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刘晓山:打造有机品牌 引领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09-14 12:28:48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刘晓山

ecb78bf711e44113b6f282e85f846734~tplv-tt-origin-asy2_5aS05p2hQOawkei_m-e9kQ== (2).jpg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是乡村振兴,怎样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发展有机农业是重要途径之一。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经济复苏乏力、结构性不平衡矛盾凸显,气候影响加重、粮食安全难以保障,生态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压力加大”成为很多国家面临的重大挑战。为加快经济复苏、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可持续发展,各国在有机农业方面积极探索。农业是世界各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而有机农业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缓解粮食资源紧缺、助推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据《中国有机产品认证与有机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有机产品销售额达951亿元,较2020年增长18.3%,连续多年位列全球第四。从我国农业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当前我国农业已开始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社会需求来看,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品种、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对有机农产品越来越青睐。国家认监委发起的2020年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623名消费者中,85.9%增加了有机产品的消费比例。从全球有机农业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有机农业发展起步较晚,占全球份额约9.1%,因此打造有机品牌,推动有机农业产业发展正当其时。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创造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许多有机农业品牌享誉全球。从全球有机农业发展趋势和我国国情来看,我们的有机农业必须围绕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谋发展,要进一步提升有机产业发展的潜力,关键在有机品牌的打造。当前全球有机产业发展速度较快,有机产品的销售额不断增加,我国从事有机农产品种植、生产的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多,但是行业内品牌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少。中央高度重视有机农业的发展,2018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年)》(农科教发〔2018〕3号)),系统阐述了发展有机绿色农业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发展思路和目标,提出了当前发展有机绿色农业的主要任务。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发展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总的来看,国内有机农业发展势头较好,尤其是有机蔬菜、有机粮油前景看好。但是,仍存在有机种植面积和规模较小、农民的有机意识和生产方法较弱、科技研发和成果运用不足,投资收益周期长、风险高,有机农产品认证不规范、价格偏高以及概念模糊、市场信任度低等问题。打造和擦亮有机农业品牌,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

以地域资源禀赋为基础,在突显“土特产”上做文章

民以食为天。随着生活水平和要求的提高,随着交通、信息科技的发展,人们出行购物、观景、寻觅美食越来越便捷,要求也越来越高,每到一地最想关注和亲自品尝当地的“土特产”是主要愿望之一。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有机农产品应当是首先,更是趋势。

一是立足自然资源禀赋。要扎实调研、理性分析、客观比较本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蕴藏等自然资源禀赋能产生的产品价值、优势,因地制宜在选准“土特产”产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和标准化生产“三品一标”上作文章,发展有机产业。

二是立足传统文化禀赋。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产品既要突出地域历史文化特点,富有传统饮食文化的习惯、符号和当地风土人情故事,保持其浓厚地域色彩和独特性;同时又要积极跟上、适应全球科技和产品质量竞争需要,以全国、全球视野,审视本地有机产业发展方向和市场对品质的需求,实现错位发展,形成我国“土特产”的有机品牌文化,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体系和文化符号。

三是立足本地人力资源禀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可产、可享一方美食。要发挥好本地产业、制作业能工巧匠的作用,培育更多的乡村工匠,带动引入更多的人才与广大群众投入有机生产和制作;要加大对消费者特别是当地群众对本地“土特产”品牌潜在价值的挖掘和宣传,激发群众创造力、享用力和使用权力。让广大群众成为提高品质、塑造品牌、维护质量、提升效益的主力军,让父老乡亲成为享用品牌的主体。

以区域品牌优势为支点,在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上下功夫

区域品牌打造事关国家、地区的公信力,事关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形象。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和上海、浙江、新疆等地区的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相信都有一定品质定位。建设有机产业品牌需从树好国家、地区形象上着力。

一是坚持区域公共类和市场类品牌并重。打造有机产业品牌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品牌战略水平、品牌举措成效,从一个侧面也体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眼光和能力。能在政府的各相关政策和有力举措下,打造一个或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区域公共类品牌,既是政府应有的作为,也是市场的需求,更是群众对产品品质的追求。通过政策措施和市场实践,推动建立市场主体与广大群众的利益联接机制,实现群众增收,并激发市场主体和群众积极性,实现人民主体、人民主创、人民主推、人民主享,从而推进做强市场类品牌,让公共类品牌与市场类品牌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如贵州榕江县的“村超”所产生的两个品牌积极互动效果。

二是坚持老品牌和新品牌并重。有机农业品牌建设,要坚持视产品质量为品牌生命,以质量标准支撑品牌信誉,扩大影响、赢得认可、赢得市场。要根据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发展规律等要素,提前做好综合分析研判,为市场主体在技术、资金、拓展市场、人才引进培育等方面提供政策保障服务,在标准生产、规范管理、维权维信等方面加强管理和法律服务,引导他们适时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擦亮老品牌。同时,关注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注重更新换代或引进新技术、新产品,塑强新品牌。

