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厦门医学院:“庆七一”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硕果累累

时间:2023-07-10 09:40:48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李天宇 林颖峰 施丽婷 凌都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2023年7月1日至3日,厦门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杜雨来、孙伟、李天宇、林颖峰、邱柳柳等五位思政课教师与厦门医学院附属二院驻晋江市巴厝村第一书记陈津龙一同带领厦门医学院“学习励志”助力乡村振兴“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走进晋江市永和镇巴厝村,开展传播新思想、“庆七一”大型健康义诊、“庆七一”大型文艺晚会、升国旗重温入党誓词、捐赠医用及生活物资、小学支教、慰问老党员、看望脱贫户、保护传统村落、参观家风家训馆、与村民包饺子一起清扫卫生等活动;通过入户走访摸排村民目前存在的“急难愁盼”问题;同时赠送村民健康、安全、法律、种植相关的科普视频200多条。

本次活动切实做到为村民送思想、送健康、送关怀,送科技、送文化,以实际行动为党的生日献礼。

图片1.png

力推医疗下乡,助力健康中国

实践队联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口腔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市第一医院,厦门市心血管医院,厦门市中医院,泉州晋江市灵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多家医疗单位的近40位内外科医疗专家,针对巴厝村群众开展了“庆七一”大型义诊活动,通过中、西医健康问诊,口腔检查、眼压检测、用药指导,心肺复苏演练,彩超,心电,血压检查等多种健康服务,并耐心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种健康问题,同时又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指导方案,给予合理的保健建议。本次活动共为村里捐赠3台医用冰箱、200把体温枪、3000只口罩、5台多功能体脂秤、3张价值6000元的免费女性生育能力体检券、100盒藿香正气水、3台微型电子血压计等。此次活动,让巴厝村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最优质的医疗服务,提升了群众对医药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增进了群众对医药卫生事业的认同感。同时,实践队队员们通过亲身实践,深入了解基层医疗状况,切实深入基层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医疗卫生服务,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

图片2.png

开展理论宣讲,感悟思想伟力

宣讲活动以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马克思主义学院几位老师围绕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乡村振兴政策、新党章、民法典等内容展开,药学系学生陈如婷向村民宣传科学用药知识。宣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注重宣传党的政策纲领,又注重在“接地气、暖人心”上下功夫,在巴厝村党员干部和群众中引起较好的反响。活动期间,团中央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送给村委会100本全新的法律、种植、管理方面书籍。巴厝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林文川笑着告诉实践队:“前些天,厦门医学院就来慰问老党员了,向老党员讲国家近几年在各领域取得的大成就,对新党章进行了解读,同时还送来了米面粮油和药品,更重要的是送来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四卷各20本,《习近平著作宣读》第一卷、第二卷各10本,《中国共产党章程》50本,党员徽章50枚。有一位老党员还颤抖着手眼含泪花抚摸着党章。这次你们又来助力乡村振兴,我们十分感动。”

图片4.png

走进启蒙小学,力拓素质教育

7月1日,恰逢建党102周年,实践队走进晋江市永和镇启蒙小学,与启蒙小学全体师生共同参加升旗仪式。清晨,伴随着嘹亮的口令,启蒙小学国旗护卫队护送国旗入场,在雄壮激昂的国歌声中,全体人员面向国旗庄严敬礼,五星红旗沐浴朝阳冉冉升起,全体在场人员用嘹亮的国歌祝福伟大的党生日快乐。全体党员面向鲜红党旗,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在满腔激情的宣誓中,表达了对党的无限忠诚和美好祝福。

随后,实践队在启蒙小学校长姚文章配合下,开展“拥抱阳光,心向未来”素质拓展系列活动,分组走进二到六年级课堂,通过开展趣味折纸、个性彩绘、五角一毛、歌曲串烧等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启发学生,带领小学生走进一个充满积极和乐观的世界。实践队队员更注重对小朋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五年级的课堂上,实践队队员通过设计游戏,师生互动,引导小朋友学会克服消极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在六年级的课堂上,实践队队员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人生阅历,进行励志分享会,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贴近生活的故事,合唱《孤勇者》,让小朋友懂得了人生需要有梦想、有理想、敢担当,面对困难不轻言放弃。带队教师又与家长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很多科学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图片7.png

走访慰问老党员,传承党情暖人心

为充分体现党组织对退休老党员的关心,进一步增强老党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实践队走访慰问老党员,带着彩超和心电上门为老党员检查身体,送给了每位老党员一套《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和第二卷、一枚党徽、一本党章,同时还送了米面粮油、体温枪、藿香正气水、大功率插排等,切实将党的温暖带到了老党员身边,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与温暖,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老党员纷纷表示,感谢党和政府一直以来对他们的关心和牵挂,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今后将继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定理想信念,做到红色依旧、信仰依旧,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图片10.png

