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陕西榆阳:“三农”工作的全国样板

时间:2020-12-03 14:39:44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高忠平 曹瑞

塞上初秋,瓜果飘香,榆阳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几年前,我还为房子漏雨没钱维修而犯愁,现在,我家不仅建了新房,养起了羊,吃上了甘甜的自来水,几个孩子也通过就业扶贫,有了稳定工作,日子越过越红火了。”榆林市榆阳区上盐湾镇郭兴庄村脱贫户秦谋刚高兴地说。圈舍里100多只活蹦乱跳的白绒山羊是他脱贫致富的宝贝。像秦谋刚这样勤勤恳恳、自力更生的贫困群众,只是榆阳区脱贫攻坚道路上众多奋斗者的一个缩影。

榆阳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中央和陕西省、榆林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部署要求,全力以赴抓党建、强基础、兴产业、促发展,夯实主体责任,践行精准方略,深化农村改革,促进群众增收,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榆阳区已建成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先进县区、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县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多个“国字号”示范县区,“三农”工作的“榆阳模式”成为全国样板。

对标短板,确保脱贫质量

今年以来,榆阳区坚持投入只增不减,统筹安排1.6亿元,全面落实精准帮扶“十大行动”,确保贫困对象全部稳定达标脱贫。为巩固脱贫成果,榆阳区建立了产业扶贫带贫益贫、扶贫资产管理等18项长效机制,投入1000万元补齐11个边缘村短板,强化防返贫监测,提前精准落实帮扶措施消除了边缘户和脱贫监测户的返贫致贫风险点。贫困村老年幸福院全覆盖,“医养结合、集中养护”健康扶贫入选中国优秀扶贫案例。建立起“区乡村组户”五级养老服务体系,实现了中心村老年互助幸福院全覆盖。今年完成了14个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建立起“三个责任”体系和“四级回访”机制,全区农村安全饮水集中供水率已达到90%,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水质达标率100%。“现在,我们全村人都吃上了自来水,既安全干净又便宜方便,都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我觉得吃水更要感谢党的好政策。”小壕兔乡早留太村支部书记白怀英由衷感慨。

榆阳区从贫困村抓起,强力推进全域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广危旧废弃房屋圈舍拆除,改旧居、改圈舍、改厕所“一拆三改”,规模种植、清洁养殖、宜居生活、综合服务“四区分离”,美化、亮化、绿化、硬化、净化“五化同步”新模式。“我们村新建了‘清洁养殖区’,拆除了院子里的旧圈舍,解决了柴草乱堆乱放、动物粪便随处可见、院落屋内臭气熏天的顽疾。现在空气更新鲜了,环境更美了,生活更舒适了。”牛家梁镇高家伙场村村民吴拖成说。孟家湾乡组建了人居环境整治先锋队,选出标杆户,规范村民圈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截至目前,榆阳区已拆除废弃房屋2604处、厕所圈舍彩钢房等3327处、乱搭乱建1610处、违法建筑281处,涉及面积61.35万平方米;累计建成卫生厕所9139座;清理农村生活垃圾5万余吨;完成旧居改造8800多户,新建美丽农居1200多户;完成圈舍改造1200多户。农村环境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图片11.png

陕西新中盛农牧有限责任公司小纪汗湖羊养殖场内工人正在投放饲草。

壮大村集体经济,巩固脱贫成果

2013年以来,榆阳区以省级贫困村古塔镇赵家峁村为试点,大胆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脱贫攻坚,统筹推进“三权分置、三变改革、三条路径、三产融合”的榆阳模式,成为全国首批先进典型,让贫困对象与非贫困对象搭上一列发展快车奔小康。孟家湾乡书肯壕村2019年11月份引进榆林市天鹏养殖产业联合体公司,通过公司提供仔猪、饲料、技术、设备,农户提供场地、猪棚、饲养的合作方式,发展全程自动化、规模化养殖,推动生猪产业由数量增长向数量质量效益多重发展。2020年5月13日,该公司首次出栏优质生猪520头,农户获得纯利润10多万元。“‘合作社+农户+公司'这种合作模式,让我尝到了甜头,这种模式才是帮助我们农民增收的一种最有效、最保险、最可靠的渠道。”书肯壕村村民方召芳高兴地说。

