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河南淅川:新村红旗飘

时间:2022-04-26 16:20:12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康帆 杨振辉

QQ截图20220426162407.jpg

水泥路面平整宽阔,光伏路灯整齐明亮,文化墙面图文并茂,农家小院错落有致,花草树木赏心悦目……4月22日,笔者再访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不禁感慨:村子变化可真大! 

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淅川库区移民安置工作时,动情地说:“要继续做好移民安置后续帮扶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种田务农、外出务工、发展新业态一起抓,多措并举畅通增收渠道,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产业发展红旗、文明宜居红旗、社会治理红旗等‘三面红旗’争创活动促进乡村振兴,统筹做好移民后续发展稳定工作,确保移民工作高质量发展,让移民群众在新家园安居乐业。”淅川县委书记周大鹏说。

典型引路邹庄树标杆

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附近的九重镇邹庄移民新村,共有175户750人,2011年6月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从16公里外的油坊岗村搬迁到这里。

乡村振兴,产业为要。为了更好地支持邹庄发展,淅川县提出建设“大邹庄”战略,邹庄村与邻近的水闸、下孔、孔北4个村成立联合党支部,汇聚更多的资源、力量推进乡村振兴。同时引进龙头企业,发展特色种植和智慧农业。 

在绿油油的麦田旁,矗立着十几栋钢构的温室大棚。“村里流转1000亩土地种草莓、苕尖,小麦收获后全面开工,争取年底见效益。”驻村第一书记崔丽萍说,“我们还建设1000亩高标准农田,通过水肥药一体化系统,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就能实现智能化种植。”

据悉,邹庄村还成立了掘井人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党支部为核心统一管理,村民入股参与分红,每股1000元,每股每年有150元的保底收益;还建成扶贫车间、引进藤编企业,让村中老人、妇女都有活儿干。

“土地流转一亩一年800元,务工有收入,产业发展起来有分红。咱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村民张光先说。

“其实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崔丽萍介绍,目前,邹庄村已成立了掘井人农业合作社、大邹庄旅游有限公司、大邹庄劳务有限公司等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挖掘村里的移民文化、红色文化和田园生态文化,打造集红色研学、农耕文化研学、农旅休闲等于一体的观光带。“到那时候,会有更多群众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红利。正如总书记嘱托的那样,‘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兴旺,芝麻开花节节高’。”

三面红旗引领振兴路

大邹庄,是移民发展的示范村,也是乡村振兴的样板村。为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淅川县发出争创“产业发展红旗”“文明宜居红旗”“社会治理红旗”等“三面红旗”动员令,压实县乡村三级责任,上下联动、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吹响了乡村振兴的“集结号”。

把好“方向盘”,绘就振兴路。该县高标准成立争创“三面红旗”活动领导小组,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政法委牵头抓总,县处级领导分包乡镇,各相关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常态化推进创建工作;把好“方向盘”,用好考核“指挥棒”,把指标、要求、任务落实到创建过程,做到有章可循、有序推进,使全县469个村(社区)争当“绩优生”;县直各单位结对帮扶各村,选派“振兴特派员”,同岗同责,并统筹资金、项目、人才、信息等资源优势;县直涉农部门充分整合项目资金,向乡村倾斜。与此同时,县里在为每个乡镇先行解决300万元项目资金的基础上,从明年起,为每个乡镇配套不低于1000万元的衔接资金,支持乡村振兴。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作为创建工作的责任主体,各乡镇立足乡情镇情,科学布局,因村施策,梯次推进,上下联动,统筹推进;选树示范村,典型引领,以点带面,在全乡全镇形成比学赶超的局面;严格督导奖惩,对在争创工作中排名前3名的乡镇,年度考核奖励10%优秀指标,分别奖励100万元、80万元、5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对班子给予集体嘉奖,对党政正职、分管副职予以记功,并优先提拔或进一步使用,或优先晋升晋级。对工作不力的乡镇相关人员,给予严肃处理。

筑牢“桥头堡”,激发新动力。作为直接责任方,各村(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制定三年规划,明确创建的方法、路径、措施;通过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党建工作制度,以及开办“‘三面红旗’大讲堂”等多种形式,广泛发动,全员参与争创工作;每成功创建一面红旗,村支书月工作报酬增加300元,其他干部增加100元,可累计叠加;每村奖励100万元项目发展资金、10万元工作经费;对“三面红旗”全部创建成功的,本村人员考录县内事业编制加5分,本村学生中招考试在县内高中就读的加5分。

