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贵州省安龙县梨树村:“四小园”破解千村一面 美丽村居增颜值

时间:2023-02-07 11:00:00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3年第3期作者:李雷

贵州省安龙县笃山镇梨树村村民王付金家的庭院就是一个小花园。这里有花架和凉亭,平时是休息区,一到旅游季,这里还是农特产品售卖区。在王付金看来,他家这处由铁皮彩钢棚改造的小花园不仅美化了自家庭院,还为家里开辟了一处经营小生意的场所。在梨树村,类似这样的改造并不少见,王付金家的小花园,正是当地实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探索成果之一。

近年来,梨树村结合村民实际需要,在乡村建设中不搞齐步走、“一刀切”,以“四小园”建设为抓手,一户一策打造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小公园,扎实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第54页-29.PNG

“四小园”改造让梨树村家家住花园、处处是风景。 李雷/摄

干群同心 共建美丽乡村

2022年10月,梨树村的小广场建成启用,成为群众跳广场舞、拉家常和操办红白事的公共场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凡说:“大伙儿给小广场起名‘同心广场’,不仅寓意家庭同心,还寓意寨邻同心、民族同心、惠黔同心、干群同心、上下同心。”

据了解,梨树村的同心广场是在村民王府龙、王府胜、王府亮三兄弟家的老房子原址上建设的。多年前,因为老房子的权属问题三兄弟有了嫌隙,那处老旧的瓦房也因此被长期闲置下来,无人居住、无人修缮,安全隐患越来越多。2022年9月,村干部王顺平来到王府龙家里,为他讲解村里“四小园”建设的情况,希望在老房子的位置建设一处小广场,作为公共区域供邻里共同使用。此后,村乡村共建工作团队多轮次分开做三兄弟的思想工作,最终,促成了三家以家庭会议的形式共同讨论并统一意见,三兄弟同意将老房拆除,用于村里的休闲广场建设。

梨树村乡村共建团队于2022年8月组建,由镇党委、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队长,成员由镇乡村振兴工作站、经济发展办、环境规划办、综治服务中心、自然资源所和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及设计施工方组成,主要任务是在梨树村乡村共建过程中全程跟踪服务、与群众共商实施“四小园”改造、协调处理改造中的困难和问题。

同心广场的建设也让王府龙三兄弟齐心协力为村庄建设共谋发展的故事被传为美谈,大家都说这是三兄弟“同心”后才建设起来的广场,是名副其实的同心广场。 

同心广场的建设,是梨树村“四小园”建设的一个普通案例,也是梨树村干群同心共建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

共建共享 让农民生话更美好

“我们只出那么一点钱,村里却出那么多钱来改造我们家的环境,我感谢都来不及呢。”每当提起自家庭院的改造建设,梨树村村民韦胜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然而,最初韦胜家庭院改建计划的推进却并不顺利。韦胜的母亲坚决不同意施工,老人的顾虑主要有两点:一是认为改造庭院会影响家里的风水;二是儿子在外打工,家里没有劳力,无法以劳折资。

梨树村推动乡村建设所实施的是一种“共建”模式,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团队协作”的原则来组织实施。当地通过群众共商会、院坝会、家庭会、研判会等方式与农户共同商议,协调共建方案。在建设环节,主要采取“合作共建”与“工程施工”相结合的方式,改建所需资金分为两部分:财政投入70%、群众出资30%,这30%部分群众可以选择以劳折资、以物折资、资金投入等方式。韦胜的母亲顾虑的正是这30%的改造资金。

2022年7月,通过惠黔东西部协作工作组、仲恺驻安龙东西部协作工作组多次调研以及县、镇、村共同协商,决定利用2022年惠黔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资金200万元,同时筹集社会帮扶资金50万元,集中对梨树村梨树组实施“四小园”修复提质改造建设。

乡村共建工作团队执行副队长李光银在电话中为韦胜详细介绍了村里实施“四小园”项目的具体情况,并通过微信将他家的改造设计效果图发给韦胜。看了效果图,韦胜马上表示同意改造,并答应用现金支付自家该出的30%资金,还表示负责做通母亲的思想工作。

这是梨树村近年来立足资源禀赋,依托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资源优势,以州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为契机,发展农、体、旅助推乡村振兴实践后,针对村内还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实施乡村建设的具体案例。

第56页-30.PNG

韦恩云兄妹家的小院改造后,人人都夸“更漂亮了,有味道”。 李雷/摄

扩大群众参与度 提升群众满意度

村民韦恩云、韦恩飞的父母因病去世得很早,两兄妹自幼就是在国家各类保障政策中成长起来的。在对他们家进行改造时,兄妹俩非常支持村里的改造工作,但同时,他们也对设计方案提出了一些个人意见。在梨树村的乡村建设项目推进中,一直鼓励村民充分参与其中,由此才能达到“一户一策一方案”的结果。