在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榆阳区扎实推进乡镇股份经济合作联社建设,全面规范合作社管理运营,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围绕规模化的产业基地建设和高效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形成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质量监管、统一市场营销的发展机制,全面提高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农民增收。鱼河镇按照“政府主导、集体所有、合作经营、市场运作、民主管理”的原则,组建了镇级股份经济合作联合总社,依托新建的鱼河蔬菜批发市场,与区农投公司、鱼河农场合作,建立起鱼河农业投资运营公司。“这一新型模式,将小农户与大市场连接了起来,打通了蔬菜产供销环节‘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了生产与销售的直通直达,促进了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专业化运作、市场化营销,实现菜农增收、用户受益。”鱼河镇党委书记贺志军说。

如今,赵家峁村已经逐步形成以玻璃栈道、彩虹滑道、小吃街区、民俗客栈、培训研讨等新兴业态为代表,集“观光、采摘、休闲、旅游、户外运动、学习”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2019年全村旅游纯收入突破1000万元。同时,榆阳区以三鱼路沿线、210国道为纽带,以“中国美丽田园”为品牌,以黄崖窑、柏盖梁等一批贫困村巩固提升为重点,聚焦文旅融合,打造文化精品,“泛赵家峁”、孟家湾梦湾水乡、白舍牛滩田园综合体等乡村旅游业态遍地开花,中国农民丰收节、芹河风筝音乐节、溜溜乡村音乐节等大美榆阳文化旅游活动亮点频现。今年上半年,全区共接待游客214.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608亿元。

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榆阳区把贫困户全部纳入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形成“连股连利连心”抱团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一块土地三份收入”。目前,榆阳全区共成立村组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404个,乡镇合作联社19个,35万参股农民与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建立起产业联合体,185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5亿元,138个合作社分红达1.6亿元。有力巩固脱贫成果,保障剩余1362户1808名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坚持产业引领,建立长效脱贫机制

榆阳区围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重大战略,明确“乡村振兴、乡为主体,整乡推进、板块联动”思路,投入3.2亿元,强力推进10万亩优质饲草、10万亩大漠蔬菜、10万亩山地苹果和100万只榆阳湖羊、10万头优质肉牛等“3+2+X”新兴主导产业发展。同时,强化与中盛集团、陕果集团、大地种业等龙头企业的带贫减贫和利益联结机制,今年投入250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将80个贫困村和2688户贫困户嵌入中盛湖羊养殖基地产业链中,实施资产收益扶贫,每年户均增收800元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660元。“我公司抓住‘榆阳湖羊’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发展前景广阔这一有利时机,全力推进总投资5亿元的百万只肉羊现代化屠宰加工项目建设,预计今年9月份竣工投产。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屠宰肉羊100万只,生产肉品2.2万吨、加工副产品1.3万吨。整个湖羊产业链将建立起‘基地+合作社+贫困户(边缘户)’互助合作产业扶贫模式,实现贫困户保底分红、持续受益,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促进乡村振兴。”甘肃中盛农牧集团公司党委书记田继光说。

为推动全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榆阳区同步建设30万亩“中国草业明珠”,把小饲草做成脱贫致富、绿色发展大产业,今年榆阳区计划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支持草产业发展,预计今年全区高产优质苜蓿留床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其他饲草种植面积可达到20万亩,年产饲草24万吨。“高产优质饲草的科学种植拉动了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今年榆阳区羊养殖将发展到200万只,奶牛、肉牛养殖将发展到10万头,为我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榆阳区林业局局长高来伟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聚焦全面脱贫不松劲,坚决完成减贫任务。紧盯1362户1808名在册贫困人口,督促各行业部门按时完成脱贫退出认定工作,确保10月份高质量完成减贫任务。”榆阳区扶贫办主任高登科表示,榆阳区将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常态化开展防返贫信息监测和动态帮扶,按月进行综合研判,及时上报重点人群,确保全区无一人返贫、无一人致贫。同时,以青云镇达连沟村为试点,启动就地移民搬迁三年行动,有序建设100个左右搬迁安置及产业小区,打造脱贫致富“幸福工程”升级版,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委宣传部)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巩固衔接    
资讯播报

