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甘肃渭源:深化创新推动中药材产业全链条发展

时间:2024-04-13 23:03:33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

甘肃省渭源县以创建“全国道地中药材药源基地”和“全国精制饮片加工基地”为目标,拓展思维理念、深化改革创新,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把中药材饮片加工、有效成分提纯、中成药加工作为主攻方向,积极开发大健康系列产品,做深做细延链补链强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动中医药产业提档升级、集聚发展。

“区域化”布局,规模效应全面激发

推进产业集群发展。锚定“十四五”末建成60亿级中药材产业集群目标,科学编制了《渭源县中药材产业集群建设方案》《渭源县现代农业(中药材)产业园建设规划(2021-2025)》等6个规划方案,对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作了科学合理的规划,确保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有章可循。

打造产业标准基地。立足全县地域特征和气候条件,按照“南部当归、北部党参、川区黄芪”的布局,建成3个万亩道地中药材示范片带和6个千亩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种子种苗繁育面积达到3.1万亩以上,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以上,鲜药产量达到12万吨,实现种植业产值15亿元。

建设种苗繁育基地。推广“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模式,依托中药材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建成中药材种子生产基地300亩,种苗生产基地2200亩,打造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推一体化”示范基地,带动全县中药材种子繁育面积达到0.6万亩,种苗繁育面积达到2.5万亩。

“链条化”锻造,产业转型全面升级

推进产业全链发展。以中药材全产业链提升为主攻方向,建成精制中药材饮片生产线2条、药食同源大健康产品生产线4条,开发党参、黄芪、当归、甘草、艾草等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药配方颗粒、现代中成药、功能保健品和药食同源食品等产品30种,积极推进天成药业二期配方颗粒生产线和天成药业定西制药项目等中药材精深加工项目,加快20亿级中药材加工链建设。

突出产地趁鲜加工。结合中药材产地加工(趁鲜切制)工作,投入200万元对9个乡镇已建成的10个中药材产地初加工车间进行提升,建立中药材加工示范基地,带动200户农户发展中药材加工,全力构建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共赢格局。

促进链条闭环发展。充分发挥中药材资源和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优势,聚焦中药材种植和精深加工等上下游链条,贯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引进培育龙头企业1家,形成年产中药饮片6.5万吨、中药提取物0.3万吨的生产规模,链条产值达到15.63亿元。

“园区化”聚集,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加强种质保护利用。以中药材种质资源征集、品种选育及良种繁育为重点,在路园镇中药材种质资源繁殖和鉴定圃,开展中药材野生品种引种驯化、品种选育及良种繁育等工作,引进藏柴胡、麻花秦艽、淫羊藿等中药材品种35个;种子检测实验室开展种子检测、鉴定和管理工作,在会川南沟村建设野生品种驯化基地1处,建设淫羊藿种植示范基地100亩。

提升园区承载水平。围绕渭源和会川两大工业集中区,投资3.4亿元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建设渭源县现代农业(中药材)产业园,招引工业延链补链强链项目3个,先后引进重点企业9家,培育规上企业10家、亿元级企业4家,盘活僵尸企业10家,完成标准化车间认证30家,工业集中区入驻46家。

构建流通交易体系。全面提高中药材流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积极推进莲峰市场体系提升改造项目,完成中医药技术改造升级8项,实现中药材产品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质量可追溯。建成中药材线下集散市场20个,60多家电商参与线上销售。大力推广中药材无硫保鲜仓储方法,全县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达到7万吨,年交易量12万吨,交易额20.37亿元。

“品牌化”引领,产业产值大幅提升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推行“党支部+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引进培育龙头企业1家,扶持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家庭农场10家,发展标准化中药材产业合作社604家、家庭农场10家,带动8450多户脱贫户发展中药材,全年劳务用工13.2万人(次),实现务工收入1500万元。

深化品牌体系建设。实施全国知名商标“渭源白条党参”品牌的建设、赋能、提质工程,注册系列品牌5个,着力构建“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体系,推动全县饮片加工扩量提质、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渭源药膳”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培育“甘味”中药材企业商标品牌2个。

扩大品牌增值效应。组织中药材企业积极参加2024年甘肃(定西)中医药产业国际合作推介洽谈会、兰洽会和药博会等重要农产品推介会议,在中药材推介会上集中展示“渭源药膳”系列产品。组织渭源中医药产业专题推介活动,让渭源的企业和外地客户进行对接,全年组织开展专题推介活动3批次以上,地产中药材知名度和渭源白条党参品牌效应不断扩大。

“社会化”服务,发展后劲更加充足

强化技术服务。全面落实《关于建立渭源县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五个一”工作机制的通知》要求,组建专家服务团队8个,充分发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资金效能,投入资金50万元,开展中药材种植、加工技术技能培训、现场示范等活动16场次,受训人员达到1万人(次)。

强化政策落实。配套中药材产业集群建设扶持政策,从基地建设、招商引资、企业培育、创新研发、趁鲜加工、人才培育等六个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不断推进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及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全面提升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水平,进一步强化中医药加工转化能力,更大程度提升渭源道地中药材品牌价值及市场占有率。

强化质量监管。完善一体化中药材质量追溯信息体系建设,围绕中药材原植物、初加工产品质量集中开展专项检查16次,确定中药材交易市场当归、党参、黄芪等道地药材安全监管志愿者15人,提升市场规范化管理水平。组织开展中药材产品经营主体核查320家(次),实现道地中药材品牌质量安全,推动全县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经验交流    

