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巫山县石龙村:“五心”赋能隐患“蓝顶棚” 蝶变和美“小院家”
两坪乡石龙村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城郊,毗邻中外闻名的神女景区,全村5个社,户籍人口1259户3305人。多年以来,石龙村被脏乱差的棚户所困扰,身在旅游区,却吃不上旅游饭。乱搭乱建的“蓝顶棚”更是有极大安全隐患,过去十多年已造成多人伤亡,成了全村发展的头号难题。今年以来,石龙村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五心”赋能,让隐患“蓝顶棚”蝶变为和美“小院家”。仅用一年时间,拆除213个“蓝顶棚”,让村里旧貌换新颜,如今村里的风景已经成了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的打卡地。和美庭院建成后,石龙村的群众满意度由75%上升到97.5%,探索出新时代乡村善治新模式。
细心“摸”,建立“三张清单”
一是形成问题清单。对全村318个违规搭建的棚户全面摸底调查,就棚户搭建的时间、面积、用途、家庭情况和拆除难度分“红黄蓝”建立三类清单。特别是对其中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安全隐患严重的213户“蓝顶棚”形成红色清单,进行重点攻坚。问题清单建立后,及时入库建档,纳入网格化管理。
二是梳理政策清单。村支部组织法律顾问、法律援助者认真研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及《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找准治理“蓝顶棚”的政策清单,结合石龙村的实际,进行逐项梳理,制作发放了500份《“蓝顶棚”危害大家知》宣传册,群众认识到“蓝顶棚”不仅安全隐患大,而且违规违法。
三是制定任务清单。成立3支由村“两委”干部和拆迁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制定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分条块明确责任人和时限,实行挂图作战。工作组实时通报工作进度,定点销号,切实做到人员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5名支委委员率先垂范,主动负责难度最大的7家面条厂、炉具厂和汽修厂“蓝顶棚”的拆除和重建任务。
耐心“讲”,算好“三本账单”
一是算好危害账。针对全村违规搭建的“蓝顶棚”、柴草棚和圈舍,村支部组织驻村干部、法律顾问和人民调解员,逐户讲清讲透违法建设的危害。对资金投入较大情绪激动,扬言暴力抗拆的,多次上门,耐心做好解释。特别就“蓝顶棚”容易引发的火灾和伤亡事件,举出村民身边的惨痛案例,算好赔偿损失账。
二是算好政策账。干部和群众交心谈心,拉家常,讲政策。在棚户拆除后,村里将对农户的庭院改造进行政策支持,奖励帮扶部分砖石材料,并组织最优秀工匠进场施工。庭院建好后,优先支持发展农家乐和亲子农庄,鼓励建设一批有特色的生态面条厂和农旅产品展销店,支持一批电商落户,引进电商直播带货,让群众意识到拆除棚户不仅消除安全隐患,而且受益长远。
三是算好前景账。召开28场院坝会和田坎会,和群众倾心交谈,讲述未来十年石龙村的整体规划,让群众意识到,只有环境好了乡村振兴才大有可为。群众也认识到,大量的“蓝顶棚”和圈舍,不仅影响生活品质,而且影响全村的旅游形象和未来发展。同时,干部和群众一起探讨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认为只要同心同德,也一定能建成和美乡村。
用心“看”,展示“三大愿景”
一是看示范。为打开群众的心结,石龙村组织30名群众到县内的先进示范路口村和下庄村观摩学习,近距离感受整洁美丽的农村面貌。87名群众分批自发到县内的小三峡景区、当阳大峡谷景区和大昌古镇学习庭院建设,了解景区村民发展高端民宿和农家乐、销售旅游商品的做法。回村之后,心里落差极大,产生了一种等不起的紧迫感。
二是看规划。邀请县内外知名的庭院设计师进场,根据各户不同特点,结合农户意愿,因地制宜,一户一图,针对性设计施工,确保“大统一、小差异”。院落设计中,保持本村独特的地理环境、文化风俗和资源禀赋,创建了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美丽庭院和精品庭院。庭院设计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做到漂亮美观接地气,彻底消除群众的顾虑。
三是看样板。对第一批10户率先拆除“蓝顶棚”、柴草圈舍和垃圾堆的农户,村里先建立一批样板庭院。庭院设计有花台、挡墙和院坝,瓜果上架,鸟语花香,既有艺术美感,又有农家特色,还安全宽敞。样板庭院建成后,村支部邀请全村群众现场参观,听取意见,探讨下一步的拆除和建设问题。在参观第一批样板户后,95%以上群众表示支持。
尽心“帮”,落实“三类扶持”