三是坚持三产融合和城乡一体发展并重。现代产业分工越来越细,相互支撑和依赖性越来越强,产业融合、城乡一体发展是必然趋势。发展有机产品、建设有机品牌,必须加大科技研发和投入,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延长产业链条,完善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藏、运输销售等配套设施,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提高产品附加值,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上下功夫,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跻身全球贸易为目标,在做强单品特色品牌上谋突破

产业发展目标定位,决定了产品品质的高度,决定了我们产业能走多远。当今世界发展日新月异,现代交通、信息等手段使全国为“一域”、全球为“一村”。实现民族复兴,要求我们发展农业要瞄准国内、国际市场,跻身全国和全球贸易,使单项产品加入整个产业链的全球市场竞争。

一是为本地的有机产品进入国内、国际市场创造条件。运用大数据等手段做市场调查和预期分析,锁定瞄准消费地区和人群,在围绕自身特色优势产业,做强产品品质的前提下,规范组织生产,着力打造品牌,提前做好政策研判、规则引导、产业布局、技术和人才培育等方面的准备,为市场主体适时稳健进入国内、国际市场提供保障服务,积极创造条件对接国际标准,拓展国际市场。

二是在特色单品品牌标准和平台体系建设上下好先手棋。目前,各类产品竞争越来越激烈,有机农产品也是如此,种业、技术、市场三者互为作用,是核心竞争力所在。各地的“土特产”虽然在当地有其独有的市场竞争力,但并不意味着,在更大范围内享有某一单品应有的权重,只有其“土特产”享有了某一或多个单品的定标、定价、相关权威指数发布等市场信息权重时,方有话语权,方为农业强国。我国拥有优质农产品单品的数量、质量优势,拥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拥有聪明勤劳的人力资源等优势,只要认真科学地做好调查研究,尊重市场规律,采取科学合理的政策举措,瞄准消费者需求,运用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精准发力,发挥好人民群众的作用,提升消费者认可度,在特色单品品牌标准和平台体系建设上下好先手棋,在做强单品特色品牌上谋求突破,就一定能打造出许许多多国际有机农业大品牌,从而为推动农业强国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国家乡村振兴局开发指导司原副司长、全国乡村建设高校联盟特聘专家、民进中央参政议政特邀研究员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观察思考    
观察思考

刘晓山:打造有机品牌 引领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09-14 12:28:48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刘晓山

ecb78bf711e44113b6f282e85f846734~tplv-tt-origin-asy2_5aS05p2hQOawkei_m-e9kQ== (2).jpg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是乡村振兴,怎样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发展有机农业是重要途径之一。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经济复苏乏力、结构性不平衡矛盾凸显,气候影响加重、粮食安全难以保障,生态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压力加大”成为很多国家面临的重大挑战。为加快经济复苏、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可持续发展,各国在有机农业方面积极探索。农业是世界各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而有机农业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缓解粮食资源紧缺、助推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据《中国有机产品认证与有机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有机产品销售额达951亿元,较2020年增长18.3%,连续多年位列全球第四。从我国农业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当前我国农业已开始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社会需求来看,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品种、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对有机农产品越来越青睐。国家认监委发起的2020年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623名消费者中,85.9%增加了有机产品的消费比例。从全球有机农业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有机农业发展起步较晚,占全球份额约9.1%,因此打造有机品牌,推动有机农业产业发展正当其时。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创造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许多有机农业品牌享誉全球。从全球有机农业发展趋势和我国国情来看,我们的有机农业必须围绕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谋发展,要进一步提升有机产业发展的潜力,关键在有机品牌的打造。当前全球有机产业发展速度较快,有机产品的销售额不断增加,我国从事有机农产品种植、生产的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多,但是行业内品牌知名度较高的企业少。中央高度重视有机农业的发展,2018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年)》(农科教发〔2018〕3号)),系统阐述了发展有机绿色农业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发展思路和目标,提出了当前发展有机绿色农业的主要任务。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发展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总的来看,国内有机农业发展势头较好,尤其是有机蔬菜、有机粮油前景看好。但是,仍存在有机种植面积和规模较小、农民的有机意识和生产方法较弱、科技研发和成果运用不足,投资收益周期长、风险高,有机农产品认证不规范、价格偏高以及概念模糊、市场信任度低等问题。打造和擦亮有机农业品牌,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

以地域资源禀赋为基础,在突显“土特产”上做文章

民以食为天。随着生活水平和要求的提高,随着交通、信息科技的发展,人们出行购物、观景、寻觅美食越来越便捷,要求也越来越高,每到一地最想关注和亲自品尝当地的“土特产”是主要愿望之一。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有机农产品应当是首先,更是趋势。

