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云南西双版纳州:树标杆 强堡垒 “五面红旗”激发乡村振兴新动力

时间:2023-01-17 11:00:00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3年第2期作者: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创新开展党建、产业、人才、文化、生态“五面红旗村”创建工作,引导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争先进、当标兵、扛红旗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在乡村振兴一线让党旗飘起来、党员站出来、阵地亮起来、作用强起来。

第71页-55.PNG

西双版纳州开展“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主题党日活动。

创“党建红旗村”引领振兴

西双版纳州聚焦“支部班子好、党员管理好、阵地建设好、制度落实好、作用发挥好”创建目标,着力建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引领乡村振兴。

实施“头雁”培育工程。聚焦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和村小组党支部书记,提高村级党组织引导群众、带富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全州274个行政村全部实现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

实施规范达标创建。完善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实现全州2172个村小组党组织全覆盖,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达标率达98.69%,共有29个省级、107个州级规范化示范党支部。

实施“双亮双争”活动。聚焦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号召村组党员在乡村振兴、强边固防等工作中亮身份、亮承诺,争做解决难题的先锋、争做服务群众的先锋,聚焦农村群众“急难愁盼”出实招。

创“产业红旗村”夯实基础

西双版纳州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聚焦“主导产业好、生态经济好、助农增收好、农特品牌好、集体经济好”创建目标,夯实乡村振兴产业根基。

做实规划项目。坚持规划先行,突出产业优先,制定村庄规划159个。以强边固防“四位一体”、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等项目为牵引,先后实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项目140个,建成一批文化旅游村、生态文明村、生活富裕村、边境小康村。

做强农业产业。树立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的理念,以“粮、胶、茶、糖、果、游”等产业为重点,大力培育发展“一村一品”,推行“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大户+农户”发展产业模式,党组织和党员带头发展各类产业,发放青年创业贷款1394万元,培养致富带头人600名。

做大集体经济。组织专家队伍开展投资项目调研,以“抱团参与”股份合作方式作为项目“敲门砖”,同时统筹全州100个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5000万元资金,整体打包入股2个县级项目,有力推动项目建设投产。目前,全州村集体经济收益10万元以上的村有86个,占37.55%;5万元以上的村有132个,占57.64%。

第72页-56.PNG

景洪市景哈哈尼族乡博洛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茶叶、澳洲坚果等农业产业多点开花,村民收入稳定增收。

创“人才红旗村”强化支撑

西双版纳州坚持把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聚焦“政治素质好、专业技能好、创新能力好、敬业精神好、发展潜力好”创建目标,厚植乡村振兴人才优势。

聚合力“育”,打通人才“自涌泉”。以“三才助力”将党管人才优势转化为人才振兴优势,培育“乡土人才”助力乡村振兴,选拔培养乡村工匠、技术状元、技术能手405名,村组干部参加“双提升”1000余名,开展“雨林英才”大赛23场,培训各类技能人才3.4万人次。

多渠道“引”,广开人才“活水源”。推进“人才反哺”助力乡村振兴,回引1332名产业发展人才,开发高校返乡人才就业岗位600个,发动2000余名党政干部回乡参与村庄规划,培养储备乡村青年人才669名,充实乡村振兴力量。

全方位“留”,筑牢人才“蓄水池”。实施“招才引智”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党建+科技特派员+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行动,鼓励和支持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科技特派团服务“一村一品”。制定柔性引才办法,实施“雨林英才”工程,加强京滇、沪滇人才合作,引进各类人才8000余名到西双版纳帮扶和支持乡村振兴。

创“文化红旗村”增添活力

西双版纳州坚持把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聚焦“思想引领好、精神风貌好、文体活动好、道德建设好、文化阵地好”创建目标,增强乡村振兴文化活力。

思想引领促民风。推行一村一个讲习亭、一村一个大喇叭、一村一个大舞台、一村一个村史馆、一村一个演艺队“五个一工程”,由基层党组织带领农村群众白天抓生产、搞建设,晚上集体议事、组织培训、开展演出。

移风易俗促乡风。在各村建立健全调解委员会、治保会、村民理财小组,将边境管控、生态环境保护、禁食野生动物、移风易俗等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内容及上级要求列入村规民约一并修订完善,一大批过去治理落后的村寨一改以往旧俗、陋习,形成比文化、比家风的新风尚。

选树典型促家风。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表扬好媳妇、好婆婆、好丈夫620名,州级表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家庭”13户、“最美家庭”28户、“绿色家庭”46户、“文明家庭”114户,用身边的榜样影响身边人。

第73页-57.PNG

景洪市景讷乡曼勐老寨村经过美丽家园建设,房屋排列错落有致,布局合理。

创“生态红旗村”厚植优势

西双版纳州坚持把生态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聚焦“规划布局美、村容村貌美、庭院整洁美、家庭卫生美、生态环境美”创建目标,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守护生态文明“传家宝”。始终把“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的民族传统朴素生态观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积极保护古茶树、古茶园,推行绿色生态胶园建设,打造复合农林生态系统。全州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622.86万亩,占全州面积的22.2%,森林覆盖率提高至81.34%。

建好美丽家园“主战场”。由农村基层党组织主导,党员示范引领,开展“357”美丽家园建设工作,发动群众拆墙透绿、种植花草,开展一户一个小庭院、一户一个小花园、一户一个小菜园“三园建设”,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文化“五化工程”,常态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

用好考核问效“指挥棒”。坚持抓党建促生态建设考核,把生态考核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年度考核重要内容,把生态建设和保护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扛牢生态振兴的政治责任,教育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共同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目前,累计建成抓党建促生态示范乡镇14个、示范村54个、示范村小组404个,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发展动力。

(供稿单位: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委组织部)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经验交流    
观察思考

