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贵州仁怀市委书记芦忠于: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奋力开创仁怀“三农”工作新局面

时间:2023-11-16 00:22:37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3年第21期作者:芦忠于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三农”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从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全面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贵州省委、遵义市委决策部署,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仁怀篇章。

0002.jpg
贵州省遵义市委常委、仁怀市委书记芦忠于(右)在五马镇红军村调研高粱产业发展。

一、筑牢产业兴旺基石,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让乡村“活”起来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仁怀市认真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做大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坚定不移做大一产。现代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仁怀市坚持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坚定不移抓好以酒用高粱为主导产业的农业现代化,在巩固有机高粱产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推广“高粱+”轮作模式,实施“高粱+蔬菜”“高粱+油菜”“高粱+马铃薯”3个10万亩工程,着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认证有机地块50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暨有机高粱基地10万亩,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在21万吨以上,常年种植有机高粱35万亩以上,产值达9亿元以上,带动5万余户农户,其中脱贫户8000余户,户均增收1.7万元以上。积极推广应用适宜仁怀山地特色的农业机械,全市农业机械化率提高至53%。
坚定不移做强二产。仁怀市深入贯彻贵州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酱香型白酒产业聚集区的战略部署,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持续深化“三个一批”白酒产业综合治理,大力推进白酒企业兼并整合,梯次培育一批产值上亿元、10亿元、20亿元以上的优强企业,打造世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全市现有规上酒企129家,2022年酱香白酒产业总产值近900亿元。在酱香白酒产业的发展带动下,全市发展高粱专业合作社147个,直接或间接从事白酒生产、销售、物流等工作人员约20万人,酱香白酒产业“带一连三”的功能作用有效发挥。
坚定不移做优三产。产业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坚持融合发展是关键。仁怀市坚持工业、农业、旅游业融合发展、同频共振,以茅台酒镇5A级景区创建为带动,充分挖掘赤水河、红高粱、红色文化、酱酒文化等特有资源,以打造世界酒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为引领,创新推出“畅游赤水河·乐享茅台镇”“仁怀红·高粱文化季”文化旅游IP,促进农村群众在产业融合发展中分享更多红利。全市共创建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12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寨4个。今年1—8月,全市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7.86%、旅游收入同比增长42.15%,旅游综合收入达79.92亿元。
二、聚焦共同富裕目标,构建公平可及的民生保障体系,让乡村“富”起来
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城乡居民收入不协调、不均衡,是制约仁怀发展的短板之一。仁怀市坚持把促进共同富裕作为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建设西部地区共同富裕示范市,多措并举促进致富“好路子”,紧密链接群众“钱袋子”,让农民获得感更充盈、幸福感更实在。
着力巩固脱贫成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习近平总书记最关心的一件大事之一。仁怀市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突出位置,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深入开展常态化监测和集中排查,持续巩固提升“3+1”保障,深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2022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增长15.59%,做到巩固脱贫成果有力、衔接乡村振兴有效,确保脱贫群众在共同富裕路上不掉队。
0003.jpg

