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忠诚干净有担当 为民务实勇向前 -——浅谈镇党委书记必备的政治情怀和工作作风

时间:2024-01-08 11:19:12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雷丹萌

镇办党委是直接面对农村发展的最前沿,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最终执行者。镇办党委书记作为乡镇谋划全局把握全局的掌舵人,肩负着“富一方百姓”的使命,是镇域工作的决策者,是群众利益的服务者,是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上边千条线,下边一针连”,党委书记就是那个永不生锈的针眼,工作直接面向群众,集宏观、微观于一体,具有直接性、综合性、交叉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做好新时期的镇办工作,镇办党委书记要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既要具备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又要有较为灵活的领导艺术,要用忠诚谱写华章。

一要时刻保持激情,聚焦“谋”定方向。始终依靠人民群众,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享,这是我们党能够始终保持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基层党委是群众解决问题与反应诉求的桥梁和纽带,只有了解民生、倾听民声、善解民意,才能当好上级部署的执行者,当好群众一线的“服务员”。党委书记作为班长,必须拥有一股激情、一腔热血、一种精神,全身心去谋,才能有效推动一方转型跨越、再创辉煌。本人在法官镇任职的7年多时间里,始终坚守初心使命,积极研究政策机遇,多方撬动发展资源,用激情为法官谋未来,推动法官实现高质量发展。

紧跟时代谋方向。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落实“双50”要求,充分利用西武高铁设站的区位优势、“秦岭原乡田园法官”的品牌优势、首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的政策优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景带镇、景镇融合,着力打造乡村休闲康养胜地。

因地制宜谋思路。精心推出田园风光、旅游网红打卡、茶文化民俗、乡愁花石湾4张名片,综合运用经营城镇、营销景区的理念来建设秦岭山水乡村,将美丽风景转化为美丽经济,打造游客向往的“诗和远方”,让周边游客想来、想念、想留,这是落实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成和美乡村的生动实践,也是五级书记抓振兴、促发展的使命担当和责任义务。

广集民智谋推动。按照“远近结合、循序渐进,三生融合、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景产融合、协同共生,公众参与、共同谋划,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编制了《法官镇实用性村庄规划》,一以贯之推进规划落实。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纵深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系列活动和“十百千”产业带头人培育工程,引进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培育有从事农业生产意愿、有相应文化素质的“土专家”,充分发挥人才支撑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智力保障。

二要不断突破创新,聚焦“特”创亮点。始终把对党忠诚作为根本政治担当,在工作中具体到敢于担难、敢于担险、敢于担责,在急难险阻面前坚持生命至上、上下同心、血脉相连,用实际行动与底线思维践行对党忠诚,永葆共产党人的初心。创新就是最实在的担当,创新的目的就是发展一个地域,创造一片奇迹,赢来一片天地。法官资源得天独厚,区位优势明显,我们用创新思维为法官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让法官从小镇变成了重镇,从以点带面变成了全域示范,成为了连接国家4A级天竺山森林公园和漫川国际度假区的重要节点。

坚持差异化发展。结合自然禀赋和乡村建设行动,坚持产业发展与乡村建设同步推进,形成“一带两心六片区”产业发展布局和“原乡原味原生态、宜居宜业宜康养”乡村建设格局。

坚持融合型发展。充分利用旅游聚集人气的优势,以“人流”带动“消费流”,倒逼种植养殖和生产加工等环节整体再提升,从而实现三产带动一、二产融合发展,吸引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让群众从绿水青山中得到经济实惠,这是法官镇在无人开采的“极地”,闯出自己的新天地,使特色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牵引,使旅游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使民居改造成为经济发展的“风景”,使农家院落成为经济发展的“燃料”,使产业园区成为经济发展的“航母”。

坚持全域式发展。按照“园区化、景区化、全域化”的思路,高标准编制了乡村建设规划,确立了“一心两廊三园区四节点”的发展布局,以重点建设法官庙、姚湾社区3A级景区为核心,扎实推进整流域产业带布置和人居环境整治,构建靳家河、两岔河两条绿色产业长廊,重点打造瑞君生态观光园、丹山源农耕文化体验园、高山有机茶叶观光园,统筹推进大寺庙、花庙子、两岔口、黄家店四个宜居村庄,倾力打造全省乡村振兴样板镇。法官镇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茶叶示范镇,依托自然资源,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法官秦岭原乡,核心景区法官庙村,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全国森林乡村等系列荣誉称号。