师生村民“庆七一”,歌舞扮靓乡村大舞台

厦门医学院、巴厝村“党建+”邻里中心、南山歌友会共同举办“颂党恩,跟党走,庆七一”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晚会。“三下乡”师生代表与村民们共唱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将整个晚会推到了高潮。实践队队员和村民们一同站在巴厝村的乡村大舞台上,用歌声庆祝中国共产党102岁生日快乐,用舞蹈祝福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实践队深刻感受辖区党内外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富足,真切看到了乡村振兴在巴厝村的落地生根的生动场面,引导广大群众“知党恩、颂党恩、跟党走”,更加坚定了在党的领导下启航新征程、实现“中国梦”的初心和使命。

走访慰问脱贫户,真心用情暖人心

实践队首先听取了驻巴厝村第一书记陈津龙关于村里基本情况的介绍,包括经济情况、人口情况、乡村建设情况,随后队员们分成十个组行动,由巴厝村村干部和带队老师带领,对脱贫户进行爱心走访,与他们面对面交流,询问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生活情况等,并送去了米面粮油、洗护用品、高功率插排、体温枪、藿香正气水等物资,帮助排查用电和燃气使用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检查过期药品并进行科学用药宣传,同步进行“急难愁盼”问题调研,并做好了详细记录。为了科学规范村两委管理和保障脱贫户权益,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聘请了北京泰和泰(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娜为村法律顾问,聘期两年。将温暖送到群众心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叮嘱他们有困难要及时和政府联系。

图片16.png

走进田间与地头,勤俭教育不可少

在村干部的介绍中,学生了解到巴厝村过去长期依靠开采石矿发展经济,最高峰时村里有80余家相关企业,由于缺乏规划,乱垦滥挖,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近年来,村里积极探索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管齐下的发展模式,往日满目疮痍的石矿山如今已重新种上植被,过去坑坑洼洼的坑洞如今被镜面般的水面替代,青山绿水倒映着蓝天白云,乡村旅游也为村里增加了不少收入。这里也让学生真正明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了。实践队全体走到田间地头,听农民伯伯讲解耕种的艰辛,解答着学生们的各种疑问,现场大家沉默不语,护理专业的凌都同学说,以后一定要更加尊重农民伯伯,更加珍惜粮食,不仅自己做好,还要带动身边的同学一起做勤俭节约的好榜样。

图片17.png

参观传统村落群,家国情怀在心间

伴随着缕缕晨曦,实践队走进泉州晋江梧林传统古村落。在梧林,每幢闽南古厝、番仔楼都有一位华侨的故事。这些风格形态各异的建筑讲述着南洋华侨的故事,是闽南文化的后花园,也是南洋华侨博物馆。通过讲解员精彩地解说,对历史的还原,实践队身临其境地感受梧林古村落近百年来的光辉历史。百年前,多名旅菲华侨回乡建房,为当地带去风格迥异的古厝洋楼。在面对国家蒙难,民族蒙耻之际,多数华侨果断放弃正在修建的小洋房,将财力投入战备物资购买。除此之外,古厝展览馆摆放着大量珍贵文献,体现着旅菲华侨的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文化。而如今,广大闽南人民也传承发扬着先辈的优良品格,在古村落内发展旅游业,向世界诉说着中国人爱国的佳话。

图片19.png

游览闽南家风馆,传承优良好家风

实践队移步闽南比干庙与家风家训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认真聆听讲解,时而驻足观看展品,用心感受传统家风家训的博大精深。实践队成员们深刻意识到: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之于纤维之事。本次参观学习,使实践队接受了一次文化洗礼,感受良好的家训家风带来的心灵熏陶和道德震撼。同学们纷纷表示,要按照厦门医学院“四尽”医药卫生人才要求,从自身做起,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和睦邻里、勤俭敬业,以良好的精神风貌推动祖国医药卫生事业再上新的台阶。

厦门医学院“学习励志”乡村振兴“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寄语,用行动助力健康中国,用眼睛发现乡村之美,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真心感应时代脉搏,以满腔热情和生动活力助力乡村振兴。本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寻访与实践,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紧密融合,引领同学们在实践调研中,深刻领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政策,实地了解“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深刻领悟“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真切含义,在实践中不断思考与成长,勇于承担时代与社会赋予的责任,将个人发展融入祖国的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资讯播报    
资讯播报