移民发展谱写新篇章

“住了一辈子山沟沟,看村里人都搬到平地、住上新房,真眼气,没想到这好事也能落到我身上!”在大石桥乡郭家渠新村,89岁高龄的宋长有感激地说。

 QQ截图20220426162332.jpg

宋长有原居住在深山,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增收难。2017年,通过实施移民避险解困项目,宋长有从半山上的砖瓦房搬进了郭家渠新村的“海景房”。

“为了让移民村宜居宜业,我们创新工作思路,多方向上争取,生存条件差的留置人口安置与易地扶贫搬迁、移民避险解困、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结合起来,全力改善留置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淅川县移民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建农介绍,近年来,淅川县总投资4.71亿元,共实施大中型水库移民避险解困试点项目6批,建设集中安置点55个,为库区2329户9428名移民群众解决了住房安全问题。另有3万名移民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搬迁安置、易地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解决了安居问题。

据了解,淅川县还以美好移民村建设为抓手,夯实硬件基础,先后投入综合整治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项目资金2000万元,打造了邹庄、郭家渠等一批特色突出、设施完善、建筑整齐、环境整洁、风景优美的知名移民村;创新移民后扶资金使用方法,先后整合项目资金2.47亿元,实施120个移民产业发展项目,投入移民培训资金300余万元,培训移民3000余人次,近5万名移民群众吃上“生态饭”。 

“乡村振兴不仅要产业兴旺,还要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目前,我们正在各移民村开展‘三面红旗’争创工作,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让移民乡亲的生活正如总书记祝愿那样,芝麻开花节节高。”刘建农说。

如今,淅川的移民管理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道路,后期扶持政策得到贯彻落实,产业扶持措施扎实有力,广大移民初步实现了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日子越来越红火。2021年,淅川移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709元,同比增长8.4%。(作者单位:河南省淅川县委宣传部)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一线传真    
资讯播报

河南淅川:新村红旗飘

时间:2022-04-26 16:20:12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康帆 杨振辉

QQ截图20220426162407.jpg

水泥路面平整宽阔,光伏路灯整齐明亮,文化墙面图文并茂,农家小院错落有致,花草树木赏心悦目……4月22日,笔者再访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不禁感慨:村子变化可真大! 

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淅川库区移民安置工作时,动情地说:“要继续做好移民安置后续帮扶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种田务农、外出务工、发展新业态一起抓,多措并举畅通增收渠道,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产业发展红旗、文明宜居红旗、社会治理红旗等‘三面红旗’争创活动促进乡村振兴,统筹做好移民后续发展稳定工作,确保移民工作高质量发展,让移民群众在新家园安居乐业。”淅川县委书记周大鹏说。

典型引路邹庄树标杆

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附近的九重镇邹庄移民新村,共有175户750人,2011年6月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从16公里外的油坊岗村搬迁到这里。

乡村振兴,产业为要。为了更好地支持邹庄发展,淅川县提出建设“大邹庄”战略,邹庄村与邻近的水闸、下孔、孔北4个村成立联合党支部,汇聚更多的资源、力量推进乡村振兴。同时引进龙头企业,发展特色种植和智慧农业。 

在绿油油的麦田旁,矗立着十几栋钢构的温室大棚。“村里流转1000亩土地种草莓、苕尖,小麦收获后全面开工,争取年底见效益。”驻村第一书记崔丽萍说,“我们还建设1000亩高标准农田,通过水肥药一体化系统,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就能实现智能化种植。”

据悉,邹庄村还成立了掘井人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党支部为核心统一管理,村民入股参与分红,每股1000元,每股每年有150元的保底收益;还建成扶贫车间、引进藤编企业,让村中老人、妇女都有活儿干。

“土地流转一亩一年800元,务工有收入,产业发展起来有分红。咱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村民张光先说。

