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贵州遵义市: 八个步骤摸清底数 六条路径盘活资产

时间:2022-06-07 23:09:24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2年第11期作者:

为进一步规范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工作,贵州省遵义市紧盯工作目标任务,聚焦扶贫项目资产难摸清、难盘活等问题,抓实抓细扶贫资产管理工作,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八个步骤摸清底数,六条路径盘活资产”的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办法,确保扶贫资产底数清、情况明、能盘活、有效益,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已清理了2013年以来投入的“五类”扶贫资金(各级财政资金、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社会捐赠资金、对口帮扶资金)形成的项目资产情况,并全面完成了处置、确权、移交、录入等各项工作。全市已盘活闲置低效经营性资产项目74个,盘活资产规模5269.28万元。

1.jpg

贵州省习水县寨坝镇永盛村食用菌生产基地工人正在查看食用菌长势。

八个步骤摸清资产底数,破解资产难摸清难题

一是精准摸排登记,确保底数清楚。坚持“四级摸排”,市、县、乡、村分别摸清“五类”扶贫资金形成的项目资产底数,切实做到“应登尽登、应统尽统”。严格实行“两级审查”,乡镇对村级摸排资产进行审查,项目主管部门对乡镇上报资产进行审核。实行“公示备案”,镇村对已审核的资产进行公示,报县级扶贫项目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备案,确保资产摸排登记“不漏一物、不缺一项”。

二是规范处置流程,确保合法合规。坚持“评估资产、核资清算”制度,对经营性资产聘请第三方进行资产评估处置。坚持逐级报批、依法处置的原则,实行“三级报批”机制,由资产主体申请,村级审查、乡镇审核、县级项目主管部门审定,报县级扶贫项目资产管理领导小组批复。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处置扶贫项目资产,处置收入原则上由县级财政收回用于该资产所在地的乡村振兴建设。

三是及时确权到位,确保界定科学。按照“谁主管、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将符合条件的扶贫项目资产确权到位。分别建立“三个台账”,由项目所在乡镇研究明确扶贫项目资产权属,建立“到户资产类、公益性资产类、经营性资产类”权属管理台账。落实“两级审批”确权机制,由乡镇将确权情况报县级项目主管部门进行审核,报县级扶贫项目资产管理领导小组批复。

四是有序移交资产,确保移交及时。根据权属关系分类移交扶贫项目资产,资产权属部门自行使用的扶贫项目资产,对该扶贫项目资产的监管、运营、管护等情况负责。不属于权属部门使用的,由项目实施单位与资产权属部门填报《扶贫项目资产移交表》,进行核查签字盖章移交,并做好扶贫项目资产的监管、运营、管护等工作。

五是依规办理证书,确保权属明晰。有效规范审批、颁证流程,由村级审查、乡镇审核、县级项目主管部门审定,县级扶贫项目资产管理领导小组批复并颁发资产移交证书,明晰资产权属主体。对符合办理不动产登记条件的,由权属主体自行申请颁证。

六是加强后期管护,确保运营规范。根据扶贫项目资产特点,明确产权主体管护责任,由经营性资产权属主体确定运营主体、经营方式和期限,明确各方权利义务,注重风险防控。资产权属主体承担管护责任,管护经费原则上从经营收益中列支。对村组道路、小型水利设施等公益类资产,由资产权属主体统筹解决管护经费。

七是规范收益分配,确保群众利益。采取一事一议、民主决策等方式,协商确定资产收益方案。设立资产收益专账,实行差异化收益分配方式,提取20%资产收益建立公积公益金,用于项目运营管护和村级公益公共事业发展。其余80%资产收益主要用于防止返贫、壮大产业、稳定就业、发展集体经济等方面。

八是规范档案管理,确保资料齐全。建立“一个资产一个档案”管理制度,全面收集整理项目流程资料、登记处置资料、确权移交资料、资产管护和收益分配资料,确保资产资料齐全、档案管理规范。由项目实施单位保存原始资料,资产权属主体保存复印件资料。

