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枣庄石榴:多元价值带来火红生活

时间:2023-11-23 23:43:37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3年第22期作者:柴可立 周鹏 赵峰
金秋十月,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的冠世榴园风景区,漫山遍野红彤彤的石榴吸引着八方来客。在路边一字排开的特产小摊前,游客们挑选着石榴汁、石榴茶、石榴煎饼等特色产品。

枣庄市是全国七大石榴主产区之一,有2000多年的石榴栽培历史。近年来,该市立足自然生态资源,开发资源与彰显特色兼顾,价值拓展与产业链延伸并重,不断壮大石榴产业规模、全力打造产业集群,以“小石榴”培育出富民“大产业”。目前,全市石榴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600余万株,从业人员2.16万人,成为全国石榴集中连片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多、产业链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年产值达30多亿元。石榴这一特色产业让当地果农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0002.jpg

枣庄市峄城区榴园镇打造的石榴盆栽特色产业园。孙慧/摄

政策科技双助力

火红事业铺满阡陌

在枣庄市峄城区榴园镇逍遥村,曹佃国家的石榴园已开始挂果。“照着这个长势,明年果园就有收入了。” 正在查看石榴长势的曹佃国满心欢喜地说。

曹佃国是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种植了270亩石榴,约1.5万棵。当被问及栽种这么多石榴的底气从哪来时,他这样说:“这几年政府的扩种扶持政策,让我没有了后顾之忧。”

曹佃国介绍,种植的前三年,政府每亩奖补800元土地租金、300元管理成本。此外,他家270亩石榴种苗都由政府免费提供。

近年来,枣庄市在育种育苗以及标准化生产上持续发力,建成了国内唯一的石榴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通过备份保存、调查引种、资源普查、交换收集等方式,收集国内外石榴种质资源432份,保存数量位居国内第一、世界第四。

10月12日,记者走进枣庄市石榴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在这里,1000余株石榴太空幼苗、辐射幼苗、杂交幼苗蓬勃生长。枣庄市峄城区石榴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罗华指着这些幼苗说:“刚从北京移植过来的时候,这些苗只有20厘米高,经过精心管理,现在基本有半米到一米高,生长状况是比较好的。”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为优化石榴品质,2021年,来自枣庄市峄城区的石榴种子随神舟十二号飞船遨游太空90天,今年3月,这批石榴苗回到家乡。“预计再过3年,我们会通过性状观测、基因测序等方法研究出太空石榴有何独特之处。”北京林业大学“太空石榴育种研究”课题组成员王瑞说。

在枣庄市石榴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中,“秋艳”被科研人员称为“明星”产品,这是国内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国家级石榴良种。

“种质资源库中选育的所有石榴新品种都将无偿提供给农户种植,这两年来,我们共扩种以‘秋艳’为代表的优质石榴品种2200余亩。”枣庄市峄城区石榴研究院院长李志强介绍说。

可以说,种质资源库是当地石榴产业良性发展的重要引擎。针对石榴观赏、鲜食、加工等不同用途,以及酿酒、保健等产业需求,种质资源库开展杂交育种、太空育种等新品种选育,建成石榴良种、新品种试验园,选育国审石榴良种1个、省审石榴良种6个、国家林业植物新品种7个,打造出大理峪种苗繁育基地、王府山石榴产业双创孵化基地,年扦插繁育良种石榴15万株,实现了优良品种“应推尽推”。

在发展石榴产业的过程中,枣庄市一直坚持把标准化生产作为植入石榴果农心中的“定海神针”。

他们先后出台《石榴生产技术规程》《无公害石榴生产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主导或参与起草出台石榴种植生产国家标准3项、省级标准2项,推广先进种植技术,解决农户分散种植带来的石榴良品率低、品质不一等问题。

此外,枣庄市还推动石榴连片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生产。以峄城区、薛城区等集中区为重点,枣庄全力推进贫瘠山坡地、撂荒地、林地等适宜地块“应植尽植”,扩大连片种植面积。建设了一批设施栽培丰产园、标准化管理园和病虫害防治示范园,对现有老化、低劣石榴园复壮4000亩。鼓励和引导农户通过集体林地流转等方式,实行“整村推进、连片种植”,仅峄城区榴园镇就发展了王府山村、朱村、和顺庄、北孙庄和贾泉村等36个石榴种植专业村。目前,全市打造形成东西长22.5千米、南北宽3千米的石榴集中连片种植区。