三要低调务实肯干,聚焦“做”抓落实。务实肯干一直是党员干部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也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所必须能力品质。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党员干部更应该脚踏实地,不断地增加自己干事创业的能力,更好地为人民谋幸福。群众评价一个干部的能力,往往不看“宣言”看行动,不看“唱功”看做功。务实是最好的领导方法,实干是最强的领导能力。如果一个领导,不抓落实,一切思想都是空想,一切高谈都是空谈,一切发文都是空文。党委书记作为班长,在工作中要处处身先士卒,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

班子带头做示范。乡镇工作不是顶层设计,也不只是决策部署,上级一分部署,基层九分落实。镇办要把务实肯干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决策定一条是一条,条条算数;承诺说一个做一个,个个兑现;工作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在乡镇干工作科级领导就是干事头,都是带头带队干事的,不管是分管还是包村或是牵头,都要做到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要确保分管的工作有声有色,包村工作有始有终、牵头工作有头有尾,因为群众看干部,干部看领导。研究制定的“传帮带”计划,推出青年干部“晚自习”,由所有科级领导围绕党性修养、农村工作、公文写作等方面,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分管领域给青年干部进行授课,全镇干部形成了比学赶超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健全机制强保障。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原则,织密干事创业责任网。就按照“班子成员包村、科级领导包片、镇村干部包户”网格化管理,让各项工作、各村工作做到责任唯一,用责任激发工作动力。实施“周安排、周清单、周交账”机制,周例会安排工作,列出任务清单,下周例会集中“交账”,值周领导、镇纪委联合跟进,通过明责任、限时间、卡节点形成任务具体、责任到人、环环相扣的“责任链”,形成干部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以“月汇报、季观摩、年考核”制度促思想转变、促作风转型、促工作落实。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行“六净六无一习惯”机制,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确保村庄保持干净整洁。制定“周观摩周销号”和“周四环境整治日”,通过相互交流学习经验,形成了比学赶超良好氛围,持续提升乡村面貌。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探索推出“科级领导领办实事硬事暨支部书记带头领办民生实事”制度,进一步倒逼“关键少数”创特色、争先进。完善镇村干部管理办法,制定干部管理“三项制度”“十规范”,加快机关标准化建设,抓实“四支队伍”日常管理,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以过硬的作风保障各项工作有力推进。

聚力发展破难题。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始终紧紧围绕经济大局和民生保障,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着力在深思细悟上下功夫、巩固衔接上见实效、产业发展上出实招,镇村建设上提品质,品牌创新上求突破、民生保障上保实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依托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了茶文化体验区、民俗村等“网红打卡点”,建成姚祝里、山居宿等一批精品民宿,举办油菜赏花节、龙虾捕捞节、富硒水稻丰收节等系列乡村旅游节会活动,切实以群众增收为目标、以乡村建设为抓手、以乡村资源为优势,持续深化“三变改革”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四要严明规矩红线,聚焦“责”树形象。纪律和规矩既是“紧箍咒”,也是“护身符”,更是干部成长道路上的“安全带”。时时刻刻对纪律和规矩要怀有敬畏之心,坚持纪律在先,规矩在先,把纪律规矩意识铭记于心,融入骨子里,时刻绷紧纪律规矩之弦,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守住底线,不触碰纪律的高压线,不做“两面人”,不做“稻草人”,而是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作为一名镇党委书记,官虽不大,奉行什么样的规矩,遵守什么样的纪律,对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的影响却非常大,因此必须自觉带头把铁的纪律和政治规矩内化为心中的“戒尺”,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经得起群众、时间和历史的检验。要认真履行党风廉政“一岗双责”责任,从严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率先垂范、廉洁从政,树立良好形象。

主动适应新常态,把规矩立起来。新常态下讲规矩已成为一种“政治自觉”,不管在什么岗位工作,都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对自己和组织高度负责,必须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努力保持新心态,让纪律严起来。以身作则,以己正人,以上率下,经常用法律、纪律和道德照镜子、正衣冠,准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和定位,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把法纪悬在头上、把制度拿在手上,做到敬畏群众、敬畏权力、敬畏法纪、敬畏舆论、敬畏历史,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触纪律高压线。

积极树立新形象,将责任担起来。镇办是党组织的前沿阵地,镇办党委书记是本区域履行主体责任的责任人,群众关注度极高。不仅自己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而且还要常教常管,严抓严管,把严守纪律、严明规矩放到重要位置来抓,永远保护支持那些为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创新、敢冒风险、勇于担当甚至受到委屈的干部,决不为那些利欲熏心、中饱私囊、贪图腐化的干部提供“保护伞”。法官镇制定干部管理“三项制度”“十规范”,加快机关标准化建设,抓实“四支队伍”日常管理,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以过硬的作风保障各项工作有力推进。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观察思考    
观察思考

