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云南红河:找准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着力点

时间:2022-06-16 10:03:58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李文志

QQ截图20220616100903.jpg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文化振兴是重要一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涉及面广,包括乡村文化基础设施、乡土人才培养、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保持战略定力,循序渐进。从改变群众不良生活习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等一些小事情作为切入点,突出移风易俗、乡村旅游等工作着力点,稳扎稳打、稳步推进。

在提升农民文明素养上出实招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一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脱贫攻坚期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扶贫扶志,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并重,解决了农村贫困群众的绝对贫困问题,脱贫群众的内生动力得到有效激发。广大脱贫群众在党和政府及各级干部的帮扶下,依靠自己的勤劳双手脱贫致富,过上了幸福生活,绿春县平河镇大头村拉祜寨拉祜族群众从不掌握现代文明生活技能到成为当地种养殖致富能手,实现“一跃千年”的巨变;2020年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红河州金平县、个旧市、河口县的脱贫群众向湖北捐赠香蕉、蔬菜等物资,展现了我州脱贫群众脱贫致富感党恩、自立自强的崭新面貌。二要持续推进移风易俗。《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二〇二二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推广积分制等治理方式,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庭家教家风作用,推进农村婚俗改革试点和殡葬习俗改革,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我们要进一步深化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移风易俗,突出群众主体,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充分发挥好“一约五会”的作用,即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乡贤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抵制封建愚昧、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倡导健康向上、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等文明新风,淳化乡风民风。三要强化精神文明创建。红河州提出要实施思想引领、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制度约束“五项工程”,推进移风易俗深入化、文明化、常态化、长效化、规范化。我们要持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好移风易俗“五项工程”,进一步发挥好动力小站、爱心超市、收家治家、村史室馆等激发内生动力载体,持续激发好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提高农民群众精神风貌,促进乡风文明,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

在传承发扬乡村文化上出好招

文化兴国家兴,文化强民族强。一要推动文化产业赋能。要不断挖掘、提升乡村的文化价值,把传承发扬好乡村文化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培根铸魂工程来抓,在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层面涵养乡风文明,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推动乡村振兴。落实好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近日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以文化产业赋能助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二要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坚持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更好地传承好乡村民族文化资源,在推动乡村文化可持续发展。突出红河特色,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各地具有农耕特质、地域特色、民族文化元素的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手工技艺、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让沾满乡土气息的乡村文化、农耕文明传下去、火起来、热起来。红河州石屏县依托沪滇帮扶项目,发展民族刺绣产业,既传承了民族刺绣艺术,又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石屏县花腰风情刺绣产品曾在2021年COP15文创展区、云南2021年文博会和上海徐汇区康乐汇图书馆展览,备受消费者青睐。三要突出群众主体作用。在传承乡村文化发展上,要发挥好村民主人翁意识,让群众充分参与进来。如元阳县立足千年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实施“阿者科计划”,实施全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实现村集体经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多赢的局面,2019年以来已分红5次,户均分红1.14万元。上榜新华社大型纪录片《中国减贫密码》,登上了2021年高考试卷,并入选了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暖场片。蒙自市新安所镇窑房村绿化美化乡村,建设美丽乡村成为网红打卡地,村民在自家门口卖水果、小吃,乡村美景变“钱景”。

在打造红河文化品牌上出高招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既要立足当地,着眼当下,也要放眼世界和未来。一要推进文化强州。要以文化振兴为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挖掘拓展优秀乡土文化,实施文化软实力提升行动,加快建设文化强州。二要用活资源禀赋。红河州历史悠久、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有千年哈尼梯田、千年临安古城、千年建水紫陶、百年滇越铁路、百年开埠通商、百年云锡矿业、百年过桥米线“三千四百年”文化旅游名片,具有推动文化振兴的资源禀赋,我们要立足红河“三千四百年”文化资源优势,强化宣传推介,着力打响“云上梯田•梦想红河”文化旅游名片,让资源优势变成文化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三要打造知名品牌。要着力打响“千年哈尼梯田”这张独一无二的世界级文化品牌,整合资源力量、汇聚各方智慧,以打造“世界的哈尼梯田”为突破口,着力提高红河文化软实力、知名度和美誉度,全面擦亮红河“三千四百年”文化名片,以文化旅游激活红河文化振兴。(作者单位: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乡村振兴局)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文化振兴    