陕西榆阳:“三农”工作的全国样板

时间:2020-12-03 14:39:44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高忠平 曹瑞

塞上初秋,瓜果飘香,榆阳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几年前,我还为房子漏雨没钱维修而犯愁,现在,我家不仅建了新房,养起了羊,吃上了甘甜的自来水,几个孩子也通过就业扶贫,有了稳定工作,日子越过越红火了。”榆林市榆阳区上盐湾镇郭兴庄村脱贫户秦谋刚高兴地说。圈舍里100多只活蹦乱跳的白绒山羊是他脱贫致富的宝贝。像秦谋刚这样勤勤恳恳、自力更生的贫困群众,只是榆阳区脱贫攻坚道路上众多奋斗者的一个缩影。

榆阳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中央和陕西省、榆林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部署要求,全力以赴抓党建、强基础、兴产业、促发展,夯实主体责任,践行精准方略,深化农村改革,促进群众增收,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如今,榆阳区已建成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先进县区、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县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多个“国字号”示范县区,“三农”工作的“榆阳模式”成为全国样板。

对标短板,确保脱贫质量

今年以来,榆阳区坚持投入只增不减,统筹安排1.6亿元,全面落实精准帮扶“十大行动”,确保贫困对象全部稳定达标脱贫。为巩固脱贫成果,榆阳区建立了产业扶贫带贫益贫、扶贫资产管理等18项长效机制,投入1000万元补齐11个边缘村短板,强化防返贫监测,提前精准落实帮扶措施消除了边缘户和脱贫监测户的返贫致贫风险点。贫困村老年幸福院全覆盖,“医养结合、集中养护”健康扶贫入选中国优秀扶贫案例。建立起“区乡村组户”五级养老服务体系,实现了中心村老年互助幸福院全覆盖。今年完成了14个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建立起“三个责任”体系和“四级回访”机制,全区农村安全饮水集中供水率已达到90%,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水质达标率100%。“现在,我们全村人都吃上了自来水,既安全干净又便宜方便,都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我觉得吃水更要感谢党的好政策。”小壕兔乡早留太村支部书记白怀英由衷感慨。

榆阳区从贫困村抓起,强力推进全域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广危旧废弃房屋圈舍拆除,改旧居、改圈舍、改厕所“一拆三改”,规模种植、清洁养殖、宜居生活、综合服务“四区分离”,美化、亮化、绿化、硬化、净化“五化同步”新模式。“我们村新建了‘清洁养殖区’,拆除了院子里的旧圈舍,解决了柴草乱堆乱放、动物粪便随处可见、院落屋内臭气熏天的顽疾。现在空气更新鲜了,环境更美了,生活更舒适了。”牛家梁镇高家伙场村村民吴拖成说。孟家湾乡组建了人居环境整治先锋队,选出标杆户,规范村民圈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截至目前,榆阳区已拆除废弃房屋2604处、厕所圈舍彩钢房等3327处、乱搭乱建1610处、违法建筑281处,涉及面积61.35万平方米;累计建成卫生厕所9139座;清理农村生活垃圾5万余吨;完成旧居改造8800多户,新建美丽农居1200多户;完成圈舍改造1200多户。农村环境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图片11.png

陕西新中盛农牧有限责任公司小纪汗湖羊养殖场内工人正在投放饲草。

壮大村集体经济,巩固脱贫成果

2013年以来,榆阳区以省级贫困村古塔镇赵家峁村为试点,大胆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脱贫攻坚,统筹推进“三权分置、三变改革、三条路径、三产融合”的榆阳模式,成为全国首批先进典型,让贫困对象与非贫困对象搭上一列发展快车奔小康。孟家湾乡书肯壕村2019年11月份引进榆林市天鹏养殖产业联合体公司,通过公司提供仔猪、饲料、技术、设备,农户提供场地、猪棚、饲养的合作方式,发展全程自动化、规模化养殖,推动生猪产业由数量增长向数量质量效益多重发展。2020年5月13日,该公司首次出栏优质生猪520头,农户获得纯利润10多万元。“‘合作社+农户+公司'这种合作模式,让我尝到了甜头,这种模式才是帮助我们农民增收的一种最有效、最保险、最可靠的渠道。”书肯壕村村民方召芳高兴地说。

