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吉林汪清:“小木耳”大文章

时间:2022-05-06 11:56:07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2年第5期作者:马延峰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有悠久的黑木耳种植历史,1995年被国务院命名为“木耳之乡”。2016年以来,汪清县坚持抓标准、建基地、树品牌、强带动、延链条,累计投资3.1亿元,实施木耳产业项目115个,着力将“小木耳”做成大文章。目前,该县共有黑木耳专业镇5个、种植村121个,年栽培总量达6.5亿袋,产量3.5万吨,产值34亿元。

1.jpg

吉林省汪清县农户晾晒黑木耳。

从粗放经营到标准建设

“县做标准、村抓生产”是汪清县2016年至今一以贯之的标准化生产思路。

为推行标准化生产设备与流程,汪清县累计建设56家标准化菌包厂、8家标准化定植车间,淘汰小菌锅500余个。同时,实行制袋、灭菌、接种、养菌“一条龙”式菌包生产模式,推动生产模式由“农户生产

菌袋+培养管护”向“菌包厂生产菌袋+农户培养管护”转变,有效降低了菌包杂菌率,保证了产品品质。

“标准化生产不只需要设备支撑,更需体系保证。”汪清县乡村振兴局相关领导介绍,该县已建成吉林省黑木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并成为黑木耳国家标准修订工作起草单位。目前,汪清黑木耳获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认证,黑木耳标准化体系建设成效明显。

同时,汪清县培育和引进桃源小木耳、百益菌业等一批龙头企业,实行全程标准化、自动化、有机化生产,杂菌率由百分之一降至万分之一,生产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从分散种植向集约生产

走进汪清县鸡冠乡大北村,成片的木耳种植基地映入眼帘。

“太壮观了。”这是大多数初到大北村者的相同赞叹。然而,我们看到的仅是汪清县黑木耳集约化生产基地的冰山一角。

近年来,汪清县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组织等带动作用,科学推行基地化、规模化种植,实行精细化管理,将“小散乱”转变为“大而精”。

——大力建设规模化黑木耳种植基地。汪清县累计建设标准化摆栽基地、木耳农场45个,栽培总量80%以上实现园区化生产,推行黑木耳通用菌物资联采。该县实行“一村一园”“多村一园”或“连片成园”,在鸡冠乡大北村、天桥岭镇口山村等建设百万袋木耳农场和摆栽基地。

——精准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汪清县协调金融资源支持龙头企业发展,推动中国银行与龙头企业合作,推出“桃源+”等金融产品,助推桃源小木耳建设年产5000万袋菌棒生产培育车间。

——积极推进黑木耳产业集群建设。汪清县科学规划建设小木耳现代农业园、升级黑木耳产业园等集群项目,助力吉林长白山黑木耳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国家“2021年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

2.jpg

吉林省汪清县规模化黑木耳种植基地。

从低质低价到优质优价

“‘汪清黑木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成功,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荣获‘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说起“汪清黑木耳”的头衔,汪清县乡村振兴局局长马福久如数家珍。

近年来,汪清县坚持高品质定位,推进品牌化创建,开展市场化运作,压减中间环节和差价,逐渐将“好品质”转化为“好品牌”“好价格”。为强化汪清黑木耳品牌塑造,汪清县依托央视等媒体开展宣传推介,举办中国·汪清黑木耳产业发展大会;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三品一标”认证,“丹华”“吉绿源”木耳品牌获中国驰名商标。

在某电商平台上,汪清特色馆的产品琳琅满目。其中,黑木耳作为主打产品,十分畅销。为拓展市场销售渠道,汪清县在电商平台设立特色馆,推出网红爆款产品,通过网店经营、直播带货等方式开展销售。2021年,该县对接阿里巴巴协助木耳龙头企业,实现销售额1200万元。同时,汪清大力实施消费帮扶,推动木耳企业入驻“832扶贫电商平台”,销售汪清黑木耳等特色农产品总值1120万元。

现在,汪清县已成立木耳协会,引导相关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积极入会,建成天成黑木耳批发交易市场,明显提升了产品定价权。下一步,该县谋划将建设黑木耳交易市场,着力打造集商贸展销、物流配货、办公商洽等于一体的交易服务平台。

从家庭副业到增收主业

曾几何时,黑木耳虽是汪清县的特色产品,但却并非乡村发展的主导产业,而是农户补贴家用的散小副业。现在,这一局面已经完全反了过来。全县黑木耳种植户达1.4万户,近4万人从事木耳采摘等相关产业,占全县有劳动能力农业人口一半以上。

“家门口种木耳,不比在外打工挣得少,越干越有劲。”天桥岭镇东新村的李武(化名)说。村里像他一样,2016年以来回乡发展木耳种植的有200多人。这与当地创新发展模式、优化利益链接机制密切相关。汪清县创新“公司/合作社+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引导种植基地、农场成立市场化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吸纳家庭式生产者和脱贫群众,提供统一原料采购、菌包生产、栽培管理、产品销售等服务。通过“能人带农户、老户带新户”,有效解决了群众“不会干、不敢干”问题。其中,鸡冠乡大北村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合作社发展产业、产业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带动本村及外地400余人从事生产实现增收。

