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陕西紫阳:积极推动社会救助提质增效

时间:2023-03-01 13:44:38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

救助对象发现难、救助过程时间长、救助结果不精准、档案资料不规范是困扰基层救助的重点难题。近年来,陕西省紫阳县系统梳理碎片化、零散化的社会救助工作规范和要求,制定出台《社会救助工作服务制度(试行)》,形成了从困难群众主动发现、申请受理、调查核实、审核确认、动态调整、资金监管、培训宣传、奖惩考核、档案管理的一整套全流程闭环管理的社会救助服务工作制度体系,有效提升了社会救助工作质效,全面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底线,全县35607名社会救助对象实现“应保尽保”。

健全主动发现机制,救助服务更温馨。充分利用基层社会治理321模式和大数据比对检查,主动发现困难群众,实现了社会救助“高效快办”。一是网格化筛查提快救助“速度”。建立社会救助信息主动发现网格化机制,组建镇包联干部、村(社区)干部、村民小组长(中心户长)三级网格员,实现全县207个村(社区)社会救助网格员全覆盖。各级网格员通过入户走访、邻里交流、微信群交流等方式,第一时间获取困难群众需救助信息,指导救助对象及时申报,实现“一张网找人”。二是大数据比对提高救助“精度”。发挥建立信息数据共建共享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作用,由县民政牵头组织乡村振兴、教育、医疗、人社、税务、残联等涉关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判分析形势,解决突出问题,开展数据比对工作,提前筛查出疑似需救助对象,“有的放矢”逐级反馈给所在镇村进行核实并落实相应帮扶措施,让数据信息“先动起来”,有效解决了基层人力不足、排查效率不高的问题。三是代帮办服务提升救助“温度”。设立社会救助绿色通道,推行社会救助帮办代办服务,各级网格员对因病因残出行不便和确有困难的群众,主动上门服务,现场调查核实,协助困难群众提交相关申请资料,尽可能让群众“不跑路”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应有的救助,实现了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让社会救助更有“温度”。

健全过程管理机制,救助程序更规范。深化社会救助“放管服”改革,下放审核确认权限,缩短办结时限,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救助保障更高效。一是“多渠道”受理登记。在镇村(社区)便民服务大厅设立民政窗口,困难群众一次性提交申请材料,镇民政窗口直接受理登记困难群众社会救助服务事项,村(社区)协助指导完善资料后,村社区工作人员每月定期到镇便民服务大厅民政窗口代理完成受理登记手续。群众也可关注陕西“e救助”公众号直接网上申请,仅需按照提示流程提交资料,即可完成网上受理登记。二是“一站式”审核确认。将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到镇,制定社会救助申请受理、调查核实、民主评议、审核确认、结果报备等全流程工作规范,明确各环节责任主体和具体要求,镇政府只需“按图索骥”,即可高质量地完成社会救助调查核实、民主评议、审核确认各环节工作,提升了救助时效性。三是“一卡通”资金直发。出台《困难群众救助资金管理办法》,严格规范社会救助资金使用管理,按照“镇核实申请、民政部门核定、财政部门审核、金融机构代发”实行社会化发放,“一卡通”按月直接发放到户,有效避免资金截留、挪用、套骗等违规行为,实现救助资金专款专用、安全快捷发放。