忠诚干净有担当 为民务实勇向前 -——浅谈镇党委书记必备的政治情怀和工作作风

时间:2024-01-08 11:19:12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雷丹萌

镇办党委是直接面对农村发展的最前沿,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最终执行者。镇办党委书记作为乡镇谋划全局把握全局的掌舵人,肩负着“富一方百姓”的使命,是镇域工作的决策者,是群众利益的服务者,是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上边千条线,下边一针连”,党委书记就是那个永不生锈的针眼,工作直接面向群众,集宏观、微观于一体,具有直接性、综合性、交叉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做好新时期的镇办工作,镇办党委书记要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既要具备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又要有较为灵活的领导艺术,要用忠诚谱写华章。

一要时刻保持激情,聚焦“谋”定方向。始终依靠人民群众,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享,这是我们党能够始终保持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基层党委是群众解决问题与反应诉求的桥梁和纽带,只有了解民生、倾听民声、善解民意,才能当好上级部署的执行者,当好群众一线的“服务员”。党委书记作为班长,必须拥有一股激情、一腔热血、一种精神,全身心去谋,才能有效推动一方转型跨越、再创辉煌。本人在法官镇任职的7年多时间里,始终坚守初心使命,积极研究政策机遇,多方撬动发展资源,用激情为法官谋未来,推动法官实现高质量发展。

紧跟时代谋方向。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落实“双50”要求,充分利用西武高铁设站的区位优势、“秦岭原乡田园法官”的品牌优势、首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的政策优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景带镇、景镇融合,着力打造乡村休闲康养胜地。

因地制宜谋思路。精心推出田园风光、旅游网红打卡、茶文化民俗、乡愁花石湾4张名片,综合运用经营城镇、营销景区的理念来建设秦岭山水乡村,将美丽风景转化为美丽经济,打造游客向往的“诗和远方”,让周边游客想来、想念、想留,这是落实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成和美乡村的生动实践,也是五级书记抓振兴、促发展的使命担当和责任义务。

广集民智谋推动。按照“远近结合、循序渐进,三生融合、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景产融合、协同共生,公众参与、共同谋划,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编制了《法官镇实用性村庄规划》,一以贯之推进规划落实。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纵深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系列活动和“十百千”产业带头人培育工程,引进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培育有从事农业生产意愿、有相应文化素质的“土专家”,充分发挥人才支撑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智力保障。

二要不断突破创新,聚焦“特”创亮点。始终把对党忠诚作为根本政治担当,在工作中具体到敢于担难、敢于担险、敢于担责,在急难险阻面前坚持生命至上、上下同心、血脉相连,用实际行动与底线思维践行对党忠诚,永葆共产党人的初心。创新就是最实在的担当,创新的目的就是发展一个地域,创造一片奇迹,赢来一片天地。法官资源得天独厚,区位优势明显,我们用创新思维为法官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让法官从小镇变成了重镇,从以点带面变成了全域示范,成为了连接国家4A级天竺山森林公园和漫川国际度假区的重要节点。

坚持差异化发展。结合自然禀赋和乡村建设行动,坚持产业发展与乡村建设同步推进,形成“一带两心六片区”产业发展布局和“原乡原味原生态、宜居宜业宜康养”乡村建设格局。

坚持融合型发展。充分利用旅游聚集人气的优势,以“人流”带动“消费流”,倒逼种植养殖和生产加工等环节整体再提升,从而实现三产带动一、二产融合发展,吸引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让群众从绿水青山中得到经济实惠,这是法官镇在无人开采的“极地”,闯出自己的新天地,使特色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牵引,使旅游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使民居改造成为经济发展的“风景”,使农家院落成为经济发展的“燃料”,使产业园区成为经济发展的“航母”。

坚持全域式发展。按照“园区化、景区化、全域化”的思路,高标准编制了乡村建设规划,确立了“一心两廊三园区四节点”的发展布局,以重点建设法官庙、姚湾社区3A级景区为核心,扎实推进整流域产业带布置和人居环境整治,构建靳家河、两岔河两条绿色产业长廊,重点打造瑞君生态观光园、丹山源农耕文化体验园、高山有机茶叶观光园,统筹推进大寺庙、花庙子、两岔口、黄家店四个宜居村庄,倾力打造全省乡村振兴样板镇。法官镇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茶叶示范镇,依托自然资源,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法官秦岭原乡,核心景区法官庙村,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全国森林乡村等系列荣誉称号。

