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烈山区: 激活集体经济“强引擎”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烈山区烈山镇土型社区通过“党建引领、村企合作、农户参与”的共富模式,紧紧抓住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机遇,成立初心种植合作社,村民入股土地55亩从事火龙果、黄金蜜梨、蜜薯、草莓、葡萄等特色农产品种植
河南太康县:创新“五养模式”破解农村养老难题 助力乡村振兴
河南省太康县依托国家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积极推行“五养”社会兜底保障模式,探索出农村特困人员兜底脱贫和养老保障新路径。目前,全县8328名特困人员实现了“五养模式”全覆盖。
江西省:创新应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系统 以数据赋能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江西省紧盯工作对象转向所有农民,突出数据赋能,创新打造覆盖所有农户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系统”,并围绕系统的数据共享、模型调优、功能提升等方面强化举措、扎实推进。2023年9月上线以来,累计识别防止返贫监测对象1万户4.2万人,占全省年度识别总数的48.2%,有力促进监测更全面、预警更准确、帮扶更有效。
河北磁县: 打好集体经济“组合拳” 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
今年以来,河北省磁县聚焦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任务,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多元驱动,积极探索盘活壮大村集体经济有效途径,打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组合拳”,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
紫阳修脚师:一把修脚刀“修”出增收产业链
今后紫阳县将围绕产业发展目标,打造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巩固提升紫阳修脚师劳务品牌,持续带动城乡居民就业增收。
安徽烈山区:“一村一工坊” 强村富民“最优解”
近年来,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坚持以“有解”思维创新“优解”路径,在古饶镇先试先行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党建引领“一村一工坊”建设,打造“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企业+农户”共富模式,初步实现村民增收、产业增效、集体增富的共赢局面。目前,全区已建成“一村一工坊”38家,培育引进乡村产业12个,预计年产值4000万元。
河南淮阳区:新站镇创新“文旅+”模式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近年来,周口市淮阳区新站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文化为纽带、生态为底色”的发展思路,依托本地资源优势、生态文化、特色产业,深入推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释放文旅活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引帮扶“活水” 浇教育“沃土”——三江凝聚多方力量助推教育提质增效工作综述
近年来,三江依托中组部“组团式”帮扶、粤桂协作教育帮扶、国家移民管理局支教帮扶、同济大学托管帮扶、“三区”支教政策、柳州市“教育共同体”建设等教育帮扶资源优势,聚力主攻弱项、补齐短板,全力推动侗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领头雁”振翅 引领乡村腾飞
“领头雁计划”,是由中国慈善联合会乡村振兴委员会、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牵头,联合十余家机构,于2018年10月共同发起的公益性新农人综合赋能项目。
湖南天心区:一家民宿带来的蝴蝶效应
东临雨花、西靠湘江、北接先锋、南抵湘潭。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暮云街道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的新路子,让文旅融合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广西隆林:蛇场乡“五子登科”加快富民强村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蛇场乡把“千村引领、万村提升”工程作为头号民生工程来实施,充分发挥人大“聚民智、汇民力、督落实”的优势运用“五子登科”的方式,推动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在振兴乡村上“比学赶超”,有效地加快富民强村的进程。
宁夏海原:激活振兴“动力源” 赋能乡村“新蝶变”
海原县关桥乡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指导思想,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总抓手,以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建设为契机,立足生态保护、瞄准区位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深度挖掘适合本区域发展的优势农特产品,因地制宜推进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努力开辟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美丽和谐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江西乐安:“333”模式撑起困难人群艳阳天
近年来,江西省乐安县积极探索防返贫监测与低收入人口监测帮扶两项政策衔接并轨新路径,全面落实“333”工作举措,切实兜牢遇困对象基本生活保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为困难人群撑起一片艳阳天。
安徽利辛汝集镇:擘画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汝集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2023年以来,积极响应县委“种好粮、养好牛、做好菜”“双30”农业产业发展思路,下大力气做好生态环保、村镇建设、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积极打造“记忆乡愁”精品旅游线路,持续推进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座小镇的“逆袭”之路 ——广西京南镇创新构造“1+1+1+N”机制赋能乡村振兴
从2015年起被自治区识别,到2018年才得以全镇所有贫困村全部出列,再到2023年,该镇财政收入与上年同比增长64.6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3%。缺乏先发优势的地区如何提速增长?首屈一指,当属小镇的“实干密码”。
广东龙门县城西村:实施“党建+村级行业协会” 擦亮“百千万工程”成色
龙门县2024年乡村建筑工匠培训班开班,包括城西村工匠在内的长期从事房屋建筑的泥工、木工、钢筋工等共149人参加培训。
广西宾阳:露圩镇拧紧三条“工作链” 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近年来,广西南宁市宾阳县露圩镇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短板弱项,持续查缺补漏,拧紧脱贫成果三条“工作链”,扎实高效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重点工作,确保工作基础再夯实,质量再提升。
江西乐安:保险赋能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近年来,江西省乐安县持续加大保险赋能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工作力度,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不断扩大服务覆盖面、提高保险保障水平,为助力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内蒙古扎赉特旗: 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展现乡村新风采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乡村文化振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实开展“逐梦乡村·我们的舞台”农牧民文艺活动,采取“三化五+”模式,不断繁荣乡村文化,以文艺活动宣传人、培养人、凝聚人。
湖北建始县: “三力”融合 促进乡村教育振兴
摩峰中心小学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华中农业大学支教团队的帮扶。在坚持政府办学的基础上,摩峰中心小学融合高校力量、协作力量、企业力量,成为建始县与华中农业大学通力合作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都安瑶乡华丽蜕变——易地搬迁铸就幸福新篇章
贵州独山县:“五抓五共”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