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以宁夏西吉县龙王坝村为例

时间:2022-05-06 12:52:29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2年第5期作者:王芳

党管农村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领内嵌于乡村治理的各环节、全过程,使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能力,统领乡村全面振兴,把广大基层党员和群众的思想、行动、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引导农民群众自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确保乡村振兴取得实效,是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关键所在。

背景

龙王坝村地处宁夏六盘山著名红色旅游风景区、西吉县旅游核心区。2013年以前,龙王坝村贫困发生率高,且受限于山地条件,受制于降雨量的匮乏,人均纯收入只有2300元,大批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空巢现象逐年加剧,严重制约了村庄发展。穷则思变。脱贫摘帽后,龙王坝村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下,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组织领导保障、基层工作思想转变、基层治理组织重构、乡村人才队伍建设、聚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生态宜居特色康养村庄建设等方面,主动发力,探索实现跨越式发展,人均纯收入达到13200元,实现了村民共建共享的发展成果。

主要做法和成效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涵养农民民主和法治意识。

乡村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关键,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之一。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民主法治意识、文明素养与乡村振兴息息相关,推动乡村振兴必然需要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关注农民精神生活,这是引领农民群众奔向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龙王坝村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建立“一根红线穿到底”的纵向自治管理机制,将党的领导从县委到镇党委到村党支部再到每位党员贯彻到底,切实发挥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

一是体现“改”,转变村民思想,构建链条式选拔组织机制。龙王坝村实现了由以往的“政府唱戏,群众看戏”向现在的“政府主导,村民主体”转变,完成县、镇政府由“指挥员”到“辅导员”的转变,激发村民内生动力,建立了以龙王坝村村务监督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以及其他经济社会组织为补充的村级组织体系。克服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针对乡村生活节奏相对散漫、村民自律意识差、法治意识淡薄的实际,加强党组织的领导,把不同群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经常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健康的群众活动,提高了农村组织化程度。在健全村级组织体系的基础上,让“轮子”都转起来,各就各位,各尽其责,将组织体系转化为治理能力,将制度效能转化为治理效能。

二是突出“实”,落实工作责任,统筹联动,构建层级式程序管理机制。基层治理是共同治理、多元治理、综合治理、系统治理。龙王坝村建立了全体村民都参与的“1+4N”村民自治组织。成立以村党支部为核心,村委会为支撑,初步建立村庄合作社(经济)、村庄理事会(建设)、村民协会(文化)、建设监督委员会(监督)四类村民组织作为抓手,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局面。

三是把握“质”,健全工作制度,绩效联考,构建全程式考核评价机制。龙王坝村建立“村民主体,协商共治”的机制,保障村民的参与权和决策权。实行“村民建议、村民自治组织提议、村‘两委’商议、全体村民大会决议”的决策机制。如,全体村民对于村庄事务可借助微信群、建议箱向村“两委”建议,也可向村民组织反映,经自治组织向全体村民代表大会提议,由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决策,真正做到村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对村委会干部及村民组织干部进行考核管理,由村民及村民代表打分考核,形成闭合式全程考核机制,有效激发干部活力。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凝聚农村向心力和凝聚力。

农民的思想意识深刻影响着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农村治理的基本手段和新型农民人格塑造的基本方式,在乡村振兴建设中,要以党心凝聚民心,培育和造就懂技术、会经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为主要目标。

一是以上率下,突出乡村“主心骨”角色。为提升龙王坝村村容村貌,西吉县住建局联动实施有关龙王坝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对村内原有的水泥路面进行重新规划改造,用红黑相间的柏油路代替了原来的水泥路。同时,对景区内路灯及亮化设施进行更换,统一淘汰老旧设备,在保证景区夜间照明的同时增加了景区整体美感,使村内整体布局更加和谐美好。党支部狠抓第一责任,对标共谋机制,集成全体村民、政府人员、社会力量三方共同参与谋划发展格局,针对村庄公共空间整治、基础设施改造进行共谋共议。

二是合力共治,鼓励村民争当乡村共建主人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宣传展板和标语、LED电子显示屏、院坝会、村民说事会等载体和方式,加强对群众的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筑牢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全体村民积极响应号召,参与村容村貌整治活动,对村内边角绿地、垃圾清理、河道沟渠整治、广场及其他公共空间进行投工投劳,合力共治。村民代表行使监督权,对县住建局所提供的技术管理、设计团队提供的技术支持进行监督,确保建设工程质量过硬、技术过关,对各项工程进行共同评价验收。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乡村文明程度。