历史文化赋能

特色盆栽成为农家聚宝盆

“快来尝尝,甜不甜?我们的石榴个大皮薄、味甜多汁。”在冠世榴园,果农李永水一边摘石榴一边向游客推介。中秋、国庆假期,许多游客来体验农家乐和现场采摘,“客商收购再加上摆摊零售,每亩地一年收入有一万多块钱。”李永水说。

0003.jpg
红彤彤的石榴挂满枝头,农户们穿梭在林中采摘,享受着丰收的喜悦。孙慧/摄

李永水种了8亩“秋艳”。“这个品种好,抗冻害,不裂果,除了果子市场销量好,树苗也有不少人预订,一株直径8厘米的苗售价1000元,一年光育苗纯利润也有十几万元。” 李永水说。在枣庄,李永水是靠石榴致富的农户之一,通过种植和加工业赚钱,但也有人依靠石榴文化走出了一条新路。

在枣庄市,和石榴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峄城石榴种植系统”如今已成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因此,将枣庄市的自然生态优势与历史文化资源转化成经济发展优势,也是当地推动石榴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石榴产业发展上,怎样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群众从中受益更多,是我们区多年来重点谋划的问题。”峄城区副区长崔晖说。

为了让石榴果农更快更稳增收,当地党委、政府制定施行《枣庄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以深挖历史资源,丰富石榴的文化内涵,通过文化赋能方式,开拓出石榴盆栽这一特色产品市场。近年来,枣庄市持续开展古石榴种源普查,加强珍贵、稀有、濒危、特有种源的抢救性鉴定。对3万余棵百年老树、20棵500年古石榴树和1棵700年“石榴王”进行挂牌保护,赋予其生态文化内涵。

2015年,峄城区被认定为“古石榴国家森林公园”。当地充分发挥石榴“多子多福”“团结和睦”等传统文化寓意,大力发展石榴盆栽,年产盆栽20万盆,占全国95%以上、产值5亿元。

“我们这些盆栽大户,都是‘买全国,卖全国’。”峄城区榴园镇朱村村民刘怀昌正在儿子刘金明的盆景园里忙碌着。他介绍说,家里有5个盆栽大棚,以前都是到山边荒坡石缝挖采树形奇特的石榴树制作盆栽,产量少,收入低。近些年,他们这些石榴盆栽大户都是从西藏、四川、云南、河南、安徽、陕西等地买成树回来加工。一个盆栽,购买成本加上运输成本也就150元,经过整枝管理,卖出去最少也有300多元收入。去年到现在短短一年间,刘金明的5个大棚就营收300多万元,除去成本,纯利润可达50余万元。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石榴盆栽同样受到消费者热捧。在峄城区万景园盆景园内,农户张忠涛正给前来研学的学生讲解石榴盆栽的鉴赏方法。

张忠涛的父辈就一直经营石榴盆栽生意,从小耳濡目染培养了他对石榴盆栽的热爱,为了专心培植石榴盆栽,他毅然辞掉原来还算稳定的工作,开设了这处从事盆栽培育的万景园。20多年来,万景园从最初仅有一亩多地、100多盆石榴盆栽,发展到现在占地50余亩,拥有盆栽6000多盆。

如今,在枣庄,像张忠涛这样的石榴盆栽从业人员达3500余人,人均年增收2.8万元,形成了国内石榴盆景盆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产地与集散地。

延伸产业链

三产融合开拓更大市场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我家石榴只用3天就全卖光了。” 走进榴园镇王府山村种植户赵作启的石榴种植大棚,他笑着说,“果型好的全是游客自己采摘,往年7块钱一斤的石榴,今年卖8块还抢不到。果型不好的,就在园子门口榨汁卖,这比单纯卖石榴收入还要高” 。

3年前,赵作启还是一名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看到家乡日益红火的石榴生意,他放弃每月几千元的工作回乡,种上了突尼斯软籽石榴。赵作启所说的榨汁,只是石榴产业链中最初级的一项。据统计,目前枣庄年加工石榴原汁500吨,生产石榴茶50吨、石榴蜂蜜200吨、石榴饮料3.5万吨。

据了解,枣庄以石榴汁为代表的相关产品2009年开始销往新加坡、美国等国家。2013年以后,又相继出口到俄罗斯、阿联酋、荷兰等国家。这期间,枣庄市开始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专家合作,研发功能性石榴汁饮品以及石榴相关的保健品,比如和广药集团、广州王老吉餐饮管理发展有限公司、韩国正官庄中国区、山东美果来食品有限公司等推出联名新品。

