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山西乡宁:全面巩固提升 全域示范创建 全力打造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

时间:2023-07-13 14:16:44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

乡宁县位于临汾市西隅,面积2029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130个行政村、11个社区,总人口20.6万。脱贫摘帽前属于省定贫困县,共有36个贫困村、1121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8989名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20.12%。2018年9月在全省率先脱贫摘帽后,乡宁县持续稳固脱贫基础,系统抓好有效衔接,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特别是2021年以来,乡宁县充分发挥经济大县优势,持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想方设法让农业快发展、农村换新颜、农民得实惠,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质变,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倾力打造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

定位有魄力,投入大手笔

“建设全省经济强县、争当全市排头兵”,是乡宁县委确定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乡宁县牢固树立争先进位导向,团结带领全县上下提标加压、埋头苦干,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迈向省市第一方阵前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党中央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乡宁争先进位的重要战线。近年来,乡宁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有效衔接作为政治要事、民生实事和全局大事,立足县情实际,顺应群众期盼,科学确立了打造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的目标定位。

在这一目标的引领和鞭策下,全县上下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双管齐下”,全面提升有效衔接质量成色。一方面是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构建责任、政策、落实“三个闭环”体系,实行县直单位包村“五年制、全覆盖”等机制,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另一方面是统筹推动“五大振兴”,围绕改善人居环境、发展富民产业、优化基础设施、提高治理效能等重点,高标建设3个省级、1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结合实际打造85个县级示范村,全县行政村能创尽创,加快从“典型引领”向“百花齐放”转变,强力支撑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大的短板和差距在农村。补短板、促发展,投入保障最关键。乡宁县强化经济发展周期意识,利用近年来煤炭市场利好、财政收入充盈的契机,持续加大“三农”工作资金投入力度,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要事。2019年以来,累计投入有效衔接资金12亿元,年均超2.4亿元,实施项目2750个。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以来,累计投入资金3.25亿元,其中为85个县级示范村每村投资300万元左右。同时,在环境卫生专项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汛灾修复重建、“四好”农村公路、电力升级改造等方面累计投入近10亿元。通过连续的高强度投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共富有奔头,产业作支撑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宁县坚持把发展乡村产业,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统筹县域区位特点,立足各类产业基础,打破乡镇辖区限制,科学布局四条“产业辐射带”(城北垣、谭坪垣水果产业带,沿黄花椒产业带,双鹤、尉庄有机旱作粮食作物产业带,两条高速及国省道沿线特色产业和生态养殖产业带),带动县域农业产业特优化、集群化、现代化发展,引领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农民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致富。

推行“强村十法”、提升“造血功能”,是乡宁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探索。乡宁县立足全县130个村的产业基础、地域特色和区位特点,选优配强村级“领头雁”,分类推广十种“强村法”(土地经营、资产承租、资金入股、特色产业、村企合作、旅游带动、抱团结对、自办企业、扶持保障、产业融合),全面增强集体经济组织“造血功能”。同时,投资3亿元成立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构建“1+10+N”的县乡村三级市场主体体系,其中有2亿元进入资本市场,年收益1000万元左右,整合涉农资金8600余万元开展持债经营,年收益500万元左右,通过配股分红和差异化分红,将利益联结到村。2022年全县130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15万元,收入20万元以上的达到66.9%,收入30万元以上的达到37.6%,经营性收入全部实现新突破,服务农村发展的能力全面提升,带动农民共同富裕的基础更加坚实,涌现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振兴强村。昌宁镇龙鼻村大力推进戎子小镇建设,构建“吃住行游购娱”文旅产业生态,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辐射周边4个村,带动就业100余人。管头镇樊家坪村综合运用资金入股、资产承租、土地经营等方法,深挖闲置资金、厂房、土地潜力,集体经济收入突破90万元,全面唤醒了发展活力。光华镇尧西村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流转土地140亩、复垦撂荒地180亩,发展特色土豆种植产业,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0万元,用“土豆经济”铺就了乡村致富路。尉庄乡庄原村创新土地托管模式,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集体经济收入突破40万元,带动130余户托管农户平均增收8000元左右,有效激发了土地“钱”力。