龙王坝村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注重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一是融入村规民约。龙王坝村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定或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引导和规范农民群众行为。

二是融入各项群众文化活动。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使广大农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三是融入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大力推动村民中心、文化广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让思想文化阵地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积极开展各种乡村文化节庆活动,打造特色乡村文化品牌,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整合利用,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让群众在感受乡情中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文明新风。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内生动力。

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以民为本谋发展、惠民生是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基本出发点。

一是学会运用市场思维自主发展。龙王坝村由原来家长式管理向协商共治转变,下沉服务工作,深入调研每家每户实际情况,以建立村民组织为抓手,做到“事事有人想,事事有人干”,学习和运营市场思维自主发展。如,龙王坝村创新推出民宿群,村民可自愿选择加盟民宿一条街经营模式,定点打造智慧民宿示范户,吸引更多农民将自己旧房改造升级,实现农民民宿收入远超进城务工收入。

二是着力提升留守妇女收入保障。龙王坝村充分利用龙王坝旅游区自身品牌优势,加大宣传力度,对马铃薯、小秋杂粮粉等本地农产品进行品牌包装,召集当地未外出务工且无经济来源的妇女,统一培训制作手工艺品,制成民宿内如床单、被套、抱枕等刚需非遗产品,并与县城内及周边县市手工艺品公司合作销售,引导妇女学会线上线下“互联网+”的电商销售模式,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为留守妇女提供收入保障。

有益启示

启示一:坚持党建引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促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龙王坝村积极探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抓好基层党建,注重以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为目的,以发挥各种自治组织体系作用为抓手,实现以“互联网+农村金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为主的融合发展模式,打造智能化、智慧化新型民宿产业,为游客提供高效优质服务,不仅提高了支部的凝聚力,共同抵御市场风险,还提高了村民参与村级发展的积极性,带动农户积极经营乡村民宿,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走出了一条“落后村庄”变“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的脱贫致富发展新路子。 

启示二:立足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乡村本土项目发展,助推乡村文化发展。龙王坝村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始终践行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不仅注重内需发展,更注重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提升。2017年龙王坝村被确定为央视农民春晚和乡村大世界走进西吉拍摄基地,2020年央视心连心艺术团走进西吉拍摄基地,为当地村民及游客带来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更是先后获“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称号。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培训中心)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调查研究    
观察思考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以宁夏西吉县龙王坝村为例

时间:2022-05-06 12:52:29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2年第5期

作者:王芳

党管农村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领内嵌于乡村治理的各环节、全过程,使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治理能力,统领乡村全面振兴,把广大基层党员和群众的思想、行动、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引导农民群众自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确保乡村振兴取得实效,是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关键所在。

背景

龙王坝村地处宁夏六盘山著名红色旅游风景区、西吉县旅游核心区。2013年以前,龙王坝村贫困发生率高,且受限于山地条件,受制于降雨量的匮乏,人均纯收入只有2300元,大批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空巢现象逐年加剧,严重制约了村庄发展。穷则思变。脱贫摘帽后,龙王坝村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下,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组织领导保障、基层工作思想转变、基层治理组织重构、乡村人才队伍建设、聚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生态宜居特色康养村庄建设等方面,主动发力,探索实现跨越式发展,人均纯收入达到13200元,实现了村民共建共享的发展成果。

主要做法和成效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涵养农民民主和法治意识。

乡村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关键,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之一。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民主法治意识、文明素养与乡村振兴息息相关,推动乡村振兴必然需要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关注农民精神生活,这是引领农民群众奔向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龙王坝村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建立“一根红线穿到底”的纵向自治管理机制,将党的领导从县委到镇党委到村党支部再到每位党员贯彻到底,切实发挥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

一是体现“改”,转变村民思想,构建链条式选拔组织机制。龙王坝村实现了由以往的“政府唱戏,群众看戏”向现在的“政府主导,村民主体”转变,完成县、镇政府由“指挥员”到“辅导员”的转变,激发村民内生动力,建立了以龙王坝村村务监督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以及其他经济社会组织为补充的村级组织体系。克服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针对乡村生活节奏相对散漫、村民自律意识差、法治意识淡薄的实际,加强党组织的领导,把不同群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经常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健康的群众活动,提高了农村组织化程度。在健全村级组织体系的基础上,让“轮子”都转起来,各就各位,各尽其责,将组织体系转化为治理能力,将制度效能转化为治理效能。

