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甘肃渭源:深化改革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

时间:2024-04-13 23:08:32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

近年来,甘肃省渭源县立足林草优势,认真贯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系列决策部署,按照生态功能型定位,深度践行“两山”理念,牢固树立上游意识,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为抓手,深入推进林业系统体制机制建设,实施“绿满渭源”行动,推动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经济优势转变,实现林业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提升。

聚焦体系建设,优化整体设计抓机制

一是聚焦体系建设。严格实行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创新和改进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方式,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林长的县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督促各级党组织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建立县、乡(镇)、村三级林长责任体系,县林长办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林长名单及责任区范围,明确各级总林长和林长工作职责以及责任区域。

二是聚焦责任区域。建立各级林长分级责任区域名录,设置各级林长960名,其中县级林长15名(总林长2名、林长13名),乡(镇)级林长252名(乡级总林长32名、林长220名),村级林长693名(村级林长238名、副林长455名),做到辖区责任区域全覆盖,确保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6%以上,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78.36%以上。

三是聚焦监督检查。坚持“管行业必须管生态、管业务必须管生态、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生态”的原则,认真落实乡镇党委和政府的属地管理责任,坐标化管理林长制公示牌,设立并及时更新县乡村三级林长公示牌259块,明确各自管护责任范围,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将林长制责任体系、工作制度、支撑保障、考核追责等内容纳入目标考核,有力推进全县林长制工作。

聚焦责任落实,着力强基固本抓基础

一是强化协同治理。制定《渭源县县级有关部门和单位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进一步靠实相关部门行业监管职责和企事业单位的主体责任,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探索建立“林长+治安林长”“林长+技术员”“林长+护林员+监督员”“林长+检察长”四种管护机制,形成“有问题、找林长”的协同治理机制。

二是强化巡护巡查。严格落实林草管护和森林防火责任制,累计选聘生态护林员、草管员1154名,分区划片,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半专业队伍20支5000多人。2023年乡(镇)村三级林长共开展巡林24096次,其中县级林长巡林52次,乡(镇)级林长巡林5664次,村级林长巡林18432次,全县森林草原火灾发生面积控制在0.09‰以下。

三是强化监控防治。结合县域森林资源分布状况、建立县乡村三级有害生物网络监控站点10个,林业草原有害生物成灾率分别控制在4.4‰、5%以下,无公害防治率在92%以上,产地检疫率达到100%。投资165万元通过重建、改造和功能完善三种方式,谋划投资165万元,为3个国有林场改造加固管护用房9个。通过招投标储备30万元各种防火必需物资,认真落实2座瞭望塔建设任务,有效改善森林草原防火基础设施。

聚焦绿色发展,做足绿色文章抓建设

一是抓好绿化攻坚。牢固树立上游意识,担负源头责任,把全域造林绿化作为推动高质量追赶发展、加快实现“绿满渭源”的具体行动。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进一步提高生态建设的层次,整流域、整区域规划,严格实行造林、种草改良任务计划与结果落地上图。2023年全县完成造林绿化7.6万亩,通道绿化247公里,全民义务植树228万株。

二是抓好产业基地。立足独特的气候、土壤、海拔、光照、水质资源禀赋,建立满天星、玫瑰、洋牡丹、金丝皇菊、盆栽蝴蝶兰等花卉产业基地1320亩,建成云杉、油松、落叶松、新疆杨、杏、沙棘、柠条等优质种苗生产基地7100多亩,完成以啤特果为主的经济林果7000亩,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生态受保护、林草增效益、群众得实惠的目标。

三是抓好示范工程。厚植乡村生态底色,以“林草+乡村旅游”为主题,集全县义务植树的力量,整合各机关单位的力量集中打造精品工程,建成东西部协作“青岛林”一期,整体带动生态文明建设提质增效。科学有序推进“引水上山”幼林抚育、陇中地区生态保护修复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工程,2023年完成投资1749万元,2024年预计完成投资29340万元,为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聚焦合理开发,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抓效益

一是持续引进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生态林。紧盯社会帮扶政策,加大造林投资建设,总投资达2265.15万元的3批项目落地实施。2019年第一批470.25万元,项目涵盖秦祁乡、大安乡、北寨镇3个乡镇9个行政村44个小班,建设沙棘和柠条林1万亩;2022年第二批767.25万元,项目涵盖大安乡和秦祁乡2个乡镇4个行政村18个小班,建设油松林3314亩;2023年第三批1027.65万元,项目涵盖大安乡、秦祁乡、北寨镇、新寨镇4个乡镇15个行政村,共154个小班,总建设面积9766.58亩。

二是创新模式积极开展飞地造林。进一步优化林业发展布局,将“飞地林业”新的营林观念引入渭源,打破行政区划,积极与天水市小陇山林业实验局麻沿林场平等协商,自愿合作,在峡城乡、田家河乡和会川林场等南部乡镇和林场引进飞地造林2.22万亩,为林业健康发展注入新活力。

三是积极探索加快碳汇项目开发步伐。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积极探索碳汇项目开发,衔接省碳汇交易中心对全县92.97万亩林地、42.55万亩草地纳入评估范围,编制了《渭源县林业碳汇开发方案》并完成渭源县林草碳汇项目开发战略合作协议签订,科学有序推进林业碳汇开发工作,不断开启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生态建设的新模式,探索走出了一条改善生态环境和群众稳定增收的“双赢”新路。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经验交流    