目前,枣庄已开发石榴相关的8大类、36种产品,拥有石榴深加工龙头企业15家,石榴饮料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全市年产石榴鲜果约5000万公斤,其中龙头企业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种植的石榴,十余年来均以保护价不限量收购,既帮助部分农户解决了销售问题,也就近为石榴加工产业发展提供了原料。

农旅融合也是枣庄市石榴产业延链强链的重要方向。今年中秋、国庆假期,许多游客来枣庄冠世榴园体验石榴采摘、品尝农家乐、学习非遗技艺、带孩子进行自然科学研学。“来这里旅游既亲近了自然、感受了生活,也体验到了采摘的乐趣,孩子们玩得很开心。”来自山东济宁的李女士说。

“这个假期,我们还推出石榴主题文创产品展销、石榴王评选、村BA比赛、民俗表演等主题活动,让游客在游览景区的同时,感受石榴文化的魅力。”枣庄市峄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庆春介绍。

据了解,以文旅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如今已成为石榴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枣庄依托国家4A级“冠世榴园风景名胜区”,打造了水起云墅民宿群、云深处康养研学基地、石榴融创园等一批休闲度假项目。

以直播带货开拓市场、增加销量,是枣庄今年的新尝试。在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园直播间,主播向网友介绍枣庄石榴汁、石榴果冻等产品的特点。“刚开始直播效果就很好,一次直播的销售额就接近百万元。”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园副总经理李永帅说。今年以来,380名专职电商从业人员销售石榴产品3亿元以上。

“三产融合”让石榴这一“土特产” 真正成为富民产业。枣庄市从品种、品质、品牌上入手,全面提升石榴产业核心竞争力,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采用土地入股、合作发展、务工就业、生产托管、开办农家乐等举措,实现了“一地生五金”,即:土地流转“获租金”、资金入股“变股金”、基地务工“挣薪金”、订单种植“得售金”、生态旅游“赢现金”,全方位提高群众收入。其中,冠世榴园所在的榴园镇通过党建引领、村社共建的方式,建立党支部领办石榴种植、销售合作社18家,年均收入65万元,为村集体创收26.2万元。

如今,石榴已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增收果”“致富果”。

(作者:柴可立 周鹏 赵峰 作者单位分别为:枣庄日报社、枣庄市乡村振兴局、峄城区融媒体中心)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本刊特稿    
部委省市

枣庄石榴:多元价值带来火红生活

时间:2023-11-23 23:43:37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3年第22期

作者:柴可立 周鹏 赵峰

金秋十月,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的冠世榴园风景区,漫山遍野红彤彤的石榴吸引着八方来客。在路边一字排开的特产小摊前,游客们挑选着石榴汁、石榴茶、石榴煎饼等特色产品。

枣庄市是全国七大石榴主产区之一,有2000多年的石榴栽培历史。近年来,该市立足自然生态资源,开发资源与彰显特色兼顾,价值拓展与产业链延伸并重,不断壮大石榴产业规模、全力打造产业集群,以“小石榴”培育出富民“大产业”。目前,全市石榴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600余万株,从业人员2.16万人,成为全国石榴集中连片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多、产业链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年产值达30多亿元。石榴这一特色产业让当地果农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0002.jpg

枣庄市峄城区榴园镇打造的石榴盆栽特色产业园。孙慧/摄

政策科技双助力

火红事业铺满阡陌

在枣庄市峄城区榴园镇逍遥村,曹佃国家的石榴园已开始挂果。“照着这个长势,明年果园就有收入了。” 正在查看石榴长势的曹佃国满心欢喜地说。

曹佃国是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种植了270亩石榴,约1.5万棵。当被问及栽种这么多石榴的底气从哪来时,他这样说:“这几年政府的扩种扶持政策,让我没有了后顾之忧。”

曹佃国介绍,种植的前三年,政府每亩奖补800元土地租金、300元管理成本。此外,他家270亩石榴种苗都由政府免费提供。

近年来,枣庄市在育种育苗以及标准化生产上持续发力,建成了国内唯一的石榴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通过备份保存、调查引种、资源普查、交换收集等方式,收集国内外石榴种质资源432份,保存数量位居国内第一、世界第四。

10月12日,记者走进枣庄市石榴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在这里,1000余株石榴太空幼苗、辐射幼苗、杂交幼苗蓬勃生长。枣庄市峄城区石榴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罗华指着这些幼苗说:“刚从北京移植过来的时候,这些苗只有20厘米高,经过精心管理,现在基本有半米到一米高,生长状况是比较好的。”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为优化石榴品质,2021年,来自枣庄市峄城区的石榴种子随神舟十二号飞船遨游太空90天,今年3月,这批石榴苗回到家乡。“预计再过3年,我们会通过性状观测、基因测序等方法研究出太空石榴有何独特之处。”北京林业大学“太空石榴育种研究”课题组成员王瑞说。

