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把握六项原则 建设美丽乡村

时间:2022-10-13 17:21:15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2年第19期作者:本刊编辑部

让乡村宜居宜业,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广大农村群众的热切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到2021年、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作出具体部署,再到 2022 年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乡村建设行动的任务书、路线图,这一系列安排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乡村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

乡村建设是个大课题,怎么建、建什么、建什么样的乡村,需要各地党委和政府牢牢把握《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六项原则,认真谋划制定适合当地的时间表、路线图。

牢牢把握“尊重规律、稳扎稳打”的原则。认清乡村发展趋势、顺应乡村发展潮流、尊重乡村发展规律,才能够掌握乡村建设和发展的主动权。实施乡村建设,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原地踏步 ;既要克服冒进激进思想,又要抓住时机积极稳妥推进。这就需要保持历史耐心,充分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合理安排村庄建设时序。在具体实施中要避免“刮风”搞运动,防止超越发展阶段搞大融资、大拆建、大开发,确保财力可持续,农民可承受。

牢牢把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纵观我国乡村,从南到北,有山区也有平原,自然禀赋条件各异;从东到西,有发达也有欠发达,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面对区域间的巨大差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必须坚守的一条基本原则。因此,乡村建设不能搞齐步走、一刀切,必须要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文化和风土人情相协调,结合群众需求、村庄发展潜力等因素,分区分类明确目标任务,合理确定公共基础设施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标准,避免在“空心村” 无效投入、造成浪费。

牢牢把握“注重保护、体现特色”的原则。乡村建设,不能贪大求洋,盲目大拆大建,搞大广场、造大景点 ;不能照搬照抄,机械学习城镇建设经验,搞得城不像城、村不像村 ;也不能“喜新厌旧”,简单用现代元素替换传统元素,导致出现“乡村趋同化”现象。因此,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要“既见新村又见乡音,既见新貌又留古韵”,传承保护传统村落民居和优秀的乡土文化,突出地域特色和乡村特点,保留具有本土特色和乡土气息的乡村风貌,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牢牢把握“政府引导、农民参与”的原则。解决农民群众的问题,需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也是一样,农民既是乡村建设的建设者也是受益者,政府不能大包大揽,不能代替农民做选择,不能脱离农民意愿搞建设。政府要发挥在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组织保障等方面作用,农民期盼干的抓紧干,农民能干的放手让农民干,广泛依靠农民、教育引导农民、组织带动农民搞建设。

牢牢把握“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的原则。目前,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中倾注了大量心血,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但是,乡村建设并非一日之功,长治才能久美,唯有依靠后期管护长效机制,才能避免来之不易的成果付诸东流。因此,巩固建设成果需要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统筹推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健全建管用相结合的长效机制,这样才能防止重建轻管、重建轻用,确保乡村建设项目长期稳定发挥效用。

牢牢把握“节约资源、绿色建设”的原则。生态振兴是推动乡村“五大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建设的应有之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重要优势和宝贵财富,在推进乡村建设过程中,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要树立绿色低碳理念,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循环利用,坚持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建设,实现乡村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有机融合,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乡村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牢牢把握住乡村建设行动的六项原则,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努力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本刊特稿    
部委省市

把握六项原则 建设美丽乡村

时间:2022-10-13 17:21:15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2年第19期

作者:本刊编辑部

让乡村宜居宜业,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广大农村群众的热切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到2021年、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作出具体部署,再到 2022 年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乡村建设行动的任务书、路线图,这一系列安排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乡村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

乡村建设是个大课题,怎么建、建什么、建什么样的乡村,需要各地党委和政府牢牢把握《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六项原则,认真谋划制定适合当地的时间表、路线图。

牢牢把握“尊重规律、稳扎稳打”的原则。认清乡村发展趋势、顺应乡村发展潮流、尊重乡村发展规律,才能够掌握乡村建设和发展的主动权。实施乡村建设,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原地踏步 ;既要克服冒进激进思想,又要抓住时机积极稳妥推进。这就需要保持历史耐心,充分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合理安排村庄建设时序。在具体实施中要避免“刮风”搞运动,防止超越发展阶段搞大融资、大拆建、大开发,确保财力可持续,农民可承受。

牢牢把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纵观我国乡村,从南到北,有山区也有平原,自然禀赋条件各异;从东到西,有发达也有欠发达,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面对区域间的巨大差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必须坚守的一条基本原则。因此,乡村建设不能搞齐步走、一刀切,必须要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文化和风土人情相协调,结合群众需求、村庄发展潜力等因素,分区分类明确目标任务,合理确定公共基础设施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标准,避免在“空心村” 无效投入、造成浪费。

牢牢把握“注重保护、体现特色”的原则。乡村建设,不能贪大求洋,盲目大拆大建,搞大广场、造大景点 ;不能照搬照抄,机械学习城镇建设经验,搞得城不像城、村不像村 ;也不能“喜新厌旧”,简单用现代元素替换传统元素,导致出现“乡村趋同化”现象。因此,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要“既见新村又见乡音,既见新貌又留古韵”,传承保护传统村落民居和优秀的乡土文化,突出地域特色和乡村特点,保留具有本土特色和乡土气息的乡村风貌,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牢牢把握“政府引导、农民参与”的原则。解决农民群众的问题,需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也是一样,农民既是乡村建设的建设者也是受益者,政府不能大包大揽,不能代替农民做选择,不能脱离农民意愿搞建设。政府要发挥在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组织保障等方面作用,农民期盼干的抓紧干,农民能干的放手让农民干,广泛依靠农民、教育引导农民、组织带动农民搞建设。

牢牢把握“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的原则。目前,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中倾注了大量心血,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但是,乡村建设并非一日之功,长治才能久美,唯有依靠后期管护长效机制,才能避免来之不易的成果付诸东流。因此,巩固建设成果需要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统筹推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健全建管用相结合的长效机制,这样才能防止重建轻管、重建轻用,确保乡村建设项目长期稳定发挥效用。

牢牢把握“节约资源、绿色建设”的原则。生态振兴是推动乡村“五大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建设的应有之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重要优势和宝贵财富,在推进乡村建设过程中,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要树立绿色低碳理念,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循环利用,坚持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建设,实现乡村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有机融合,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乡村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牢牢把握住乡村建设行动的六项原则,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努力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