甘肃渭源:深化改革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

时间:2024-04-13 23:08:32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

近年来,甘肃省渭源县立足林草优势,认真贯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系列决策部署,按照生态功能型定位,深度践行“两山”理念,牢固树立上游意识,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为抓手,深入推进林业系统体制机制建设,实施“绿满渭源”行动,推动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经济优势转变,实现林业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提升。

聚焦体系建设,优化整体设计抓机制

一是聚焦体系建设。严格实行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创新和改进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方式,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林长的县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督促各级党组织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建立县、乡(镇)、村三级林长责任体系,县林长办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林长名单及责任区范围,明确各级总林长和林长工作职责以及责任区域。

二是聚焦责任区域。建立各级林长分级责任区域名录,设置各级林长960名,其中县级林长15名(总林长2名、林长13名),乡(镇)级林长252名(乡级总林长32名、林长220名),村级林长693名(村级林长238名、副林长455名),做到辖区责任区域全覆盖,确保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6%以上,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78.36%以上。

三是聚焦监督检查。坚持“管行业必须管生态、管业务必须管生态、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生态”的原则,认真落实乡镇党委和政府的属地管理责任,坐标化管理林长制公示牌,设立并及时更新县乡村三级林长公示牌259块,明确各自管护责任范围,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将林长制责任体系、工作制度、支撑保障、考核追责等内容纳入目标考核,有力推进全县林长制工作。

聚焦责任落实,着力强基固本抓基础

一是强化协同治理。制定《渭源县县级有关部门和单位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进一步靠实相关部门行业监管职责和企事业单位的主体责任,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探索建立“林长+治安林长”“林长+技术员”“林长+护林员+监督员”“林长+检察长”四种管护机制,形成“有问题、找林长”的协同治理机制。

二是强化巡护巡查。严格落实林草管护和森林防火责任制,累计选聘生态护林员、草管员1154名,分区划片,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半专业队伍20支5000多人。2023年乡(镇)村三级林长共开展巡林24096次,其中县级林长巡林52次,乡(镇)级林长巡林5664次,村级林长巡林18432次,全县森林草原火灾发生面积控制在0.09‰以下。

三是强化监控防治。结合县域森林资源分布状况、建立县乡村三级有害生物网络监控站点10个,林业草原有害生物成灾率分别控制在4.4‰、5%以下,无公害防治率在92%以上,产地检疫率达到100%。投资165万元通过重建、改造和功能完善三种方式,谋划投资165万元,为3个国有林场改造加固管护用房9个。通过招投标储备30万元各种防火必需物资,认真落实2座瞭望塔建设任务,有效改善森林草原防火基础设施。

聚焦绿色发展,做足绿色文章抓建设

一是抓好绿化攻坚。牢固树立上游意识,担负源头责任,把全域造林绿化作为推动高质量追赶发展、加快实现“绿满渭源”的具体行动。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进一步提高生态建设的层次,整流域、整区域规划,严格实行造林、种草改良任务计划与结果落地上图。2023年全县完成造林绿化7.6万亩,通道绿化247公里,全民义务植树228万株。

二是抓好产业基地。立足独特的气候、土壤、海拔、光照、水质资源禀赋,建立满天星、玫瑰、洋牡丹、金丝皇菊、盆栽蝴蝶兰等花卉产业基地1320亩,建成云杉、油松、落叶松、新疆杨、杏、沙棘、柠条等优质种苗生产基地7100多亩,完成以啤特果为主的经济林果7000亩,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生态受保护、林草增效益、群众得实惠的目标。

三是抓好示范工程。厚植乡村生态底色,以“林草+乡村旅游”为主题,集全县义务植树的力量,整合各机关单位的力量集中打造精品工程,建成东西部协作“青岛林”一期,整体带动生态文明建设提质增效。科学有序推进“引水上山”幼林抚育、陇中地区生态保护修复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工程,2023年完成投资1749万元,2024年预计完成投资29340万元,为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聚焦合理开发,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抓效益

一是持续引进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生态林。紧盯社会帮扶政策,加大造林投资建设,总投资达2265.15万元的3批项目落地实施。2019年第一批470.25万元,项目涵盖秦祁乡、大安乡、北寨镇3个乡镇9个行政村44个小班,建设沙棘和柠条林1万亩;2022年第二批767.25万元,项目涵盖大安乡和秦祁乡2个乡镇4个行政村18个小班,建设油松林3314亩;2023年第三批1027.65万元,项目涵盖大安乡、秦祁乡、北寨镇、新寨镇4个乡镇15个行政村,共154个小班,总建设面积9766.58亩。

二是创新模式积极开展飞地造林。进一步优化林业发展布局,将“飞地林业”新的营林观念引入渭源,打破行政区划,积极与天水市小陇山林业实验局麻沿林场平等协商,自愿合作,在峡城乡、田家河乡和会川林场等南部乡镇和林场引进飞地造林2.22万亩,为林业健康发展注入新活力。

三是积极探索加快碳汇项目开发步伐。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积极探索碳汇项目开发,衔接省碳汇交易中心对全县92.97万亩林地、42.55万亩草地纳入评估范围,编制了《渭源县林业碳汇开发方案》并完成渭源县林草碳汇项目开发战略合作协议签订,科学有序推进林业碳汇开发工作,不断开启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生态建设的新模式,探索走出了一条改善生态环境和群众稳定增收的“双赢”新路。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