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高质量系统性引领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

时间:2023-12-04 09:34:53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文 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面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是实现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必由之路。必须要把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思维贯穿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各环节全过程,不断在新的征程上取得新突破、做出新成绩,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变为实实在在的实景图。

坚持整体推进,以点带面

用发展的眼光和联系的观点观察事物。从客观环境和经济发展规律出发,把坚持发展作为推进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第一要务,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供需匹配为原则,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要重点关注低收入群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通过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抓好乡村建设行动,借鉴“千村整治万村示范工程”等经验,培树典型;要通过推动民族地区城乡户籍和土地制度系统联动改革促进实现城乡一体化、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实现农业现代化,构建优质公共服务共享机制促进实现城乡机会均等化,进而实现农民增收、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以及城乡个人发展机会平等;要通过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系统循环”“乡土特色”等理念,破解乡村振兴中的生态矛盾,谋求实现以生态为导向的乡村现代化。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

全面客观分析问题,做到精准发现、精准施治,推动问题有效解决。在推进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主观问题和客观问题、单纯问题和复杂问题、个性问题和共性问题等相互交织,要精准分析问题实质,透过现象看本质,有的放矢、靶向治疗。更加注重建立在比较思维上的相对贫困,做好产业培育与产业升级的衔接,发挥好不同地区在资源环境、品种特色等方面的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开展生产经营,将乡村产业打造成为持续增收的源泉;全力推进就业扶持,精准施策做好就业服务。培育一批高素质农民,鼓励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加大农民工、本土大学生返乡创业支持力度。不断激发相对贫困人口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积极性,真正解决精神贫困问题,让相对贫困人口从根本上树立发展靠奋斗的思想,加强思想、文化、道德、法律教育,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与践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劳动光荣、勤劳致富的正确价值观。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建构完善符合当代主流价值观、契合当地实际的乡规民约,把农民群众精气神提振起来,修复农村文化规范性基础。要更多依靠“造血”功能,不断提升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努力构建现代乡村发展和治理体系。让乡村回归自然、拥抱生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坚持历史思维,谋篇布局

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乡村运动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我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长期以来,因受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社会风俗习惯等制约,不同村庄的发展程度存在差异,要保持历史耐心,坚定历史定力,把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来进行推进。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必须使涉农政策和基本公共产品供给具有阶段性特征,同时要关注人口流动和产业集聚趋向,突出县域内中心镇、中心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渐进式地将具有显著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特征的公共产品配置到人口集聚的地区,以实现公共产品配置均等性和经济性的较好权衡。全面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涉及经济和非经济等领域,必须将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为乡村振兴的长期首要任务,即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绝对数差距应是重中之重。要把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长期实践性有机结合起来,不同地区应根据各地条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乡村振兴道路。

坚持区域特色,协调推进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绵延至今的文明,要把民族地区乡村蕴含着的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充分挖掘起来,与中国所特有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社会条件结合起来。要充分认识到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动态性和相对性,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因地制宜,稳步推进。从一盘棋的角度,促进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真正实现与城市的均衡协调发展。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统筹推动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增强服务链,提升价值链。要充分利用民族地区乡村文化资源、自然资源与红色资源,加强乡村文旅建设,弘扬农耕文明和优良传统,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要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和资源禀赋,落实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统筹市场、产业、基础设施一体化,促进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市场、产业、资源有效衔接,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制度保障,优化结构

高质量实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应统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共同推动乡村振兴。建立多重保障机制,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完善利益分享、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要紧扣农民、村民的利益实现机制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维护农民根本利益,在体制机制创新、资源配置、产业发展、村庄建设等方面保障农民、村民的主体性地位和利益。要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通过建立适当的利益联结机制将农户组织起来,构建利益共同体。加强村委班子、村组织、妇联、群众议事协调机构等组织建设,发挥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作用,夯实农村社会基础,以党建优势保障乡村全面振兴。要促进农民、村民之间在生活、生产方面的互助,增进关系性基础。要整合农村内外资源,引进外部资本、人力、物力、信息等资源到乡村在以我为主原则上共享发展成果。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供土地流转、宅基地入市、住房租赁、金融服务等配套政策,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三权分置”制度,促进农业科学化、规模化、规范化、高效化发展,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加快农民各方面权利、保障均等化机制建设。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不仅要村容整洁、生态良好,更要有生产生活水平和文化精神内涵式的提升和质的飞跃。要在立足党情国情世情本情的基础上,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相统一,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者单位:贵州省威宁自治县委主题教育办)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观察思考    
观察思考