三要低调务实肯干,聚焦“做”抓落实。务实肯干一直是党员干部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也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所必须能力品质。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党员干部更应该脚踏实地,不断地增加自己干事创业的能力,更好地为人民谋幸福。群众评价一个干部的能力,往往不看“宣言”看行动,不看“唱功”看做功。务实是最好的领导方法,实干是最强的领导能力。如果一个领导,不抓落实,一切思想都是空想,一切高谈都是空谈,一切发文都是空文。党委书记作为班长,在工作中要处处身先士卒,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

班子带头做示范。乡镇工作不是顶层设计,也不只是决策部署,上级一分部署,基层九分落实。镇办要把务实肯干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决策定一条是一条,条条算数;承诺说一个做一个,个个兑现;工作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在乡镇干工作科级领导就是干事头,都是带头带队干事的,不管是分管还是包村或是牵头,都要做到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要确保分管的工作有声有色,包村工作有始有终、牵头工作有头有尾,因为群众看干部,干部看领导。研究制定的“传帮带”计划,推出青年干部“晚自习”,由所有科级领导围绕党性修养、农村工作、公文写作等方面,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分管领域给青年干部进行授课,全镇干部形成了比学赶超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健全机制强保障。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原则,织密干事创业责任网。就按照“班子成员包村、科级领导包片、镇村干部包户”网格化管理,让各项工作、各村工作做到责任唯一,用责任激发工作动力。实施“周安排、周清单、周交账”机制,周例会安排工作,列出任务清单,下周例会集中“交账”,值周领导、镇纪委联合跟进,通过明责任、限时间、卡节点形成任务具体、责任到人、环环相扣的“责任链”,形成干部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以“月汇报、季观摩、年考核”制度促思想转变、促作风转型、促工作落实。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行“六净六无一习惯”机制,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确保村庄保持干净整洁。制定“周观摩周销号”和“周四环境整治日”,通过相互交流学习经验,形成了比学赶超良好氛围,持续提升乡村面貌。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探索推出“科级领导领办实事硬事暨支部书记带头领办民生实事”制度,进一步倒逼“关键少数”创特色、争先进。完善镇村干部管理办法,制定干部管理“三项制度”“十规范”,加快机关标准化建设,抓实“四支队伍”日常管理,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以过硬的作风保障各项工作有力推进。

聚力发展破难题。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始终紧紧围绕经济大局和民生保障,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着力在深思细悟上下功夫、巩固衔接上见实效、产业发展上出实招,镇村建设上提品质,品牌创新上求突破、民生保障上保实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依托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了茶文化体验区、民俗村等“网红打卡点”,建成姚祝里、山居宿等一批精品民宿,举办油菜赏花节、龙虾捕捞节、富硒水稻丰收节等系列乡村旅游节会活动,切实以群众增收为目标、以乡村建设为抓手、以乡村资源为优势,持续深化“三变改革”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四要严明规矩红线,聚焦“责”树形象。纪律和规矩既是“紧箍咒”,也是“护身符”,更是干部成长道路上的“安全带”。时时刻刻对纪律和规矩要怀有敬畏之心,坚持纪律在先,规矩在先,把纪律规矩意识铭记于心,融入骨子里,时刻绷紧纪律规矩之弦,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守住底线,不触碰纪律的高压线,不做“两面人”,不做“稻草人”,而是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作为一名镇党委书记,官虽不大,奉行什么样的规矩,遵守什么样的纪律,对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的影响却非常大,因此必须自觉带头把铁的纪律和政治规矩内化为心中的“戒尺”,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经得起群众、时间和历史的检验。要认真履行党风廉政“一岗双责”责任,从严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率先垂范、廉洁从政,树立良好形象。

主动适应新常态,把规矩立起来。新常态下讲规矩已成为一种“政治自觉”,不管在什么岗位工作,都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对自己和组织高度负责,必须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努力保持新心态,让纪律严起来。以身作则,以己正人,以上率下,经常用法律、纪律和道德照镜子、正衣冠,准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和定位,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把法纪悬在头上、把制度拿在手上,做到敬畏群众、敬畏权力、敬畏法纪、敬畏舆论、敬畏历史,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触纪律高压线。

积极树立新形象,将责任担起来。镇办是党组织的前沿阵地,镇办党委书记是本区域履行主体责任的责任人,群众关注度极高。不仅自己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而且还要常教常管,严抓严管,把严守纪律、严明规矩放到重要位置来抓,永远保护支持那些为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创新、敢冒风险、勇于担当甚至受到委屈的干部,决不为那些利欲熏心、中饱私囊、贪图腐化的干部提供“保护伞”。法官镇制定干部管理“三项制度”“十规范”,加快机关标准化建设,抓实“四支队伍”日常管理,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以过硬的作风保障各项工作有力推进。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