2.jpg

贵州省凤冈县进化镇红安村沙发厂工人正在工作。

六条路径盘活扶贫资产,破解资产难盘活难题

一是自主运营路径。根据扶贫项目资产用途,由扶贫项目资产权属主体进行自主经营,开拓产品市场、打造产业品牌,形成产业发展、产品加工、产品销售等全产业链服务,促进产业发展,有效盘活闲置扶贫项目资产。正安县土坪镇28个白芨育苗大棚闲置,改建成食用菌种植大棚,通过自主运营后,有效盘活了扶贫项目资产,目前运营状况良好,有力确保了群众种植食用菌稳定增收。

二是招商运营路径。因地制宜,加大招商力度,吸引经营主体入驻经营,支持鼓励返乡创业者入驻经营,有效盘活闲置扶贫项目资产。桐梓县大河镇肉兔繁殖基地因经营不善造成资产闲置,该扶贫项目资产确权后,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引入一家公司并改建为养猪场。已向脱贫群众分红6.7万元,带动当地脱贫群众18人就业。正安县和溪镇马鞍村肉兔养殖场经营不善造成资产闲置,确权移交马鞍村村委会后,采取招商引资方式,投入400万元改建孵化鸡苗养殖场,实现当年分红18万元。

三是租赁运营路径。各地积极采取租赁方式,把闲置扶贫项目资产租赁给经营主体,减轻经营主体的成本投入,有效盘活闲置扶贫项目资产。凤冈县进化镇红安村村委会万寿菊收购点闲置后,采取租赁运营方式,将万寿菊收购点出租给当地的一家沙发厂。目前,已利益联结88户脱贫群众。

四是改造运营路径。针对因功能不全和设施不完善而导致无法运作的扶贫项目资产,通过再次注入资金改造的方式,进一步健全扶贫项目资产功能、完善附属设施,有效盘活闲置扶贫项目资产。汇川区芝麻镇新民村蛋鸡养殖扶贫项目由于经营不善造成资产闲置,经新民村村民代表会研究同意,2021年投入49.5万元将鸡舍改建为肉牛养殖圈舍,并与一家公司合作,目前已向脱贫群众分红6.2万元。正安县土坪镇石志村白茶加工厂,由于设施不完善而导致无法运作,采取改造运营方式,新增投入扶贫资金40万元改造完善功能设施后,由村委会自主运营,2021年已向脱贫群众分红2.2万元,目前经营状况良好。

3-1.jpg

贵州省正安县土坪镇明星村白茶基地。

五是转产运营路径。对受市场因素影响导致失败的经营性扶贫项目资产,结合现有产业资源需求,改变资产用途和功能,有效盘活闲置扶贫项目资产。正安县土坪镇明星村的白芨烘干厂房闲置,采取转产运营方式重新组建茶叶加工厂,探索“村级资源+基地群众+公司技术”发展路子,实现营业收入700万元,实现净利润60万元。

六是合作运营路径。探索将扶贫项目资产参与入股的方式,将扶贫项目资产作为股份,通过寻求经营主体进行合作,由经营主体结合产业发展开展资产运营,有效盘活闲置扶贫项目资产。习水县寨坝镇永盛村生态农业商品深加工基地,由村委会采取合作运营方式,引入一家公司,采取资产入股的方式与公司合作,共同种植加工食用菌。目前,共生产平菇菌包3万袋,预计经济收入45万元。2022年将兑现村集体保底分红资金10万元,并向30户脱贫群众分红项目利润5%的效益资金。正安县凤仪街道大堡村茶叶加工厂,由村委会采取合作运营方式,引进一家上海公司进行合作运营,利用茶叶加工厂资产入股,每年实现净分红18万元。

(供稿单位:贵州省遵义市乡村振兴局)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经验交流    
观察思考