一是立足自然资源禀赋。要扎实调研、理性分析、客观比较本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蕴藏等自然资源禀赋能产生的产品价值、优势,因地制宜在选准“土特产”产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和标准化生产“三品一标”上作文章,发展有机产业。

二是立足传统文化禀赋。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产品既要突出地域历史文化特点,富有传统饮食文化的习惯、符号和当地风土人情故事,保持其浓厚地域色彩和独特性;同时又要积极跟上、适应全球科技和产品质量竞争需要,以全国、全球视野,审视本地有机产业发展方向和市场对品质的需求,实现错位发展,形成我国“土特产”的有机品牌文化,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体系和文化符号。

三是立足本地人力资源禀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可产、可享一方美食。要发挥好本地产业、制作业能工巧匠的作用,培育更多的乡村工匠,带动引入更多的人才与广大群众投入有机生产和制作;要加大对消费者特别是当地群众对本地“土特产”品牌潜在价值的挖掘和宣传,激发群众创造力、享用力和使用权力。让广大群众成为提高品质、塑造品牌、维护质量、提升效益的主力军,让父老乡亲成为享用品牌的主体。

以区域品牌优势为支点,在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上下功夫

区域品牌打造事关国家、地区的公信力,事关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形象。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和上海、浙江、新疆等地区的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相信都有一定品质定位。建设有机产业品牌需从树好国家、地区形象上着力。

一是坚持区域公共类和市场类品牌并重。打造有机产业品牌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品牌战略水平、品牌举措成效,从一个侧面也体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眼光和能力。能在政府的各相关政策和有力举措下,打造一个或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区域公共类品牌,既是政府应有的作为,也是市场的需求,更是群众对产品品质的追求。通过政策措施和市场实践,推动建立市场主体与广大群众的利益联接机制,实现群众增收,并激发市场主体和群众积极性,实现人民主体、人民主创、人民主推、人民主享,从而推进做强市场类品牌,让公共类品牌与市场类品牌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如贵州榕江县的“村超”所产生的两个品牌积极互动效果。

二是坚持老品牌和新品牌并重。有机农业品牌建设,要坚持视产品质量为品牌生命,以质量标准支撑品牌信誉,扩大影响、赢得认可、赢得市场。要根据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发展规律等要素,提前做好综合分析研判,为市场主体在技术、资金、拓展市场、人才引进培育等方面提供政策保障服务,在标准生产、规范管理、维权维信等方面加强管理和法律服务,引导他们适时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擦亮老品牌。同时,关注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注重更新换代或引进新技术、新产品,塑强新品牌。

三是坚持三产融合和城乡一体发展并重。现代产业分工越来越细,相互支撑和依赖性越来越强,产业融合、城乡一体发展是必然趋势。发展有机产品、建设有机品牌,必须加大科技研发和投入,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延长产业链条,完善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藏、运输销售等配套设施,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提高产品附加值,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上下功夫,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跻身全球贸易为目标,在做强单品特色品牌上谋突破

产业发展目标定位,决定了产品品质的高度,决定了我们产业能走多远。当今世界发展日新月异,现代交通、信息等手段使全国为“一域”、全球为“一村”。实现民族复兴,要求我们发展农业要瞄准国内、国际市场,跻身全国和全球贸易,使单项产品加入整个产业链的全球市场竞争。

一是为本地的有机产品进入国内、国际市场创造条件。运用大数据等手段做市场调查和预期分析,锁定瞄准消费地区和人群,在围绕自身特色优势产业,做强产品品质的前提下,规范组织生产,着力打造品牌,提前做好政策研判、规则引导、产业布局、技术和人才培育等方面的准备,为市场主体适时稳健进入国内、国际市场提供保障服务,积极创造条件对接国际标准,拓展国际市场。

二是在特色单品品牌标准和平台体系建设上下好先手棋。目前,各类产品竞争越来越激烈,有机农产品也是如此,种业、技术、市场三者互为作用,是核心竞争力所在。各地的“土特产”虽然在当地有其独有的市场竞争力,但并不意味着,在更大范围内享有某一单品应有的权重,只有其“土特产”享有了某一或多个单品的定标、定价、相关权威指数发布等市场信息权重时,方有话语权,方为农业强国。我国拥有优质农产品单品的数量、质量优势,拥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拥有聪明勤劳的人力资源等优势,只要认真科学地做好调查研究,尊重市场规律,采取科学合理的政策举措,瞄准消费者需求,运用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精准发力,发挥好人民群众的作用,提升消费者认可度,在特色单品品牌标准和平台体系建设上下好先手棋,在做强单品特色品牌上谋求突破,就一定能打造出许许多多国际有机农业大品牌,从而为推动农业强国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国家乡村振兴局开发指导司原副司长、全国乡村建设高校联盟特聘专家、民进中央参政议政特邀研究员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