一是扶困。对“蓝顶棚”拆除中存在的困难分类施策,重点帮扶。楼顶渗漏的户,请专业防水公司进场施工,除险清患;对门前占道搭建的户,支持在拆除后建设有特色的加工厂房和农家乐;对搭建作为超市商铺的户,按政策审批建房,解决经营困难;垃圾堆码点全部拆除,实行户集、村收、乡运,统一处置;畜禽养殖的圈舍,由村里安排专门地段进行统一规划。
二是扶志。在庭院建设中,帮助群众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让群众不等不靠、自力更生。为支持环境改造,政府和村上投资200万元帮助前期建设。在政府的感召下,群众自发投资150余万元,投劳2000余个,投物近30万元,户均投入超过7000元。家庭缺少劳动力的户,则在家为工人煮饭,送茶送水,送菜送米,参与感、幸福感空前提升,成就感油然而生。
三是扶力。组建70人的专业拆迁队,帮助群众拆迁,从源头上治理乱搭乱建、污水横流和垃圾遍地的“脏乱差”现象。对难拆的高大“蓝顶棚”,从县城调集专业机械高空作业,保障群众安全。对炉具厂、管道厂等设施笨重的企业,调集8辆运输车帮助转运。对缺少劳动力的户,村里成立30人的“志愿服务队”,帮助对宅前屋后和生活垃圾进行清理。
倾心“建”,打造“三个院子”
一是打造线下美院。棚户拆除和庭院建设实现无缝衔接,不断档、不脱节,一鼓作气,一气呵成。棚户拆除后,随之对环境进行美化、亮化和绿化,带领群众一起修建花台、挡墙、院落。累计建设院落挡墙3500米,花台2200米,美丽庭院230个,运动休闲广场2个,花海长廊6公里,全村面貌焕然一新。脏乱差的“蓝顶棚”全部变成美丽风景线。
二是打造线上小院。建成美丽庭院后,依托微信小程序,建设石龙村“小院家”网上平台,将乡村美景院落搬到网上,让常年在外的石龙人在网上感受村里变化,在线上参与到乡村建设和治理。同时,线上小院还融入“找院长”、“找活干”和“爱环境”等板块内容,将线下美院变成网上小院,线上线下双线运行,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
三是打造城市后院。利用毗邻县城新区的优势,在全村打造美丽庭院精品线、精品带和精品区,着力建设既有颜值,又有人气的城市后院。对第一批拆除“蓝顶棚”的户,已邀请北京安哲建筑设计团队进场,利用渝东特色民居,结合生态旅游优势,规划打造高品质的“长江三峡旅游民宿集”。对后期拆迁的“蓝顶棚”,也将和县旅发集团统一规划,将石龙村打造成长江三峡国际旅游度假区的接待副中心。(重庆市巫山县乡村振兴局 巫山县两坪乡人民政府 供稿)
重庆巫山县石龙村:“五心”赋能隐患“蓝顶棚” 蝶变和美“小院家”
时间:2023-11-21 16:21:54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
两坪乡石龙村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城郊,毗邻中外闻名的神女景区,全村5个社,户籍人口1259户3305人。多年以来,石龙村被脏乱差的棚户所困扰,身在旅游区,却吃不上旅游饭。乱搭乱建的“蓝顶棚”更是有极大安全隐患,过去十多年已造成多人伤亡,成了全村发展的头号难题。今年以来,石龙村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五心”赋能,让隐患“蓝顶棚”蝶变为和美“小院家”。仅用一年时间,拆除213个“蓝顶棚”,让村里旧貌换新颜,如今村里的风景已经成了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的打卡地。和美庭院建成后,石龙村的群众满意度由75%上升到97.5%,探索出新时代乡村善治新模式。
细心“摸”,建立“三张清单”
一是形成问题清单。对全村318个违规搭建的棚户全面摸底调查,就棚户搭建的时间、面积、用途、家庭情况和拆除难度分“红黄蓝”建立三类清单。特别是对其中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安全隐患严重的213户“蓝顶棚”形成红色清单,进行重点攻坚。问题清单建立后,及时入库建档,纳入网格化管理。
二是梳理政策清单。村支部组织法律顾问、法律援助者认真研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及《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找准治理“蓝顶棚”的政策清单,结合石龙村的实际,进行逐项梳理,制作发放了500份《“蓝顶棚”危害大家知》宣传册,群众认识到“蓝顶棚”不仅安全隐患大,而且违规违法。
三是制定任务清单。成立3支由村“两委”干部和拆迁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制定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分条块明确责任人和时限,实行挂图作战。工作组实时通报工作进度,定点销号,切实做到人员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5名支委委员率先垂范,主动负责难度最大的7家面条厂、炉具厂和汽修厂“蓝顶棚”的拆除和重建任务。