贵州遵义市: 八个步骤摸清底数 六条路径盘活资产

时间:2022-06-07 23:09:24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2年第11期

作者:

为进一步规范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工作,贵州省遵义市紧盯工作目标任务,聚焦扶贫项目资产难摸清、难盘活等问题,抓实抓细扶贫资产管理工作,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八个步骤摸清底数,六条路径盘活资产”的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办法,确保扶贫资产底数清、情况明、能盘活、有效益,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已清理了2013年以来投入的“五类”扶贫资金(各级财政资金、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社会捐赠资金、对口帮扶资金)形成的项目资产情况,并全面完成了处置、确权、移交、录入等各项工作。全市已盘活闲置低效经营性资产项目74个,盘活资产规模5269.28万元。

1.jpg

贵州省习水县寨坝镇永盛村食用菌生产基地工人正在查看食用菌长势。

八个步骤摸清资产底数,破解资产难摸清难题

一是精准摸排登记,确保底数清楚。坚持“四级摸排”,市、县、乡、村分别摸清“五类”扶贫资金形成的项目资产底数,切实做到“应登尽登、应统尽统”。严格实行“两级审查”,乡镇对村级摸排资产进行审查,项目主管部门对乡镇上报资产进行审核。实行“公示备案”,镇村对已审核的资产进行公示,报县级扶贫项目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备案,确保资产摸排登记“不漏一物、不缺一项”。

二是规范处置流程,确保合法合规。坚持“评估资产、核资清算”制度,对经营性资产聘请第三方进行资产评估处置。坚持逐级报批、依法处置的原则,实行“三级报批”机制,由资产主体申请,村级审查、乡镇审核、县级项目主管部门审定,报县级扶贫项目资产管理领导小组批复。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处置扶贫项目资产,处置收入原则上由县级财政收回用于该资产所在地的乡村振兴建设。

三是及时确权到位,确保界定科学。按照“谁主管、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将符合条件的扶贫项目资产确权到位。分别建立“三个台账”,由项目所在乡镇研究明确扶贫项目资产权属,建立“到户资产类、公益性资产类、经营性资产类”权属管理台账。落实“两级审批”确权机制,由乡镇将确权情况报县级项目主管部门进行审核,报县级扶贫项目资产管理领导小组批复。

四是有序移交资产,确保移交及时。根据权属关系分类移交扶贫项目资产,资产权属部门自行使用的扶贫项目资产,对该扶贫项目资产的监管、运营、管护等情况负责。不属于权属部门使用的,由项目实施单位与资产权属部门填报《扶贫项目资产移交表》,进行核查签字盖章移交,并做好扶贫项目资产的监管、运营、管护等工作。

五是依规办理证书,确保权属明晰。有效规范审批、颁证流程,由村级审查、乡镇审核、县级项目主管部门审定,县级扶贫项目资产管理领导小组批复并颁发资产移交证书,明晰资产权属主体。对符合办理不动产登记条件的,由权属主体自行申请颁证。

六是加强后期管护,确保运营规范。根据扶贫项目资产特点,明确产权主体管护责任,由经营性资产权属主体确定运营主体、经营方式和期限,明确各方权利义务,注重风险防控。资产权属主体承担管护责任,管护经费原则上从经营收益中列支。对村组道路、小型水利设施等公益类资产,由资产权属主体统筹解决管护经费。

七是规范收益分配,确保群众利益。采取一事一议、民主决策等方式,协商确定资产收益方案。设立资产收益专账,实行差异化收益分配方式,提取20%资产收益建立公积公益金,用于项目运营管护和村级公益公共事业发展。其余80%资产收益主要用于防止返贫、壮大产业、稳定就业、发展集体经济等方面。

八是规范档案管理,确保资料齐全。建立“一个资产一个档案”管理制度,全面收集整理项目流程资料、登记处置资料、确权移交资料、资产管护和收益分配资料,确保资产资料齐全、档案管理规范。由项目实施单位保存原始资料,资产权属主体保存复印件资料。

