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河北张北郝家营乡: 创新就业帮扶机制解锁“幸福密码”

时间:2022-05-06 12:25:52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2年第5期作者:张珍颖

河北省张北县郝家营乡通过整合资源,多点发力,创新推出“一个系统、两个创新、三产联动、四个一批”就业帮扶机制,切实贯彻落实稳就业政策和扩就业工作,全乡新增就业和脱贫劳动力就业均实现“两个超过”的目标。在就业帮扶机制带动下,11118人实现稳定就业,2021年人均纯收入13446.06元,较2020年增幅13.84%,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了良好开局。

1.jpg

河北省张北县郝家营乡假发勾丝成为百姓致富新途径。 刘郁雯/摄

一个系统:在信息录入中持续关注重点群体,筑牢帮扶信息网

郝家营乡通过数据推送、信息核实、上门调查等途径,对全乡16~70周岁的居民进行详细就业摸排,包括其基本情况、劳动能力、是否就业等,确保信息精准无误。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一库、一人、一平台”为核心的综合就业服务系统。

“一库”即国家扶贫系统大数据库,“一人”即就业服务人员(每村设置一名专职就业服务岗),“一平台”即就业数据平台。通过扶贫系统与就业平台的比对核实,将全乡的就业情况精准到户、精准到人,确保数据的一致、精准、真实。截至目前,全乡劳动力总数11435人,已就业11118人,其中从事种植养殖人数1009人,转移就业10109人,就业率为97.23%。就业区域为省内就业9430人(县内就业7786人、县外市内就业529人、市外省内就业1115人),省外就业1688人(北京就业671人、天津就业52人、其他省份就业965人)。依托“一库一人一平台”的动态比对调整,为就业群体提供了更加均等、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就业服务,确保企业用工和劳动者就业精准对接。

两个创新:在技能培训中丰满就业“羽翼”,端稳务工就业碗

郝家营乡针对本地高质量农村劳动力外流、本地劳动力加速老化现状,积极创新形式、探索培训模式,致力创建出一套符合本地村民的“就业套餐”。

“线上+线下”创新推送模式,畅通就业渠道。紧紧依托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就业服务公众号、就业服务工作群等平台对乡域内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开展“线上、线下”政策宣传和岗位推送活动。同时,通过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和线上“春风行动”活动,保障在家务工人员、残障人士、留守人群等重点群体和企业顺利对接,2021年以来共推送招聘信息500多条,组织技能培训5次。

“需求+实际”改变培训模式,注重就业实效。进一步注重技能培训,推行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学习为辅的教学模式,紧密结合家政护理、司炉工、电钳焊工等岗位需求,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力促培训就业、社会效益“双提升”。据了解,2021年以来开展各类就业职业培训187人次,发放技能证书167份。此外,该乡在妇女留守较多村开展假发制作的定向就业技能培训,对接用工单位搭建就业平台,帮助农村留守妇女提高就业能力,真正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为继续鼓励脱贫劳动力就业,对93名跨省、市就业及476名市内稳定就业人员进行逐一联络核实,发放跨省市交通补贴2.26万元,发放市内劳务补贴10.3万元。

2.jpg

河北省张北县郝家营乡安排专车护送司炉工到北京上岗。 石炎夏/摄

三产联动:在经济增长中夯实民生之本,拓宽就业增收路

针对种植养殖业经济比重情况,该乡不断强化传统产业发展,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进一步解放半农半工生产力,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助力乡村振兴。

发挥传统产业优势,保障就业路。为发挥传统产业优势,保障农户稳定增收,郝家营乡重点扶持发展甜菜、马铃薯等传统种植业,年种植马铃薯、豆类、莜麦等粮食作物保持在4万亩左右,种植蔬菜、亚麻、甜菜等经济作物达2.3万余亩,年收益达3200多万元。壮大育肥牛养殖业,并充分发挥小额信贷作用,为脱贫户发放贷款773万元,贴息31.92万元。据了解,2020年全乡牛饲养总数达到5460头,年出栏4437头,年均养殖业收益4000余万元,占农民生产性收入的60%,农民人均纯收入与2017年相比增加41.9%。

创新发展特色产业,拓宽致富路。2021年郝家营乡共计投入资金4801万元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其中结合村域产业基础,投入资金3660.75万元,在察汗囫囵村、三义美村建设恒温库和农产品加工车间,在西高庙村建设水培蔬菜生产基地,在大庙营村引进占东蔬菜包装厂,在脑包洼村引进坝上口蘑加工基地项目。形成了“六点一带”产业链条,壮大马铃薯、错季食用菌、节水蔬菜,以及野生口蘑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通过“承包租赁+就业+脱贫户”的模式,推动村集体和脱贫户稳定增收,创造就业岗位1200多个,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