耐心“讲”,算好“三本账单”
一是算好危害账。针对全村违规搭建的“蓝顶棚”、柴草棚和圈舍,村支部组织驻村干部、法律顾问和人民调解员,逐户讲清讲透违法建设的危害。对资金投入较大情绪激动,扬言暴力抗拆的,多次上门,耐心做好解释。特别就“蓝顶棚”容易引发的火灾和伤亡事件,举出村民身边的惨痛案例,算好赔偿损失账。
二是算好政策账。干部和群众交心谈心,拉家常,讲政策。在棚户拆除后,村里将对农户的庭院改造进行政策支持,奖励帮扶部分砖石材料,并组织最优秀工匠进场施工。庭院建好后,优先支持发展农家乐和亲子农庄,鼓励建设一批有特色的生态面条厂和农旅产品展销店,支持一批电商落户,引进电商直播带货,让群众意识到拆除棚户不仅消除安全隐患,而且受益长远。
三是算好前景账。召开28场院坝会和田坎会,和群众倾心交谈,讲述未来十年石龙村的整体规划,让群众意识到,只有环境好了乡村振兴才大有可为。群众也认识到,大量的“蓝顶棚”和圈舍,不仅影响生活品质,而且影响全村的旅游形象和未来发展。同时,干部和群众一起探讨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认为只要同心同德,也一定能建成和美乡村。
用心“看”,展示“三大愿景”
一是看示范。为打开群众的心结,石龙村组织30名群众到县内的先进示范路口村和下庄村观摩学习,近距离感受整洁美丽的农村面貌。87名群众分批自发到县内的小三峡景区、当阳大峡谷景区和大昌古镇学习庭院建设,了解景区村民发展高端民宿和农家乐、销售旅游商品的做法。回村之后,心里落差极大,产生了一种等不起的紧迫感。
二是看规划。邀请县内外知名的庭院设计师进场,根据各户不同特点,结合农户意愿,因地制宜,一户一图,针对性设计施工,确保“大统一、小差异”。院落设计中,保持本村独特的地理环境、文化风俗和资源禀赋,创建了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美丽庭院和精品庭院。庭院设计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做到漂亮美观接地气,彻底消除群众的顾虑。
三是看样板。对第一批10户率先拆除“蓝顶棚”、柴草圈舍和垃圾堆的农户,村里先建立一批样板庭院。庭院设计有花台、挡墙和院坝,瓜果上架,鸟语花香,既有艺术美感,又有农家特色,还安全宽敞。样板庭院建成后,村支部邀请全村群众现场参观,听取意见,探讨下一步的拆除和建设问题。在参观第一批样板户后,95%以上群众表示支持。
尽心“帮”,落实“三类扶持”
一是扶困。对“蓝顶棚”拆除中存在的困难分类施策,重点帮扶。楼顶渗漏的户,请专业防水公司进场施工,除险清患;对门前占道搭建的户,支持在拆除后建设有特色的加工厂房和农家乐;对搭建作为超市商铺的户,按政策审批建房,解决经营困难;垃圾堆码点全部拆除,实行户集、村收、乡运,统一处置;畜禽养殖的圈舍,由村里安排专门地段进行统一规划。
二是扶志。在庭院建设中,帮助群众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让群众不等不靠、自力更生。为支持环境改造,政府和村上投资200万元帮助前期建设。在政府的感召下,群众自发投资150余万元,投劳2000余个,投物近30万元,户均投入超过7000元。家庭缺少劳动力的户,则在家为工人煮饭,送茶送水,送菜送米,参与感、幸福感空前提升,成就感油然而生。
三是扶力。组建70人的专业拆迁队,帮助群众拆迁,从源头上治理乱搭乱建、污水横流和垃圾遍地的“脏乱差”现象。对难拆的高大“蓝顶棚”,从县城调集专业机械高空作业,保障群众安全。对炉具厂、管道厂等设施笨重的企业,调集8辆运输车帮助转运。对缺少劳动力的户,村里成立30人的“志愿服务队”,帮助对宅前屋后和生活垃圾进行清理。
倾心“建”,打造“三个院子”
一是打造线下美院。棚户拆除和庭院建设实现无缝衔接,不断档、不脱节,一鼓作气,一气呵成。棚户拆除后,随之对环境进行美化、亮化和绿化,带领群众一起修建花台、挡墙、院落。累计建设院落挡墙3500米,花台2200米,美丽庭院230个,运动休闲广场2个,花海长廊6公里,全村面貌焕然一新。脏乱差的“蓝顶棚”全部变成美丽风景线。
二是打造线上小院。建成美丽庭院后,依托微信小程序,建设石龙村“小院家”网上平台,将乡村美景院落搬到网上,让常年在外的石龙人在网上感受村里变化,在线上参与到乡村建设和治理。同时,线上小院还融入“找院长”、“找活干”和“爱环境”等板块内容,将线下美院变成网上小院,线上线下双线运行,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
三是打造城市后院。利用毗邻县城新区的优势,在全村打造美丽庭院精品线、精品带和精品区,着力建设既有颜值,又有人气的城市后院。对第一批拆除“蓝顶棚”的户,已邀请北京安哲建筑设计团队进场,利用渝东特色民居,结合生态旅游优势,规划打造高品质的“长江三峡旅游民宿集”。对后期拆迁的“蓝顶棚”,也将和县旅发集团统一规划,将石龙村打造成长江三峡国际旅游度假区的接待副中心。(重庆市巫山县乡村振兴局 巫山县两坪乡人民政府 供稿)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