健全督导查核机制,救助结果更精准。把常态化督导检查和年终考核作为重要抓手,推动民政和社会救助工作落实落地落细。一是动态监测管理。由镇政府定期对社会救助对象进行调查核实,对一、二档低保对象每年的第四季度进行一次核查,对三档低保对象每年的第二、四季度进行两次核查,根据变化情况及时动态调整,确保救助对象“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县民政部门对每年新增低保等社会救助对象按照不低于30%比例进行抽查复核,确保社会救助对象精准、程序规范,惠民政策真正落实到位。二是常态督导落实。县民政部门不定期到镇村开展社会救助工作质量抽查,对重点救助对象及时回访探视,了解生活现状,协助解决实际困难;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交办、指导整改;对发现的干部作风问题、违纪违规行为及时向纪委监委移交问题线索,倒逼干部转变作风、担当作为,保障了各项社会救助政策落实。三是严格考核奖惩。将社会救助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结果评定按照平时考核40%、年度考核60%进行赋分,平时主要考核业务工作完成度、信息动态管理、阶段性重点工作落实等内容。年度考核成立考核组,到镇实地抽查检查社会救助工作成效、资金使用管理、档案资料管理、政策宣传培训、信访矛盾调查处理等指标。严格考核结果运用,将其作为评优评先、项目分配的主要依据之一,有效促进了基层民政工作高效落实。

健全档案管理机制,救助资料更规范。扎实推进社会救助档案资料规范化建设,以档案资料管理专业化推动社会救助工作规范。一是明确建档标准。县民政局、县档案史志馆联合印发《社会救助档案资料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制定归档资料装订模板、管理制度,详细制定县、镇、村三个层面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低保边缘家庭认定档案资料归档目录,分类细化档案资料的名称、装订分类、保管期限,实现了社会救助工作标准统一、质量统一。二是严格规范建档。县民政局县档案史志馆成立联合督导组,到试点镇村指导档案资料收集及装订,指导镇村档案室建设和档案资料的分类整理归档、装订、目录建立、标签张贴等,确保档案资料分类收集、整理归档、专柜存放。其余各镇村按照示范镇村样板进行档案资料建设,实现了社会救助档案资料建设的规范化专业化。三是规范档案利用。以规范化建档倒逼救助工作质量提升,如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监护服务责任落实情况,可通过查阅档案中规范监护人监护协议资料、监护人履责情况月探访记录表、季度考核评分表和监护人履责情况日常照护记录表等资料核实监护人监护责任和包联干部定期入户探访责任落实情况,切实保障了分散特困人员的生活质量。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巩固衔接    
资讯播报

陕西紫阳:积极推动社会救助提质增效

时间:2023-03-01 13:44:38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

救助对象发现难、救助过程时间长、救助结果不精准、档案资料不规范是困扰基层救助的重点难题。近年来,陕西省紫阳县系统梳理碎片化、零散化的社会救助工作规范和要求,制定出台《社会救助工作服务制度(试行)》,形成了从困难群众主动发现、申请受理、调查核实、审核确认、动态调整、资金监管、培训宣传、奖惩考核、档案管理的一整套全流程闭环管理的社会救助服务工作制度体系,有效提升了社会救助工作质效,全面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底线,全县35607名社会救助对象实现“应保尽保”。

健全主动发现机制,救助服务更温馨。充分利用基层社会治理321模式和大数据比对检查,主动发现困难群众,实现了社会救助“高效快办”。一是网格化筛查提快救助“速度”。建立社会救助信息主动发现网格化机制,组建镇包联干部、村(社区)干部、村民小组长(中心户长)三级网格员,实现全县207个村(社区)社会救助网格员全覆盖。各级网格员通过入户走访、邻里交流、微信群交流等方式,第一时间获取困难群众需救助信息,指导救助对象及时申报,实现“一张网找人”。二是大数据比对提高救助“精度”。发挥建立信息数据共建共享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作用,由县民政牵头组织乡村振兴、教育、医疗、人社、税务、残联等涉关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判分析形势,解决突出问题,开展数据比对工作,提前筛查出疑似需救助对象,“有的放矢”逐级反馈给所在镇村进行核实并落实相应帮扶措施,让数据信息“先动起来”,有效解决了基层人力不足、排查效率不高的问题。三是代帮办服务提升救助“温度”。设立社会救助绿色通道,推行社会救助帮办代办服务,各级网格员对因病因残出行不便和确有困难的群众,主动上门服务,现场调查核实,协助困难群众提交相关申请资料,尽可能让群众“不跑路”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应有的救助,实现了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让社会救助更有“温度”。