高质量系统性引领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

时间:2023-12-04 09:34:53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文 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面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是实现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必由之路。必须要把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思维贯穿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各环节全过程,不断在新的征程上取得新突破、做出新成绩,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变为实实在在的实景图。

坚持整体推进,以点带面

用发展的眼光和联系的观点观察事物。从客观环境和经济发展规律出发,把坚持发展作为推进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第一要务,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供需匹配为原则,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要重点关注低收入群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通过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抓好乡村建设行动,借鉴“千村整治万村示范工程”等经验,培树典型;要通过推动民族地区城乡户籍和土地制度系统联动改革促进实现城乡一体化、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实现农业现代化,构建优质公共服务共享机制促进实现城乡机会均等化,进而实现农民增收、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以及城乡个人发展机会平等;要通过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系统循环”“乡土特色”等理念,破解乡村振兴中的生态矛盾,谋求实现以生态为导向的乡村现代化。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

全面客观分析问题,做到精准发现、精准施治,推动问题有效解决。在推进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主观问题和客观问题、单纯问题和复杂问题、个性问题和共性问题等相互交织,要精准分析问题实质,透过现象看本质,有的放矢、靶向治疗。更加注重建立在比较思维上的相对贫困,做好产业培育与产业升级的衔接,发挥好不同地区在资源环境、品种特色等方面的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开展生产经营,将乡村产业打造成为持续增收的源泉;全力推进就业扶持,精准施策做好就业服务。培育一批高素质农民,鼓励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加大农民工、本土大学生返乡创业支持力度。不断激发相对贫困人口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积极性,真正解决精神贫困问题,让相对贫困人口从根本上树立发展靠奋斗的思想,加强思想、文化、道德、法律教育,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与践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劳动光荣、勤劳致富的正确价值观。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建构完善符合当代主流价值观、契合当地实际的乡规民约,把农民群众精气神提振起来,修复农村文化规范性基础。要更多依靠“造血”功能,不断提升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努力构建现代乡村发展和治理体系。让乡村回归自然、拥抱生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坚持历史思维,谋篇布局

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乡村运动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我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长期以来,因受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社会风俗习惯等制约,不同村庄的发展程度存在差异,要保持历史耐心,坚定历史定力,把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来进行推进。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必须使涉农政策和基本公共产品供给具有阶段性特征,同时要关注人口流动和产业集聚趋向,突出县域内中心镇、中心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渐进式地将具有显著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特征的公共产品配置到人口集聚的地区,以实现公共产品配置均等性和经济性的较好权衡。全面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涉及经济和非经济等领域,必须将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为乡村振兴的长期首要任务,即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绝对数差距应是重中之重。要把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长期实践性有机结合起来,不同地区应根据各地条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乡村振兴道路。

坚持区域特色,协调推进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绵延至今的文明,要把民族地区乡村蕴含着的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充分挖掘起来,与中国所特有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社会条件结合起来。要充分认识到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动态性和相对性,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因地制宜,稳步推进。从一盘棋的角度,促进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真正实现与城市的均衡协调发展。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统筹推动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增强服务链,提升价值链。要充分利用民族地区乡村文化资源、自然资源与红色资源,加强乡村文旅建设,弘扬农耕文明和优良传统,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要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和资源禀赋,落实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统筹市场、产业、基础设施一体化,促进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市场、产业、资源有效衔接,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制度保障,优化结构

高质量实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应统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共同推动乡村振兴。建立多重保障机制,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完善利益分享、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要紧扣农民、村民的利益实现机制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维护农民根本利益,在体制机制创新、资源配置、产业发展、村庄建设等方面保障农民、村民的主体性地位和利益。要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通过建立适当的利益联结机制将农户组织起来,构建利益共同体。加强村委班子、村组织、妇联、群众议事协调机构等组织建设,发挥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作用,夯实农村社会基础,以党建优势保障乡村全面振兴。要促进农民、村民之间在生活、生产方面的互助,增进关系性基础。要整合农村内外资源,引进外部资本、人力、物力、信息等资源到乡村在以我为主原则上共享发展成果。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供土地流转、宅基地入市、住房租赁、金融服务等配套政策,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三权分置”制度,促进农业科学化、规模化、规范化、高效化发展,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加快农民各方面权利、保障均等化机制建设。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民族地区乡村全面振兴不仅要村容整洁、生态良好,更要有生产生活水平和文化精神内涵式的提升和质的飞跃。要在立足党情国情世情本情的基础上,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相统一,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者单位:贵州省威宁自治县委主题教育办)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