“其实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崔丽萍介绍,目前,邹庄村已成立了掘井人农业合作社、大邹庄旅游有限公司、大邹庄劳务有限公司等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挖掘村里的移民文化、红色文化和田园生态文化,打造集红色研学、农耕文化研学、农旅休闲等于一体的观光带。“到那时候,会有更多群众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红利。正如总书记嘱托的那样,‘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兴旺,芝麻开花节节高’。”

三面红旗引领振兴路

大邹庄,是移民发展的示范村,也是乡村振兴的样板村。为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淅川县发出争创“产业发展红旗”“文明宜居红旗”“社会治理红旗”等“三面红旗”动员令,压实县乡村三级责任,上下联动、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吹响了乡村振兴的“集结号”。

把好“方向盘”,绘就振兴路。该县高标准成立争创“三面红旗”活动领导小组,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政法委牵头抓总,县处级领导分包乡镇,各相关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常态化推进创建工作;把好“方向盘”,用好考核“指挥棒”,把指标、要求、任务落实到创建过程,做到有章可循、有序推进,使全县469个村(社区)争当“绩优生”;县直各单位结对帮扶各村,选派“振兴特派员”,同岗同责,并统筹资金、项目、人才、信息等资源优势;县直涉农部门充分整合项目资金,向乡村倾斜。与此同时,县里在为每个乡镇先行解决300万元项目资金的基础上,从明年起,为每个乡镇配套不低于1000万元的衔接资金,支持乡村振兴。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作为创建工作的责任主体,各乡镇立足乡情镇情,科学布局,因村施策,梯次推进,上下联动,统筹推进;选树示范村,典型引领,以点带面,在全乡全镇形成比学赶超的局面;严格督导奖惩,对在争创工作中排名前3名的乡镇,年度考核奖励10%优秀指标,分别奖励100万元、80万元、5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对班子给予集体嘉奖,对党政正职、分管副职予以记功,并优先提拔或进一步使用,或优先晋升晋级。对工作不力的乡镇相关人员,给予严肃处理。

筑牢“桥头堡”,激发新动力。作为直接责任方,各村(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制定三年规划,明确创建的方法、路径、措施;通过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党建工作制度,以及开办“‘三面红旗’大讲堂”等多种形式,广泛发动,全员参与争创工作;每成功创建一面红旗,村支书月工作报酬增加300元,其他干部增加100元,可累计叠加;每村奖励100万元项目发展资金、10万元工作经费;对“三面红旗”全部创建成功的,本村人员考录县内事业编制加5分,本村学生中招考试在县内高中就读的加5分。

移民发展谱写新篇章

“住了一辈子山沟沟,看村里人都搬到平地、住上新房,真眼气,没想到这好事也能落到我身上!”在大石桥乡郭家渠新村,89岁高龄的宋长有感激地说。

 QQ截图20220426162332.jpg

宋长有原居住在深山,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增收难。2017年,通过实施移民避险解困项目,宋长有从半山上的砖瓦房搬进了郭家渠新村的“海景房”。

“为了让移民村宜居宜业,我们创新工作思路,多方向上争取,生存条件差的留置人口安置与易地扶贫搬迁、移民避险解困、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结合起来,全力改善留置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淅川县移民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建农介绍,近年来,淅川县总投资4.71亿元,共实施大中型水库移民避险解困试点项目6批,建设集中安置点55个,为库区2329户9428名移民群众解决了住房安全问题。另有3万名移民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搬迁安置、易地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解决了安居问题。

据了解,淅川县还以美好移民村建设为抓手,夯实硬件基础,先后投入综合整治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项目资金2000万元,打造了邹庄、郭家渠等一批特色突出、设施完善、建筑整齐、环境整洁、风景优美的知名移民村;创新移民后扶资金使用方法,先后整合项目资金2.47亿元,实施120个移民产业发展项目,投入移民培训资金300余万元,培训移民3000余人次,近5万名移民群众吃上“生态饭”。 

“乡村振兴不仅要产业兴旺,还要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目前,我们正在各移民村开展‘三面红旗’争创工作,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让移民乡亲的生活正如总书记祝愿那样,芝麻开花节节高。”刘建农说。

如今,淅川的移民管理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道路,后期扶持政策得到贯彻落实,产业扶持措施扎实有力,广大移民初步实现了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日子越来越红火。2021年,淅川移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709元,同比增长8.4%。(作者单位:河南省淅川县委宣传部)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