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茅坝镇生态大米加工暨高效观光农业建设项目。

着力拓宽增收渠道。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仁怀市紧盯“四项收入”,抓住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促进群众持续增收。巩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增加生产经营性收入。做好就业政策落实、渠道拓展、岗位开发等就业服务,实施以工代赈项目,提升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增加工资性收入。盘活农村“三资”,出台“十个一批”措施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增加财产性收入。2022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达1.95亿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3%,继续保持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的态势。
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加速器”。仁怀市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一体,以南部新城和北部新城“双城”建设为带动,统筹推进中心城区、乡镇集镇、美丽乡村联动发展。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向镇村延伸,促进城乡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均等化,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成投用盐津小学等一批学校,镇村医疗卫生机构条件明显改善。
三、厚植绿色生态底蕴,构建生态宜居的和美乡村体系,让乡村“美”起来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既要让农民富起来,也要让农村美起来。仁怀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推行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厚植生态“绿”的底色,绘就乡村“兴”的画卷,着力打造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聚焦“强体”,着力深化乡村建设。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大力推进“多规合一”,因地制宜做好乡村规划,确保既符合村民实际需要,又符合未来发展方向,推动乡村向“小而精、精而美”发展,目前已完成村庄规划150个。以打造“四在农家·和美乡村”为载体,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大交通、城乡大水网、城乡大电网等建设,建成农村公路3496公里,宽带用户普及率100%,城乡一体化、规模化供水工程有效覆盖。
聚焦“塑形”,改善提升乡村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常态长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村庄清洁行动,突出抓好垃圾、污水、农村厕所“三大革命”,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覆盖率100%,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点181个,农村人居环境宜居度不断提升。
聚焦“铸魂”,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持续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热潮,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实施“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专项行动,发挥村规民约、“道德红黑榜”等作用,着力整治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快培育和形成,农村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构建共建共治的乡村治理体系,让乡村“强”起来
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仁怀市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过程,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不断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加快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施“百企兴村”工程。坚持工业反哺农业,按照企业所能、村级所需、互利共赢的原则,动员民营企业参与“百企兴百村”示范创建,通过项目兴村、产业联村、就业扶村等方式,探索出一条村企合作“联姻”、共促乡村振兴的新路子。精准选派企业党建指导员,以党建引领推动机制创新,以支部共建提升兴村实效,先后优选66家企业(商/协会组织)结对帮扶66个村(居),累计投入资金6984万元,发展农业产业项目13个,就业培训覆盖1000余人、解决群众就业700余人,实现从“帮村”到“兴村”的转变。
实施“强组兴村”工程。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增强村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四渡先锋”基层党组织创建为载体,创新实施“队伍在组成立、阵地在组建设、产业在组发展、自治在组见效”的“强组兴村”工程,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着力锻造坚强有力的基层战斗堡垒。按照“1+3+N”模式组建工作队1730支、选派队员13480名,分层分级分类妥善处理矛盾问题4000余个,有效激活乡村治理的“神经末梢”。
实施“强网兴村”工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铁三角基层治理机制实体化、实战化,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的基层治理平台,全市共划分网格4045个,优化联户单元9687个,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推广“接诉即办”等务实管用的治理方式,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路径,推动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三农”向好,全局主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仁怀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仁怀实践新篇章。
(作者芦忠于系贵州省遵义市委常委、仁怀市委书记)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书记视窗    
高端视点

贵州仁怀市委书记芦忠于: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奋力开创仁怀“三农”工作新局面

时间:2023-11-16 00:22:37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3年第21期

作者:芦忠于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三农”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近年来,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从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全面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贵州省委、遵义市委决策部署,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仁怀篇章。

0002.jpg
贵州省遵义市委常委、仁怀市委书记芦忠于(右)在五马镇红军村调研高粱产业发展。

一、筑牢产业兴旺基石,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让乡村“活”起来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仁怀市认真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围绕“做大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坚定不移做大一产。现代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仁怀市坚持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坚定不移抓好以酒用高粱为主导产业的农业现代化,在巩固有机高粱产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推广“高粱+”轮作模式,实施“高粱+蔬菜”“高粱+油菜”“高粱+马铃薯”3个10万亩工程,着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认证有机地块50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暨有机高粱基地10万亩,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在21万吨以上,常年种植有机高粱35万亩以上,产值达9亿元以上,带动5万余户农户,其中脱贫户8000余户,户均增收1.7万元以上。积极推广应用适宜仁怀山地特色的农业机械,全市农业机械化率提高至53%。
坚定不移做强二产。仁怀市深入贯彻贵州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酱香型白酒产业聚集区的战略部署,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持续深化“三个一批”白酒产业综合治理,大力推进白酒企业兼并整合,梯次培育一批产值上亿元、10亿元、20亿元以上的优强企业,打造世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全市现有规上酒企129家,2022年酱香白酒产业总产值近900亿元。在酱香白酒产业的发展带动下,全市发展高粱专业合作社147个,直接或间接从事白酒生产、销售、物流等工作人员约20万人,酱香白酒产业“带一连三”的功能作用有效发挥。
坚定不移做优三产。产业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坚持融合发展是关键。仁怀市坚持工业、农业、旅游业融合发展、同频共振,以茅台酒镇5A级景区创建为带动,充分挖掘赤水河、红高粱、红色文化、酱酒文化等特有资源,以打造世界酒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为引领,创新推出“畅游赤水河·乐享茅台镇”“仁怀红·高粱文化季”文化旅游IP,促进农村群众在产业融合发展中分享更多红利。全市共创建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12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寨4个。今年1—8月,全市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7.86%、旅游收入同比增长42.15%,旅游综合收入达79.92亿元。
二、聚焦共同富裕目标,构建公平可及的民生保障体系,让乡村“富”起来
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城乡居民收入不协调、不均衡,是制约仁怀发展的短板之一。仁怀市坚持把促进共同富裕作为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建设西部地区共同富裕示范市,多措并举促进致富“好路子”,紧密链接群众“钱袋子”,让农民获得感更充盈、幸福感更实在。
着力巩固脱贫成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习近平总书记最关心的一件大事之一。仁怀市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突出位置,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完善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深入开展常态化监测和集中排查,持续巩固提升“3+1”保障,深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2022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增长15.59%,做到巩固脱贫成果有力、衔接乡村振兴有效,确保脱贫群众在共同富裕路上不掉队。
0003.jpg