甘肃渭源:深化创新推动中药材产业全链条发展

时间:2024-04-13 23:03:33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

甘肃省渭源县以创建“全国道地中药材药源基地”和“全国精制饮片加工基地”为目标,拓展思维理念、深化改革创新,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把中药材饮片加工、有效成分提纯、中成药加工作为主攻方向,积极开发大健康系列产品,做深做细延链补链强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动中医药产业提档升级、集聚发展。

“区域化”布局,规模效应全面激发

推进产业集群发展。锚定“十四五”末建成60亿级中药材产业集群目标,科学编制了《渭源县中药材产业集群建设方案》《渭源县现代农业(中药材)产业园建设规划(2021-2025)》等6个规划方案,对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作了科学合理的规划,确保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有章可循。

打造产业标准基地。立足全县地域特征和气候条件,按照“南部当归、北部党参、川区黄芪”的布局,建成3个万亩道地中药材示范片带和6个千亩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种子种苗繁育面积达到3.1万亩以上,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以上,鲜药产量达到12万吨,实现种植业产值15亿元。

建设种苗繁育基地。推广“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模式,依托中药材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建成中药材种子生产基地300亩,种苗生产基地2200亩,打造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推一体化”示范基地,带动全县中药材种子繁育面积达到0.6万亩,种苗繁育面积达到2.5万亩。

“链条化”锻造,产业转型全面升级

推进产业全链发展。以中药材全产业链提升为主攻方向,建成精制中药材饮片生产线2条、药食同源大健康产品生产线4条,开发党参、黄芪、当归、甘草、艾草等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药配方颗粒、现代中成药、功能保健品和药食同源食品等产品30种,积极推进天成药业二期配方颗粒生产线和天成药业定西制药项目等中药材精深加工项目,加快20亿级中药材加工链建设。

突出产地趁鲜加工。结合中药材产地加工(趁鲜切制)工作,投入200万元对9个乡镇已建成的10个中药材产地初加工车间进行提升,建立中药材加工示范基地,带动200户农户发展中药材加工,全力构建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共赢格局。

促进链条闭环发展。充分发挥中药材资源和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优势,聚焦中药材种植和精深加工等上下游链条,贯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引进培育龙头企业1家,形成年产中药饮片6.5万吨、中药提取物0.3万吨的生产规模,链条产值达到15.63亿元。

“园区化”聚集,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加强种质保护利用。以中药材种质资源征集、品种选育及良种繁育为重点,在路园镇中药材种质资源繁殖和鉴定圃,开展中药材野生品种引种驯化、品种选育及良种繁育等工作,引进藏柴胡、麻花秦艽、淫羊藿等中药材品种35个;种子检测实验室开展种子检测、鉴定和管理工作,在会川南沟村建设野生品种驯化基地1处,建设淫羊藿种植示范基地100亩。

提升园区承载水平。围绕渭源和会川两大工业集中区,投资3.4亿元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建设渭源县现代农业(中药材)产业园,招引工业延链补链强链项目3个,先后引进重点企业9家,培育规上企业10家、亿元级企业4家,盘活僵尸企业10家,完成标准化车间认证30家,工业集中区入驻46家。

构建流通交易体系。全面提高中药材流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积极推进莲峰市场体系提升改造项目,完成中医药技术改造升级8项,实现中药材产品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质量可追溯。建成中药材线下集散市场20个,60多家电商参与线上销售。大力推广中药材无硫保鲜仓储方法,全县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达到7万吨,年交易量12万吨,交易额20.37亿元。

“品牌化”引领,产业产值大幅提升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推行“党支部+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引进培育龙头企业1家,扶持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家庭农场10家,发展标准化中药材产业合作社604家、家庭农场10家,带动8450多户脱贫户发展中药材,全年劳务用工13.2万人(次),实现务工收入1500万元。

深化品牌体系建设。实施全国知名商标“渭源白条党参”品牌的建设、赋能、提质工程,注册系列品牌5个,着力构建“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品牌体系,推动全县饮片加工扩量提质、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渭源药膳”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培育“甘味”中药材企业商标品牌2个。

扩大品牌增值效应。组织中药材企业积极参加2024年甘肃(定西)中医药产业国际合作推介洽谈会、兰洽会和药博会等重要农产品推介会议,在中药材推介会上集中展示“渭源药膳”系列产品。组织渭源中医药产业专题推介活动,让渭源的企业和外地客户进行对接,全年组织开展专题推介活动3批次以上,地产中药材知名度和渭源白条党参品牌效应不断扩大。

“社会化”服务,发展后劲更加充足

强化技术服务。全面落实《关于建立渭源县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五个一”工作机制的通知》要求,组建专家服务团队8个,充分发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资金效能,投入资金50万元,开展中药材种植、加工技术技能培训、现场示范等活动16场次,受训人员达到1万人(次)。

强化政策落实。配套中药材产业集群建设扶持政策,从基地建设、招商引资、企业培育、创新研发、趁鲜加工、人才培育等六个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不断推进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及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全面提升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水平,进一步强化中医药加工转化能力,更大程度提升渭源道地中药材品牌价值及市场占有率。

强化质量监管。完善一体化中药材质量追溯信息体系建设,围绕中药材原植物、初加工产品质量集中开展专项检查16次,确定中药材交易市场当归、党参、黄芪等道地药材安全监管志愿者15人,提升市场规范化管理水平。组织开展中药材产品经营主体核查320家(次),实现道地中药材品牌质量安全,推动全县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