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事业单位青年干部乡村振兴意识培养和提升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曾深刻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202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了,“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同时,还把壮大乡村人才队伍作为一项单列,并提出了明确要求。新时代事业单位青年干部作为全面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之一,如何培养和提升乡村振兴意识,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培养和提升事业单位青年干部乡村振兴意识的意义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时代青年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他们所接收的信息日趋复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难以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特别是在事业单位,这一群体往往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和挑战也因此更为复杂。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新并提升事业单位青年工作者的乡村振兴意识工作,既是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快速发展的内在要求。第一,它有助于加深对青年工作者思想政治状况的全面了解,从而为制定更为有效的宣传教育策略提供依据。第二,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新时代青年干部面临着多样化的价值观念和信息,加以思考和研究可以指引事业单位构建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青年干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可以进一步促进事业单位青年干部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助力青年工作者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乡村振兴和社会进步贡献青年力量。
二、新时代事业单位青年干部乡村振兴意识培养现状
(一)价值观念多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模糊化。具体来看,随着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青年工作者接触到各种多元化的价值观念,而事业单位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可能会显得理论与实践脱节。例如,教育内容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宣讲与条文堆砌上,忽视了青年对于理论结合实际问题讨论的渴望。此外,在日常工作中,青年干部们在处理工作与社会责任的冲突时,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地指导和实例分析,无法提供切实的思考和解决方式。尤其在乡村振兴责任感方面,仅仅强调要有责任感,而没有结合青年干部们的工作实际,引导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更好地体现和践行这一要求,这就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使得乡村振兴这一意识难以在青年干部心中生根,发挥应有的引导作用。
(二)传统教育方法与青年干部需求脱节问题。面对着新时代的挑战,事业单位在打造青年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时,出现了一些与时代脉动不符的问题。特别是教育方法的传统化,无法满足青年工作者对于创新和实用的渴求。以往靠集中宣讲、强调理论知识的方式,忽视了互动性和参与感的培养,导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在具体实施中,诸如对于乡村振兴政策的理解传达,往往通过上级单向灌输的形式进行,缺少了对青年干部个性化需求的考虑,例如对乡村振兴某项具体政策如何影响到自己的职业发展和工作实践的探讨和实操。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如何使青年干部在乡村振兴意识培养和提升中获得个性化的成长路径,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与个体差异化需求突出。一方面,资源配置不均的现象体现在优质教育资源往往集中于大城市、大单位,而小城市和基层单位往往资源稀缺;另一方面,青年工作者的背景多样,从学历背景到文化兴趣,差异性强,导致统一模式的教育难以触及个体内心。例如,一个基层单位的青年职工可能难以享受到高质量的线上教育资源,而必须依赖传统的宣讲会。同时,面对不同教育需求的青年干部,如何打破一刀切的模式,尊重并满足他们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比如结合个人职业规划进行定制化教学内容,让乡村振兴意识培养和提升更加精准有效,变得尤为迫切。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出事业单位在面对青年干部乡村振兴意识培养和提升时需要更加灵活和创新的思维。
三、新时代事业单位青年干部乡村振兴意识提升思路
(一)构建贴近新时代价值观的乡村振兴教育内容体系。首先,将国家的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热点问题与青年干部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经验相结合,设计互动性强、案例丰富的教育内容。例如,通过模拟社会角色扮演、开展情景模拟讨论等方式,让青年干部在寓教于乐中理解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政策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其次,利用数字化手段,如搭建线上学习平台,开发与青年兴趣相契合的教育APP,整合视频、文本、互动答题等多元化学习资源,使教育内容既有深度又有趣味性,有效提高青年干部的学习兴趣。最后,鼓励和引导青年干部参与到乡村振兴社会实践中,如志愿服务、社区建设等,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核心社会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实质性创新与发展。
(二)创新教育学习方法,以满足青年干部多样化需求。
首先,实施案例教学法,挑选与青年干部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的实际案例,通过讨论和分析,引导青年干部领悟理论知识,提升他们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通过深入剖析在“精准扶贫”期间青年突出贡献的案例,让青年干部理解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和价值。其次,运用互联网技术,如发展线上论坛、微课程等,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满足不同需求和时间安排的青年干部。再次,组织主题鲜明、富有创新的乡村振兴类实践活动,如青年志愿者服务、创新创业竞赛等,通过实践学习的方式,提高青年干部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三)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个性化和差异化服务。一项有效措施是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青年干部的学习行为、偏好及需求进行精细化分析。例如,通过收集青年干部在教育平台上的学习数据,分析他们对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兴趣和反馈,从而为不同类型单位的青年干部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推荐相应的学习资源。同时,针对不同年龄层、职务特点和知识背景的青年干部,设计差异化的教学模块和活动。例如,对于刚入职的青年员工,着重开展乡村振兴政策、法律法规等基础知识教育;对于有特定职业技能需求的青年干部,提供与其专业对口的乡村振兴政策解读和应用指导。
综上所述,新时代事业单位青年干部乡村振兴意识培养应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宣传教育体系,使之与青年工作者的需求相适应。通过构建新型宣传教育内容体系,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资源配置,不仅能提高广大青年积极参与全面乡村振兴建设中来,而且能够充分激发青年干部的学习热情,培育他们成为全面乡村振兴中流砥柱。(作者单位:湖南省吉首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主任)
新时代事业单位青年干部乡村振兴意识培养和提升思考