厦门医学院:“庆七一”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硕果累累

时间:2023-07-10 09:40:48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李天宇 林颖峰 施丽婷 凌都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2023年7月1日至3日,厦门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杜雨来、孙伟、李天宇、林颖峰、邱柳柳等五位思政课教师与厦门医学院附属二院驻晋江市巴厝村第一书记陈津龙一同带领厦门医学院“学习励志”助力乡村振兴“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走进晋江市永和镇巴厝村,开展传播新思想、“庆七一”大型健康义诊、“庆七一”大型文艺晚会、升国旗重温入党誓词、捐赠医用及生活物资、小学支教、慰问老党员、看望脱贫户、保护传统村落、参观家风家训馆、与村民包饺子一起清扫卫生等活动;通过入户走访摸排村民目前存在的“急难愁盼”问题;同时赠送村民健康、安全、法律、种植相关的科普视频200多条。

本次活动切实做到为村民送思想、送健康、送关怀,送科技、送文化,以实际行动为党的生日献礼。

图片1.png

力推医疗下乡,助力健康中国

实践队联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口腔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市第一医院,厦门市心血管医院,厦门市中医院,泉州晋江市灵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多家医疗单位的近40位内外科医疗专家,针对巴厝村群众开展了“庆七一”大型义诊活动,通过中、西医健康问诊,口腔检查、眼压检测、用药指导,心肺复苏演练,彩超,心电,血压检查等多种健康服务,并耐心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种健康问题,同时又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指导方案,给予合理的保健建议。本次活动共为村里捐赠3台医用冰箱、200把体温枪、3000只口罩、5台多功能体脂秤、3张价值6000元的免费女性生育能力体检券、100盒藿香正气水、3台微型电子血压计等。此次活动,让巴厝村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最优质的医疗服务,提升了群众对医药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增进了群众对医药卫生事业的认同感。同时,实践队队员们通过亲身实践,深入了解基层医疗状况,切实深入基层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医疗卫生服务,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

图片2.png

开展理论宣讲,感悟思想伟力

宣讲活动以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马克思主义学院几位老师围绕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乡村振兴政策、新党章、民法典等内容展开,药学系学生陈如婷向村民宣传科学用药知识。宣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注重宣传党的政策纲领,又注重在“接地气、暖人心”上下功夫,在巴厝村党员干部和群众中引起较好的反响。活动期间,团中央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送给村委会100本全新的法律、种植、管理方面书籍。巴厝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林文川笑着告诉实践队:“前些天,厦门医学院就来慰问老党员了,向老党员讲国家近几年在各领域取得的大成就,对新党章进行了解读,同时还送来了米面粮油和药品,更重要的是送来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四卷各20本,《习近平著作宣读》第一卷、第二卷各10本,《中国共产党章程》50本,党员徽章50枚。有一位老党员还颤抖着手眼含泪花抚摸着党章。这次你们又来助力乡村振兴,我们十分感动。”

图片4.png

走进启蒙小学,力拓素质教育

7月1日,恰逢建党102周年,实践队走进晋江市永和镇启蒙小学,与启蒙小学全体师生共同参加升旗仪式。清晨,伴随着嘹亮的口令,启蒙小学国旗护卫队护送国旗入场,在雄壮激昂的国歌声中,全体人员面向国旗庄严敬礼,五星红旗沐浴朝阳冉冉升起,全体在场人员用嘹亮的国歌祝福伟大的党生日快乐。全体党员面向鲜红党旗,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在满腔激情的宣誓中,表达了对党的无限忠诚和美好祝福。

随后,实践队在启蒙小学校长姚文章配合下,开展“拥抱阳光,心向未来”素质拓展系列活动,分组走进二到六年级课堂,通过开展趣味折纸、个性彩绘、五角一毛、歌曲串烧等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启发学生,带领小学生走进一个充满积极和乐观的世界。实践队队员更注重对小朋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五年级的课堂上,实践队队员通过设计游戏,师生互动,引导小朋友学会克服消极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在六年级的课堂上,实践队队员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人生阅历,进行励志分享会,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贴近生活的故事,合唱《孤勇者》,让小朋友懂得了人生需要有梦想、有理想、敢担当,面对困难不轻言放弃。带队教师又与家长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很多科学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图片7.png

走访慰问老党员,传承党情暖人心

为充分体现党组织对退休老党员的关心,进一步增强老党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实践队走访慰问老党员,带着彩超和心电上门为老党员检查身体,送给了每位老党员一套《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和第二卷、一枚党徽、一本党章,同时还送了米面粮油、体温枪、藿香正气水、大功率插排等,切实将党的温暖带到了老党员身边,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怀与温暖,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老党员纷纷表示,感谢党和政府一直以来对他们的关心和牵挂,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今后将继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定理想信念,做到红色依旧、信仰依旧,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图片10.png