为促进产业项目收益金回馈于农户,汪清县还专门制定管理办法,明确利用产业项目收益设立自主发展奖励资金,设立村内保洁、巡河、护路等公益性岗位和“一事一议”救助资金,让脱贫户共享产业收益,持续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家门口做公益岗,干活不累,还有钱赚,获得很知足,感谢国家的好政策啊!”鸡冠乡大北村的刘大爷言语之间满是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3.jpg

吉林省汪清县北耳科技有限公司现代化标准化生产车间。

从单一种植到全链条发力

走进位于汪清县的延边净宇生物质新材料有限公司,只见机器有序运转,工人有条不紊地忙碌,一批批废弃菌袋在这里“变废为宝”。

 “进去的是菌袋,出来的是肥料。”汪清县发展改革部门相关干部介绍,大规模的木耳种植在收获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如何解决废弃菌袋污染环境的问题。为此,汪清县针对性地引进了宏日新能源、三聚环保新材料等企业,通过回收废弃菌袋并开展能源化、肥料化、原料化利用,实现了变“白色污染”为“金色收入”。

为推动黑木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汪清县在产品品种研发、链条延伸、废物利用方面均衡发力,做出了许多努力,已初步形成集菌种培育、菌包生产、基地建设、产品加工、市场销售、废弃菌包回收利用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在菌种研发上,汪清县依托中国农科院、吉林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建立黑木耳产学研示范基地和吉冠食用菌研究所,研发出3个区域自有新菌种,推广标准化液体菌种。在产品加工上,该县积极引进培育黑木耳深加工企业,建设产品精深加工车间,开发木耳酱、木耳超微粉等特色产品并推向市场,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木耳产业与食品加工、商贸物流、技术研发、生产服务等业态相互融合,不断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在菌袋回收上,该县因势利导培育引进一批小型回收企业,通过脱皮粉碎、制作颗粒、沤肥等方式,回收利用废弃菌袋,有效消除环境污染并创造良好经济效益。

“下一步,我们将谋划建设好集研发、检测于一体的菌种研发中心,进一步发挥科技的力量做好黑木耳这篇‘大文章’。”汪清县委副书记、县长金桂英对当地的木耳产业信心满满。

(作者单位:吉林省乡村振兴局宣教中心)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乡村发展    

吉林汪清:“小木耳”大文章

时间:2022-05-06 11:56:07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2年第5期

作者:马延峰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有悠久的黑木耳种植历史,1995年被国务院命名为“木耳之乡”。2016年以来,汪清县坚持抓标准、建基地、树品牌、强带动、延链条,累计投资3.1亿元,实施木耳产业项目115个,着力将“小木耳”做成大文章。目前,该县共有黑木耳专业镇5个、种植村121个,年栽培总量达6.5亿袋,产量3.5万吨,产值34亿元。

1.jpg

吉林省汪清县农户晾晒黑木耳。

从粗放经营到标准建设

“县做标准、村抓生产”是汪清县2016年至今一以贯之的标准化生产思路。

为推行标准化生产设备与流程,汪清县累计建设56家标准化菌包厂、8家标准化定植车间,淘汰小菌锅500余个。同时,实行制袋、灭菌、接种、养菌“一条龙”式菌包生产模式,推动生产模式由“农户生产

菌袋+培养管护”向“菌包厂生产菌袋+农户培养管护”转变,有效降低了菌包杂菌率,保证了产品品质。

“标准化生产不只需要设备支撑,更需体系保证。”汪清县乡村振兴局相关领导介绍,该县已建成吉林省黑木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并成为黑木耳国家标准修订工作起草单位。目前,汪清黑木耳获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认证,黑木耳标准化体系建设成效明显。

同时,汪清县培育和引进桃源小木耳、百益菌业等一批龙头企业,实行全程标准化、自动化、有机化生产,杂菌率由百分之一降至万分之一,生产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从分散种植向集约生产

走进汪清县鸡冠乡大北村,成片的木耳种植基地映入眼帘。

“太壮观了。”这是大多数初到大北村者的相同赞叹。然而,我们看到的仅是汪清县黑木耳集约化生产基地的冰山一角。

近年来,汪清县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组织等带动作用,科学推行基地化、规模化种植,实行精细化管理,将“小散乱”转变为“大而精”。

——大力建设规模化黑木耳种植基地。汪清县累计建设标准化摆栽基地、木耳农场45个,栽培总量80%以上实现园区化生产,推行黑木耳通用菌物资联采。该县实行“一村一园”“多村一园”或“连片成园”,在鸡冠乡大北村、天桥岭镇口山村等建设百万袋木耳农场和摆栽基地。

——精准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汪清县协调金融资源支持龙头企业发展,推动中国银行与龙头企业合作,推出“桃源+”等金融产品,助推桃源小木耳建设年产5000万袋菌棒生产培育车间。