打造精品旅游产业,走出绿色发展路。郝家营乡依托中都草原景区资源,鼓励农家旅游服务提速发展,全乡农家院数量达168处,可接待游客量增至35万人次,全乡域内旅游从业人员增长至1825人,年增收达到4700余万元。特别是在五福堂行政村成功探索出了“四金(股金、薪金、租金、公益慰问金)”促增收的旅游新模式,2019年以来,该行政村带动脱贫户年均增收1.4万元。2021年在五福堂村投资1738万元,建设集旅游观光、大棚采摘、品牌展示“三位一体”的高标准花园式西瓜种植农业园区,实现年产值600万元,增加防止返贫基金91万元,吸纳37名脱贫户就业。

四个一批:在畅通渠道中提高就业概率,敲开幸福就业门

为进一步确保四类人员的稳就业,郝家营乡构建“四个一批”就业保障途径,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积极开展“稳就业”行动,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

劳务输出一批。郝家营乡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村级劳务工作站职能和能人大户带动效应,积极搭建供需平台,加大输送力度,扩大输出规模,不断提升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2021年以来,共提供就业岗位1680个,达成就业意向1236人,开展“点对点”输送88人。

公益岗兜底一批。郝家营乡严格按照《张家口市扶贫公益岗管理办法》《张北县扶贫公益岗管理办法》设置并管理公益岗,坚持按需设置、自愿公开、人岗相适原则,2021年以来结合人居环境整治、防火护河等工作,共设置公益岗位560人,其中护林员330人、巡河员22人、保洁员208人,年发放公益岗工资115.6万元。

企业帮扶一批。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帮扶活动,与亿隆混凝土公司、绿健食用菌公司、鸿泰混凝土公司、中科捷高公司、祥优农业公司、占东合作社、金牧养殖公司、勤丰公司等13家民营企业签订帮扶协议,真正激发民营企业的帮带能力,为结对村作出贡献,激活乡村内生动力,为帮扶村共提供340个就业岗位。

就业见习一批。为进一步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吸纳人才回到乡村、留在乡村,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郝家营乡积极开发青年见习岗位,广泛宣传就业政策,通过微信、网络、广播等渠道发布招聘信息和就业政策,让大家知悉政策主动参加就业见习,截至目前已招聘本乡本土毕业大学生13名。

 (作者系河北省张北县郝家营乡人民政府党建办主任)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经验交流    
观察思考

河北张北郝家营乡: 创新就业帮扶机制解锁“幸福密码”

时间:2022-05-06 12:25:52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2年第5期

作者:张珍颖

河北省张北县郝家营乡通过整合资源,多点发力,创新推出“一个系统、两个创新、三产联动、四个一批”就业帮扶机制,切实贯彻落实稳就业政策和扩就业工作,全乡新增就业和脱贫劳动力就业均实现“两个超过”的目标。在就业帮扶机制带动下,11118人实现稳定就业,2021年人均纯收入13446.06元,较2020年增幅13.84%,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了良好开局。

1.jpg

河北省张北县郝家营乡假发勾丝成为百姓致富新途径。 刘郁雯/摄

一个系统:在信息录入中持续关注重点群体,筑牢帮扶信息网

郝家营乡通过数据推送、信息核实、上门调查等途径,对全乡16~70周岁的居民进行详细就业摸排,包括其基本情况、劳动能力、是否就业等,确保信息精准无误。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一库、一人、一平台”为核心的综合就业服务系统。

“一库”即国家扶贫系统大数据库,“一人”即就业服务人员(每村设置一名专职就业服务岗),“一平台”即就业数据平台。通过扶贫系统与就业平台的比对核实,将全乡的就业情况精准到户、精准到人,确保数据的一致、精准、真实。截至目前,全乡劳动力总数11435人,已就业11118人,其中从事种植养殖人数1009人,转移就业10109人,就业率为97.23%。就业区域为省内就业9430人(县内就业7786人、县外市内就业529人、市外省内就业1115人),省外就业1688人(北京就业671人、天津就业52人、其他省份就业965人)。依托“一库一人一平台”的动态比对调整,为就业群体提供了更加均等、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就业服务,确保企业用工和劳动者就业精准对接。

两个创新:在技能培训中丰满就业“羽翼”,端稳务工就业碗

郝家营乡针对本地高质量农村劳动力外流、本地劳动力加速老化现状,积极创新形式、探索培训模式,致力创建出一套符合本地村民的“就业套餐”。

“线上+线下”创新推送模式,畅通就业渠道。紧紧依托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就业服务公众号、就业服务工作群等平台对乡域内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开展“线上、线下”政策宣传和岗位推送活动。同时,通过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和线上“春风行动”活动,保障在家务工人员、残障人士、留守人群等重点群体和企业顺利对接,2021年以来共推送招聘信息500多条,组织技能培训5次。