在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榆阳区扎实推进乡镇股份经济合作联社建设,全面规范合作社管理运营,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围绕规模化的产业基地建设和高效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形成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质量监管、统一市场营销的发展机制,全面提高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农民增收。鱼河镇按照“政府主导、集体所有、合作经营、市场运作、民主管理”的原则,组建了镇级股份经济合作联合总社,依托新建的鱼河蔬菜批发市场,与区农投公司、鱼河农场合作,建立起鱼河农业投资运营公司。“这一新型模式,将小农户与大市场连接了起来,打通了蔬菜产供销环节‘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了生产与销售的直通直达,促进了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专业化运作、市场化营销,实现菜农增收、用户受益。”鱼河镇党委书记贺志军说。

如今,赵家峁村已经逐步形成以玻璃栈道、彩虹滑道、小吃街区、民俗客栈、培训研讨等新兴业态为代表,集“观光、采摘、休闲、旅游、户外运动、学习”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2019年全村旅游纯收入突破1000万元。同时,榆阳区以三鱼路沿线、210国道为纽带,以“中国美丽田园”为品牌,以黄崖窑、柏盖梁等一批贫困村巩固提升为重点,聚焦文旅融合,打造文化精品,“泛赵家峁”、孟家湾梦湾水乡、白舍牛滩田园综合体等乡村旅游业态遍地开花,中国农民丰收节、芹河风筝音乐节、溜溜乡村音乐节等大美榆阳文化旅游活动亮点频现。今年上半年,全区共接待游客214.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608亿元。

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榆阳区把贫困户全部纳入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形成“连股连利连心”抱团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一块土地三份收入”。目前,榆阳全区共成立村组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404个,乡镇合作联社19个,35万参股农民与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建立起产业联合体,185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5亿元,138个合作社分红达1.6亿元。有力巩固脱贫成果,保障剩余1362户1808名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坚持产业引领,建立长效脱贫机制

榆阳区围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重大战略,明确“乡村振兴、乡为主体,整乡推进、板块联动”思路,投入3.2亿元,强力推进10万亩优质饲草、10万亩大漠蔬菜、10万亩山地苹果和100万只榆阳湖羊、10万头优质肉牛等“3+2+X”新兴主导产业发展。同时,强化与中盛集团、陕果集团、大地种业等龙头企业的带贫减贫和利益联结机制,今年投入250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将80个贫困村和2688户贫困户嵌入中盛湖羊养殖基地产业链中,实施资产收益扶贫,每年户均增收800元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660元。“我公司抓住‘榆阳湖羊’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发展前景广阔这一有利时机,全力推进总投资5亿元的百万只肉羊现代化屠宰加工项目建设,预计今年9月份竣工投产。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屠宰肉羊100万只,生产肉品2.2万吨、加工副产品1.3万吨。整个湖羊产业链将建立起‘基地+合作社+贫困户(边缘户)’互助合作产业扶贫模式,实现贫困户保底分红、持续受益,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促进乡村振兴。”甘肃中盛农牧集团公司党委书记田继光说。

为推动全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榆阳区同步建设30万亩“中国草业明珠”,把小饲草做成脱贫致富、绿色发展大产业,今年榆阳区计划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支持草产业发展,预计今年全区高产优质苜蓿留床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其他饲草种植面积可达到20万亩,年产饲草24万吨。“高产优质饲草的科学种植拉动了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今年榆阳区羊养殖将发展到200万只,奶牛、肉牛养殖将发展到10万头,为我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榆阳区林业局局长高来伟说。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聚焦全面脱贫不松劲,坚决完成减贫任务。紧盯1362户1808名在册贫困人口,督促各行业部门按时完成脱贫退出认定工作,确保10月份高质量完成减贫任务。”榆阳区扶贫办主任高登科表示,榆阳区将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常态化开展防返贫信息监测和动态帮扶,按月进行综合研判,及时上报重点人群,确保全区无一人返贫、无一人致贫。同时,以青云镇达连沟村为试点,启动就地移民搬迁三年行动,有序建设100个左右搬迁安置及产业小区,打造脱贫致富“幸福工程”升级版,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委宣传部)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