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茅坝镇生态大米加工暨高效观光农业建设项目。

着力拓宽增收渠道。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仁怀市紧盯“四项收入”,抓住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促进群众持续增收。巩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增加生产经营性收入。做好就业政策落实、渠道拓展、岗位开发等就业服务,实施以工代赈项目,提升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增加工资性收入。盘活农村“三资”,出台“十个一批”措施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增加财产性收入。2022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达1.95亿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3%,继续保持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的态势。
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加速器”。仁怀市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一体,以南部新城和北部新城“双城”建设为带动,统筹推进中心城区、乡镇集镇、美丽乡村联动发展。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向镇村延伸,促进城乡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均等化,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成投用盐津小学等一批学校,镇村医疗卫生机构条件明显改善。
三、厚植绿色生态底蕴,构建生态宜居的和美乡村体系,让乡村“美”起来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既要让农民富起来,也要让农村美起来。仁怀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推行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厚植生态“绿”的底色,绘就乡村“兴”的画卷,着力打造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聚焦“强体”,着力深化乡村建设。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大力推进“多规合一”,因地制宜做好乡村规划,确保既符合村民实际需要,又符合未来发展方向,推动乡村向“小而精、精而美”发展,目前已完成村庄规划150个。以打造“四在农家·和美乡村”为载体,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大交通、城乡大水网、城乡大电网等建设,建成农村公路3496公里,宽带用户普及率100%,城乡一体化、规模化供水工程有效覆盖。
聚焦“塑形”,改善提升乡村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常态长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村庄清洁行动,突出抓好垃圾、污水、农村厕所“三大革命”,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覆盖率100%,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点181个,农村人居环境宜居度不断提升。
聚焦“铸魂”,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持续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热潮,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实施“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专项行动,发挥村规民约、“道德红黑榜”等作用,着力整治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快培育和形成,农村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构建共建共治的乡村治理体系,让乡村“强”起来
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仁怀市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过程,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不断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加快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施“百企兴村”工程。坚持工业反哺农业,按照企业所能、村级所需、互利共赢的原则,动员民营企业参与“百企兴百村”示范创建,通过项目兴村、产业联村、就业扶村等方式,探索出一条村企合作“联姻”、共促乡村振兴的新路子。精准选派企业党建指导员,以党建引领推动机制创新,以支部共建提升兴村实效,先后优选66家企业(商/协会组织)结对帮扶66个村(居),累计投入资金6984万元,发展农业产业项目13个,就业培训覆盖1000余人、解决群众就业700余人,实现从“帮村”到“兴村”的转变。
实施“强组兴村”工程。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增强村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四渡先锋”基层党组织创建为载体,创新实施“队伍在组成立、阵地在组建设、产业在组发展、自治在组见效”的“强组兴村”工程,派强用好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着力锻造坚强有力的基层战斗堡垒。按照“1+3+N”模式组建工作队1730支、选派队员13480名,分层分级分类妥善处理矛盾问题4000余个,有效激活乡村治理的“神经末梢”。
实施“强网兴村”工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铁三角基层治理机制实体化、实战化,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的基层治理平台,全市共划分网格4045个,优化联户单元9687个,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推广“接诉即办”等务实管用的治理方式,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路径,推动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三农”向好,全局主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仁怀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仁怀实践新篇章。
(作者芦忠于系贵州省遵义市委常委、仁怀市委书记)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