打造示范基地、连点串线成面,是乡宁做强现代农业的成功实践。乡宁县综合分析县域土地基础、气候差异、交通条件等农业产业发展特点,突出园区建设,强化品牌效应,聚焦“有机”“旱作”“功能”“康养”等类型,遴选打造了万福特有机小麦、琪尔康翅果、戎子酒庄康养示范园等33个“特”“优”示范基地,连片打造现代农业集群。目前,全县已发展苹果4.5万亩、花椒7.8万亩、核桃9万亩、翅果5万亩、中药材4万亩、有机小麦1万亩、酿酒葡萄5000余亩。大力实施“乡字号”大品牌战略,加大优质农产品包装推广力度,认证“三品一标”产品39个、面积7.8万亩,入选“晋品”“圳品”“临汾优选”农产品13家,双鹤乡红凹村入选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同时,加快“互联网+农业”和电子商务发展,打造县级直播间、乡村e镇,助推农资下行、农产品上行,全面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培育龙头主体、做好融合文章,是乡宁延伸产业链条的有效举措。发展乡村产业不能只盯着农业,必须用活资源禀赋,拓展延伸业态,做优产业链条,丰富发展内涵。乡宁县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统筹运用丰富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围绕“旅游+”“+旅游”,深度挖掘黄河文化、鄂文化、中和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云丘山5A、戎子酒庄和峰岭3A等景区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了中和文化节、云丘山越野赛、戎子半程马拉松、峰岭烧烤音乐节等“文体+旅游”新名片,推进农文旅产业全域融合发展,培育产业新业态、拓宽群众致富路。特别是投入重金打造了戎子特色小镇、紫砂陶小镇、谭坪农业公园等定位全国一流的产业综合体和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已经成为周边群众的旅游休闲“网红打卡地”,综合效益日益彰显,正在全县复制推广。同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科技创新、优品培育、促进增收等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培养认证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示范合作社1个,省级龙头企业5家、示范合作社6个,市级龙头企业13家、示范合作社9个,扶持发展了一大批产业示范联合体和家庭农场,带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乡村有“颜质”,农民得实惠

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工作。乡宁县遵循发展规律、注重因地制宜,保留特色风貌、避免千篇一律,抓好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全域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确保乡村既有“面子”又有“里子”,让全县农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持续“爆棚”。

“基础设施”提档次。乡村要振兴,基础需先行。近年来,乡宁县累计建设水利设施104座、水源隔离保护256处、抢修水毁工程129处;10个乡镇、130个行政村已全部通硬化路和客运班车,全县自然村全部通水泥(油)路;投资5.2亿元的沿黄旅游公路(乡宁段)全线贯通;清洁取暖改造共完成21289户、335.85万平米。今年将投资近亿元,大力实施水土保持、饮水安全、河道治理、高标准农田、道路硬化、美丽庭院等项目,持续抓好各类基础设施管护,进一步提升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的便捷化水平。

“村庄清洁”换新颜。优美的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基本底色。乡宁县持续巩固“六乱”整治成果,大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建立县乡村贯通、网格化负责、全民式参与的作战体系,明确“22335”工作重点,县级层面聚焦“两垣”(谭坪垣、城北垣)、“两沿”(公路和河道沿线)、“三边”(景区、企业和出入境口周边),乡镇层面聚焦“三所”(经营场所、公共场所和服务场所),村级层面聚焦“五地”(耕地、林地、居住地、沟坡地、养殖地),部署开展“六大行动”,全域打造“美丽庭院”,接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彻底革命,全县乡村换上新颜、处处是景,乡村群众自觉共建共享美丽家园,经验做法在全市复制推广,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五个覆盖”惠民生。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乡宁县以开展农村建设提质年行动为抓手,全面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2022年投资6000余万元,重点推进全县行政村日间照料中心、公共浴室、户厕改造、垃圾收集处理、污水收集处理“五个全覆盖”。共建成113个日间照料中心,为2000余名农村老年群众提供日间照料、休息娱乐、康复护理等适老服务,并为每人每月提供100元伙食补助;104个公共浴室为农村群众提供便捷,对于居住分散、常住人口较少的村,采取发放澡票、专车接送等方式解决洗澡难的问题;垃圾收集处理实现“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规范化运行;93处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全部完工投用;户厕改造在完成上级下达任务的基础上,对全县情况“再摸底”,对之前工作“回头看”,累计改造提升2万余个,覆盖率超92%。目前有条件的村正在积极推进清洁取暖和数字乡村建设,加快实现“七个全覆盖”,全面描绘美丽乡村诗画,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治理有章法,干群齐给力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根基,直接关系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乡宁县坚持把基层治理作为解决农村矛盾和问题的主要抓手,坚持自治为基础、法治为根本、德治为引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系统打造“善治乡村”。