云南西双版纳州:树标杆 强堡垒 “五面红旗”激发乡村振兴新动力

时间:2023-01-17 11:00:00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3年第2期

作者: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创新开展党建、产业、人才、文化、生态“五面红旗村”创建工作,引导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争先进、当标兵、扛红旗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在乡村振兴一线让党旗飘起来、党员站出来、阵地亮起来、作用强起来。

第71页-55.PNG

西双版纳州开展“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主题党日活动。

创“党建红旗村”引领振兴

西双版纳州聚焦“支部班子好、党员管理好、阵地建设好、制度落实好、作用发挥好”创建目标,着力建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引领乡村振兴。

实施“头雁”培育工程。聚焦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和村小组党支部书记,提高村级党组织引导群众、带富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全州274个行政村全部实现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

实施规范达标创建。完善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实现全州2172个村小组党组织全覆盖,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达标率达98.69%,共有29个省级、107个州级规范化示范党支部。

实施“双亮双争”活动。聚焦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号召村组党员在乡村振兴、强边固防等工作中亮身份、亮承诺,争做解决难题的先锋、争做服务群众的先锋,聚焦农村群众“急难愁盼”出实招。

创“产业红旗村”夯实基础

西双版纳州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聚焦“主导产业好、生态经济好、助农增收好、农特品牌好、集体经济好”创建目标,夯实乡村振兴产业根基。

做实规划项目。坚持规划先行,突出产业优先,制定村庄规划159个。以强边固防“四位一体”、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等项目为牵引,先后实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项目140个,建成一批文化旅游村、生态文明村、生活富裕村、边境小康村。

做强农业产业。树立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的理念,以“粮、胶、茶、糖、果、游”等产业为重点,大力培育发展“一村一品”,推行“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大户+农户”发展产业模式,党组织和党员带头发展各类产业,发放青年创业贷款1394万元,培养致富带头人600名。

做大集体经济。组织专家队伍开展投资项目调研,以“抱团参与”股份合作方式作为项目“敲门砖”,同时统筹全州100个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5000万元资金,整体打包入股2个县级项目,有力推动项目建设投产。目前,全州村集体经济收益10万元以上的村有86个,占37.55%;5万元以上的村有132个,占57.64%。

第72页-56.PNG

景洪市景哈哈尼族乡博洛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茶叶、澳洲坚果等农业产业多点开花,村民收入稳定增收。

创“人才红旗村”强化支撑

西双版纳州坚持把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聚焦“政治素质好、专业技能好、创新能力好、敬业精神好、发展潜力好”创建目标,厚植乡村振兴人才优势。

聚合力“育”,打通人才“自涌泉”。以“三才助力”将党管人才优势转化为人才振兴优势,培育“乡土人才”助力乡村振兴,选拔培养乡村工匠、技术状元、技术能手405名,村组干部参加“双提升”1000余名,开展“雨林英才”大赛23场,培训各类技能人才3.4万人次。

多渠道“引”,广开人才“活水源”。推进“人才反哺”助力乡村振兴,回引1332名产业发展人才,开发高校返乡人才就业岗位600个,发动2000余名党政干部回乡参与村庄规划,培养储备乡村青年人才669名,充实乡村振兴力量。

全方位“留”,筑牢人才“蓄水池”。实施“招才引智”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党建+科技特派员+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行动,鼓励和支持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科技特派团服务“一村一品”。制定柔性引才办法,实施“雨林英才”工程,加强京滇、沪滇人才合作,引进各类人才8000余名到西双版纳帮扶和支持乡村振兴。

创“文化红旗村”增添活力

西双版纳州坚持把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聚焦“思想引领好、精神风貌好、文体活动好、道德建设好、文化阵地好”创建目标,增强乡村振兴文化活力。

思想引领促民风。推行一村一个讲习亭、一村一个大喇叭、一村一个大舞台、一村一个村史馆、一村一个演艺队“五个一工程”,由基层党组织带领农村群众白天抓生产、搞建设,晚上集体议事、组织培训、开展演出。

移风易俗促乡风。在各村建立健全调解委员会、治保会、村民理财小组,将边境管控、生态环境保护、禁食野生动物、移风易俗等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内容及上级要求列入村规民约一并修订完善,一大批过去治理落后的村寨一改以往旧俗、陋习,形成比文化、比家风的新风尚。

选树典型促家风。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表扬好媳妇、好婆婆、好丈夫620名,州级表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家庭”13户、“最美家庭”28户、“绿色家庭”46户、“文明家庭”114户,用身边的榜样影响身边人。

第73页-57.PNG

景洪市景讷乡曼勐老寨村经过美丽家园建设,房屋排列错落有致,布局合理。

创“生态红旗村”厚植优势

西双版纳州坚持把生态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聚焦“规划布局美、村容村貌美、庭院整洁美、家庭卫生美、生态环境美”创建目标,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守护生态文明“传家宝”。始终把“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的民族传统朴素生态观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积极保护古茶树、古茶园,推行绿色生态胶园建设,打造复合农林生态系统。全州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622.86万亩,占全州面积的22.2%,森林覆盖率提高至81.34%。

建好美丽家园“主战场”。由农村基层党组织主导,党员示范引领,开展“357”美丽家园建设工作,发动群众拆墙透绿、种植花草,开展一户一个小庭院、一户一个小花园、一户一个小菜园“三园建设”,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文化“五化工程”,常态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

用好考核问效“指挥棒”。坚持抓党建促生态建设考核,把生态考核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年度考核重要内容,把生态建设和保护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扛牢生态振兴的政治责任,教育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共同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目前,累计建成抓党建促生态示范乡镇14个、示范村54个、示范村小组404个,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发展动力。

(供稿单位: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委组织部)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