——积极推进黑木耳产业集群建设。汪清县科学规划建设小木耳现代农业园、升级黑木耳产业园等集群项目,助力吉林长白山黑木耳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国家“2021年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

2.jpg

吉林省汪清县规模化黑木耳种植基地。

从低质低价到优质优价

“‘汪清黑木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成功,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荣获‘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说起“汪清黑木耳”的头衔,汪清县乡村振兴局局长马福久如数家珍。

近年来,汪清县坚持高品质定位,推进品牌化创建,开展市场化运作,压减中间环节和差价,逐渐将“好品质”转化为“好品牌”“好价格”。为强化汪清黑木耳品牌塑造,汪清县依托央视等媒体开展宣传推介,举办中国·汪清黑木耳产业发展大会;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三品一标”认证,“丹华”“吉绿源”木耳品牌获中国驰名商标。

在某电商平台上,汪清特色馆的产品琳琅满目。其中,黑木耳作为主打产品,十分畅销。为拓展市场销售渠道,汪清县在电商平台设立特色馆,推出网红爆款产品,通过网店经营、直播带货等方式开展销售。2021年,该县对接阿里巴巴协助木耳龙头企业,实现销售额1200万元。同时,汪清大力实施消费帮扶,推动木耳企业入驻“832扶贫电商平台”,销售汪清黑木耳等特色农产品总值1120万元。

现在,汪清县已成立木耳协会,引导相关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积极入会,建成天成黑木耳批发交易市场,明显提升了产品定价权。下一步,该县谋划将建设黑木耳交易市场,着力打造集商贸展销、物流配货、办公商洽等于一体的交易服务平台。

从家庭副业到增收主业

曾几何时,黑木耳虽是汪清县的特色产品,但却并非乡村发展的主导产业,而是农户补贴家用的散小副业。现在,这一局面已经完全反了过来。全县黑木耳种植户达1.4万户,近4万人从事木耳采摘等相关产业,占全县有劳动能力农业人口一半以上。

“家门口种木耳,不比在外打工挣得少,越干越有劲。”天桥岭镇东新村的李武(化名)说。村里像他一样,2016年以来回乡发展木耳种植的有200多人。这与当地创新发展模式、优化利益链接机制密切相关。汪清县创新“公司/合作社+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引导种植基地、农场成立市场化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吸纳家庭式生产者和脱贫群众,提供统一原料采购、菌包生产、栽培管理、产品销售等服务。通过“能人带农户、老户带新户”,有效解决了群众“不会干、不敢干”问题。其中,鸡冠乡大北村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合作社发展产业、产业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带动本村及外地400余人从事生产实现增收。

为促进产业项目收益金回馈于农户,汪清县还专门制定管理办法,明确利用产业项目收益设立自主发展奖励资金,设立村内保洁、巡河、护路等公益性岗位和“一事一议”救助资金,让脱贫户共享产业收益,持续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家门口做公益岗,干活不累,还有钱赚,获得很知足,感谢国家的好政策啊!”鸡冠乡大北村的刘大爷言语之间满是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3.jpg

吉林省汪清县北耳科技有限公司现代化标准化生产车间。

从单一种植到全链条发力

走进位于汪清县的延边净宇生物质新材料有限公司,只见机器有序运转,工人有条不紊地忙碌,一批批废弃菌袋在这里“变废为宝”。

 “进去的是菌袋,出来的是肥料。”汪清县发展改革部门相关干部介绍,大规模的木耳种植在收获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如何解决废弃菌袋污染环境的问题。为此,汪清县针对性地引进了宏日新能源、三聚环保新材料等企业,通过回收废弃菌袋并开展能源化、肥料化、原料化利用,实现了变“白色污染”为“金色收入”。

为推动黑木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汪清县在产品品种研发、链条延伸、废物利用方面均衡发力,做出了许多努力,已初步形成集菌种培育、菌包生产、基地建设、产品加工、市场销售、废弃菌包回收利用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在菌种研发上,汪清县依托中国农科院、吉林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建立黑木耳产学研示范基地和吉冠食用菌研究所,研发出3个区域自有新菌种,推广标准化液体菌种。在产品加工上,该县积极引进培育黑木耳深加工企业,建设产品精深加工车间,开发木耳酱、木耳超微粉等特色产品并推向市场,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木耳产业与食品加工、商贸物流、技术研发、生产服务等业态相互融合,不断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在菌袋回收上,该县因势利导培育引进一批小型回收企业,通过脱皮粉碎、制作颗粒、沤肥等方式,回收利用废弃菌袋,有效消除环境污染并创造良好经济效益。

“下一步,我们将谋划建设好集研发、检测于一体的菌种研发中心,进一步发挥科技的力量做好黑木耳这篇‘大文章’。”汪清县委副书记、县长金桂英对当地的木耳产业信心满满。

(作者单位:吉林省乡村振兴局宣教中心)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