党建引领固本。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第一工程”。乡宁县探索打造“党建引领·无坚不摧”品牌,全面加强乡村两级组织标准化建设,完善村级重要事项、重大问题经党组织研究讨论机制,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等制度,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凝聚力、号召力,切实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穿到乡村振兴全过程。大力推广“五事共商”村民说事评议工作法,率先在全省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全覆盖,有力提高了群众参与村社事务的积极性和村社干部推进乡村振兴的能力水平。

网格治理提效。网格治理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重要法宝。乡宁县创新“五级网格贯通、五网融合堆叠、五方力量齐抓、五个保障聚力”思路,常态化推进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探索打造基层网格治理新模式。五级网格贯通,就是建立县、乡(镇)、村(社)、组(小区)、微五级网格,设立农业、水利、社保等50个行业网格,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理体系。五网融合堆叠,就是打造“党建、地域、人员、事务、信息”五张网,堆叠融合、形成整体,做到服务管理不漏一人、大事小事不出网格。五方力量齐抓,就是统筹用好党员、干部、代表、“专员”(安全员、护林员等财政供养的23类专职人员)和志愿者五支力量,研究制定财政资金管理、考核管理等制度性文件,凝聚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五个保障聚力,就是建立健全研判会商、教育培训、待遇报酬等网格运行长效机制,推动基层治理不断提能提效。

星级管理聚力。乡宁县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采取星级化管理方式,根据考核结果、任职年限、群众口碑等情况,逐月累加确定星级,将星级作为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争先进位。对农户实行星级化评定,采取“创星、评星、否星、奖星、管星”五步法,完成了38822户村社“星级文明户”创评,进一步激发了农村群众向上向善的精气神。通过星级化管理,基层干部作风得到转变、农村群众面貌焕然一新,乡村发展的活力持续迸发,乡村振兴的合力高度凝聚。

新征程、新起点、新使命,乡宁县将强化政治担当、下足绣花功夫,加快打造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绘就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壮美画卷,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大步迈进,让农业更有奔头、农村更有看头、农民更有盼头。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区县声音    
资讯播报

山西乡宁:全面巩固提升 全域示范创建 全力打造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

时间:2023-07-13 14:16:44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

乡宁县位于临汾市西隅,面积2029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130个行政村、11个社区,总人口20.6万。脱贫摘帽前属于省定贫困县,共有36个贫困村、1121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8989名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20.12%。2018年9月在全省率先脱贫摘帽后,乡宁县持续稳固脱贫基础,系统抓好有效衔接,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特别是2021年以来,乡宁县充分发挥经济大县优势,持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想方设法让农业快发展、农村换新颜、农民得实惠,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质变,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倾力打造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

定位有魄力,投入大手笔

“建设全省经济强县、争当全市排头兵”,是乡宁县委确定的奋斗目标。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乡宁县牢固树立争先进位导向,团结带领全县上下提标加压、埋头苦干,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迈向省市第一方阵前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党中央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乡宁争先进位的重要战线。近年来,乡宁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有效衔接作为政治要事、民生实事和全局大事,立足县情实际,顺应群众期盼,科学确立了打造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的目标定位。

在这一目标的引领和鞭策下,全县上下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双管齐下”,全面提升有效衔接质量成色。一方面是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构建责任、政策、落实“三个闭环”体系,实行县直单位包村“五年制、全覆盖”等机制,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另一方面是统筹推动“五大振兴”,围绕改善人居环境、发展富民产业、优化基础设施、提高治理效能等重点,高标建设3个省级、1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结合实际打造85个县级示范村,全县行政村能创尽创,加快从“典型引领”向“百花齐放”转变,强力支撑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大的短板和差距在农村。补短板、促发展,投入保障最关键。乡宁县强化经济发展周期意识,利用近年来煤炭市场利好、财政收入充盈的契机,持续加大“三农”工作资金投入力度,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要事。2019年以来,累计投入有效衔接资金12亿元,年均超2.4亿元,实施项目2750个。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以来,累计投入资金3.25亿元,其中为85个县级示范村每村投资300万元左右。同时,在环境卫生专项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汛灾修复重建、“四好”农村公路、电力升级改造等方面累计投入近10亿元。通过连续的高强度投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共富有奔头,产业作支撑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宁县坚持把发展乡村产业,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统筹县域区位特点,立足各类产业基础,打破乡镇辖区限制,科学布局四条“产业辐射带”(城北垣、谭坪垣水果产业带,沿黄花椒产业带,双鹤、尉庄有机旱作粮食作物产业带,两条高速及国省道沿线特色产业和生态养殖产业带),带动县域农业产业特优化、集群化、现代化发展,引领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农民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致富。