2.jpg

贵州省凤冈县进化镇红安村沙发厂工人正在工作。

六条路径盘活扶贫资产,破解资产难盘活难题

一是自主运营路径。根据扶贫项目资产用途,由扶贫项目资产权属主体进行自主经营,开拓产品市场、打造产业品牌,形成产业发展、产品加工、产品销售等全产业链服务,促进产业发展,有效盘活闲置扶贫项目资产。正安县土坪镇28个白芨育苗大棚闲置,改建成食用菌种植大棚,通过自主运营后,有效盘活了扶贫项目资产,目前运营状况良好,有力确保了群众种植食用菌稳定增收。

二是招商运营路径。因地制宜,加大招商力度,吸引经营主体入驻经营,支持鼓励返乡创业者入驻经营,有效盘活闲置扶贫项目资产。桐梓县大河镇肉兔繁殖基地因经营不善造成资产闲置,该扶贫项目资产确权后,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引入一家公司并改建为养猪场。已向脱贫群众分红6.7万元,带动当地脱贫群众18人就业。正安县和溪镇马鞍村肉兔养殖场经营不善造成资产闲置,确权移交马鞍村村委会后,采取招商引资方式,投入400万元改建孵化鸡苗养殖场,实现当年分红18万元。

三是租赁运营路径。各地积极采取租赁方式,把闲置扶贫项目资产租赁给经营主体,减轻经营主体的成本投入,有效盘活闲置扶贫项目资产。凤冈县进化镇红安村村委会万寿菊收购点闲置后,采取租赁运营方式,将万寿菊收购点出租给当地的一家沙发厂。目前,已利益联结88户脱贫群众。

四是改造运营路径。针对因功能不全和设施不完善而导致无法运作的扶贫项目资产,通过再次注入资金改造的方式,进一步健全扶贫项目资产功能、完善附属设施,有效盘活闲置扶贫项目资产。汇川区芝麻镇新民村蛋鸡养殖扶贫项目由于经营不善造成资产闲置,经新民村村民代表会研究同意,2021年投入49.5万元将鸡舍改建为肉牛养殖圈舍,并与一家公司合作,目前已向脱贫群众分红6.2万元。正安县土坪镇石志村白茶加工厂,由于设施不完善而导致无法运作,采取改造运营方式,新增投入扶贫资金40万元改造完善功能设施后,由村委会自主运营,2021年已向脱贫群众分红2.2万元,目前经营状况良好。

3-1.jpg

贵州省正安县土坪镇明星村白茶基地。

五是转产运营路径。对受市场因素影响导致失败的经营性扶贫项目资产,结合现有产业资源需求,改变资产用途和功能,有效盘活闲置扶贫项目资产。正安县土坪镇明星村的白芨烘干厂房闲置,采取转产运营方式重新组建茶叶加工厂,探索“村级资源+基地群众+公司技术”发展路子,实现营业收入700万元,实现净利润60万元。

六是合作运营路径。探索将扶贫项目资产参与入股的方式,将扶贫项目资产作为股份,通过寻求经营主体进行合作,由经营主体结合产业发展开展资产运营,有效盘活闲置扶贫项目资产。习水县寨坝镇永盛村生态农业商品深加工基地,由村委会采取合作运营方式,引入一家公司,采取资产入股的方式与公司合作,共同种植加工食用菌。目前,共生产平菇菌包3万袋,预计经济收入45万元。2022年将兑现村集体保底分红资金10万元,并向30户脱贫群众分红项目利润5%的效益资金。正安县凤仪街道大堡村茶叶加工厂,由村委会采取合作运营方式,引进一家上海公司进行合作运营,利用茶叶加工厂资产入股,每年实现净分红18万元。

(供稿单位:贵州省遵义市乡村振兴局)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