在枣庄市石榴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中,“秋艳”被科研人员称为“明星”产品,这是国内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国家级石榴良种。

“种质资源库中选育的所有石榴新品种都将无偿提供给农户种植,这两年来,我们共扩种以‘秋艳’为代表的优质石榴品种2200余亩。”枣庄市峄城区石榴研究院院长李志强介绍说。

可以说,种质资源库是当地石榴产业良性发展的重要引擎。针对石榴观赏、鲜食、加工等不同用途,以及酿酒、保健等产业需求,种质资源库开展杂交育种、太空育种等新品种选育,建成石榴良种、新品种试验园,选育国审石榴良种1个、省审石榴良种6个、国家林业植物新品种7个,打造出大理峪种苗繁育基地、王府山石榴产业双创孵化基地,年扦插繁育良种石榴15万株,实现了优良品种“应推尽推”。

在发展石榴产业的过程中,枣庄市一直坚持把标准化生产作为植入石榴果农心中的“定海神针”。

他们先后出台《石榴生产技术规程》《无公害石榴生产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主导或参与起草出台石榴种植生产国家标准3项、省级标准2项,推广先进种植技术,解决农户分散种植带来的石榴良品率低、品质不一等问题。

此外,枣庄市还推动石榴连片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生产。以峄城区、薛城区等集中区为重点,枣庄全力推进贫瘠山坡地、撂荒地、林地等适宜地块“应植尽植”,扩大连片种植面积。建设了一批设施栽培丰产园、标准化管理园和病虫害防治示范园,对现有老化、低劣石榴园复壮4000亩。鼓励和引导农户通过集体林地流转等方式,实行“整村推进、连片种植”,仅峄城区榴园镇就发展了王府山村、朱村、和顺庄、北孙庄和贾泉村等36个石榴种植专业村。目前,全市打造形成东西长22.5千米、南北宽3千米的石榴集中连片种植区。

历史文化赋能

特色盆栽成为农家聚宝盆

“快来尝尝,甜不甜?我们的石榴个大皮薄、味甜多汁。”在冠世榴园,果农李永水一边摘石榴一边向游客推介。中秋、国庆假期,许多游客来体验农家乐和现场采摘,“客商收购再加上摆摊零售,每亩地一年收入有一万多块钱。”李永水说。

0003.jpg
红彤彤的石榴挂满枝头,农户们穿梭在林中采摘,享受着丰收的喜悦。孙慧/摄

李永水种了8亩“秋艳”。“这个品种好,抗冻害,不裂果,除了果子市场销量好,树苗也有不少人预订,一株直径8厘米的苗售价1000元,一年光育苗纯利润也有十几万元。” 李永水说。在枣庄,李永水是靠石榴致富的农户之一,通过种植和加工业赚钱,但也有人依靠石榴文化走出了一条新路。

在枣庄市,和石榴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峄城石榴种植系统”如今已成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因此,将枣庄市的自然生态优势与历史文化资源转化成经济发展优势,也是当地推动石榴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石榴产业发展上,怎样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群众从中受益更多,是我们区多年来重点谋划的问题。”峄城区副区长崔晖说。

为了让石榴果农更快更稳增收,当地党委、政府制定施行《枣庄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以深挖历史资源,丰富石榴的文化内涵,通过文化赋能方式,开拓出石榴盆栽这一特色产品市场。近年来,枣庄市持续开展古石榴种源普查,加强珍贵、稀有、濒危、特有种源的抢救性鉴定。对3万余棵百年老树、20棵500年古石榴树和1棵700年“石榴王”进行挂牌保护,赋予其生态文化内涵。

2015年,峄城区被认定为“古石榴国家森林公园”。当地充分发挥石榴“多子多福”“团结和睦”等传统文化寓意,大力发展石榴盆栽,年产盆栽20万盆,占全国95%以上、产值5亿元。