二是突出“实”,落实工作责任,统筹联动,构建层级式程序管理机制。基层治理是共同治理、多元治理、综合治理、系统治理。龙王坝村建立了全体村民都参与的“1+4N”村民自治组织。成立以村党支部为核心,村委会为支撑,初步建立村庄合作社(经济)、村庄理事会(建设)、村民协会(文化)、建设监督委员会(监督)四类村民组织作为抓手,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局面。

三是把握“质”,健全工作制度,绩效联考,构建全程式考核评价机制。龙王坝村建立“村民主体,协商共治”的机制,保障村民的参与权和决策权。实行“村民建议、村民自治组织提议、村‘两委’商议、全体村民大会决议”的决策机制。如,全体村民对于村庄事务可借助微信群、建议箱向村“两委”建议,也可向村民组织反映,经自治组织向全体村民代表大会提议,由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决策,真正做到村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对村委会干部及村民组织干部进行考核管理,由村民及村民代表打分考核,形成闭合式全程考核机制,有效激发干部活力。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凝聚农村向心力和凝聚力。

农民的思想意识深刻影响着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农村治理的基本手段和新型农民人格塑造的基本方式,在乡村振兴建设中,要以党心凝聚民心,培育和造就懂技术、会经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为主要目标。

一是以上率下,突出乡村“主心骨”角色。为提升龙王坝村村容村貌,西吉县住建局联动实施有关龙王坝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对村内原有的水泥路面进行重新规划改造,用红黑相间的柏油路代替了原来的水泥路。同时,对景区内路灯及亮化设施进行更换,统一淘汰老旧设备,在保证景区夜间照明的同时增加了景区整体美感,使村内整体布局更加和谐美好。党支部狠抓第一责任,对标共谋机制,集成全体村民、政府人员、社会力量三方共同参与谋划发展格局,针对村庄公共空间整治、基础设施改造进行共谋共议。

二是合力共治,鼓励村民争当乡村共建主人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宣传展板和标语、LED电子显示屏、院坝会、村民说事会等载体和方式,加强对群众的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筑牢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全体村民积极响应号召,参与村容村貌整治活动,对村内边角绿地、垃圾清理、河道沟渠整治、广场及其他公共空间进行投工投劳,合力共治。村民代表行使监督权,对县住建局所提供的技术管理、设计团队提供的技术支持进行监督,确保建设工程质量过硬、技术过关,对各项工程进行共同评价验收。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乡村文明程度。

龙王坝村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注重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一是融入村规民约。龙王坝村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定或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引导和规范农民群众行为。

二是融入各项群众文化活动。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使广大农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三是融入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大力推动村民中心、文化广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让思想文化阵地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积极开展各种乡村文化节庆活动,打造特色乡村文化品牌,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整合利用,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让群众在感受乡情中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文明新风。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内生动力。

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以民为本谋发展、惠民生是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基本出发点。

一是学会运用市场思维自主发展。龙王坝村由原来家长式管理向协商共治转变,下沉服务工作,深入调研每家每户实际情况,以建立村民组织为抓手,做到“事事有人想,事事有人干”,学习和运营市场思维自主发展。如,龙王坝村创新推出民宿群,村民可自愿选择加盟民宿一条街经营模式,定点打造智慧民宿示范户,吸引更多农民将自己旧房改造升级,实现农民民宿收入远超进城务工收入。

二是着力提升留守妇女收入保障。龙王坝村充分利用龙王坝旅游区自身品牌优势,加大宣传力度,对马铃薯、小秋杂粮粉等本地农产品进行品牌包装,召集当地未外出务工且无经济来源的妇女,统一培训制作手工艺品,制成民宿内如床单、被套、抱枕等刚需非遗产品,并与县城内及周边县市手工艺品公司合作销售,引导妇女学会线上线下“互联网+”的电商销售模式,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为留守妇女提供收入保障。

有益启示

启示一:坚持党建引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促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龙王坝村积极探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抓好基层党建,注重以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为目的,以发挥各种自治组织体系作用为抓手,实现以“互联网+农村金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为主的融合发展模式,打造智能化、智慧化新型民宿产业,为游客提供高效优质服务,不仅提高了支部的凝聚力,共同抵御市场风险,还提高了村民参与村级发展的积极性,带动农户积极经营乡村民宿,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走出了一条“落后村庄”变“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的脱贫致富发展新路子。 

启示二:立足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乡村本土项目发展,助推乡村文化发展。龙王坝村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始终践行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不仅注重内需发展,更注重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提升。2017年龙王坝村被确定为央视农民春晚和乡村大世界走进西吉拍摄基地,2020年央视心连心艺术团走进西吉拍摄基地,为当地村民及游客带来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更是先后获“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称号。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培训中心)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