韦恩云家的庭院内原本就种植了许多花和果树,因此,他们的意见是尽量保持原有的样貌,按照他的意见,整个改造过程只添置了一些简单的摆件,同时对厨房和厕所的外墙进行美化,并平整出一些闲置的边角土地用来种菜。

在李光银看来,改造后的韦恩云家的庭院既是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整体又是一个小公园,“四园”在他家得到了全面的体现。

梨树村的“四小园”改造建设共涉及37户,改造之初,县、镇、村三级明确定位,即:以修复农村为主,设计施工团队因地制宜、因户施策进行设计,坚持乡村建设自下而上原则,让乡村建设不再千村一面,让乡村建设真正成为村民自主建设村庄,发挥改造资金最大效益,打造贵州乡村建设的新模式和新样板;设计施工过程中,设计施工团队要到户与农户共商,最后出具施工图、效果图,经镇村干部、农户、设计施工共建团队三方签字确认后组织实施,坚持“一户一策一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结合实际再进一步优化实施内容,达到各方满意的效果,实现每一户修复改造建设后就是一个小景点,使之与安龙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大景区相融合;充分尊重乡土文化,坚持原有风貌修复改造,不搞大拆大建;坚持就地取材,在农户家取材,少投入达到大效果。

 “让群众满意,既要有先期的科学规划,又要兼顾公共区域和村民的私人区域、各家各户的美观和日常增收,还要兼顾村集体的重要项目发展。”王凡说。

梨树村“四小园”改造,既是以宜居乡村为目标,同时也以促进“山地运动旅游”为定位。

村民王新户家在实施小菜园改造时,起初他并不同意旅游观光徒步道从其房后的菜地中经过,也不同意对菜地进行改造。镇村乡村共建工作团队多次与他商量,最终双方共同设计方案,将观光徒步道建在他家地中,所占土地折算为其应出的30%资金。改造后的小菜园规范、整洁,小菜园内分垄分行种了多类蔬菜,王新户十分满意,还将小菜园取名为“百蔬园”。

安龙县笃山镇党委书记孔凡兵介绍,梨树村“四小园”改造建设,不但让家家户户更宜居,还让一些家庭的小菜园有了更大的产出,而通过这次改造,全村人的发展信心得到了更大的提高,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下一步,梨树村将依托首个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旅游景区发展优势,谋划“一户一业”的业态规划布局,多措并举提升宜居梨树知名度、美誉度,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村民岑万军说:“家里环境更好了,村子也更漂亮了,对游客也越来越有吸引力了,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乡村建设    

贵州省安龙县梨树村:“四小园”破解千村一面 美丽村居增颜值

时间:2023-02-07 11:00:00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3年第3期

作者:李雷

贵州省安龙县笃山镇梨树村村民王付金家的庭院就是一个小花园。这里有花架和凉亭,平时是休息区,一到旅游季,这里还是农特产品售卖区。在王付金看来,他家这处由铁皮彩钢棚改造的小花园不仅美化了自家庭院,还为家里开辟了一处经营小生意的场所。在梨树村,类似这样的改造并不少见,王付金家的小花园,正是当地实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探索成果之一。

近年来,梨树村结合村民实际需要,在乡村建设中不搞齐步走、“一刀切”,以“四小园”建设为抓手,一户一策打造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小公园,扎实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第54页-29.PNG

“四小园”改造让梨树村家家住花园、处处是风景。 李雷/摄

干群同心 共建美丽乡村

2022年10月,梨树村的小广场建成启用,成为群众跳广场舞、拉家常和操办红白事的公共场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凡说:“大伙儿给小广场起名‘同心广场’,不仅寓意家庭同心,还寓意寨邻同心、民族同心、惠黔同心、干群同心、上下同心。”

据了解,梨树村的同心广场是在村民王府龙、王府胜、王府亮三兄弟家的老房子原址上建设的。多年前,因为老房子的权属问题三兄弟有了嫌隙,那处老旧的瓦房也因此被长期闲置下来,无人居住、无人修缮,安全隐患越来越多。2022年9月,村干部王顺平来到王府龙家里,为他讲解村里“四小园”建设的情况,希望在老房子的位置建设一处小广场,作为公共区域供邻里共同使用。此后,村乡村共建工作团队多轮次分开做三兄弟的思想工作,最终,促成了三家以家庭会议的形式共同讨论并统一意见,三兄弟同意将老房拆除,用于村里的休闲广场建设。

梨树村乡村共建团队于2022年8月组建,由镇党委、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队长,成员由镇乡村振兴工作站、经济发展办、环境规划办、综治服务中心、自然资源所和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及设计施工方组成,主要任务是在梨树村乡村共建过程中全程跟踪服务、与群众共商实施“四小园”改造、协调处理改造中的困难和问题。

同心广场的建设也让王府龙三兄弟齐心协力为村庄建设共谋发展的故事被传为美谈,大家都说这是三兄弟“同心”后才建设起来的广场,是名副其实的同心广场。 

同心广场的建设,是梨树村“四小园”建设的一个普通案例,也是梨树村干群同心共建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