健全过程管理机制,救助程序更规范。深化社会救助“放管服”改革,下放审核确认权限,缩短办结时限,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救助保障更高效。一是“多渠道”受理登记。在镇村(社区)便民服务大厅设立民政窗口,困难群众一次性提交申请材料,镇民政窗口直接受理登记困难群众社会救助服务事项,村(社区)协助指导完善资料后,村社区工作人员每月定期到镇便民服务大厅民政窗口代理完成受理登记手续。群众也可关注陕西“e救助”公众号直接网上申请,仅需按照提示流程提交资料,即可完成网上受理登记。二是“一站式”审核确认。将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到镇,制定社会救助申请受理、调查核实、民主评议、审核确认、结果报备等全流程工作规范,明确各环节责任主体和具体要求,镇政府只需“按图索骥”,即可高质量地完成社会救助调查核实、民主评议、审核确认各环节工作,提升了救助时效性。三是“一卡通”资金直发。出台《困难群众救助资金管理办法》,严格规范社会救助资金使用管理,按照“镇核实申请、民政部门核定、财政部门审核、金融机构代发”实行社会化发放,“一卡通”按月直接发放到户,有效避免资金截留、挪用、套骗等违规行为,实现救助资金专款专用、安全快捷发放。

健全督导查核机制,救助结果更精准。把常态化督导检查和年终考核作为重要抓手,推动民政和社会救助工作落实落地落细。一是动态监测管理。由镇政府定期对社会救助对象进行调查核实,对一、二档低保对象每年的第四季度进行一次核查,对三档低保对象每年的第二、四季度进行两次核查,根据变化情况及时动态调整,确保救助对象“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县民政部门对每年新增低保等社会救助对象按照不低于30%比例进行抽查复核,确保社会救助对象精准、程序规范,惠民政策真正落实到位。二是常态督导落实。县民政部门不定期到镇村开展社会救助工作质量抽查,对重点救助对象及时回访探视,了解生活现状,协助解决实际困难;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交办、指导整改;对发现的干部作风问题、违纪违规行为及时向纪委监委移交问题线索,倒逼干部转变作风、担当作为,保障了各项社会救助政策落实。三是严格考核奖惩。将社会救助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结果评定按照平时考核40%、年度考核60%进行赋分,平时主要考核业务工作完成度、信息动态管理、阶段性重点工作落实等内容。年度考核成立考核组,到镇实地抽查检查社会救助工作成效、资金使用管理、档案资料管理、政策宣传培训、信访矛盾调查处理等指标。严格考核结果运用,将其作为评优评先、项目分配的主要依据之一,有效促进了基层民政工作高效落实。

健全档案管理机制,救助资料更规范。扎实推进社会救助档案资料规范化建设,以档案资料管理专业化推动社会救助工作规范。一是明确建档标准。县民政局、县档案史志馆联合印发《社会救助档案资料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制定归档资料装订模板、管理制度,详细制定县、镇、村三个层面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低保边缘家庭认定档案资料归档目录,分类细化档案资料的名称、装订分类、保管期限,实现了社会救助工作标准统一、质量统一。二是严格规范建档。县民政局县档案史志馆成立联合督导组,到试点镇村指导档案资料收集及装订,指导镇村档案室建设和档案资料的分类整理归档、装订、目录建立、标签张贴等,确保档案资料分类收集、整理归档、专柜存放。其余各镇村按照示范镇村样板进行档案资料建设,实现了社会救助档案资料建设的规范化专业化。三是规范档案利用。以规范化建档倒逼救助工作质量提升,如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监护服务责任落实情况,可通过查阅档案中规范监护人监护协议资料、监护人履责情况月探访记录表、季度考核评分表和监护人履责情况日常照护记录表等资料核实监护人监护责任和包联干部定期入户探访责任落实情况,切实保障了分散特困人员的生活质量。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