推行“强村十法”、提升“造血功能”,是乡宁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探索。乡宁县立足全县130个村的产业基础、地域特色和区位特点,选优配强村级“领头雁”,分类推广十种“强村法”(土地经营、资产承租、资金入股、特色产业、村企合作、旅游带动、抱团结对、自办企业、扶持保障、产业融合),全面增强集体经济组织“造血功能”。同时,投资3亿元成立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构建“1+10+N”的县乡村三级市场主体体系,其中有2亿元进入资本市场,年收益1000万元左右,整合涉农资金8600余万元开展持债经营,年收益500万元左右,通过配股分红和差异化分红,将利益联结到村。2022年全县130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15万元,收入20万元以上的达到66.9%,收入30万元以上的达到37.6%,经营性收入全部实现新突破,服务农村发展的能力全面提升,带动农民共同富裕的基础更加坚实,涌现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振兴强村。昌宁镇龙鼻村大力推进戎子小镇建设,构建“吃住行游购娱”文旅产业生态,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辐射周边4个村,带动就业100余人。管头镇樊家坪村综合运用资金入股、资产承租、土地经营等方法,深挖闲置资金、厂房、土地潜力,集体经济收入突破90万元,全面唤醒了发展活力。光华镇尧西村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流转土地140亩、复垦撂荒地180亩,发展特色土豆种植产业,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0万元,用“土豆经济”铺就了乡村致富路。尉庄乡庄原村创新土地托管模式,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集体经济收入突破40万元,带动130余户托管农户平均增收8000元左右,有效激发了土地“钱”力。

打造示范基地、连点串线成面,是乡宁做强现代农业的成功实践。乡宁县综合分析县域土地基础、气候差异、交通条件等农业产业发展特点,突出园区建设,强化品牌效应,聚焦“有机”“旱作”“功能”“康养”等类型,遴选打造了万福特有机小麦、琪尔康翅果、戎子酒庄康养示范园等33个“特”“优”示范基地,连片打造现代农业集群。目前,全县已发展苹果4.5万亩、花椒7.8万亩、核桃9万亩、翅果5万亩、中药材4万亩、有机小麦1万亩、酿酒葡萄5000余亩。大力实施“乡字号”大品牌战略,加大优质农产品包装推广力度,认证“三品一标”产品39个、面积7.8万亩,入选“晋品”“圳品”“临汾优选”农产品13家,双鹤乡红凹村入选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同时,加快“互联网+农业”和电子商务发展,打造县级直播间、乡村e镇,助推农资下行、农产品上行,全面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培育龙头主体、做好融合文章,是乡宁延伸产业链条的有效举措。发展乡村产业不能只盯着农业,必须用活资源禀赋,拓展延伸业态,做优产业链条,丰富发展内涵。乡宁县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统筹运用丰富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围绕“旅游+”“+旅游”,深度挖掘黄河文化、鄂文化、中和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云丘山5A、戎子酒庄和峰岭3A等景区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了中和文化节、云丘山越野赛、戎子半程马拉松、峰岭烧烤音乐节等“文体+旅游”新名片,推进农文旅产业全域融合发展,培育产业新业态、拓宽群众致富路。特别是投入重金打造了戎子特色小镇、紫砂陶小镇、谭坪农业公园等定位全国一流的产业综合体和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已经成为周边群众的旅游休闲“网红打卡地”,综合效益日益彰显,正在全县复制推广。同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科技创新、优品培育、促进增收等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培养认证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示范合作社1个,省级龙头企业5家、示范合作社6个,市级龙头企业13家、示范合作社9个,扶持发展了一大批产业示范联合体和家庭农场,带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乡村有“颜质”,农民得实惠

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工作。乡宁县遵循发展规律、注重因地制宜,保留特色风貌、避免千篇一律,抓好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全域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确保乡村既有“面子”又有“里子”,让全县农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持续“爆棚”。

