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广西田东县:以“五个示范”为引领 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时间:2022-04-08 10:04:05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周章师 农思秋

近年来,广西百色田东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党建引领,以“五个示范”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2021年6月,田东县获广西壮族自治区通报表扬为全区乡村振兴集成改革工作先进县。

“强基”示范,以党建引领推动组织振兴。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建立“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党员中心户)+村(居)民”的网格化联系服务模式,构建“一格入网、事事统筹”的“全科网格”。配齐配强全县172个村(社区)“两委”班子,新一届“两委”班子成员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村(社区)有158个,占比91.86%。深化实施“选育工程”“头雁工程”“雏雁工程”三个工程,健全村干部“蓄、选、育、管、用”全链条管理体系,共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506人,村干部致富带头人285名。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和“红旗乡镇”、“红旗村”、红旗屯(组)户评选,73个村获自治区级星级党组织,33个村获评44面“红旗村”,128个屯(组)获评“红旗屯(组)”、250户农户获评“红旗户”。

“壮体”示范,以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推动产业振兴。发展以芒果、优质稻、糖料蔗、猪、鸡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构建共担风险、利益共赢、共同发展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实现资金、土地、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整合各项涉农资金,以入股的方式实施产旅融合项目53个。2016-2021年,累计发放贫困户“以奖代补”资金16427.24万元,累计发放户贷户用小额信贷10330笔7479户,贷款金额4.85亿元。全县共培育龙头企业14家,其中自治区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3家。

“活血”示范,以智力支撑推动人才振兴。聚焦医疗、教育、农技等乡村振兴急需紧缺人才汇智引才,实施“扶贫协作+人才”“校县合作+人才”等模式,引进等各类人才553人。选聘62名科技特派员下沉乡村开展科技服务1383天。面向社会招聘“土专家”11人,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库、村级后备力量示范培训、结对帮扶后备人才等形式,培育村级党员致富带头人775人,建立村级后备人才库1494人。设立10个乡镇级“绿领人才工作站”,抓好乡村振兴人才储备、联络、服务、培训、考评等工作。深化实施“人才+乡村技能振兴行动”等六大行动,651名专家人才组成服务团队开展技术培训、政策法规宣传等活动100多场,服务群众81769人,组织农技人才开展农业技术现场指导7000多人次,提供技术信息咨询服务9万多人次。举办培训班40多期,培训致富带头人4000多人次,有效提升了一批乡土人才和群众的专业技能水平。发动全县人才参加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人才认定,目前已通过区市级认定131人。

“铸魂”示范,以乡风文明推动文化振兴。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为总馆,乡镇综合文广站为分馆,建成覆盖全县10个乡镇的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体系,逐步实现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图书通借通还,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全面改造提升10个乡镇综合文广站,172个行政村(社区)均建有农家书屋,配备行政村文化专管员;2021年累计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演出20多场,组织文艺骨干创作民族音乐剧、情景剧、歌曲、舞蹈等文艺作品,并通过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历史文化、非遗文化,进一步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此外,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学校、农家书屋、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及道德讲堂等平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加强先进典型选树和“五大文明”创建工作,开展道德模范、最美人物、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好邻居”、“好婆媳”等评选活动,2021年累计评选出共14名“最美芒乡人”道德模范,评选表彰16个县级文明村,全县县级以上文明村镇总数达117个,占比68%。年内荣获百色市文明村镇5个、文明单位3个,荣获全市乡风文明红旗村9个、全市乡风文明红旗乡镇1个。同时,建立290支志愿者服务队,围绕理论宣讲、教育、文化、科技科普等开展500余项活动。

“塑形”示范,以宜居乡村推动绿色振兴。成立乡村风貌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县领导亲自指挥、局领导干部分组挂点指导督办、镇领导干部挂村协调督办、村干部包自然村协作、农户承包责任区配合”等五级联动,带领广大群众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乡村风貌提升专项行动。2021年全县涉及乡村风貌提升的21个自然屯均开展“三清三拆”和“三微”整治工作,累计清理村庄垃圾、乱堆乱放、池塘沟渠951处,拆除乱搭乱盖147处4417平方米,拆除农村危旧房69间6730平方米,开展“三微”整治73处。同时,通过培育乡村新乡贤理事会带领村民自筹资金、义务投工投劳参与“门前三包”、“三清三拆”、环屯路建设,共发动群众投工投劳16080人次,发动乡贤、群众及企业捐资700多万元。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林凡建
标签巩固衔接    
资讯播报