师生村民“庆七一”,歌舞扮靓乡村大舞台

厦门医学院、巴厝村“党建+”邻里中心、南山歌友会共同举办“颂党恩,跟党走,庆七一”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晚会。“三下乡”师生代表与村民们共唱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将整个晚会推到了高潮。实践队队员和村民们一同站在巴厝村的乡村大舞台上,用歌声庆祝中国共产党102岁生日快乐,用舞蹈祝福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实践队深刻感受辖区党内外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富足,真切看到了乡村振兴在巴厝村的落地生根的生动场面,引导广大群众“知党恩、颂党恩、跟党走”,更加坚定了在党的领导下启航新征程、实现“中国梦”的初心和使命。

走访慰问脱贫户,真心用情暖人心

实践队首先听取了驻巴厝村第一书记陈津龙关于村里基本情况的介绍,包括经济情况、人口情况、乡村建设情况,随后队员们分成十个组行动,由巴厝村村干部和带队老师带领,对脱贫户进行爱心走访,与他们面对面交流,询问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生活情况等,并送去了米面粮油、洗护用品、高功率插排、体温枪、藿香正气水等物资,帮助排查用电和燃气使用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检查过期药品并进行科学用药宣传,同步进行“急难愁盼”问题调研,并做好了详细记录。为了科学规范村两委管理和保障脱贫户权益,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聘请了北京泰和泰(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娜为村法律顾问,聘期两年。将温暖送到群众心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叮嘱他们有困难要及时和政府联系。

图片16.png

走进田间与地头,勤俭教育不可少

在村干部的介绍中,学生了解到巴厝村过去长期依靠开采石矿发展经济,最高峰时村里有80余家相关企业,由于缺乏规划,乱垦滥挖,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近年来,村里积极探索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管齐下的发展模式,往日满目疮痍的石矿山如今已重新种上植被,过去坑坑洼洼的坑洞如今被镜面般的水面替代,青山绿水倒映着蓝天白云,乡村旅游也为村里增加了不少收入。这里也让学生真正明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了。实践队全体走到田间地头,听农民伯伯讲解耕种的艰辛,解答着学生们的各种疑问,现场大家沉默不语,护理专业的凌都同学说,以后一定要更加尊重农民伯伯,更加珍惜粮食,不仅自己做好,还要带动身边的同学一起做勤俭节约的好榜样。

图片17.png

参观传统村落群,家国情怀在心间

伴随着缕缕晨曦,实践队走进泉州晋江梧林传统古村落。在梧林,每幢闽南古厝、番仔楼都有一位华侨的故事。这些风格形态各异的建筑讲述着南洋华侨的故事,是闽南文化的后花园,也是南洋华侨博物馆。通过讲解员精彩地解说,对历史的还原,实践队身临其境地感受梧林古村落近百年来的光辉历史。百年前,多名旅菲华侨回乡建房,为当地带去风格迥异的古厝洋楼。在面对国家蒙难,民族蒙耻之际,多数华侨果断放弃正在修建的小洋房,将财力投入战备物资购买。除此之外,古厝展览馆摆放着大量珍贵文献,体现着旅菲华侨的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文化。而如今,广大闽南人民也传承发扬着先辈的优良品格,在古村落内发展旅游业,向世界诉说着中国人爱国的佳话。

图片19.png

游览闽南家风馆,传承优良好家风

实践队移步闽南比干庙与家风家训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认真聆听讲解,时而驻足观看展品,用心感受传统家风家训的博大精深。实践队成员们深刻意识到: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之于纤维之事。本次参观学习,使实践队接受了一次文化洗礼,感受良好的家训家风带来的心灵熏陶和道德震撼。同学们纷纷表示,要按照厦门医学院“四尽”医药卫生人才要求,从自身做起,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和睦邻里、勤俭敬业,以良好的精神风貌推动祖国医药卫生事业再上新的台阶。

厦门医学院“学习励志”乡村振兴“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寄语,用行动助力健康中国,用眼睛发现乡村之美,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真心感应时代脉搏,以满腔热情和生动活力助力乡村振兴。本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寻访与实践,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紧密融合,引领同学们在实践调研中,深刻领会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政策,实地了解“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深刻领悟“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真切含义,在实践中不断思考与成长,勇于承担时代与社会赋予的责任,将个人发展融入祖国的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