“基础设施”提档次。乡村要振兴,基础需先行。近年来,乡宁县累计建设水利设施104座、水源隔离保护256处、抢修水毁工程129处;10个乡镇、130个行政村已全部通硬化路和客运班车,全县自然村全部通水泥(油)路;投资5.2亿元的沿黄旅游公路(乡宁段)全线贯通;清洁取暖改造共完成21289户、335.85万平米。今年将投资近亿元,大力实施水土保持、饮水安全、河道治理、高标准农田、道路硬化、美丽庭院等项目,持续抓好各类基础设施管护,进一步提升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的便捷化水平。

“村庄清洁”换新颜。优美的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基本底色。乡宁县持续巩固“六乱”整治成果,大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建立县乡村贯通、网格化负责、全民式参与的作战体系,明确“22335”工作重点,县级层面聚焦“两垣”(谭坪垣、城北垣)、“两沿”(公路和河道沿线)、“三边”(景区、企业和出入境口周边),乡镇层面聚焦“三所”(经营场所、公共场所和服务场所),村级层面聚焦“五地”(耕地、林地、居住地、沟坡地、养殖地),部署开展“六大行动”,全域打造“美丽庭院”,接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彻底革命,全县乡村换上新颜、处处是景,乡村群众自觉共建共享美丽家园,经验做法在全市复制推广,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五个覆盖”惠民生。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乡宁县以开展农村建设提质年行动为抓手,全面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2022年投资6000余万元,重点推进全县行政村日间照料中心、公共浴室、户厕改造、垃圾收集处理、污水收集处理“五个全覆盖”。共建成113个日间照料中心,为2000余名农村老年群众提供日间照料、休息娱乐、康复护理等适老服务,并为每人每月提供100元伙食补助;104个公共浴室为农村群众提供便捷,对于居住分散、常住人口较少的村,采取发放澡票、专车接送等方式解决洗澡难的问题;垃圾收集处理实现“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规范化运行;93处污水收集处理项目全部完工投用;户厕改造在完成上级下达任务的基础上,对全县情况“再摸底”,对之前工作“回头看”,累计改造提升2万余个,覆盖率超92%。目前有条件的村正在积极推进清洁取暖和数字乡村建设,加快实现“七个全覆盖”,全面描绘美丽乡村诗画,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治理有章法,干群齐给力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根基,直接关系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乡宁县坚持把基层治理作为解决农村矛盾和问题的主要抓手,坚持自治为基础、法治为根本、德治为引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系统打造“善治乡村”。

党建引领固本。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第一工程”。乡宁县探索打造“党建引领·无坚不摧”品牌,全面加强乡村两级组织标准化建设,完善村级重要事项、重大问题经党组织研究讨论机制,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等制度,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凝聚力、号召力,切实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穿到乡村振兴全过程。大力推广“五事共商”村民说事评议工作法,率先在全省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全覆盖,有力提高了群众参与村社事务的积极性和村社干部推进乡村振兴的能力水平。

网格治理提效。网格治理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重要法宝。乡宁县创新“五级网格贯通、五网融合堆叠、五方力量齐抓、五个保障聚力”思路,常态化推进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探索打造基层网格治理新模式。五级网格贯通,就是建立县、乡(镇)、村(社)、组(小区)、微五级网格,设立农业、水利、社保等50个行业网格,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理体系。五网融合堆叠,就是打造“党建、地域、人员、事务、信息”五张网,堆叠融合、形成整体,做到服务管理不漏一人、大事小事不出网格。五方力量齐抓,就是统筹用好党员、干部、代表、“专员”(安全员、护林员等财政供养的23类专职人员)和志愿者五支力量,研究制定财政资金管理、考核管理等制度性文件,凝聚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五个保障聚力,就是建立健全研判会商、教育培训、待遇报酬等网格运行长效机制,推动基层治理不断提能提效。

星级管理聚力。乡宁县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采取星级化管理方式,根据考核结果、任职年限、群众口碑等情况,逐月累加确定星级,将星级作为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争先进位。对农户实行星级化评定,采取“创星、评星、否星、奖星、管星”五步法,完成了38822户村社“星级文明户”创评,进一步激发了农村群众向上向善的精气神。通过星级化管理,基层干部作风得到转变、农村群众面貌焕然一新,乡村发展的活力持续迸发,乡村振兴的合力高度凝聚。

新征程、新起点、新使命,乡宁县将强化政治担当、下足绣花功夫,加快打造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绘就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壮美画卷,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大步迈进,让农业更有奔头、农村更有看头、农民更有盼头。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