时间:2024-05-12 20:05:25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黄龙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曾深刻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202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了,“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同时,还把壮大乡村人才队伍作为一项单列,并提出了明确要求。新时代事业单位青年干部作为全面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之一,如何培养和提升乡村振兴意识,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培养和提升事业单位青年干部乡村振兴意识的意义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时代青年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他们所接收的信息日趋复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难以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特别是在事业单位,这一群体往往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和挑战也因此更为复杂。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新并提升事业单位青年工作者的乡村振兴意识工作,既是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快速发展的内在要求。第一,它有助于加深对青年工作者思想政治状况的全面了解,从而为制定更为有效的宣传教育策略提供依据。第二,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新时代青年干部面临着多样化的价值观念和信息,加以思考和研究可以指引事业单位构建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青年干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可以进一步促进事业单位青年干部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助力青年工作者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乡村振兴和社会进步贡献青年力量。
二、新时代事业单位青年干部乡村振兴意识培养现状
(一)价值观念多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模糊化。具体来看,随着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青年工作者接触到各种多元化的价值观念,而事业单位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可能会显得理论与实践脱节。例如,教育内容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宣讲与条文堆砌上,忽视了青年对于理论结合实际问题讨论的渴望。此外,在日常工作中,青年干部们在处理工作与社会责任的冲突时,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地指导和实例分析,无法提供切实的思考和解决方式。尤其在乡村振兴责任感方面,仅仅强调要有责任感,而没有结合青年干部们的工作实际,引导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更好地体现和践行这一要求,这就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使得乡村振兴这一意识难以在青年干部心中生根,发挥应有的引导作用。
(二)传统教育方法与青年干部需求脱节问题。面对着新时代的挑战,事业单位在打造青年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时,出现了一些与时代脉动不符的问题。特别是教育方法的传统化,无法满足青年工作者对于创新和实用的渴求。以往靠集中宣讲、强调理论知识的方式,忽视了互动性和参与感的培养,导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在具体实施中,诸如对于乡村振兴政策的理解传达,往往通过上级单向灌输的形式进行,缺少了对青年干部个性化需求的考虑,例如对乡村振兴某项具体政策如何影响到自己的职业发展和工作实践的探讨和实操。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如何使青年干部在乡村振兴意识培养和提升中获得个性化的成长路径,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三)教育资源配置不均与个体差异化需求突出。一方面,资源配置不均的现象体现在优质教育资源往往集中于大城市、大单位,而小城市和基层单位往往资源稀缺;另一方面,青年工作者的背景多样,从学历背景到文化兴趣,差异性强,导致统一模式的教育难以触及个体内心。例如,一个基层单位的青年职工可能难以享受到高质量的线上教育资源,而必须依赖传统的宣讲会。同时,面对不同教育需求的青年干部,如何打破一刀切的模式,尊重并满足他们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比如结合个人职业规划进行定制化教学内容,让乡村振兴意识培养和提升更加精准有效,变得尤为迫切。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出事业单位在面对青年干部乡村振兴意识培养和提升时需要更加灵活和创新的思维。
三、新时代事业单位青年干部乡村振兴意识提升思路
(一)构建贴近新时代价值观的乡村振兴教育内容体系。首先,将国家的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热点问题与青年干部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经验相结合,设计互动性强、案例丰富的教育内容。例如,通过模拟社会角色扮演、开展情景模拟讨论等方式,让青年干部在寓教于乐中理解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政策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其次,利用数字化手段,如搭建线上学习平台,开发与青年兴趣相契合的教育APP,整合视频、文本、互动答题等多元化学习资源,使教育内容既有深度又有趣味性,有效提高青年干部的学习兴趣。最后,鼓励和引导青年干部参与到乡村振兴社会实践中,如志愿服务、社区建设等,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核心社会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实质性创新与发展。
(二)创新教育学习方法,以满足青年干部多样化需求。
首先,实施案例教学法,挑选与青年干部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的实际案例,通过讨论和分析,引导青年干部领悟理论知识,提升他们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通过深入剖析在“精准扶贫”期间青年突出贡献的案例,让青年干部理解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和价值。其次,运用互联网技术,如发展线上论坛、微课程等,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满足不同需求和时间安排的青年干部。再次,组织主题鲜明、富有创新的乡村振兴类实践活动,如青年志愿者服务、创新创业竞赛等,通过实践学习的方式,提高青年干部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三)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个性化和差异化服务。一项有效措施是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青年干部的学习行为、偏好及需求进行精细化分析。例如,通过收集青年干部在教育平台上的学习数据,分析他们对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兴趣和反馈,从而为不同类型单位的青年干部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推荐相应的学习资源。同时,针对不同年龄层、职务特点和知识背景的青年干部,设计差异化的教学模块和活动。例如,对于刚入职的青年员工,着重开展乡村振兴政策、法律法规等基础知识教育;对于有特定职业技能需求的青年干部,提供与其专业对口的乡村振兴政策解读和应用指导。
综上所述,新时代事业单位青年干部乡村振兴意识培养应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宣传教育体系,使之与青年工作者的需求相适应。通过构建新型宣传教育内容体系,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资源配置,不仅能提高广大青年积极参与全面乡村振兴建设中来,而且能够充分激发青年干部的学习热情,培育他们成为全面乡村振兴中流砥柱。(作者单位:湖南省吉首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主任)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