云南红河:找准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着力点

时间:2022-06-16 10:03:58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李文志

QQ截图20220616100903.jpg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文化振兴是重要一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涉及面广,包括乡村文化基础设施、乡土人才培养、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保持战略定力,循序渐进。从改变群众不良生活习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等一些小事情作为切入点,突出移风易俗、乡村旅游等工作着力点,稳扎稳打、稳步推进。

在提升农民文明素养上出实招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一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脱贫攻坚期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扶贫扶志,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并重,解决了农村贫困群众的绝对贫困问题,脱贫群众的内生动力得到有效激发。广大脱贫群众在党和政府及各级干部的帮扶下,依靠自己的勤劳双手脱贫致富,过上了幸福生活,绿春县平河镇大头村拉祜寨拉祜族群众从不掌握现代文明生活技能到成为当地种养殖致富能手,实现“一跃千年”的巨变;2020年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红河州金平县、个旧市、河口县的脱贫群众向湖北捐赠香蕉、蔬菜等物资,展现了我州脱贫群众脱贫致富感党恩、自立自强的崭新面貌。二要持续推进移风易俗。《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二〇二二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推广积分制等治理方式,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庭家教家风作用,推进农村婚俗改革试点和殡葬习俗改革,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我们要进一步深化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移风易俗,突出群众主体,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充分发挥好“一约五会”的作用,即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会、乡贤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抵制封建愚昧、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倡导健康向上、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等文明新风,淳化乡风民风。三要强化精神文明创建。红河州提出要实施思想引领、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制度约束“五项工程”,推进移风易俗深入化、文明化、常态化、长效化、规范化。我们要持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好移风易俗“五项工程”,进一步发挥好动力小站、爱心超市、收家治家、村史室馆等激发内生动力载体,持续激发好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提高农民群众精神风貌,促进乡风文明,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

在传承发扬乡村文化上出好招

文化兴国家兴,文化强民族强。一要推动文化产业赋能。要不断挖掘、提升乡村的文化价值,把传承发扬好乡村文化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培根铸魂工程来抓,在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层面涵养乡风文明,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推动乡村振兴。落实好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近日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以文化产业赋能助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二要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坚持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更好地传承好乡村民族文化资源,在推动乡村文化可持续发展。突出红河特色,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各地具有农耕特质、地域特色、民族文化元素的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手工技艺、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让沾满乡土气息的乡村文化、农耕文明传下去、火起来、热起来。红河州石屏县依托沪滇帮扶项目,发展民族刺绣产业,既传承了民族刺绣艺术,又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石屏县花腰风情刺绣产品曾在2021年COP15文创展区、云南2021年文博会和上海徐汇区康乐汇图书馆展览,备受消费者青睐。三要突出群众主体作用。在传承乡村文化发展上,要发挥好村民主人翁意识,让群众充分参与进来。如元阳县立足千年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实施“阿者科计划”,实施全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实现村集体经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多赢的局面,2019年以来已分红5次,户均分红1.14万元。上榜新华社大型纪录片《中国减贫密码》,登上了2021年高考试卷,并入选了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暖场片。蒙自市新安所镇窑房村绿化美化乡村,建设美丽乡村成为网红打卡地,村民在自家门口卖水果、小吃,乡村美景变“钱景”。

在打造红河文化品牌上出高招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既要立足当地,着眼当下,也要放眼世界和未来。一要推进文化强州。要以文化振兴为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挖掘拓展优秀乡土文化,实施文化软实力提升行动,加快建设文化强州。二要用活资源禀赋。红河州历史悠久、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有千年哈尼梯田、千年临安古城、千年建水紫陶、百年滇越铁路、百年开埠通商、百年云锡矿业、百年过桥米线“三千四百年”文化旅游名片,具有推动文化振兴的资源禀赋,我们要立足红河“三千四百年”文化资源优势,强化宣传推介,着力打响“云上梯田•梦想红河”文化旅游名片,让资源优势变成文化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三要打造知名品牌。要着力打响“千年哈尼梯田”这张独一无二的世界级文化品牌,整合资源力量、汇聚各方智慧,以打造“世界的哈尼梯田”为突破口,着力提高红河文化软实力、知名度和美誉度,全面擦亮红河“三千四百年”文化名片,以文化旅游激活红河文化振兴。(作者单位: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乡村振兴局)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