共建共享 让农民生话更美好

“我们只出那么一点钱,村里却出那么多钱来改造我们家的环境,我感谢都来不及呢。”每当提起自家庭院的改造建设,梨树村村民韦胜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然而,最初韦胜家庭院改建计划的推进却并不顺利。韦胜的母亲坚决不同意施工,老人的顾虑主要有两点:一是认为改造庭院会影响家里的风水;二是儿子在外打工,家里没有劳力,无法以劳折资。

梨树村推动乡村建设所实施的是一种“共建”模式,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团队协作”的原则来组织实施。当地通过群众共商会、院坝会、家庭会、研判会等方式与农户共同商议,协调共建方案。在建设环节,主要采取“合作共建”与“工程施工”相结合的方式,改建所需资金分为两部分:财政投入70%、群众出资30%,这30%部分群众可以选择以劳折资、以物折资、资金投入等方式。韦胜的母亲顾虑的正是这30%的改造资金。

2022年7月,通过惠黔东西部协作工作组、仲恺驻安龙东西部协作工作组多次调研以及县、镇、村共同协商,决定利用2022年惠黔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资金200万元,同时筹集社会帮扶资金50万元,集中对梨树村梨树组实施“四小园”修复提质改造建设。

乡村共建工作团队执行副队长李光银在电话中为韦胜详细介绍了村里实施“四小园”项目的具体情况,并通过微信将他家的改造设计效果图发给韦胜。看了效果图,韦胜马上表示同意改造,并答应用现金支付自家该出的30%资金,还表示负责做通母亲的思想工作。

这是梨树村近年来立足资源禀赋,依托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资源优势,以州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为契机,发展农、体、旅助推乡村振兴实践后,针对村内还存在的一些环境问题实施乡村建设的具体案例。

第56页-30.PNG

韦恩云兄妹家的小院改造后,人人都夸“更漂亮了,有味道”。 李雷/摄

扩大群众参与度 提升群众满意度

村民韦恩云、韦恩飞的父母因病去世得很早,两兄妹自幼就是在国家各类保障政策中成长起来的。在对他们家进行改造时,兄妹俩非常支持村里的改造工作,但同时,他们也对设计方案提出了一些个人意见。在梨树村的乡村建设项目推进中,一直鼓励村民充分参与其中,由此才能达到“一户一策一方案”的结果。

韦恩云家的庭院内原本就种植了许多花和果树,因此,他们的意见是尽量保持原有的样貌,按照他的意见,整个改造过程只添置了一些简单的摆件,同时对厨房和厕所的外墙进行美化,并平整出一些闲置的边角土地用来种菜。

在李光银看来,改造后的韦恩云家的庭院既是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整体又是一个小公园,“四园”在他家得到了全面的体现。

梨树村的“四小园”改造建设共涉及37户,改造之初,县、镇、村三级明确定位,即:以修复农村为主,设计施工团队因地制宜、因户施策进行设计,坚持乡村建设自下而上原则,让乡村建设不再千村一面,让乡村建设真正成为村民自主建设村庄,发挥改造资金最大效益,打造贵州乡村建设的新模式和新样板;设计施工过程中,设计施工团队要到户与农户共商,最后出具施工图、效果图,经镇村干部、农户、设计施工共建团队三方签字确认后组织实施,坚持“一户一策一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结合实际再进一步优化实施内容,达到各方满意的效果,实现每一户修复改造建设后就是一个小景点,使之与安龙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大景区相融合;充分尊重乡土文化,坚持原有风貌修复改造,不搞大拆大建;坚持就地取材,在农户家取材,少投入达到大效果。

 “让群众满意,既要有先期的科学规划,又要兼顾公共区域和村民的私人区域、各家各户的美观和日常增收,还要兼顾村集体的重要项目发展。”王凡说。

梨树村“四小园”改造,既是以宜居乡村为目标,同时也以促进“山地运动旅游”为定位。

村民王新户家在实施小菜园改造时,起初他并不同意旅游观光徒步道从其房后的菜地中经过,也不同意对菜地进行改造。镇村乡村共建工作团队多次与他商量,最终双方共同设计方案,将观光徒步道建在他家地中,所占土地折算为其应出的30%资金。改造后的小菜园规范、整洁,小菜园内分垄分行种了多类蔬菜,王新户十分满意,还将小菜园取名为“百蔬园”。

安龙县笃山镇党委书记孔凡兵介绍,梨树村“四小园”改造建设,不但让家家户户更宜居,还让一些家庭的小菜园有了更大的产出,而通过这次改造,全村人的发展信心得到了更大的提高,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下一步,梨树村将依托首个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旅游景区发展优势,谋划“一户一业”的业态规划布局,多措并举提升宜居梨树知名度、美誉度,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村民岑万军说:“家里环境更好了,村子也更漂亮了,对游客也越来越有吸引力了,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