“需求+实际”改变培训模式,注重就业实效。进一步注重技能培训,推行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学习为辅的教学模式,紧密结合家政护理、司炉工、电钳焊工等岗位需求,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力促培训就业、社会效益“双提升”。据了解,2021年以来开展各类就业职业培训187人次,发放技能证书167份。此外,该乡在妇女留守较多村开展假发制作的定向就业技能培训,对接用工单位搭建就业平台,帮助农村留守妇女提高就业能力,真正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为继续鼓励脱贫劳动力就业,对93名跨省、市就业及476名市内稳定就业人员进行逐一联络核实,发放跨省市交通补贴2.26万元,发放市内劳务补贴10.3万元。

2.jpg

河北省张北县郝家营乡安排专车护送司炉工到北京上岗。 石炎夏/摄

三产联动:在经济增长中夯实民生之本,拓宽就业增收路

针对种植养殖业经济比重情况,该乡不断强化传统产业发展,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进一步解放半农半工生产力,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助力乡村振兴。

发挥传统产业优势,保障就业路。为发挥传统产业优势,保障农户稳定增收,郝家营乡重点扶持发展甜菜、马铃薯等传统种植业,年种植马铃薯、豆类、莜麦等粮食作物保持在4万亩左右,种植蔬菜、亚麻、甜菜等经济作物达2.3万余亩,年收益达3200多万元。壮大育肥牛养殖业,并充分发挥小额信贷作用,为脱贫户发放贷款773万元,贴息31.92万元。据了解,2020年全乡牛饲养总数达到5460头,年出栏4437头,年均养殖业收益4000余万元,占农民生产性收入的60%,农民人均纯收入与2017年相比增加41.9%。

创新发展特色产业,拓宽致富路。2021年郝家营乡共计投入资金4801万元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其中结合村域产业基础,投入资金3660.75万元,在察汗囫囵村、三义美村建设恒温库和农产品加工车间,在西高庙村建设水培蔬菜生产基地,在大庙营村引进占东蔬菜包装厂,在脑包洼村引进坝上口蘑加工基地项目。形成了“六点一带”产业链条,壮大马铃薯、错季食用菌、节水蔬菜,以及野生口蘑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通过“承包租赁+就业+脱贫户”的模式,推动村集体和脱贫户稳定增收,创造就业岗位1200多个,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

打造精品旅游产业,走出绿色发展路。郝家营乡依托中都草原景区资源,鼓励农家旅游服务提速发展,全乡农家院数量达168处,可接待游客量增至35万人次,全乡域内旅游从业人员增长至1825人,年增收达到4700余万元。特别是在五福堂行政村成功探索出了“四金(股金、薪金、租金、公益慰问金)”促增收的旅游新模式,2019年以来,该行政村带动脱贫户年均增收1.4万元。2021年在五福堂村投资1738万元,建设集旅游观光、大棚采摘、品牌展示“三位一体”的高标准花园式西瓜种植农业园区,实现年产值600万元,增加防止返贫基金91万元,吸纳37名脱贫户就业。

四个一批:在畅通渠道中提高就业概率,敲开幸福就业门

为进一步确保四类人员的稳就业,郝家营乡构建“四个一批”就业保障途径,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积极开展“稳就业”行动,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

劳务输出一批。郝家营乡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村级劳务工作站职能和能人大户带动效应,积极搭建供需平台,加大输送力度,扩大输出规模,不断提升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2021年以来,共提供就业岗位1680个,达成就业意向1236人,开展“点对点”输送88人。

公益岗兜底一批。郝家营乡严格按照《张家口市扶贫公益岗管理办法》《张北县扶贫公益岗管理办法》设置并管理公益岗,坚持按需设置、自愿公开、人岗相适原则,2021年以来结合人居环境整治、防火护河等工作,共设置公益岗位560人,其中护林员330人、巡河员22人、保洁员208人,年发放公益岗工资115.6万元。

企业帮扶一批。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帮扶活动,与亿隆混凝土公司、绿健食用菌公司、鸿泰混凝土公司、中科捷高公司、祥优农业公司、占东合作社、金牧养殖公司、勤丰公司等13家民营企业签订帮扶协议,真正激发民营企业的帮带能力,为结对村作出贡献,激活乡村内生动力,为帮扶村共提供340个就业岗位。

就业见习一批。为进一步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吸纳人才回到乡村、留在乡村,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郝家营乡积极开发青年见习岗位,广泛宣传就业政策,通过微信、网络、广播等渠道发布招聘信息和就业政策,让大家知悉政策主动参加就业见习,截至目前已招聘本乡本土毕业大学生13名。

 (作者系河北省张北县郝家营乡人民政府党建办主任)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