,移民收入增长明显。

但红寺堡灌区工程建设是在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围绕解决移民温饱的目标而设计的,无法完全承载23万移民的小康梦想。截至2014年,红寺堡仍有贫困群众55879人,贫困发生率为32.98%。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如同黄河水一般,再次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澎湃的发展动力,让移民迎来了跨越式发展。

2014年,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的马世山刚搬到马渠生态移民安置区时,是提着半袋子米和面来的。过去移民的经历让他相信,在这里种地不用一年时间,米袋子和面袋子都会装满。

吃饱容易,但脱贫难。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红寺堡区党委政府把培育产业作为增强移民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稳定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产业发展逐步从“温饱型”向“致富型”转变。

本来还想种地当农民的马世山,却靠种地当成了“工人”“股东”。在红寺堡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协调下,辽宁和江苏的两家龙头企业在马渠生态移民安置区种了6800亩萝卜和5754亩枸杞。马世山家的6亩地,全部流转给了两家公司,然后自己变成两家公司争相聘请的“工人”,年底两家公司还都有分红。

庄稼人的作息时间曾经是由庄稼的生长决定的。现如今,马世山一年四季都忙,枸杞的生长期在3月至8月,萝卜的生长期在7月至11月,恰好能够实现务工的季节衔接。光一年的务工收入,马世山就挣了3万多元。

这两年,马世山的老伴顶起了家里收入的“半边天”,她一个人养了6头西门塔尔牛和20多只羊。通过整合项目资金,红寺堡区党委政府通过为移民落实见犊补母、圈棚改造等各类扶持资金等措施,大力扶持贫困群众发展养殖业。目前,马渠生态移民区养殖园区存栏肉牛2364头、肉羊1.2万余只。

如今,不种庄稼的移民不仅面袋子满了,钱袋子也鼓了。2015年,马渠生态移民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300元,在红寺堡区垫底。5年后,移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100元。

如今红寺堡区的移民都很忙,不光没有闲余时间,更没有闲人。全区5.6万亩、年产值逾3.36亿元的枸杞,8.02万亩、综合产值达到4.2亿元的黄花菜,10.6万亩的葡萄,还有11.2万头牛、90.5万只羊,把每一位移民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

房子,是衡量一家人生活水准的标志。移民群众住房的迭代升级,是红寺堡区日新月异发展最好的见证。

22年间,李文彬建了4次新房。22年前,第一批移民住房在岁月的侵蚀中逐渐变成危旧房。红寺堡区通过采取原址翻建、加固改造、补偿退出、扩面安置、周转安置等办法,持续解决移民安全住房。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红寺堡区累计发放农村危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1500万元,让贫困群众居住的危房实现了清零。

随着经济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在政府的帮助下,李文彬通过翻建、扩建、重建等方式,房子面积越来越大、条件越来越好,竟然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2016年,全国航模大赛在永新村附近举行。当时众多游客在经过永新村时,被村民们干净整洁的现代化庭院所吸引,向李文彬提出“花钱借宿”的需求,让头脑灵活的李文彬发现了商机。2016年,他开始带领一些有条件的村民将庭院改造成民宿,为游客提供餐饮及住宿服务,发展起了乡村旅游,每户增收2万元以上。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2016年,福建省德化县与红寺堡区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两地共立“决胜小康”之志,携手共战贫困,打造出脱贫攻坚的“德红共同体”。

“闽宁协作,德化援建”这8个大字醒目地竖立在弘德村扶贫车间外墙上方。弘德村是生态移民村,过去村里的留守妇女和老人既没技术又不能离家,成了脱贫中最薄弱的一环。于是德化县实行“订单化”援建,援建费用168万元,建成占地20亩、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专为留守妇女和老人就近创造就业机会。

2020年6月8日,正在扶贫车间务工的弘德村群众告诉前来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扶贫车间引入企业从事纸箱包装业务,解决了100多人就业问题。

截至目前,德化县共投入红寺堡区的闽宁资金达1.01亿多元,建设项目45个,带动建档立卡户14500多人,帮助销售红寺堡农特产品4490万元,帮助贫困人口实现就业1940人,帮助引进企业14家……

历史照进现实——这片新生的土地,再次迎来了新生。2019年,红寺堡贫困发生率降至0.75%,202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批准红寺堡区退出贫困县序列。

现实辉映历史——22年风雨兼程,22年砥砺前行!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用勤劳和智慧谱写出催人奋进的脱贫赞歌的红寺堡区干部群众,如今正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发挥自身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