“我们这些盆栽大户,都是‘买全国,卖全国’。”峄城区榴园镇朱村村民刘怀昌正在儿子刘金明的盆景园里忙碌着。他介绍说,家里有5个盆栽大棚,以前都是到山边荒坡石缝挖采树形奇特的石榴树制作盆栽,产量少,收入低。近些年,他们这些石榴盆栽大户都是从西藏、四川、云南、河南、安徽、陕西等地买成树回来加工。一个盆栽,购买成本加上运输成本也就150元,经过整枝管理,卖出去最少也有300多元收入。去年到现在短短一年间,刘金明的5个大棚就营收300多万元,除去成本,纯利润可达50余万元。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石榴盆栽同样受到消费者热捧。在峄城区万景园盆景园内,农户张忠涛正给前来研学的学生讲解石榴盆栽的鉴赏方法。

张忠涛的父辈就一直经营石榴盆栽生意,从小耳濡目染培养了他对石榴盆栽的热爱,为了专心培植石榴盆栽,他毅然辞掉原来还算稳定的工作,开设了这处从事盆栽培育的万景园。20多年来,万景园从最初仅有一亩多地、100多盆石榴盆栽,发展到现在占地50余亩,拥有盆栽6000多盆。

如今,在枣庄,像张忠涛这样的石榴盆栽从业人员达3500余人,人均年增收2.8万元,形成了国内石榴盆景盆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产地与集散地。

延伸产业链

三产融合开拓更大市场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我家石榴只用3天就全卖光了。” 走进榴园镇王府山村种植户赵作启的石榴种植大棚,他笑着说,“果型好的全是游客自己采摘,往年7块钱一斤的石榴,今年卖8块还抢不到。果型不好的,就在园子门口榨汁卖,这比单纯卖石榴收入还要高” 。

3年前,赵作启还是一名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看到家乡日益红火的石榴生意,他放弃每月几千元的工作回乡,种上了突尼斯软籽石榴。赵作启所说的榨汁,只是石榴产业链中最初级的一项。据统计,目前枣庄年加工石榴原汁500吨,生产石榴茶50吨、石榴蜂蜜200吨、石榴饮料3.5万吨。

据了解,枣庄以石榴汁为代表的相关产品2009年开始销往新加坡、美国等国家。2013年以后,又相继出口到俄罗斯、阿联酋、荷兰等国家。这期间,枣庄市开始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专家合作,研发功能性石榴汁饮品以及石榴相关的保健品,比如和广药集团、广州王老吉餐饮管理发展有限公司、韩国正官庄中国区、山东美果来食品有限公司等推出联名新品。

目前,枣庄已开发石榴相关的8大类、36种产品,拥有石榴深加工龙头企业15家,石榴饮料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全市年产石榴鲜果约5000万公斤,其中龙头企业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种植的石榴,十余年来均以保护价不限量收购,既帮助部分农户解决了销售问题,也就近为石榴加工产业发展提供了原料。

农旅融合也是枣庄市石榴产业延链强链的重要方向。今年中秋、国庆假期,许多游客来枣庄冠世榴园体验石榴采摘、品尝农家乐、学习非遗技艺、带孩子进行自然科学研学。“来这里旅游既亲近了自然、感受了生活,也体验到了采摘的乐趣,孩子们玩得很开心。”来自山东济宁的李女士说。

“这个假期,我们还推出石榴主题文创产品展销、石榴王评选、村BA比赛、民俗表演等主题活动,让游客在游览景区的同时,感受石榴文化的魅力。”枣庄市峄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庆春介绍。

据了解,以文旅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如今已成为石榴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枣庄依托国家4A级“冠世榴园风景名胜区”,打造了水起云墅民宿群、云深处康养研学基地、石榴融创园等一批休闲度假项目。

以直播带货开拓市场、增加销量,是枣庄今年的新尝试。在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园直播间,主播向网友介绍枣庄石榴汁、石榴果冻等产品的特点。“刚开始直播效果就很好,一次直播的销售额就接近百万元。”王老吉大健康产业园副总经理李永帅说。今年以来,380名专职电商从业人员销售石榴产品3亿元以上。

“三产融合”让石榴这一“土特产” 真正成为富民产业。枣庄市从品种、品质、品牌上入手,全面提升石榴产业核心竞争力,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采用土地入股、合作发展、务工就业、生产托管、开办农家乐等举措,实现了“一地生五金”,即:土地流转“获租金”、资金入股“变股金”、基地务工“挣薪金”、订单种植“得售金”、生态旅游“赢现金”,全方位提高群众收入。其中,冠世榴园所在的榴园镇通过党建引领、村社共建的方式,建立党支部领办石榴种植、销售合作社18家,年均收入65万元,为村集体创收26.2万元。

如今,石榴已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增收果”“致富果”。

(作者:柴可立 周鹏 赵峰 作者单位分别为:枣庄日报社、枣庄市乡村振兴局、峄城区融媒体中心)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