广西田东县:以“五个示范”为引领 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时间:2022-04-08 10:04:05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周章师 农思秋

近年来,广西百色田东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党建引领,以“五个示范”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2021年6月,田东县获广西壮族自治区通报表扬为全区乡村振兴集成改革工作先进县。

“强基”示范,以党建引领推动组织振兴。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建立“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党员中心户)+村(居)民”的网格化联系服务模式,构建“一格入网、事事统筹”的“全科网格”。配齐配强全县172个村(社区)“两委”班子,新一届“两委”班子成员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村(社区)有158个,占比91.86%。深化实施“选育工程”“头雁工程”“雏雁工程”三个工程,健全村干部“蓄、选、育、管、用”全链条管理体系,共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506人,村干部致富带头人285名。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和“红旗乡镇”、“红旗村”、红旗屯(组)户评选,73个村获自治区级星级党组织,33个村获评44面“红旗村”,128个屯(组)获评“红旗屯(组)”、250户农户获评“红旗户”。

“壮体”示范,以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推动产业振兴。发展以芒果、优质稻、糖料蔗、猪、鸡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构建共担风险、利益共赢、共同发展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实现资金、土地、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整合各项涉农资金,以入股的方式实施产旅融合项目53个。2016-2021年,累计发放贫困户“以奖代补”资金16427.24万元,累计发放户贷户用小额信贷10330笔7479户,贷款金额4.85亿元。全县共培育龙头企业14家,其中自治区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3家。

“活血”示范,以智力支撑推动人才振兴。聚焦医疗、教育、农技等乡村振兴急需紧缺人才汇智引才,实施“扶贫协作+人才”“校县合作+人才”等模式,引进等各类人才553人。选聘62名科技特派员下沉乡村开展科技服务1383天。面向社会招聘“土专家”11人,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库、村级后备力量示范培训、结对帮扶后备人才等形式,培育村级党员致富带头人775人,建立村级后备人才库1494人。设立10个乡镇级“绿领人才工作站”,抓好乡村振兴人才储备、联络、服务、培训、考评等工作。深化实施“人才+乡村技能振兴行动”等六大行动,651名专家人才组成服务团队开展技术培训、政策法规宣传等活动100多场,服务群众81769人,组织农技人才开展农业技术现场指导7000多人次,提供技术信息咨询服务9万多人次。举办培训班40多期,培训致富带头人4000多人次,有效提升了一批乡土人才和群众的专业技能水平。发动全县人才参加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人才认定,目前已通过区市级认定131人。

“铸魂”示范,以乡风文明推动文化振兴。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为总馆,乡镇综合文广站为分馆,建成覆盖全县10个乡镇的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体系,逐步实现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图书通借通还,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全面改造提升10个乡镇综合文广站,172个行政村(社区)均建有农家书屋,配备行政村文化专管员;2021年累计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演出20多场,组织文艺骨干创作民族音乐剧、情景剧、歌曲、舞蹈等文艺作品,并通过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历史文化、非遗文化,进一步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此外,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学校、农家书屋、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及道德讲堂等平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加强先进典型选树和“五大文明”创建工作,开展道德模范、最美人物、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好邻居”、“好婆媳”等评选活动,2021年累计评选出共14名“最美芒乡人”道德模范,评选表彰16个县级文明村,全县县级以上文明村镇总数达117个,占比68%。年内荣获百色市文明村镇5个、文明单位3个,荣获全市乡风文明红旗村9个、全市乡风文明红旗乡镇1个。同时,建立290支志愿者服务队,围绕理论宣讲、教育、文化、科技科普等开展500余项活动。

“塑形”示范,以宜居乡村推动绿色振兴。成立乡村风貌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县领导亲自指挥、局领导干部分组挂点指导督办、镇领导干部挂村协调督办、村干部包自然村协作、农户承包责任区配合”等五级联动,带领广大群众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乡村风貌提升专项行动。2021年全县涉及乡村风貌提升的21个自然屯均开展“三清三拆”和“三微”整治工作,累计清理村庄垃圾、乱堆乱放、池塘沟渠951处,拆除乱搭乱盖147处4417平方米,拆除农村危旧房69间6730平方米,开展“三微”整治73处。同时,通过培育乡村新乡贤理事会带领村民自筹资金、义务投工投劳参与“门前三包”、“三清三拆”、环屯路建设,共发动群众投工投劳16080人次,发动乡贤、群众及企业捐资700多万元。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林凡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